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

第215部分

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第215部分

小说: 金枝菜叶 作者:宝瓶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三百四十二、归返京华

    清远一愣,迟疑道:“小姐何必如此见外?”

    清瑜微微一笑,把盒子放在清远手中,低声道:“打开看看。”

    清远只觉得手中沉重,微微意外。他也知道清瑜的性子,若是一般财物,也根本不会拿到自己面前来,更别说报答了。清远将盒子一打开,这才惊呼道:“南明……这怎么可以?小姐还是收回这把剑。”

    清瑜摆手拒绝道:“这剑一半算我送的,一半也算清远师傅你自己得来的。那夜寒山撒难接踵而至,若不是清远师傅你拼命维护,我这条命在不在还难说呢。事后你倒是跟没事儿人一样,提也不提。我反倒厚颜将三样宝物都收下了。”

    清远郑重道:“小姐也知道,这达摩三宝本应三位一体,刚刚才被小姐汇聚,怎么又要拆分?况且这又是佛门的宝物,我一个玄门弟子拿着岂不是令明珠蒙尘?使不得!”

    清瑜摇头笑道:“我自己是佛门俗家弟子,不好非议当年达摩祖师往事。不过这三样宝物来源西域拜火教这件事,是毫无疑问的了。撒难用得,清远师傅你也用得。你本就擅使剑,那夜被寒山将你师传宝剑毁了。正好将此物抵上。至于什么三宝合一的话,也不过是我们揣测罢了。我虽稍稍能催动这三样宝物,却不知到底有何作用。宝剑赠英雄,清远师傅莫要推辞了。就当是你去宫中保护泽礼,我的一点心意。”

    清远扪心自问,一开始在汴京接触嘉王府的时候,他只是奉了师命秉承遗志罢了。那时清瑜尚在襁褓之中,自己也只是与不得志的嘉王套些交情罢了。后来清瑜在牛头驿走失,清远冒着生命危险在战场中搜寻,也是为了当年对师傅的承诺。直到后来在襄阳重遇清瑜,护送她回到成都,看她重归嘉王府做了郡主,清远与清瑜的接触这才变得频繁起来。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清远与清瑜建立了一种排除承诺之外的,真正惺惺相惜的关系。这个世界,知道清瑜来由的也只有清远一人而已。一个身藏秘密贵为郡主,一个远离师门心怀逝师,两个寂寞的灵魂无声无息的建立了信任。清瑜将王妃的病托付了清远,清远将清瑜的责任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有时候清远也在问自己,到底怎么做才能帮助清瑜完成她的“天命”?清瑜又怎么实践她对师傅玄明的承诺?清远不知道。

    清瑜从来没有为清远做过什么。直到今天,她没有保留的送出了这把南明离火剑。

    清远有些颤抖的把南明离火剑从盒子里取出来,握在手上。他决心收下来。因为,清瑜对他如此信任,他宁愿去分担这宝剑代表的责任。

    “叮铮”的一声,清远拔剑出鞘。虽在室内,南明离火剑本质只是一柄剑身狭窄的五尺薄剑,却依然有一种高高在上的王者风范。想到那夜被寒山催动时,南明离火剑发出的朱红色炫目奇光,清远心中忍不住微微有些激动。这样的绝世宝剑,竟然成为自己的掌中之物!

    清远忍不住激动,呼啸一声,便在堂中舞起剑来。

    清瑜看着清远流水行云一般的身法,以及他眼中露出的欣赏与快意,心中十分高兴。她看得出来,清远对于南明离火剑的欣赏,是一个真正的剑客对于剑器本身的欣赏。也许寒山比清远剑法高强,也许撒难比清远更熟悉剑性,但是他们心中都被俗世沾染了,被野心蒙蔽了。南明离火剑在他们手中,必定没有在清远手中那么光彩夺目。

    为南明离火剑找到了真正爱护它的主人,清瑜心中忽然有一种极为畅快的感觉。清瑜忽然意识到,当日了空吩咐自己为牟尼珠找一个有缘之人的意义。所有人对于达摩三宝都是想着占有,但清瑜却愿意看着这些宝物能找到最合适它们的主人。

    三天后,春阳殿中,所有人肃穆无语,等待着陈国新的皇太孙亮相。

    阶下有不知底细的臣子,也有不甘心的宗室,还有静观其变的局外人。

    巴王妃应该算是最后一种人。她撺掇了郑王妃,帮助淮阳郡王府积极打点。只可惜太子来了一招快刀斩乱麻,匆匆定下了大事。如今巴王妃只有眼睁睁的看着太子重新获得子嗣,自己丈夫扳倒一成的希望又落空了。

    当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时逡巡在嘉王府家眷的身上。尹兰烟虽然一直想被大家承认,想获得重视,但绝不是这样的场合。她脸色有些苍白,低着头看着铺在地上精美的地毯,仿佛要数清楚地毯上的每一根羊毛。清瑜面无表情的站在尹兰烟身旁落后半步的位置,她勉强能够起身,却还不宜站得太久。木樨芙蓉也劝说过清瑜今日不来也罢。可是清瑜却怎么也不肯。她推了弟弟一把,这个时候,她必须在场,表现出她对泽礼的支持。她不能寒了泽礼的心。

