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在三国-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慢慢地走了两步,思索一下说:“请问将军,你觉得大汉朝因何会到了今日这步田地?”
何雷叹道:“先生请恕我直言,大凡一个王朝的覆灭,都覆灭于皇帝和大臣的先行**。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每一个王朝的政权,全都坚如铁石,他拥有法律、监狱、军队以及君臣大义。没有人可以打倒他,只有他自己打倒自己,主凶就是该王朝的君主,如果君王不猛下毒手,他的王朝和政权,就会永远屹立,稳如泰山。
大汉朝自从桓灵二帝以来,政治**,宦官弄权,军阀割据,奸佞横行,国家已经被君王折腾的千疮百孔了。黄巾贼虽然是贼,但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呀,因为他们是人,要活命只有造反,不造反就会死路一条。这情形就好比暴君贪官手持钢刀,向百姓怒吼:“你到底反不反?”百姓要是拒绝反叛,贪官污吏暴君就会把他活活砍死,后面的人也就不敢不反了,先生以为如何?”
荀?全身巨震,双目放射异彩:“这么说来,你认为大汉朝中兴无望了?”何雷摇头道:“也并非全然无望,以我之见,当今之世,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积弊之多,多如牛毛。汉室想要中兴,不光要依靠武力,其根本在于正风俗,严纲纪。风俗正,则积弊消,如此则朝廷可定。朝廷定,则四方诸侯不足虑也!”
荀?点头道:“听你之言,只要举国上下,正气伸张,人才得用。中兴之日指日可待。我也是这样想的,而且我想的还比较具体,我觉得,当今朝廷在董太师的领导下蒸蒸日上,日新月异。董太师宽厚仁爱,任人唯贤,就像你说的,正风俗,严纲纪,尽心竭力的辅助幼主,未来大汉朝能不能中兴,全看董太师的了。在下对董太师心仪已久,早就想要一见,亲临教义,有朝一日,还望将军代为引荐,我这里有家传玉佩一双,,请将军笑纳。”荀?不慌不忙的从怀里掏出一对名贵的玉佩躬身举过头顶。
“先生这是什么意思,刚才的话真是你的心里话吗?你真的认为董卓是辅助幼主的忠臣,你要谄媚于他!”何雷气咻咻的说。
“这是什么话,董太师不是你的岳父吗?董太师位极人臣掌握朝政,我等这些人想要做官,当然要惟命是从,这怎么能叫谄媚呢!”荀?笑着说。
“看来我认错人了,你不是我要找的荀?,一定是同名同姓的,我问你,你的侄子叫什么名字?”
“荀攸,以前做过黄门侍郎!”荀?淡淡的说。
“没错呀,可是,先生不应该是这样的人,董卓祸国乱政,罪大恶极,对上欺凌主上,对下虐待百姓,实在人人得而诛之,你却要谄媚于他,看来,看来历史是错误的!”最后一句,已经接近喃喃自语了。
“我没听错吧,那董卓本是你的岳父,你却说他罪大恶极,人人得而诛之,难道你要造反,可是,你现在不是在为他征战吗?”
何雷冷笑道:“我牛辅虽然不是什么大英雄,但还懂得一点仁义道德,像董卓这样的乱臣贼子,死不足惜,我怎么会替他征战。实不相瞒,此次出征,我为的只是培植自己的势力,将来有一天,等我找到机会,我要营救皇帝,重新恢复汉室江山,和董卓有什么关系?”
“可是,将军难道忘了,董卓是你的岳父?”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和国家君王比起来,岳父又算得了什么?”何雷厉声道。
“没想到将军竟然如此深明大义,荀?真是错怪将军了,罪过,罪过。“荀?站起来,拜伏于地:“主公,荀?错了,荀?该死。”
“先生这话从何说起,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荀?被拉了起来,笑道:“刚才的话都是戏言,我荀?平生最恨的就是老贼董卓,怎么会谄媚于他,我是故意试试主公。现在我知道了,主公是个铮铮铁骨深明大义的好汉子,难怪张文远对你推崇备至了。
何雷把他扶起来的时候,正好看他他脸颊上的鞭痕,恍然道:“原来……原来那个道士也是你假扮的,难怪我觉得你这么面熟。”
荀?笑道:“那些难民其实都是张文远的部下,我临时借来用用的,张文远并不知情,主公千万不要怪罪。”
何雷道:“先生一再试我,可是对我的人品信不过?”荀?叹道:“是的,主要是因为你是董卓老贼的女婿。”
何雷笑道:“其实我早就有心离开董卓,只是,没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谋划!”荀?道:“在下愿意追随主公左右,只是主公和董卓有翁婿之情,实在不宜下手,如之奈何?”
何雷心想,用不找我下手,董老贼活不了多久了。我要是下手就对不起媚娘了,还是留给王允来做吧。
“我不会杀他,我只想找时机离开他,令辟疆土,可是在这之前,咱们一定要先把皇帝从他的魔爪中救出来!”
