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eq心理学-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在烈阳下或是在昏暗的灯光下,你比较可能说出一些亲密的对话?
(2)。 社会情境:
在家庭、工作场合、宴会、朋友聚会、双人自强活动时,
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你所做的沟通内容与方式都有所不同。
(3)。 历史情境:
历史情境指的是:过去的事和特定参与者之间前次沟通所达成的共识。
我们在与好友沟通时,
常常不需要完整地表达出讯息,对方就可了解我们所说的话,
因为过去的沟通讯息已成为现在沟通的历史情境。
例如:大雕看见小伟就大骂:“你好可恶!”
而小伟忙着道歉,旁人看的一头雾水。
我们若将历史情境加上去,即可了解他们之间的互动:
原来,大雕昨天约小伟打球,
而小伟迟迟未到让大雕一个人在寒风中颤抖。
(4)。 心理情境:
我们的心情也会影响到沟通,
我们都知道,心情好时与郁闷时,沟通的方式都有所不同。
(5)。 文化情境:
不同文化,其沟通方式也有不同。
例如:伸舌头,在本国表示恶心,但是在某个民族却表示友善。
想想看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境因素会影响到你的沟通?
(二)、参与者
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沟通方式以及理解方式,
所以在沟通时要注意对方的沟通方式与理解方式,以免造成误会。
想想看
想一想自己的沟通方式,以及理解模式,在过去是否有过误解的经验呢?
(三)、讯息、沟通是经由讯息的传递与接收所致
讯息层面包含了:
(1)。 意义与符号:
你想要表达的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达?
例如:用狂笑表达出自己现在快乐的心情。
(2)。 编码与译码:
将讯息接受后加以诠释
例如:看见对方在大笑,将对方的行为讯息接受,
然后诠释为:他疯了,或者,他很高兴。
(3)。 组织:
当讯息很多时,在表达时需要分段表达,而在接收时则要加以组织。
想想看
先在心中想一件事情,再想一想,你会怎样用自己的表情或行为去表达那件事情呢?
想一想,你会怎么跟自己的好友描述“在寒假中最快乐的事”?
(四)、管道:
讯息形成后需要管道传递。
我们的管道有“口语”以及“非口语”的表达,
语言(声音)、香水(嗅觉)、动作(视觉)、拥抱(触觉)等等,
都可当作讯息传递的管道。
(五)、干扰:
在沟通时,我们常会遇到一些干扰以至于沟通或讯息受到影响,
(1)。 外在干扰:
存在环境中的景物、声音以及其它刺激物都算是外在干扰。
例如:小伟跟小茗在谈事情时,突然有一个辣妹坐在附近,
想当然尔,小伟之后就无法专心下去了。
(2)。 内在干扰:
内在干扰是那些阻扰沟通过程进行的的思想与情绪。
例如:小茗正在跟小伟讨论阿里山之行的流程,
但是,小伟在想要怎么说服莉莉参加这次的活动。
(3)。 语意上的干扰:
不同年代会有不同的用语,所以要注意用词。
想想看
想一想,自己在与人沟通时,是否曾受过干扰?这些干扰是什么?
(六)、回馈
要了解自己是否理解对方的意思,或者是对方是否了解你说的话,
那回馈就相当重要了。
想想看
下次当你跟好友聊天时,能不能够对于他所说的话加以澄清,是否能减少误解呢?
第二节 语言沟通
(一)、我的意图与选用的方法
说话前,要省思一下,你说话的目的:
是要表达出我的意见?还是要说服他人?还是要请求他人?……
清楚意图后,
再想想:我这样说是否会造成误会?是否能双方无伤地达成我的目的?
想想看
想一想以下事件的意图,你要如何传达意思?
事件一:心情不好,想找人陪。
事件二:想约心仪已久的人一起去看电影。
事件三:小伟那天放你鸽子,你感到心情不好,想去骂他。
(二)、表面意义与弦外之音:
我们在解读一句话时,
除了注意语句上的意义外,有时还会还有一些情绪上(评价上)的弦外之音。
例如:小茵昨天去堕胎。
小伟那天去泌尿科。
想想看
以下的语句会引发出你哪些情绪或评价反应?
