北宋仕途-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州日报》的刊行,让天下不少人都知道了海州这个地方,也知道了沈欢与欧阳发的大名。可以说,沈欢在海州的作为,大多是通过这个日报让天下之人了解的。而沈欢也有意让《海州日报》发一些他需要向世人宣布的消息。
随着日报规模地扩大,海州模式已经在不少州县有了影响力。像从海州出去的扬州知州姜谦,就照办了海州的发展模式,这个海州与扬州的水泥大道,就有他在其中推力的结果!报上刊登的沈欢的言行。也影响了少人的思想,特别是矛盾与唯物两论的发表与讨论,让不少人见识到了无神地作用,一些人已经开始去实践了。
这些都可以看出报纸的舆论作用!报纸是舆论,是咽喉,也是民声。沈欢需要报纸来做一些功效。最处的打算当然是以此来限制王安石变法举措在地方的影响——确切地说是为了防止王安石变法条令对地方的坏的影响。你要变法,行,那我就报道,如实什么议论。只看事实,有利就继续,害处你总不能遮掩了
朝廷有御史。可是按照历史那样的话,大多正直的御史都会让王安石下边之人排挤出朝。换上来一帮小人,这样会让朝廷成为一言堂。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表明了。一言堂的政治对于民生最后都不会有好处,就算那个发言之人再贤明也是这样!
为了防止历史重演。沈欢需要一种东西来限制这种情况往坏地方向发展,于是报纸应运而生了。报纸就是民间的御史,朝廷不许说,报纸可以如实刊登,只要上面人看了,就会注意,就会讨论。这样的话沈欢也就满意了,为了给大家办报纸一个正当地理由,他还经过几年的精心策划,从杂志开始,就打下了让官家同意出版条例地发行。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说了会如何,这里都有规定。强如王安石都难以制止,就是官家发怒,也要考虑这律令是他说出的结果。
等官家百年之后,他成为先帝,或者几代先帝,后面地皇帝更没有反对的胆量了。而沈欢也深信,通过众多报纸地监督,朝政或者天下一定会朝着某个正确的方向发展,不会再重演后世的历史了。为此他甘愿放弃对印刷机器的垄断,公布天下,让更多的人加取得了印刷利器的人,回到各路各州,除了印刷书籍外,不少人也搞起了杂志与报纸来。虽然还很幼稚,规模也小,不过沈欢的桌面上也摆着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报纸了。
这是可喜之事!在沈欢看来,这是他对这个时代的隐性投资,成功也许在他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与报纸一样的投资就是在建的大学了,据说第一期的建筑基本上完工,可以允许上千的学生入住与学习了。
欧阳发早在半个月前就开始了大学招生的广告,在《海州日报》一连半个月的宣传轰炸,每期都要介绍这个大学的宗旨,还有招生简章。随着时间的延续,估计远在岭南之地的有心人都能知道这一消息了——如果报纸能到达那里和他们有人也看报纸的话。
欧阳修是校长!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欧阳修地名头在这个时代的文坛,无人可及!他的号召力非同一般,据说报纸消息没传出去几天,就近的各种学子就涌到了海州来做打听。询问这个大学的各种消息。
欧阳父子已经做好打算,大学就选在九月十五这一天开学!欧阳修请的一些学者已经有不少在海州住了下来,只等开学了。另外那些新式的科目,欧阳发经过沈欢的教育,周季则可教些数学。当然,如果只有他们两个人,就算加上沈欢,也玩不转这偌大一个大学!
这些日子,沈欢招来一些识字地工匠。教他们各种新式的科目知识,让他们学会,再去传授。比如那个生物化学,沈欢还高价请来名医,与之一道钻研,打算在大学开一个新式的医学。这门医学,以血液循环为基础,以实验为手段,进行钻研。
总之。这一切都代表了沈欢的期望,是他思想的精髓!如果一直办下去,他深信从其中出来的人才,将会不同于这个时代!这一点不同,就是他的希望所在了,现在一点不同,接着再一点不同,后来又一点不同,点点相加。就是大大的不同!
这个不同,也许甚至能改变一个时代一段历史!
