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仕途 >

第26部分

北宋仕途-第26部分

小说: 北宋仕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会对进献的司马光有所赏赐,而司马光为人清正,不会独吞功劳,把他这个原作者一说出来,就是不加官进爵也能在朝廷上层打个名声混个脸熟,为以后仕途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沈欢打的如意算盘。

    想到这里,沈欢不禁感谢后世的爷爷,他爷爷是个接受私塾教育的人,打小就是从《三字经》开始启蒙,后来在沈欢五六岁时,也逼着沈欢天天背诵这本《三字经》,教他认字。因为反复背诵,又是韵文,到现在都不曾忘记,可见逼迫式教育也不无好处,至少应付起穿越来能得心应手。

    “沈兄弟,这次此书你打算怎么处理,刻板颁行?”周季不明所以地问。

 第二十五章 司马光

    “自己刻板颁行?”沈欢神秘一笑,“云飞兄,若由小弟颁行,能传几里之远,学者又能有几何?还不如交由朝廷来做吧!”

    “朝廷?”

    “正是!”沈欢点头说道,“以朝廷之力颁行,须臾即能传达天下!”

    周季也点头说道:“也是,雕版印制,费时费力,自己颁行,得不偿失!”

    “雕版?”沈欢笑了,“云飞兄,待小弟闲下来时,可以鼓捣一些印刷器械,改进这个印制法子!”

    “哦,你有什么法子?快说说!”

    “不急,这事不是一时三刻可以办成,待有时间再说吧!”沈欢打算把活字印刷术在这个时代鼓捣出来,不过因为对这个时代现有的印制技术还不熟悉,也没有相关门道,只能今后再抽出时间来去改进。 /虽然说毕升那个平民早在几十年前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不过因为是泥活字,容易损毁,技术不过硬,因此还没有盛行。这个活字印刷一直到明代才发达起来,之前因为战火,活字印刷作品流失不存,使得后世某个半岛国家不知廉耻地把这个印刷术说成是他们的发明,还堂而皇之地申请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他沈欢回来了,怎么可能还让这种丢人的事发生!他要让活字印刷作品盛行天下!

    沈欢此时还没有意识到他这个想法对这个时代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而活字印刷作为一个支点,为大宋朝带了一场足以改变后世的变革,中国式的文艺复兴即将到来!

    周季突然问道:“沈兄弟,你有把握让朝廷颁行这东西?”

    沈欢说道:“小弟早有打算。云飞兄,朝廷官员是不是公假过年了?”

    周季说道:“正是,今日已经是腊月十六,朝廷在昨日已经宣布公假,如今的朝廷官员都在准备过年事宜,就是整个开封城之人都在为过年打算着呢!”

    沈欢道:“那刚好,如今才过晌午,小弟打算去拜访知谏院司马光大人,你是否同去?”

    “去见谏议大夫?”周季吃了一惊,心里一动,转而摇头起来,“为兄还有事要忙,就不奉陪了。”他对那日见王安石的情景还心有余悸,听到又是一个朝廷高官,感到心惊肉跳,又生怕自己的身份又给沈欢带来难堪,最后还是决定不去。

    沈欢失望地道:“那小弟只能单独前往了。”他赶着去见司马光,不能与周季多说,收拾好书稿,与母亲说了一声,即与周季一同出门而去。出了宅院,到大街之后,周季借词告辞,沈欢走了一阵来到车行,问明路段后上了一辆牛车,往司马光府邸赶去。司马光与王安石是知交好友,有着十多年的交情,住得也近,都在潘楼街西边,前后不过一里多路。

    司马光与王安石的官阶差不多,府邸也差不多,沈欢下车后向司马家的门童说求见司马大人,门童当然不敢胡乱带人进去,他又只能说是司马峰的学生,前来拜会。门童知道司马峰与司马光的关系,让沈欢等待一会,他进去通报。

    片刻之后门童出来恭敬地对沈欢说道:“沈公子,我家老爷请你前去后院书房相会。”

    “书房?”沈欢愣了一下。

    门童道:“不错,正是书房。我家老爷这会正在书房读书呢!”