“没错,没错,主公真是思虑周全。”
何雷走到帐篷门口,撩起帐篷,沉声问道:“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我必须尽快的解决刘岱,然后回关中去筹谋大事,只是刘岱奸猾无比,拒不出战,不知先生有没有办法?”
荀?摇头道:“我还没想到,请给我一些时间。”
何雷叹了口气道:“好吧!”
正文 第四十二章贾诩出山
一直等到下午,快天黑了,荀?和程昱还没想出办法,何雷就打算强攻。正在这个时候,李?领着一个书生进来说:“将军,我有一计,可以让刘岱出城迎战!”何雷高兴地问:“计将安出?”
李?指着那书生道:“快点告诉将军?”
“是”书生躬身施礼然后恭恭敬敬的说:“启禀将军,此事其实非常好办,刘岱之所以不敢出城迎战,只是为了等待袁绍的援军到来,将军假借袁绍名义修书一封送入城内,谎称援兵即日就到,刘岱一定出城交战。”
何雷沉吟道:“你怎么知道刘岱不出战是要等待袁绍的援兵?”
书生的腰俯的更低,沉声道:“我听说刘岱连日来只在东门增兵,而放弃西门的防守,这情况显而易见,他是打算一旦失败,就去冀州投靠袁绍,所以,才会做出如此的猜测。
何雷点头道:“倒也是合情合理!”
那书生看上去约莫在四十岁左右,身形虽然魁梧,但却有张修长秀气的脸庞,配在他宽肩上像是比例上小了点。长脸庞上有一双聪明机灵却略带忧伤的眼睛和一张多情善感的嘴巴。此时他神色从容冷静,使人感到他是个守口如瓶,不轻易露出底细,智勇双全之人。
何雷突然灵机一动,问道:“你是贾诩吗?”
那书生全身一震,惊讶的问:“将军怎么会知道的?”
何雷心中大喜,表面上却没有露出来,淡淡的说:“听说你的文章写的不错,我的帐下正好缺一个长史,你给我做长史好不好?”然后转过头去看李?:“李将军,把这人让给本将怎么样?”
李?连忙道:“将军看上他是他的福气,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何雷又转过头去看贾诩,贾诩正色道:“谨尊将令!”
何雷道:“我军中也没有什么可用之人,模仿袁绍笔迹的事情叫交给你了,能不能做到?”贾诩连忙道:“属下在虎牢关曾将见过袁绍讨伐太师的檄文,模仿一下笔迹,还是不成问题的。”何雷拍手站起来;“那么这件事就全权委托先生,事成之后,重重有赏。”
贾诩谨慎的说:“不敢,不敢,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贾诩写好了书信找了一个士兵假扮成袁绍军的奸细,偷偷的来到梁郡东门城下,高喊:“我是车骑将军袁绍派来的,请刘将军赶快开门,我有要事禀告。”
城头上的守军赶忙报告刘岱,刘岱大喜过望,立刻下令打开城门,把士兵放进来。士兵挺机灵,呈上“袁绍”的书信之后说:“我家主公说了,他此刻远在扬州无法亲自前来救援,所以,委派驻防冀州的大将蒋义渠前来,蒋义渠的大军已经在路上,最迟后天清晨就能赶到梁郡。”
刘岱大喜过望,吩咐人把士兵带下去好生款待,然后擂鼓升帐,召集众将,商量出兵。
此时,牛辅军营中,贾诩又献上一条计策。
贾诩道:“请将军抽掉军中的油嘴滑舌能言善辩之士,组织一支‘骂阵队伍’,到城外去辱骂刘岱,刘岱不堪受辱,一定出城决战。”
何雷立即照办,吩咐程昱到军中去征集会骂人的能言善辩的人,士兵们听到消息之后,都踊跃报名,一会儿的功夫就组织起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开赴城下,对着城头破口大骂。
贾诩还特意安排一些平日里口头不干净、讲话寒风带刺,谩骂如吃饭喝茶等粗野流氓,专门编排一些攻击、侮辱、肮脏、恶心的骂人之词,上从刘岱的是五代祖宗先人,下至他们的十五代子孙后代,无所不骂,无所不咒。特别是刘岱当初讨伐董卓诛杀乔瑁的事情,更是他们漫天胡扯破口大骂的借口依据,简直到了拿屎盆子往人脸上扣的程度。
在出兵不出兵的问题上,刘岱手下的大将本来是有不同意见的,大将刘瑁就主张等袁绍的大军来了之后,再行出兵,里应外合杀散西凉军;另一员大将胡文才也是这种想法,所以,刘岱一直都在犹豫。