这算是沈欢最大的野心了他一辈子都看不到这种情况。可是,等他死后,这一切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像这个报纸,会不会给封掉,或者会不会在上面出现资产阶级地自由宣言,他都不能肯定,也不会知道了吧。
他也不会管这些是对是对,历史自有他的选择。像那个牛逼的法国国王说的“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一样,一切都与之无关了!地为这一切做一些准备罢了。
时间一步步走了下去,日子紧跟着脚步移到了九月。虽靠着海。深秋已临,海风渐渐歇了。从西北刮来的凉风,逼近了脚步。把温煦的海风败退到远处。
天凉了,海州的民众只是多加了件衣服。不过冷却的天气却不能制止海州的热闹。这一个月来。海州开客栈与饭馆地商人会发现,客人多了,收入也多了。而且他们还会发现,这些客人,操着各地的口音,与海州不同,而还有很多种,不是一个地方来的。当然,作为商人,来者是客,只要有钱,管你是什么地方来的!待他们听多了,就会总听到“大学”的词汇,再一打听,好了,明白了,原来都是奔这个要开学的大学来的!
海州大学——这是欧阳修取的名字,连碑文牌匾都是他题的字;本来沈欢是打算套个什么“大宋皇家大学”的名头,可欧阳修说这样容易犯忌,没有圣旨在手;就算真有圣旨了,又容易办成官府地书院,学的都是经文,那样就失去了办此大学的初衷了。
沈欢一想也是,只好同意改名。当然不敢套他地名字,而欧阳修也不会做这种事。思来想去,惟有借这个地名了。海州大学,也是个不错的名字,而且点明是海绩,也算是沈欢地功劳嘛!
取了名字,做好牌匾,用红布蒙好,只待开学之日揭幕开学了!原定是九月十五开学,不过九月开始,就允许有志入学的学子报名了,过了重阳,还会用三天地时间来做一些考核,通过了就算是此大学的学生了!
海州城里一下子多了很多年轻人,都是奔这个大学来地。除了海州本地之人外,差不多有一半是外地学子。当然,基本上都是从《海州日报》得到消息。一个多月的轰炸,总算见效。他们都有着饱满的热情,也有担忧不能过关的忧虑,不管熟与不熟,聚在一起都是讨论这个。
在这众多热情的学子之中,武华就是其中一个,而且他有着比众人还有热烈的感情!因为他今年只有十二岁,按大学规定收的学生一般都是十五岁以上,也就是说,他要入学,不够一般的规定。不过大学又有另外的规定。说不满十五岁者,特别天才可以特别考虑。只是要经过层层选拔,要大学里大多老师点头同意方可。
十二岁的武华还很稚嫩,虽然他强装沉静老成,可是年纪毕竟是太小了,脸蛋又嫩,实在没有大人的模样。这些天,他经常跑到海州各出酒楼,听大家说这个大学地景况。他很在意大家的说法。赞大家的建造者沈欢的好话!
哦,忘了说了,他是沈欢的学生——正宗的学生!沈欢年轻收的十五个学生里头,他就是其中的一个男孩,算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他是海州本地人,父母都是老师巴交地农民,六年前不幸在灾害里身亡了,而且又没有其他亲人,武家只剩他一个人了。
一个六岁的小孩。能有什么生存的能力?好在有些村民还算好心,时常给他一点接济,奈何大家都穷,实在也没有多少东西可给。他只好出外乞讨,有上餐没下顿,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后来,有富人在当地修了私塾,他是孤儿,年纪又小。是在入私塾的行列之中。
自此之后,他总算结束了流浪的生涯,安定下来了,在私塾里,虽然吃得不算很好,却也足够饱了,也有衣穿了,比之往常要强了百倍不止。还有书读,他穷苦惯了,认识到读书的好处。因此特别发奋,在私塾里比很多小孩都要努力。由于出色,入了欧阳发的法眼。给选到了海州城来!
到了海州,他才知道为什么地方的富豪会出钱建私塾与养老院了。原来都是新任知州沈大人地奖励政策,给他们出名的机会。得到了惠利的武华。在海州把之前对富豪的感激都转移到了沈大人的身后来……就是这样了,他成了沈欢的学生!
武华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也特别勤奋,在沈欢的学生里头,算是非常出色的一个,又因为少年老成,大有沈欢地风范,深得他的喜爱。对于他的教育也比较上心,若有问题,讲解得也比较仔细。以前的武华因为吃不好,身体比较瘦弱,这**个月下来,在沈府吃得好穿得好,身体满慢回复。十二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下子就窜了老高,比外头一般的孩子还要高了;身体滋润,脸色红光,穿得华丽,都与富家公子没什么两样前,倒不需沈欢把头低得厉害。不过此时的沈欢,眉头倒皱得厉害,一脸不解地看着武华这个半大的孩子。
“你说什么?”沈欢以为自己听出了,“你要去大学上课?”