    木樨生怕清瑜支撑不住,第三次靠近,在清瑜耳边道:“离吉时还有一会,小姐……若支持不住,先到侧殿休息休息。”

    清瑜倔强的摇头拒绝道:“不用。我没关系。”

    芙蓉轻轻推了泽祥一把,泽祥乖巧的站在清瑜身边,把清瑜的手拉过来放在自己的肩膀上,低声道:“姐姐,泽祥做你的拐杖。”

    清瑜微笑点点头,扶住了泽祥稚嫩的肩膀。虽然她不会真的需要泽祥去分担压力,但是至少嘉王府还有一个男丁,他也有肩膀。

    芙蓉看着泽祥与清瑜互相搀扶的背影,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过没多久,吉时便到了。殿外太监高呼一声:“吉时到,太子殿下升座!”

    众人都屏息凝神,跪下接驾。木樨伸出手,将清瑜慢慢扶着也半跪在地。

    太子陈洪恪穿了朝服在侍者的导引下,缓步进殿坐在主位上。众人齐呼道:“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陈洪恪沉声道:“平身!”

    众人这才陆续起来。清瑜看得出太子把仪式准备得非常正式,信守了那日他对清瑜的承诺的。在这么多要臣、宗室的见证下,泽礼的身份毋庸置疑。

    接下来的仪式倒是并不长,自有太监引了重新穿戴过的泽礼依照皇室子孙的规矩,走上大殿。有文臣上前,将早就准备好的一篇奏文洋洋洒洒读了出来,无外乎就是给这件事安上一个大义的名分。

    清瑜看着泽礼眼观鼻鼻观心,在这众目睽睽之下,依然能表现出极为淡定的样子,心中不知是喜还是悲。

    木樨的眼泪早就止不住大颗大颗的滚落在地,她不敢有所动作,只能任由眼泪无声流淌。

    之后便是按照流程,泽礼先是拜天地祖宗,再又朝西北方向遥拜陈帝,最后才跪在太子陈洪恪面前,等候陈洪恪的训示。

    陈洪恪见到佳儿在此,心中既是宽慰,却也忍不住想起早夭的泽祺,有些动情。

    不过好在他也是见惯场面的,旋即便把自己的情绪压制下来。转而又声情并茂不失威严的对泽礼勉励点拨了几句。

    虽然这些都是场面话,泽礼却听得十分认真。倒像是句句记在了心里一般。陈洪恪见这孩子年纪不大,用心倒是诚,也十分高兴。自己总算没有看错人。

    等太子说完,泽礼恭敬三拜九叩之后,这过继之礼便成了。

    好在嘉王人也不在,否则这亲父养父在一块儿,恐怕尴尬得很。

    等太子将泽礼牵着,在众人的跪送中离开了之后,这件事总算告一段落了。

    木樨扶着清瑜,涩声道:“小姐顾惜些身子,又是站又是跪的,您的伤……”

    清瑜见木樨眼睛红红的,拍了拍她的手背,叹息一声,由着木樨搀扶,出殿上轿回西苑去了。

    尹兰烟更是赶在清瑜前头,灰溜溜的走了。怎么说,她这个侧妃将世子过继了出去,颜面上也不好看。

    这一夜,木樨是歇在清瑜的房里的。这是这么多年以来,她头一次没有陪着泽礼。虽然已经到了五更时分,但是木樨仍然没有睡意,只望着屋顶呆呆的出神。

    清瑜知道木樨担心泽礼,她自己何尝又不是呢?

    好在嘉王人也不在,否则这亲父养父在一块儿,恐怕尴尬得很。

    等太子将泽礼牵着,在众人的跪送中离开了之后,这件事总算告一段落了。

    木樨扶着清瑜,涩声道:“小姐顾惜些身子,又是站又是跪的,您的伤……”

    清瑜见木樨眼睛红红的,拍了拍她的手背,叹息一声,由着木樨搀扶,出殿上轿回西苑去了。

    尹兰烟更是赶在清瑜前头,灰溜溜的走了。怎么说,她这个侧妃将世子过继了出去,颜面上也不好看。

    这一夜,木樨是歇在清瑜的房里的。这是这么多年以来,她头一次没有陪着泽礼。虽然已经到了五更时分,但是木樨仍然没有睡意,只望着屋顶呆呆的出神。

    清瑜知道木樨担心泽礼,她自己何尝又不是呢?

正文 三百四十三、一箭双雕

    清瑜一时默然。

    她知道芙蓉想要什么,但是她不知道泽祥有没有准备好。

    清瑜将泽祥拉近些,低声道:“是姨娘想要你做世子,还是我们泽祥自己想做世子?”