词句一:“未婚怀孕”
词句二:“小爸爸的天空”
词句三:“勤俭持家”
(三)、学着说话
说话最要紧的是清楚简洁,
但是,我们常常忘了这个原则而经常拐弯抹角,也造成不少误会。
(1)。 明确性:
能选用正确地表达你的含意的字句,
用我们文化所能认同的文字来说明你的思想与感情,
藉此可以让对方正确理解你所要表达的话。
想想下面的句子:
1。 小鸣坚持我们要去打球。
2。 小鸣询问我们是否要去打球。
3。 小鸣暗示我们要去打球。
同样是“邀请对方去打球”,不同的语句所传达出来的意思是否有所不同呢?
所以,在沟通前,思考一下,
你所选用的语句是否能正确地表达出你的意思!
【技巧】如何明确地表达出你的想法或情感:
步骤:
a。 评估你所用的句子是否能正确地表达出你的意思,
b。 在说出口之前,想一想是否有其它的说法,
c。 选用最能表达你的意思的句子。
(2)。 特定具体
差不多先生是我们的写照,
我们常常用一些不具体或不特定话与人沟通,而造成沟通上的困扰。
例如:1。 小伟打电话约小凯打球:“小凯明天下午打球!”嘟!挂了电话。
结果:小凯三点就到球场,而小伟还没到,
直到了五点,小伟才出现,这时……
2。 小鸣教小白煮菠萝鸡:
“盐少许、酱油一些、爆香后、炒一下鸡肉,等到差不多的时候就起锅,
然后将鸡肉放入,挖空的菠萝壳中去蒸……
结果:小白还是学不会煮菠萝鸡……
想想看
想一想,你跟他人沟通时,有多少时候对方是用不具体的语言,以致你无法理解对方的意思呢?
【技巧】如何达到具体特定的沟通:
具体特定的沟通方式是:
明确地指出特定的项目,或者是将抽象的想法具体化,
这样可以帮助对方勾画你心中的图像。
步骤:
a。 评估你所用的句子是否具体?并将特定的事项指出来?
b。 在说出口之前,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法?
c。 选用特定具体的文字。
(3)。 指针
我们在表达意思时,往往会阐述一段事实,
但是在阐述时,往往会忘了说明当时的参照架构,然后就产生了对方的误解。
例如:小鸣好可恶喔!
大雕好有女人缘喔!
对于以上两句你有何诠释呢?
小鸣是一个很讨厌的人吗?大雕是一个很花心的人吗?
(A)。 时间指针:
几乎每件事情都会随着时间改变,所以 在沟通时别忘了注明参照的时间。
例如:大雕在小时候,很多阿姨都喜欢他。
(所以他小的时候很有女人缘,但是很可能随着岁月的摧残,现在……)
【技巧】注明时间的技巧:
注明时间:指出事实发生的特定时间,避免用不变的语词来说明变动的事情。
步骤:
a。 描述前考虑事实存在的确实时间。
b。 如果不是依据现在的信息,则要说出确实的时间。
(B)。 推论:
我们有时所说的话是经由推论的,
若没有把推论的讯息传达出来,往往会造成误会。
例如:小鸣那天打网球的时候,放小球,害我都打不到,他好可恶!
(所以就可以了解小鸣为何可恶,而不会让人误会小鸣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
【技巧】注明指针的技巧:
在心理或口语上注意个别差异,在说出推论前,请想一下特定性,
将推论的讯息一并说出,避免以偏盖全。
步骤
a。 描述前,考虑是否属于特定的状况,
b。 将自己推论的依据以及状况的特定性一并说出。
(4)。 适当性
说话要因地因人因时制宜,配合对方,说出对方能理解的话。
例如: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人,你是无法用中文跟他沟通的,
这时,你可能就要用破破的外国话(英文)或是透过比手划脚,来与他沟通。
了解对方的思考与用语,选用恰当得语言表达你的意思。
【技巧】适当性的技巧:
选用适合对方与当时交谈情境的语言 可增加双方的互动
步骤
a。 评估所使用的字眼是否适当,
b。 暂停一下,想一想是否有其它可能的用语,
c。 选用恰当的用语。
【练习】4-1: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第三节 非语言沟通
我们在与人交谈时,除了口语上的讯息以外,还有一些非语言的讯息会影响到人际互动以及对方对讯息的理解,这就是我们将在这一段探讨的,非语言的沟通。
想想看
在与人说话时,我曾经用过哪些非语言的讯息来辅助我的表达?