    沈欢又愣了一下,之后才摇头苦笑,好一个司马光,不愧是勤奋之人,都休假了还在书房发奋读书,难道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在门童的指引下,沈欢一路往后院行去。司马光不好浮华,府邸里面点缀得不多,除了些必要的亭阁外,华丽的装饰倒不多见。

    一路走着,一边想起史书上有关司马光的生平记载。他高中进士士时才二十岁,可谓功名早成,不过此人与王安石一样,都是不喜欢奢华之人,一生除苦读外,没有什么娱乐嗜好。后世之人对司马光最熟悉的莫过于三件事,一个是“司马光砸缸”,在小学课本上就有这个故事,尽显他自小聪明机警的本色,而此事发生后不久,即有人画成图册,在开封与洛阳流传;另外一件事当然是《资治通鉴》,可以说,单这一部史书,即能令司马光三个字不朽了,当然,这个时候,这本名扬后世的巨著还没有一丁点迹象;还有一件事是作为保守派的领袖,在后世,不少人一提到司马光,即把他当作保守的代名词。

    至于保守不保守,当然是见仁见智的事,沈欢学史出身,一时也不好回答,不过与王安石比起来,他更认同司马光。史学两司马,一个司马迁,一个司马光,这方面的成就不必多说了。另外还有“千古一司马”之说,为人臣子,能做到司马光这份上,就可谓成功矣。他配享孔庙,成为继孔子、孟子之后的儒家第三圣人,一直是后世君主心目中的良臣,也是后世臣子心目中的榜样!

    《宋史》说他“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一个“礼”字,尽显司马光的人生哲学,不管世人如何赞誉如何诽谤,为人道德方面他清白无暇,足以为世人楷模。他自己也说:“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这种诚信,是他留个世人的一种精神财富。

    他隐居洛阳之前官不过御史中丞,但是随着威望日增,市井之人都称呼他为“司马相公”,在当时世人眼里,他才是真正的大宋丞相,不是王安石,也不是其他人。到神宗驾崩,因政见不同退隐洛阳十五年的他奉诏回京,一路上百官与百姓夹道欢迎,还与他说“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让他不要再回洛阳了,留在京城里做宰相,救济天下百姓。苏轼从外地回来时,一路上也有百姓请他转告司马光“寄谢司马相公,毋去朝廷,厚自爱以活我”,请他不要再离开朝廷。

    一个臣子,活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反正沈欢看不到历史上几个臣子能有这样的声望,而司马光回到朝廷后,日夜操劳,才一年就病倒了,不顾别人相劝,说“死生,命也”,依然不舍昼夜,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死后连太后与皇帝都亲自去吊唁,赐碑曰“忠清粹德”,谥曰“文正”,这个谥号虽然比王安石的“文”差了一等,却也是至美之极。史书里说他下葬时京城与周围之人都哭得像失去了亲人一样,家中都有画像祭祀;就连万里之外的岭南父老,也都率相烧香祭祀!

    沈欢承认,他以前读《宋史》到这一段时,都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呜呼!哀哉!痛哉!壮哉!为人臣子,如此声望,千古以下,能有几何?估计也只有做了几十年文治皇帝的宋仁宗才能有如此殊荣吧。

    “沈公子,到了,请进去吧!”还在沈欢陷入历史回忆中不能自拔的当儿,门童把他引到一个比较大的厢房门口,指着一个门窗敞开的房子说道。

    “哦!”沈欢回醒过来,整理一番衣服,看看没有失礼之处后,才抬头挺胸,举止自若,跨进门去,发现靠窗桌子边端坐着一个长须中年之人,一身便服,神态自若。

    沈欢心里激动不能自已,这便是司马光么?举世闻名的司马光呀!他才四十四五岁,还算年富力强,姿态沉稳,面目清奇,他在桌子上奋笔嫉书,想来是在治学或者朝政上努力勾画吧。

    “学生沈欢拜见司马大人!”沈欢作了一个长揖,一拜到底,语音有点颤抖。

    “哦!”司马光闻声放下笔来,仔细一打量沈欢,年十五六,还算稚子,不由惊奇,站了起来,“你就是作‘出淤泥而不染’的士子沈欢?哈哈,老夫早闻你的大名,今日一见,幸甚,幸甚!”

    沈欢受宠若惊,想不到司马光还站起来迎接他,给足了他面子,这可比王安石那老头大马金刀地坐在椅上令人舒服多了。心情虽然还激动,却不敢怠慢,连忙说道:“大人过奖了,区区技艺,何来大名!”

    司马光哈哈大笑,过来拉住沈欢,道:“谦虚了,君礼多次来信向老夫谈及你的才华,大有举荐之意,你说,老夫能不对你的大名如雷贯耳么?”

    “司马院长?”沈欢一愣,不由更是感动,原来司马峰早有向司马光举荐他的意思了,难怪外间能有司马光对他的评价,看来是司马峰放出风声为他造势。如此爱护之心,万死不足以一报!

    “怎么?”司马光疑惑了一下,“老夫上次去信让君礼兄请你过来一会,难道这次不是他令你过来的么?”

    沈欢苦笑了,不敢有所隐瞒,只能无奈地道:“学生某些方面惹恼了司马院长,他老人家还在生着气呢!学生都不知道想什么法子让他消气。”

    司马光疑道:“君礼一向中正谦和,你是他心爱学生,何事至此,方便说否?”

