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

第105部分

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第105部分

小说: 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她们都去之后,清瑜才对木樨道:“之前母亲做了主,我也不好多说。你去看看府里给红药预备的嫁妆是个什么情形,我也要给她添点,鲁宝柱虽然没什么,他那个老娘却不见得那么好说话,红药又没有家人,要是嫁过去被婆婆嫌弃,我于心也有愧。”

    木樨听了有些感动,点头道:“亏得郡主想得仔细,我们这些人跟着郡主算是有福气了。回头我就找韩妈妈去问问,必定不能让红药吃亏的。”

    因忙着帮红药备嫁的事情,颐珑轩里的人都忙得乐呵乐呵的。府里也风平浪静,转眼十多天过去,清瑜听园子里的婆子说,碧海的莲花都开得极盛了。想起自己与吴欣元说过,要请她们兄妹过来赏花的事情,表哥司徒玄应也有日子没见了,便忙命人送了信到保靖侯府与司徒府,邀请他们两日后过来一聚。

    清瑜又忽然想起上次涪陵郡主暗示想跟自己单独来往的事情,便对木樨道:“我看涪陵姐姐也是个和气的,她又软弱没什么性子,倒不如一并将她也请来。”

    木樨有些犹豫,道:“毕竟有保靖侯世子与司徒少爷在,涪陵郡主会不会介意呢?”

    清瑜想了想道:“算起来也都是亲戚世交,况且大家年纪都不大,我看是没什么要紧的。”

    木樨见清瑜这样说,也不再反驳,忙持了清瑜的请柬,派人送到福王府上去了。那送请柬的婆子到了福王府见着了涪陵郡主,将来意说了。涪陵收到请柬,很是高兴,又问了那婆子还珠郡主都请了哪些人,那婆子听了木樨的嘱咐,忙一五一十说了。涪陵听后似乎并不介意,还重重赏了那婆子,说是到时候一定前往。

    等这嘉王府的婆子走了,涪陵的大丫鬟秀眉有些拿不准,低声对涪陵道:“郡主,嘉王府那边没有邀请应陵郡主,您看是不是找个借口,不去为好?”

    涪陵摇头道:“我都答应了,怎好不去?况且人家是主人,邀请谁是她的事情。我又何必一定要跟着应陵姐姐走?”

    秀眉还想多说两句,涪陵已经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自家的荷花,轻声道:“我又不是为了看花,只是想看看那人罢了。”

    以下部分不计入章节字数:

    推荐两本轻松的书

    1969036《王爷嫁到 》作者:火焰者 金银财宝花到爽,食衣住行一条龙,我的好王爷你就点个头,快点嫁给我吧

    2038472《御用琴师》作者:苏莫莫 虽说是大神的小跟班,御用的琴师也要崛起。

正文 一百七十八、昭觉论命

    秀眉闻言有些紧张,忙道:“我虽从琥珀姐姐那里听了此事,但也不能十分作准。琥珀姐姐也说,她伺候王妃到巴王府看望巴王妃的时候,偶尔偷听到几句。咱们王妃又没答应……”

    涪陵眼皮都没抬,幽幽道:“你还不知道父王母亲他们?凡事都听三皇叔的,既然三婶婶跟母亲说了,即使不十分准,也有八成了。况且你是没见,上次在嘉王府里,应陵姐姐那个做派,千方百计想要拉拢保靖侯府一家。只是对方冷淡罢了。如今抬出我来,我好歹也是个郡主,身份地位比起杨三小姐来更高,他们这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了。你当我平时唯唯诺诺,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吗?”

    秀眉担心道:“奴婢不是那个意思,只是这毕竟干系到郡主您的终身大事,王爷王妃应该不会这么轻易点头吧……”

    涪陵摇头道:“即便这一次躲过了,迟早有下一次的。连父王母亲都是巴王叔手里的棋子,更何况我?与其惶惶然不明真相的等待,倒不如借这个机会看看那位保靖侯世子,虽然外头流传说他身体不好,但是传闻又有几分做得准的?”

    秀眉没想到平时闷葫芦没主意的自家郡主,倒说出这番话来,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担忧。忙上前扶住自己郡主,道:“郡主放心,若是郡主不便,奴婢一定找机会,侧面打探也好,当面观察也罢,一定帮郡主好生留意留意这位保靖侯世子。”

    接到清瑜请柬的吴欣元心里也有些欢喜,她虽跟着母亲的步调,绝不搀和到权贵人家的交际中去,但是她毕竟还是个女孩子,平素交往的同龄人本就寥寥可数,好不容易遇到清瑜这么一个亲热投缘的,自己愿意多多走动,难得唯有嘉王府这一家,是母亲不避忌的。吴欣元忙去跟保靖侯夫人说了此事。

