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中]尹家民 >

第4部分

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中]尹家民-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甲板上,蒋介石不愿回头看,只是望着涟涟水波,朝一旁拭泪。
  蒋介石离开老家,没有直接去台湾,而是从海上迂回,指望着有什么奇迹出现。蒋介石下令军舰驶往上海,他要亲自去指挥 淞沪战役,“保卫大上海”。
  途经宁波时,泰康号停泊了三天。由于两天前南京失守,国民党党内、军内、政府内一片混乱。4月27日,蒋介石赶忙在 报上发表了《和平绝望奋斗到底》的谈话,表示反共到底,“无 论何时何地,必将始终不贰”,企图稳定一点局势。他在宁波逗 留的三天里,一直留在军舰上,不敢上岸到宁波城里的宅第去 住,以便及时撤退。因为人民解放军的前锋部队已接近杭州,这 时的宁波几乎成了前线。
  可是,蒋介石对城里那所宅第十分惦念。因为那里不仅是他少年读书的地方,也是后来与陈洁如经常居住的地方,可现在顾 不得了。只是在4月28日,蒋介石要离开宁波时,才把为他看 管花园的表妹夫钱玉麟夫妇找到泰康舰上见面。蒋介石详细询问 花园情况后说:“你们没有替公家做过事,想来没有什么关系, 好好看管花园,将来我还要来看看,你们替我看管花园多年,也 没有特别好处,现在给你们100块银元,以防万一。”
  4月30日下午,蒋介石乘坐泰康号军舰在一片阴雾茫茫中穿过吴淞口,靠上了黄浦江心的复兴岛码头。
  当天,蒋介石便在龙华机场召开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京 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上海警备司令陈大庆,上海防守司令石觉,上海战区空军司令毛瀛初等。蒋介石对淞沪防务又作了周密 的部署。蒋训话时说:“坚守在上海,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届时即将得到全力保护,我们就会重新光复全国,这是至关党国存亡之战役。”
  蒋介石为保上海,要做最后的一搏。这是他倚重的最后一个 筹码。这里不仅是他最早发迹的地方,长期以来,国民党政权也 是靠着江浙财阀,尤为上海财团所培植。从现实利益来说,上海 的战略物资还没有抢运完。蒋介石更有其战略的考虑:英、美等 帝国主义的巨大投资集中在上海,由于利害相同,可望获得英、 美的军事干预。所以,蒋介石要坚守上海,哪怕能争取多守几天 也是好的。
  从1948年12月初开始,蒋介石即命令在上海构筑工事,历 时四个月,构成外围、主阵、核心三道阵地。钢筋水泥筑成的主 碉堡阵地3800个,碉堡间战壕相连,壕内可行驶吉普车。半永 久性的掩体一万多座。阎锡山看了阵地满怀信心地认为:“至少 可以守一年。”蒋经国把它比作“东方的斯大林格勒”,说可与 “马其诺防线”媲美。
  汤恩伯向蒋介石报告说,防御阵地三华里以内的房屋已全部 平毁。另外,在市内选定国际饭店、汇丰银行等22处建筑物作 为市区巷战的核心工事。他拍着胸脯保证:“我已颁布了十杀战 令,大上海将成为攻不破、摧不毁的斯大林格勒第二!”
  为了表示自己与上海共存亡的决心,蒋介石不顾部下的劝 阻,在第二天就离开军舰住进了由军警宪特严密戒备的金神义路 (今瑞金二路)励志社内。
  5月3日,蒋介石突然吩咐侍卫官,要去巡查市区。街头不 时传来警车剌耳的尖叫声。防弹汽车内的蒋介石透过玻璃注视着 那熟悉的马路和楼房,一幕幕往事在脑海里翻腾。在经过江西路 汉口路国民党市政府时,他看得更加仔细,好像要把这里的一切 深刻在脑子里带走。蒋介石很清楚,南京失守,证明汤恩伯的话 靠不住。上海终究是守不住的,现在的这些设施只能延缓一点失 守的时间而已。
  但是蒋介石做梦也没有想到,暗中已有一张大网向他的头顶 罩来。张开这张网的是国民党中将军衔的张权。
  蒋介石回到励志社,上海警察局长毛森前来报告:“据一三 二师中校参谋科长张贤密报,张权与中共地下党相勾结,策动一 三二师等部队,阴谋在16日暴动,与共军内外夹击,夺取大上 海,并计划包围复兴岛,活捉总裁!”
  蒋介石气急败坏:“我早就说过张权对党国不忠,今日果然 ……”蒋介石气得说不出话来,把茶杯往下一墩,溅得水珠四 射,马上命令道:“立即行动,把张权抓起来。迅速查清同党, 一定要一网打尽!”