(一)、肢体语言
(1)。 眼光接触:
眼神的交会,也是一种沟通。
【练习】4-2:眼光接触。
(2)。 面部表情:
我们虽不说话,但是脸色却传达出我的心情,
我们常用来构成面部表情的三组肌肉:
1。 眉毛额头
2。 眼睛、眼皮与鼻梁
3。 面颊、嘴巴、鼻子的下半部以及下巴
想想看
你怎么运用你脸部的三组肌肉来做出下列情绪:
快乐 、悲伤、惊讶 、害怕、生气与厌恶。
(3)。 手势:
我们常常用一些手势来加强我的的语气。
想想看
人们在平时常常用哪些手势来辅助谈话呢?这些手势的效果如何?
(4)。 姿势:
有时不必说话,别人也可以从我们的动作中看出我们的想法。
想想看
在谈话时,我们常常使用哪些姿势催化谈话?而又用哪些姿势毁了这段谈话?
试试看,双手插在胸前听人说话;也试试看身体前倾地听人说话。这两种方式让你有什么感受?
(二)、超语言
在说话时,我们除了内容的讯息会传给他人知道,
连语气、声调、音量……等讯息也会传递给他人。
(1)。 声音:
音调(声音的高低)、音量(声音的大小)、说话的速度、 语气……等等。
想想看
有哪些与声音相关的因素会干扰对方对内容的理解?
想想看
试试看:把“我爱你”很大声地说、轻声细语的说、扬起语气地说、低声下气地说、很快地说;
想想看
想想看,不同的说法会有哪些不同的感觉?
想想看
想想看,在生活中是否有过因语气(音量)的问题而造成对方的误会?
(2)。口语的干扰:
口语的干扰是指那些介入流畅谈话中的语音,如语气词、口头禅。
想想看
你有没有什么口头禅?在谈话中,你是否有过多的语气词呢?例如:“然后……然后……”对你和别人的对话是不是有什么影响?
人际沟通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艺术,
除了在这里的几个练习之外,还要记得把它应用在日常生活喔!
从第五章起,我们开始针对人际关系的不同过程作介绍。
第五章 接触期…由陌生到相知
…
第一节 自我知觉
清晨的阳光洒进榕园,
他,静静地坐在榕树下,看着来往的人群;
而我,也在榕树下,看着被阳光烫金的朝露,
当上课钟响起时,
我们的眼神相交会……
人与人要建立起人际关系时,要有最初的相遇;在相遇时,互相知晓对方的姓名(模样),然后再开启一系列的人际互动;本章就要开始探讨,人际交往时的第一期“接触期”,所需注意的事项以及相关的课题。
第一节 自我知觉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人,但是,我们为何不会认识每一个我们所遇到的人呢?
这主要的差异在于:人际吸引(你是否想认识对方,以及对方是否想认识你。)
在第一章中我们曾经提到影响人际吸引的四大因素。而现在要来看看,你如何知觉到别人所发散出来的讯息,进而决定是否想要认识他 。
(一)、认知组态 :
个人对讯息解释的模式
(1)。 对讯息的分析:
沉思型:在形成印象时,将所有讯息有条不紊的分析。
冲动型:有了资料就下定论。
(2)。 外界的干扰:
场地独立:下判断时,根据自己的想法,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场地依赖:下判断时,依赖外界讯息,人云亦云。
(3)。 对讯息的察觉:
平稳型:注意大家的共同性,以不变应万变。
敏锐型:注意个别差异。
(4)。 对讯息的处理:
认知繁化:将人复杂化,探究深层,接受多样化的人。
认知简化:将一切简单化、二分法。
【练习】5-1:我的讯息处理类型。
第二节 形象整饰
上一节已经谈到,你如何看别人的,
而现在来看看,如何整饰自己的形象,让对方有动力想要认识你。
我们在不同的关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而在不同的状况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想一想:你可能会扮演哪些角色,而在这些角色中,你要如何展现自我?
(一)、衣着:
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衣着打扮,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也有不同的衣着,
例如:打球时,穿球衣,而不穿礼服。
在宴会中,穿短裤则不恰当。
想想看
在你的衣柜中,有哪些类型的衣着?
想想看,在打球时、参加婚礼、上台演讲、约会、爬山这些不同的场合中,你将要作哪些衣着搭配呢?
(二)、接触:
肢体上的接触也是一种自我表现的方式,
对于刚认识的异性,若去拥抱他,恰当吗?
对方是否会认为你是轻浮的人呢?
想想看
你与其它人的肢体接触,是否会因亲密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呢?
在过去的经验里, 你是否曾经误解两人之间的关系,而做出太过亲密的举动,让对方感到不适呢?
(三)、时间行为:
时间与生活不可分,而在两人互动中,时间也是一种重要的因素。
个人对时间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