外面的骂声一起,刘岱就坐不住了,在花厅里来回踱步,一忍再忍,最后还是没忍住,大声骂道:“这群混账东西,居然如此无礼,牛辅,我要把你碎尸万段,来人,立即发兵。”刘瑁和胡文才怎么拦也拦不住。
刘岱点了四万大军,其中一万人是骑兵,带着刘瑁、胡文才打开城门,杀出城外。
让何雷没有想到的是,荀?的话果然应验了,刘岱绝不是什么无勇无谋的等闲之辈,他的军队异常强悍,纪律井然,比起西凉军来居然毫不逊色,这就说明,他们在平常经过了多么艰苦的训练。
最先冲出来的是一万盾矛手,秩序井然的在城门左右结成两个方阵。所谓的盾矛手,就是左手持盾右手持刀的战士。这个兵种以防守为主,盾牌可以挡住箭矢刀剑,长矛可以阻挡骑兵冲击,最大的作用还是向射手提供掩护,在战场上发挥强大的杀伤力,进可攻敌破阵,退可以结阵自守。
所以,紧跟在他们身后的就是一万弓箭手,又是两个方阵。弓箭手之后是轻装步兵,轻装步兵之后是重装步兵,然后才是负责冲锋的骑兵队。
方阵与方阵之间前后相距十步,左右相距三十步,这样可以避免互相掣肘,又可以方便冲锋过程中骑兵从人墙巷道中冲出,先发制人。
何雷和张辽看到这种情形,不禁对荀?佩服不已,看来他说的非常对,刘岱一直以来都是扮猪吃老虎,把天下诸侯都给骗了。
不过,仅凭这点本事还吓不倒何雷,因为西凉铁骑也是非常精锐的。
“呜呜呜!”两个阵营中的号角声此起彼伏,天地间充满了浓烈的杀伐味道。刘岱头戴赤缨,身穿铁甲从巷道中杀了出来,左右是他的十几员贴身大将。
刘岱是个圆胖脸,浓眉大眼,说话粗声粗气:“大胆牛辅,你岳父董卓欺君罔上,罪大恶极,是千古第一大奸臣,我不去讨伐他也就罢了,你居然赶来讨伐我,难道不怕老天打雷劈死你!”
典韦气的哇哇怪叫,脸都绿了,一拽马缰冲杀出去,战马稀溜溜一声暴叫,前蹄腾空,立在两军阵中,高声呐喊:“刘岱,被说废话,你敢跟我决一死战吗?”
西凉军中旌旗摇动,鼓声如雷,声势大振。
刘岱一看眼前这人,人高马大,铜头铁额,手持一双几百斤重的铁戟,像半截铁塔一样,说话声音如雷,心里不禁有些担心。
正文 第四十三章得胜还朝
刘岱身边突然冒出一骑,马上骑士高声呐喊:“呔,你是什么东西,也配让我家主公出战,看我陈留人马英来会你!”
“杀!”典韦大喊一声,纵马飞驰过去,照着马英的头顶就是一戟,马英挺刀上架,只听咔嚓一声,戟刀相交,大刀被震得脱手而出,马英的脑袋被铁戟砸的粉碎,尸身倒在马下,一命呜呼了。
典韦一招之内就斩了马英,刘岱手下大将全都倒吸一口冷气,自问不是他的对手。刘岱见他们都互相“谦让”,只能派将,厉声道:“胡文才,你去会会他!”
胡文才嗓子眼冒凉气,心想完了,这次多半要壮烈了。硬着头皮,杀了上去。不等典韦说话,先声夺人,照着典韦的嗓子眼就是一枪,典韦身子向后一仰,躲了过去,双腿夹住马腹,一戟就击中了胡文才的战马前腿,只听咔嚓一声,战马一声嘶鸣,倒在地上,把胡文才也掀翻在地。典韦战马盘旋,转过身来,在胡文才还没来得及爬起来的空当,一击砸中他的脑袋,胡文才也上西天去了。
“呜!呜!呜!呜”有节奏的号角声,从西凉军欢呼的海洋中冒起,战鼓轰天,其声势让西凉军生出一股霸道绝伦的气势,刘岱军众人被压制的透不过气来。
何雷趁势大喊:“将士们,随我杀!”
刘岱见西凉军发起冲锋,怒喝道:“杀!”
两只大军像两条狂飙的黑龙一般撞在了一起,登时激起无数的血腥。铿锵声、呐喊声、叫骂声响成一片,十里可闻。
在西凉军悍不畏死的攻击下,刘岱军的伤亡开始增大,由于先前被挫了锐气,他们一次一次的败下阵去,可是刘岱又在刘岱亲自督阵之下杀了回来,而且越杀越勇,越杀越不顾生死,一个刘岱军倒下去,后面的刘岱军立即补上来,他们前仆后继,无视死亡,用刀枪、用拳头、用牙齿挡住了西凉军的攻势,让他们寸步难进。
两军士兵都杀红了眼,整个战场中,残肢断臂横飞,内脏胃肠遍地,突然冒出的鲜血不多时便把人的身体染得通红,此刻每一个人的眼睛都是红色,看不见敌人,也看不见自己,只知道不停地回到,不停地向前,不停地杀戮。
两军的颤抖从清晨一直到下午,地上的鲜血越来越多,到处都是青紫色的胃肠,耳边仿佛都可以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