  张权在北伐时就任师长,与许多共产党人如林伯渠等都有交 往。在攻下南京以后,解放军的统战代表张登即秘密会见张权, 向他表示:“党中央毛主席及中央军委决策,准备在近期内解放 上海,希望张将军设法策反蒋军官兵,促使他们或向解放军投 诚,或发动起义,以使上海早日获得解放,减少战争中的生命财 产损失。张将军自北伐就在军中任职,还担任过陆军步兵学校教 务长,旧门生不少,必有志同道合、深明大义者。”
  张权点头称是。现在国民党驻沪部队中不少将领包括汤恩伯 在内,当年都是他的部下。张权准备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响应共 产党号召,举行武装起义,活捉蒋介石,交人民审判。他在蒋介 石到上海后,单线联络了一艘军舰,准备沉在吴淞口封住航道。 截断蒋介石的退路。同时张权自率精兵,去捉蒋介石。张权指令 一个参加起义行列的纵队司令李锡估做好准备,李又向部下中校 参谋科长张贤布置了起义任务。不料这个张贤竟是蒋介石的忠实 门徒,结果不但武装起义流产,张权和李锡估都遭逮捕。蒋介石 下令把两人枪杀在南京路西藏路闹市口,又重赏了张贤,从中校 科长提升为上校处长,赏银5000元。(张贤在大陆隐匿下来,后被査出,1957年9月26日,被上海市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立即枪决。)
  蒋介石经受打击,更加疑神疑鬼,感到哪里都不安全,再也 不顾自己发出的“要与上海共存亡”的誓言,也不敢住在金神义 路,而龟缩在吴淞口外洋面的军舰上,以便随时逃离。
  5月3日,解放军攻克杭州,沿京沪、沪杭铁路向上海逼近。
  蒋介石,这个当年从混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起家的江浙小兄弟,曾将众多桀骜难驯的军阀笼于自己翼下,统治了大半个中 国,好像只差一步到延安,如今却落得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几近死无葬身之地。他终于发起狠来,利用手中尚存的一点优 势,向国民党空军发出命令,轰炸毛泽东居住的北平。
  ●4。领袖们的目光由地面转向天空
  5月4日,六架美制B—24轰炸机,从蒋介石栖息的上海, 直飞北平。8时57分,飞机抵达北平南苑机场,低空投下30枚 重磅炸弹。南苑机场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整个北平受到了震动,双清别墅也不无紧张起来。
  毛泽东低头看看报来的轰炸简报,抬头看看窗外的天空:看 来组建空军作战部队是迫在眉睫了。
  其实,早在日本侵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共中央就作出 了建立航空学校的决定。并把航校地址定在东北。这是因为日本 投降后,曰军在东北的航空训练机构、装备、设施、人员来不及 撤走,其中有的被苏军缴获,有的被毁,还有一部分散失于民 间。而机场、机库、工厂等大型设施,仍比较完整。同时,还接 收了一个日本航空大队的投降,这个航空大队有300余人,在大 队长林弥一郎的率领下归降了东北民主联军。1946年9月,吕黎平等新疆航空队员和驾机起义的刘善本机组也到了东北。由于 国民党军对东北的大举进攻,使得新生的航校四处转移,直到东 北全境解放,航校才由牡丹江搬到长春,算是有了个比较安定的 校址。在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共中央正式提 出了建立空军的问题。
  1949年3月8日,西柏坡的各家各户都亮起了灯。中共中央 所在地的院落更是灯火通明。晚上9点多钟,以毛泽东为首的各 位领袖都已坐在了会议室。尽管屋里烟雾缭绕,剌鼻呛人,与会 者的脸上还是洋溢出亢奋。
  毛泽东大口地喝着缸子里的茶水,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烟,脸 上红扑扑的。他在听具体主持东北航校工作的常乾坤、王弼汇报情况。
  这些身经百战、处变不惊的领袖们之所以如此兴奋是有原因的。
  在中国共产党28年的历史上,专门研究空军的会议,这是 破天荒的头一次。几年前还是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们,如今要向 天空开战了。这不正是他在抗战初期《战争与战略问题》中写下 的宏愿吗。那时,他在文章里满怀激情地憧憬过未来:“设想在 装备了新武器之后,军队和作战将要起一个大的变革,这时的军 队将获得高度的集中性和组织性,大大减少其游击性,低级的将 变到高级的,中国型的将变到世界型的。”而“世界型的”不就 是现代化吗?那不就是舰船在海中游弋,飞机在空中呼啸吗?这 样的日子已经不远了。沧桑巨变,这怎不让人激动呢?
  毛泽东被常乾坤的汇报牢牢抓住,听得极为入神,烟灰一截 一截地散落在衣服上。东北航校所走过的艰苦而悲壮的历程,取 得的巨大成就,使毛泽东百感交集。
  当常乾坤汇报到航校已经培养了空、地勤人员500多名时, 毛泽东忘情地站了起来,连连说:“了不起! 了不起!”