    保靖侯夫人自从与嘉王夫妻私下为儿子与还珠郡主定下了这门亲事,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她们长辈虽然知道,却还瞒着小一辈的,毕竟还有几年,只怕孩子们知道了躲羞,反而失了亲近。况且江氏是知道自己那个儿子的,小小年纪就是看什么都淡淡的,虽然这样比同龄人稳重,但是江氏还是怕吴迢远在庙里养出什么方外的念头,他可是要继承保靖侯府的。忙对女儿道:“你父亲视嘉王殿下为亲生兄长,所以你们兄妹去嘉王府,与郡主结交,我是巴不得的。只是你哥哥那个性子你也知道,平素的人情交往是一点也不愿意的。你这就带上几件我给你哥哥新做的衣裳去昭觉寺看望看望他,务必要劝服他跟你一起赴这个约。”

    吴欣元笑道:“母亲多虑了。哥哥虽然平时对人不假辞色,但是我看上次他与郡主倒是挺投缘的。之前他们在昭觉寺里也遇见过一次,还有郡主的表兄司徒少公子,哥哥也是挺有兴趣的。这次郡主将我们请去,也是为了给哥哥同他搭个线,让他们结交结交。”

    江氏闻言就更开心了,他这个儿子除了自己的妹妹,就没见他跟别的女孩儿说过两句话,难得的是原来还珠郡主与儿子竟然是投缘的。看来这桩姻缘也是天注定的了。况且这司徒府祖上是鼎鼎有名的,又是嘉王妃的娘家,自己的儿子平日本就少于权贵子弟来往,要是与司徒家的少公子交上朋友,自己也乐见其成。忙催着女儿去了。

    吴欣元坐着马车来到成都北郊的昭觉寺,寺里的知客僧认识这是保靖侯府的车,忙将人引进了吴迢远平时住的禅院。吴欣元便问知客僧吴迢远的行踪。那知客僧忙道:“因今日青羊宫的掌教带着师侄前来寺里与我们方丈谈禅论道,方丈极为重视,将吴公子也带在身边。如今还在后头静室里头呢。我们不好打扰,吴小姐若无急事,不如稍坐一会。贫僧去跟师兄弟知会一声,只等那边事了,便转告吴公子。”

    吴欣元奇道:“虽有种说法是佛道同源,但是两教的争论对峙也由来已久。这青羊宫的掌教不是上门来寻衅的吧?”

    那知客僧摇头道:“这个贫僧也不清楚。莫说是吴小姐奇怪,就是我么师兄弟也摸不着头脑。不过我们方丈郑重以礼相待,那青羊宫掌教也是方外有德行的高人,应当不是小姐担心的那样。”

    吴欣元半信半疑,不过这事情虽有些奇怪,不过毕竟是在昭觉寺里头,哥哥跟着方丈的身边,料想也是无碍的,便静静坐下来在吴迢远的屋子里头等他。

    昭觉寺后院方丈静室里,主位上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长眉老和尚,他虽面相极老,那双眸子却似点了漆一般,乌亮亮的,有一种夺人心魄的神采。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道长,红面垂耳,剑眉凤目,看模样似乎不过四十许年纪,那气派却又似寿高之人。这两位正是昭觉寺方丈法见,与青羊宫掌教玄悲。在他俩旁边,则分别坐着少年老成的吴迢远与清雅温润的清远。

    法见低声道:“玄悲道长此来,竟然是与我讨论命与运的吗?”

    玄悲含笑道:“虽然我们分属两教,但是贫道听闻法见禅师精通佛理,很想听听大师的高见。”

    法见半晌才道:“种善因得善果。与其执着命运,不如实践善行。”

    玄悲听法见又是这一套,便知休想从这老和尚嘴里套出半点话来,便转头看了清远一眼。

    清远定定的看了吴迢远许久,这才出口发问道:“听闻这位吴公子襁褓之中生得一场大病,几乎不治。后来幸遇一位高僧妙手回春,救了他性命。只是要这位吴公子托身在佛寺中十五年,方能痊愈。不知依法见大师所见,这又是什么命运?”

    吴迢远本是低头静听,忽然听到对方议论起自己,有些惊讶,他抬头看了一眼对面年纪轻轻的那位叫做清远的道人,见对方一直盯着自己,眼神中颇为郑重。吴迢远忙低下头去。

    法见瞥了一眼身边的吴迢远,心中隐约已有所感,这青羊宫的掌教玄悲突然造访,或许根本不是跟自己论道参禅,为的是吴迢远这个保靖侯世子。枉自己当玄悲也算是有大智慧的得道高人,原来仍然不过是在红尘名利场中打转的痴人一个。法见直直的看着发问的年轻道人,轻声道:“吴公子生病,是命。遇到我教高人搭救,自然是运。他在我昭觉寺苦修十五载,为求能洗尽前世冤业,这是抗命。得我教护持,自然是走运。”

    清远冷冷道:“须知改得了运,却救不得命”

    吴迢远闻言心中一跳,忍不住看向法见方丈。

    法见双眉紧蹙,盯着清远问道:“小道友何出此言?”