“是的,老师。”武华低着头承认刚才他是说了这话,这是初九地早上,重阳节,南方有祭祖,沈欢老家在河南,回不去,无事之下,一大早就召集这些孩子上课了。早上课完,出来的时候,武华跟了出来,在走廊上叫住他,说出要上大学的愿望。
沈欢有点不悦了,道:“怎么,难道嫌本人教得不好?”
“不是不是!”武华急了,他对沈欢地尊敬,与父亲比他大十岁而已,然而他更清楚,若没有眼前这个师父,他只是一个乞儿,说不定哪日就死在哪个角落了,哪有今天的生活!
沈欢吸了口气,强令自己镇定下来,看着武华无辜地眼睛,不由感慨了。武华这个孩子,在他的学生中,是最聪明地一个,也是最勤奋的。当别地孩子在欢笑玩乐的时候,他能静在一旁看书练字。上课的时候,也爱思考,对沈欢的新式科目,总能问一些令沈欢惊艳的问题。也许是小时侯的苦难,造成了他的沉静,老成的模样,都像小大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要去大学上课?”沈欢和声问道,他倒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学生产生了要到大学去的兴趣。别的孩子都希望能在自己门下承欢,这个学生到好,要走出去,这种不同,一比较就显得奇特了!另外,沈欢还有一些怨气:难道在他门下就学不到东西,他就教不出好学生?
第二百三十五章 进京
“因为自由!”武华脱口就道。 “门生这些日子看了报纸。又到外头听了不少士子的讨论。他们都说这个大学古今罕见。除了学的东西希奇外。还有自由的氛围。想学什么。由学生来选。只要有一门精深都算过关了。若有成就。对往后生活也不错!门生也清楚那些知识就是从老师这里转移过去的。还不如老师这里来得精深。可是老师毕竟是官场中人。事务繁忙。有些事有些问题门生就是有疑问也不大好打扰老师的正事。因此。门生觉得可以到大学去与众多学子一道钻研。也许更好一点。当然。门生还是老师收的学生。除了白日到学校外。其他时间还是要在老师身边侍奉老师的!“
沈欢有点目瞪口呆了。看着武华发愣着。眼前年轻稚嫩的脸在一瞬间让他发出以为已经成熟的幻觉。这孩子真的只有十二岁吗?十二岁的孩子能把事情看得比成*人还要通透?不禁有点唏嘘了。他自己十二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呢?在后世这个年纪他才是小学四五年级的小屁孩。有时候后还要玩过家家的!
现在倒好了。人家才十二岁就在为人生做谋划了。而且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最后一句更是颇有心机的说辞了。传说甘罗十二岁给秦王奉为上卿。名动千古。看来他这个学生有有点不凡呀!沈欢一次认识这个学生一样。虽然早知道他很聪明。然而听了这番话之后。沈欢有了计较。天才学生在手。还有迟疑的时候?
嘿嘿笑了一声。沈欢点头说道:“好吧。你的考虑为师清楚了。原则上也同意你去上这个大学。不过嘛。你也清楚这个大学是规定十五岁的学子才能去报名参加考核。你年纪不足。是要费点事
武华调皮一笑:“这就要麻烦老师了。”
“少来!”沈欢与学生在一起。完全发挥了后世亲切地态度。没有架子。有时候甚至能打成一片。这也许是获得这些学生更加感恩的原因之一
“学校自有学校地规矩。就算是为师也不能乱来!”沈欢沉吟着说道。“再说了。这个海州大学虽然是为师投资兴建。然而具体事务都是欧阳家的父子在打理。他们是什么人。你应该也清楚吧?要他们徇私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为师找上门去给你开后门。嘿嘿。估计永叔先生就要大棒把为师赶出来了!”
武华不失时机地夸一句:“欧阳老先生地风骨。门生早有耳闻。更是仰慕钦佩;至于欧阳叔叔。也是清楚得紧。正如老师所说。他们都是甚有原则之人!”
“所以呢……”沈欢双手一摊。“你找为师也没有用同意你去上这个大学。至于能进与否。就看你的本事了!”
武华没想到自己的老师如此光棍。差点气结。只能嚷求道:“门生这不是请老师大发慈悲。在欧阳老先生面前为门生美言两句吗?门生也知道年纪不足要进大学就要经过他们的考核。门生甘愿走有遭这个考核。不过若是有老师的推荐。能让他们高看一眼。想必能事半功倍吧。”
沈欢哈哈笑道:“好家伙。倒是把注意打到为师身上
“谁叫您是老师呢?”武华跟着笑道。
沈欢倒是无语吧。想了想。既然学生好学。也没有打击他积极性地道理。好吧。如他所愿。亲自去与欧阳修说一声。成与不成。就看他的本事了。这样总不算是徇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