    泽祥低头想了一下,迟疑的道:“姨娘也是为了我好,她想我做世子,我也是想的?”他语气中透出一些不自信与迷茫。

    清瑜笑了笑,对泽祥道:“泽祥如今也是父王唯一的儿子,自然许多人都理所当然认为该你来当这个世子。不过人人都只道这世子好,其实世子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的。等你真正自己想明白了,再来跟姐姐说。至于你姨娘的想法,是她的想法。姐姐是不会理会的。”

    泽祥一贯听芙蓉的话,清瑜这么说,他有些慌神。可是面对清瑜真诚的目光,他又没法欺骗姐姐。只得点点头道:“姐姐的意思我明白了。我回去仔细想想。”

    清瑜心里知道,就是泽祥不来找自己,他的世子之位十之**也定下来了的。最多就是侧妃尹兰烟那里作梗而已。可是尹兰烟虽有心,吃亏却吃亏在没有子嗣上,否则泽祥还真有劲敌。

    但是清瑜还是决定不轻易表态,至少在自信心上,泽祥还差一大截,借此敲打敲打也好。若让泽祥糊里糊涂做了世子,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将来只怕在芙蓉与尹兰烟之间为难。嘉王府需要的是一个果敢聪明的继承人,而不是一个傀儡。

    当泽祥心事重重的离开八宝轩之后,木樨收拾妥当进来了。她看着泽祥,难免想到入宫的泽礼,默默叹息了一声。问清瑜道:“小姐这是教训大少爷了?”

    清瑜见木樨扯起话头,有心与她调笑几句,排解排解木樨心中的感伤,忙夸张的叫屈道:“慕容姨娘,一进门就找我的茬儿,我可不依。你哪只眼睛瞧见了我教训泽祥了?传出去了人家还以为我待弟弟多刻薄呢!即便是我教训两句,又有什么错?泽祥是我弟弟,我说他也是为了他好。”

    木樨一愣,忙道歉道:“大小姐莫怪,我不是看大少爷郁郁不得意的样子,有些担心吗?是我说错话。”

    清瑜见木樨认真的样子,扑哧一声笑出来,指着木樨道:“就你这个样子,也不知道这些年是怎么跟侧妃斗过来的。怎么在我面前一点伶俐劲都没有了呢?”

    木樨这才晓得清瑜是唬自己,也跟着笑了。木樨坐到清瑜身边,低声道:“那当然得看谁,遇到尹氏那样的小妖,我自然要拿出几分威风来。可是对着咱们小姐这座大神,我就只有乖乖降服了。”

    清瑜见木樨也耍起口滑来,眼眉一弯,笑着打趣道:“你当我是大神,我那问你,我是个什么神?要不要我做个月老观音,许你一段好姻缘啊?”

    只这话一出口,清瑜便有些后悔。木樨名分已定,如今生死都是父王的人了。自己逞一时口舌之快,又有什么意思?

    木樨却低下头来,有些羞涩的道:“小姐,我这些天仔细想过。人这一辈子,好也是过,歹也是过。世子在的时候,我没觉得。如今他去了宫里,我才觉得我是真心想要一个孩子的……”

    清瑜一震,看着木樨。木樨已经将头低到了胸前。清瑜只见一弯白皙的脖颈。原来,木樨心里也不是没有父王啊。

    木樨深感尴尬,不等清瑜发话,便逃也似的离开了,只剩下清瑜一个人发呆。

    下午悟能悟净联袂登门,寻到清瑜。这师兄弟二人虽然不如悟空能干,却也秉承一颗善心,据他们在城内外见闻,巴州城外的难民不是一件小事。本来如今战事一了,巴州城外的难民应该都陆续返乡。但城外的人十成中去了不足一成,倒有绝大部分不肯走的。除了一些老弱病残走不动的,还有些来自穷乡僻壤不想回去的,另还有些家园被毁回去衣食无着的,还有些怕蒙古人去而复返的,总之就是,绝大多数人还守在巴州城外。

    清瑜听了这情况,忍不住眉头紧皱。战时非常时期,这些难民困守在此也是无奈之举。可是一旦到了承平年景,这么多人还聚集一块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不说吃喝拉撒睡,安全问题也是一大隐患。

    悟能低声道:“护法,其中有那父母双亡的孩子,或者看破红尘的施主,我们便带回延州感应寺去。一来重建感应寺也需要人手,二来有佛缘的也可增添为门人。”

    清瑜苦笑道:“杯水车薪,感应寺能招多少人去?”

    悟能挠挠头道:“那请巴州知府再建一座寺庙?不,建个五六七八座也行。”他这辈子就在感应寺中,习惯了那里的生活,总觉得还是庙里好。

    清瑜白了悟能一眼,这傻大个,想的什么主意啊?虽然清瑜也算半个佛门中人,但是僧侣不事生产,不缴赋税,若不加控制发展下去,可是会动摇国本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耗尽国库与民膏。清瑜自然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悟净没有悟能想得那么简单,建议道:“巴州之地山多地少,若想就地安置这些难民,怕是不够田地来分。我看东面荒山倒多,不如发些种子农具让这些难民去开荒?”

    清瑜低头想了想,还是摇头道:“且不说这些荒山要多久才能变成良田养活这些百姓。只说这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