    清远看着吴迢远并不做声。

    法见便吩咐吴迢远道:“你去取了菩提茶来奉客。”

    吴迢远即便是同龄人中少有的镇定稳重,但是他多少已经听出了清远这番话意有所指。于这件关系到自己性命的事情上,他也免不了乱了方寸。不过法见已经这般说了,吴迢远也不便拂逆方丈的意思,忙起身推了门出去。

    清远这才摇头道:“大师何必要我明言?我道家擅长望气,清远虽然道行浅薄,但是吴公子这样的面相,还能看得出几分。十五年究竟是个托词罢了。法见大师如此名望,不可能连我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的眼光都不如吧?”

    法见有些错愕,他自然知道吴迢远的面相是个少年劫,依常理,恐怕是活不过弱冠之年的。不过这也是法见的功力深厚才隐然有些心得,清远这么年轻一个小道士如何知晓?

    法见终于将眼神从玄悲身上移到了清远的身上,低声宣了佛号,道:“不知这位小道友是何方神圣?”

    玄悲微笑道:“刚来就跟大师介绍过,这位是我的师侄,清远。”

    玄悲的道行法见知道,自然不信,追问道:“清远小道友师从那位高人?”

    清远神色换了郑重,低声道:“家师道号玄明”

    法见闻言忍不住抖了抖眉毛,讶异道:“你竟然是上清正宗的上代掌教龙鼎真人高徒?”

    听到有人还记得师父,清远有一丝悲苦,点头道:“正是”

    法见一时无言以对。龙鼎真人玄明在三教之中算是超一流的,他的五行神算独步天下。这位小道士固然不见得有他师傅龙鼎真人的功力,不过听他适才言之凿凿,说法又与法见自己平时对吴世子的观察相符,恐怕吴世子的病情……

    吴迢远静静的站在禅室外,他自幼耳力超人,加上距离不远,又用了十分心思,已经大略将禅室内几人的对话听了个全。他知道,自己每隔一阵子心疾发作,都是凶险的。用那位高僧留下的药方医治也始终断不了根。但是他在昭觉寺里心静如水,这些年发病的时候已经越来越少了。难道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觉?难道自己始终逃不掉早夭的命运?

正文 一百七十九、忽闻婚讯

    禅院内扫地的小沙弥不知吴迢远在发什么愣。在院门口值守的僧人已经得到知客僧的消息,忙上前告诉了吴迢远,他妹妹来到昭觉寺,正在他住的禅院等他。

    吴迢远回头看了看方丈禅室,突然厌倦了去探问那个答案,生也罢,死也罢,这么多年佛学熏陶,吴迢远告诉自己,强求不得的,只能随缘了。他决心不再回去,低声对那值守僧人道:“方丈大师要用菩提茶待客,麻烦师傅去准备了送进去。”说罢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后院。

    吴欣元见到哥哥回来,虽然哥哥脸上依然云淡风轻,眉宇间却有一丝隐隐的平时从未见过的几分迷惘与失落。吴欣元忙问:“哥哥这是怎么了?”

    吴迢远从来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外露情绪,何况是深知自己病情的家人。况且他只有这个嫡亲妹子,平日不能在跟前照顾已经有愧,又怎舍得害得小妹为自己担心?吴迢远笑笑道:“不过是听方丈与高人论道,有些累了。妹妹怎么来了?”

    吴欣元将母亲江氏让她带来的给哥哥做的衣裳拿了出来,细细在吴迢远身上比过,见尺寸合适,才道:“除了给哥哥送衣裳,还有一件事想问问哥哥的意思。还珠郡主邀请我们兄妹后日到嘉王府里赏花,她家后园子的碧海里,莲花开得极好。因知哥哥是个有佛缘的,便存了这个念头。上次哥哥说起司徒府的少公子,也是郡主的表兄,也会一齐去。”

    吴迢远刚刚遭受了打击,虽然他表面上不显,其实内心已经有些弃世之心。换做平时,他为了保靖侯府与嘉王府两家的情分,自然会答应的,可是此时却没有一分兴趣,摇头对妹妹道:“小妹一个人便罢了,我不想去。”

    吴欣元有些意外,追问道:“哥哥上次在嘉王府里与郡主不是挺投缘的吗?况且你们见过两遭了,我见哥哥愿意与她多说两句,还当难得有人能入哥哥的青眼呢?”

    吴迢远被吴欣元一提醒,突然想起在这寺里碑林第一次遇到还珠郡主的情形来,那时他不知道对方是郡主,只当是个多愁善感的小姑娘,自己听到她妄论生死,才忍不住出言反驳。还珠郡主当时的感慨的言犹在耳:……死固然要面对虚无未知,但是有时候更加彷徨……正如自己此刻的心理写照。吴迢远这一刻才发现,为什么自己会一反常态主动去与她这个陌生人搭话,原来这一句话早就不知不觉触动了自己内心的隐忧。

    吴迢远忽然很想与还珠郡主再细论此事。

    吴欣元见哥哥神色变幻,越发觉得今天哥哥有些不同,满是担忧的劝慰道:“哥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一直留在寺里,母亲与我都格外悬念。有什么事要说出来才好,妹妹虽然年纪小,也想帮哥哥分担分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