    “这个……”沈欢眼珠子暗地里转呀转的,在思虑是不是要说真话,也怕司马光说他是贪利小人怒斥他出去,那最后一根大腿也就没地方抱了。可若不实话实说,也不是个办法,司马光一生诚信,最恨奸诈,以后若是打听出来,也是个麻烦事,还不如全都说出来,看看他如何评价。

    “是这样的……”沈欢小心翼翼地措辞,“学生自幼失孤,家里清寒,母亲守节,夙兴夜寐,全力抚养学生与小妹,多年操劳,学生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加上今年又到开封求学,更是放心不下家里老母。前些日子学生结交一同窗好友,他是商贾之后,一次学生为他家解决了些问题,他要赠学生一笔钱财,学生本不敢受,后来念及母亲辛酸,又不能侍奉在左右,便接下钱来,在开封买了一套院子,把母亲与小妹接到身边,亲自奉养。后来院长知道此事后,怒斥学生有辱斯文,一气之下,便不理学生了……”沈欢极尽舌簧之能事,尽量把事情说得委婉一点,又都往孝道方面靠拢,期望能以此打动司马光。

    司马光此人最重孝义。早些年被任命为奉礼郎时,他的父亲在杭州做官,他便请命要求改任苏州判官,以便离父亲近些,可以奉养双亲。父母亲死的时候他丁忧在家,茶饭不思,以至人也瘦成皮包骨模样。另外他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担任并州通判时,西夏人经常入侵这里,成为当地一大祸患。司马光便向上司庞籍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控制西夏人,然后招募百姓来此地耕种。庞籍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郭恩去办理此事。但郭恩是一个莽汉,带领部队连夜过河,因为不注意设防,被敌人消灭。庞籍因为此事被罢免了。司马光过意不去,三次上书朝廷自责,并要求辞职,没得到允许。庞籍死后,司马光便把他的妻子拜为自己的母亲,抚养庞籍的儿子像抚养自己的亲兄弟一样。这样的人,就该以孝义动之!

    果然,司马光闻言大是触动,沉吟半晌之后才道:“你之行为,若说有辱斯文,也过矣。不过与商贾交易,说出去总也不是一件好名声之事。君礼兄如此生气,是不是当时还有外人在场,不然也不至于如此怒斥于你。”

    沈欢惊喜不已,司马光竟然会为自己开脱,难得呀,不是说他最保守么?又吃惊于他的智慧,片语中即能点出司马峰当时景况,看来司马峰的生气更多是因为外人揭穿了他沈欢,让他感到羞愧因而愤怒吧?司马光都这种态度,王安石没理由也尽是怒斥自己呀,难道说当时那个王雱还另外说了他什么坏话?

    司马峰又道:“本朝不禁商贾之子科举为官,你与之结交,也不算什么大过。不过须知士农工商,商贾之人,多贪利忘义之辈,能撇清就撇清,你尚年轻,就怕行差踏错,一失足成千古恨呀!你放心,君礼估计也是一阵怒气而已,过阵子就原谅你了!总的来说你还是为了母亲,人之为孝,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待老夫书信一封与君礼,说明此事,也就没事了!”

    沈欢大喜:“那就多谢大人了!”

    “不必如此!”司马光呵呵笑道,“你既是君礼学生,老夫又不在朝堂之上,也不必称什么大人。”

    “是,君实先生。”沈欢称司马光表字,套以先生,拉了个近乎。

    司马光微微一笑,捋了一下须子,之后才问道:“你这趟来见老夫,不知有何事?”

    ***************

    告读者书。

    书写到这里,该有个总结了。总的来说,前面都是一些铺垫的情节,到这章司马光出场之后,大时代的序幕算是真正拉开了,而更精彩的情节也将上演。也许大家都说前面内容平淡了点,书生也以为然。也许是因为书生的写作能力不足不能尽显精彩给大家。但这些铺垫,书生觉得很有必要,虽然是架空历史,但是这书本意就不是乱搞,写的时候总希望能合情合理。若一昧只求yy爽快,那一开始还不如直接带台笔记本电脑穿越算了,那时候主角无所不能,大家也就爽了,不过这样能持久么?反正若是这样写,书生是没有这个笔力来控制情节的,这样的话到最后还是不爽——差点忘了,就是带笔记本电脑还得是太阳能的,因为古代发不了电。你看,这样都还得照顾到当时的环境呢。

    因此,书生打算慢慢来,致力于打造一个比较合理的架空世界。yy也须合理,毕竟这只是温和类的架空而已,没有武功,没有异能,写起来作者需有耐心,读者也请给点信心。大家说情节有时候安排得过了,这应该是书生笔力未逮的问题,写不出心中所想。至于这个“度”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