  周恩来也兴奋得剑眉飞扬:“我们的学生很不错嘛!为党争 了气,立了功。”
  这个月的月底,啭央军委任命常乾坤为航空局局长,王弼为 政治委员。中央军委航空局正式成立。
  可是过了没有几天,尤其是蒋介石的飞机来轰炸之后,毛泽 东又着起急来:航校是有了,航空局也成立了,而且办公室就设 在北平灯市口的同福夹道7号。可是还没有一架能上天作战的飞 机,这空军真成了 “空”军。
  当时,中共中央正在筹备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 议。为了确保北平的安全,保证政治协商会议的顺利召开,周恩 来紧急召见常乾坤,要他迅速建立一支空军作战分队,以加强北 平地区的防空。于是,在形势逼迫下,新中国第一个飞行队在紧 急中诞生了。
  这个飞行队下辖三个飞行分队,10余名飞行员,装备飞机 10架,其中P…51战斗机六架,蚊式轰炸机两架,PT…19教练 机两架。就是这些人、机组成了北平上空的防线。
  ●5。蒋介石先劫财再逃命
  蒋介石在千里之外早已在享受“世界型” 了,不过这种享受却是苦涩的。他要用现代化的舰船和飞机,先劫财,再准备随时 逃离他曾经独海拇笃恋亍T谔永胫埃坪趸褂行矶嗍乱“臁T谥诙嘁斓氖虑橹校换嵬且谎鳎蔷褪乔灰换平稹�
  亲信们已众叛亲离,所有的大事他只能交给最放心的人——儿子来办。这一时期,蒋经国成了他最为得力的助手。1949年 上半年,蒋介石命蒋经国重点操办的事有两件:一是抢运黄金, 一是抢修定海机场。机场自然是为逃跑之用,金钱则是要去台后的资本。
  1月10日,淮海战役一毛泽东胜利的这一天,蒋介石命 蒋经国持手谕找上海的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要其把库存的全部 黄金、白银、美钞运往台湾。
  一周之后,蒋介石亲自召见俞鸿钧、席德懋,下令中央、中 国两银行,将全部外汇化整为零,存人私人户头,以防共产党接 收。
  国民党政府自1948年8月实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后, 民间所藏之金银美钞几乎被搜刮殆尽,全部存于国库。蒋介石派 了蒋经国以“上海区经济督导副专员”的名义亲临上海督战。蒋 经国率领的“勘乱建国大队”、“上海青年服务队”,对私藏金银 外币和从事投机倒把的“不法分子”,狠狠打击,逮捕了好些人。 甚至将杜月笙的三少爷杜维屏抓去,当时上海人称此为“蒋经国 打老虎”。蒋经国成了显赫一时的“打虎英雄”。仅在上海一地, 蒋介石就收兑了黄金10万多两,美钞3400多万元,还有大量港 币、白银和银元。总计在全国搜刮到数以亿计的金银财宝。淮海 战役开始后,蒋介石还设法将台币与金圆券脱离关系,直接与美 钞挂钩,有外汇牌价,而金圆券在台湾则不能流通。蒋介石大量 印发金圆券,造成金圆券贬值。贬值之快,不是以日计,而是以 钟点计,一个钟头就下跌许多,一个钟头前可买一盒烟的钱,一 个钟点后只能买一张草纸了。要买件贵点的东西,只能用麻袋来 装金圆券。
  要将这样一大批数额巨大的现金运送出去,既要保密,防止 李宗仁南京政府的阻挡,又需要说服主管财经金融的当局,促其合作,不能不使蒋介石费尽心思。在定海机场修成之前,主要是 用军舰运送。由蒋经国负总责的运送任务,全部交给了海军部队 和毛人风的军统特务经办。
  于是,在上海外滩,每当夜幕降临之时,会有几艘神秘的兵舰开进开出,停泊在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前面不远的黄浦江上,江岸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士兵,警戒地四处张望,不许任何行人车辆 通行。江上的兵舰仍喷着烟,准备着随时开走。上下搬运的“苦力”,则是个个健壮的特务们担当,因为每个箱子都很重,这些 壮汉子也时常累得呼哧呼哧地大喘。
  蒋介石究竟运走了多少现金,实在是个难以估量的数字。国 民党文人陈孝威在其《为什么失去大陆》一书中说是“黄金50万两”;而当时参与转运工作的詹特芳则说是“美金8000万、黄 金92。4万两、银元3000万元”。
  据国民党监察院财政委秘密会议报告和《李宗仁回忆录》中的统计数字,去台前,蒋介石从国库偷运黄金390万盎司,外汇7000万美金和价值7000万美元的银元,总计价值约在5亿美元 之上。李宗仁发现后,曾撤换了中央银行总裁,但偷运活动仍瞒 着新任银行总裁持续不停。李宗仁曾致电台湾省主席陈诚,令其 将运往台湾的黄金、白银、美钞等再运返福州的财政部仓库,但 陈诚忠于蒋介石,不但拒不运回,还在台湾实行高压控制,为蒋 介石退守台湾积蓄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