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风雨情 >

第60部分

江山风雨情-第60部分

小说: 江山风雨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等洪承畴开言,皇太极已率领满众臣齐齐地折腰施礼:“祝洪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皇太极贺声刚落,立刻有乐队奏起喜庆音乐!洪承畴惊得步步后退:“陛下、陛下……请问何故如此?”庄妃在旁笑道:“洪先生,腊月初五,是您五十二岁生日呀。皇上领着百官给您拜寿来哪!”
洪承畴惊讶地问庄妃:“娘娘怎么知道在下生于腊月初五?”庄妃微笑道:“我不但知道您生于腊月初五,我还知道洪家祠堂边上有三棵千年古柏,还知道您四岁起,就在古柏下折枝做笔,伏地写字。我还知道您读得第一本书不是‘人之初’,而是《古诗源》……”洪承畴大惊失色:“您、您怎么知道的?”庄妃依旧往下说:“您二十三岁那年,第一次京考落弟,不是由于文章不好,而是因为文章太好了,却不合试卷规矩,被主考官埋没。事后,您虽然名落孙山,但那篇文章却载入《文选》,传遍京内外。洪先生啊,我找那篇文章,找呀找,足足找了二十多天,才拜读到您当年的大作――篇名是《一叶万古秋》!”
洪承畴满含眼泪,他看看皇太极,再看庄妃,颤声道:“大清肯定能一统天下……肯定能成千古霸业!”说罢,洪承畴慢慢转向皇太极,屈膝跪下,重重叩首,高声道:“臣……洪承畴谢恩!”
皇太极望着庄妃,两人自豪而幸福地笑了。
皇太极与洪承畴步入宫内,但双方已分明有君臣尊卑之别。皇太极道:“洪承畴请坐。”洪承畴折腰恭敬道:“臣谢坐!”庄妃笑盈盈地在为这对君臣沏茶。
皇太极隐含焦虑地说:“朕早就想向洪先生请教,清军如何才能顺利破关,夺取天下?”
洪承畴沉呤道:“臣言语直率,请皇上恕罪。”“洪先生只管直言!”洪承畴道:“臣有三个建议。第一,皇上最好让李自成先攻北京。”皇太极大为惊讶,问:“为什么?”洪承畴道:“臣剿贼多年了,深明他们的长短优劣!所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李自成以及他的百万义军,有能力打碎一个王朝,却根本没有能力重建一个王朝。”皇太极不禁深深点头称是!洪承畴又道:“以大明关内的军力,是挡不住李自成的。一个月内,京城就会陷落。而那时,李自成虽然进了京城,自己也精疲力尽了,特别是――他自己也兴奋过度了!那时候,皇上再挥师南下,便可轻取。”
洪承畴看着皇太极似信似疑的样子,道:“皇上啊,李自成虽然是贼,但他是汉人。皇上虽然是君,但却是满人。汉人之心往往向汉,这对皇上不利。因此,皇上出兵时,最好等大明已经灭亡。皇上就可以用‘行天道,剿流贼,为大明复仇’的名义入关。这样一来,皇上就不是夺取大明王朝,而是除贼护道,也就避免两万万汉人的抵抗!”听到这里,皇太极不由大喜惊叫:“先生简直是天人哪!哈哈……朕最担心的事叫你三言两语就解开了。唉,朕现在不急了,不急了!让他李自成先进北京吧!”
洪承畴又道:“臣第二个建议是,皇上南下进兵时,一定要保护好明朝帝陵,以及各地文庙、书院、祠堂!万万不要被兵马践踏!李自成他们的一大败笔,就是捣毁了凤阳皇陵,捣毁了各地文庙,这就迫使崇祯和满朝文武、甚至天下学子,都与他们不共戴天!”
“举兵前,朕必下严旨,所有清兵,不准进帝陵一步!不准进文庙、书院的大门!违者,斩无赦!”洪承畴揖:“谢皇上!”皇太极急切地追问:“快,你接着说。”
“臣第三个建议是:当心吴三桂,当心关宁铁骑!”洪承畴沉吟道,“吴三桂拥有五万关宁铁骑,另有十五万步军。臣斗胆秉报,关宁铁骑的战斗力,不次于任何一旗八旗军!他们从组建的那一天起,就流传着一句战斗口号……”洪承畴不语,皇太极追问:“什么口号?”“关宁铁骑,天下无敌!”
皇太极一笑:“朕欣赏他们……朕,欣赏备至!”洪承畴道:“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即大清与大顺相争不下时,吴三桂倒向大清,天下就是皇上的。吴三桂倒向大顺,天下就可能是李自成的。皇上务必在意。”
皇太极慎重地道:“朕记住了。”洪承畴微垂首道:“臣三个建议,都讲完了!”
皇太极跳起来,兴奋地来回走:“洪先生哪,你这三议,顶得十万大军!不,足足顶得上三十万大军!”洪承畴道:“启秉皇上,臣这三议,不仅是为大清,更是为汉人着想。”“哦?为什么?”洪承畴沉声道:“两万万汉人,已经痛苦得太久了……”皇太极微笑着说:“朕懂你意思了。请洪先生放心,朕虽然不是汉人,但朕,一定会建立起一个满汉一体的大清王朝!”
洪承畴再揖:“诚如此,则是天下之幸也!”

第二十六章 皇太极“无疾而终”(六)

居庸关前,一道长城横亘,显要处耸立着一座雄关。漫山遍野的大顺军正在猛烈进攻……
城关上,官军节节败退,败退中又拼死抵抗……大顺军战士们已经冲上箭道,冲上敌楼,他们挥舞着刀矛,凶猛地追杀守军,冲在最前头是大将军刘宗敏!
山坡上,李自成高居骏马,神情严肃地眺望远处战况。旁边陪伴着黄玉。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三日,居庸关被大顺军攻克。至此,北京城向李自成敞开了大门!
铜钟敲响,当当当……乾清宫玉阶上,众臣在钟声中匆匆入朝。一路上,他们个个神情慌乱,彼此交头接耳……崇祯已经在乾清宫龙座坐不住了,他站在丹陛上,跺足朝下面缩头缩脑的大臣们吼道:“说啊,朝廷如何退敌?朕应该怎么办?”众臣惊恐互视,一筹莫展,无人敢出声……
崇祯怒骂:“酒囊饭袋,一无所用……”崇祯恨恨地踱了几步,忽然恨声道:“袁崇焕要是活着,决不会像你们这样无能!洪承畴要是在这,肯定有退敌良策!”众臣像是受到巨大污辱,一下子惊呆了。半响,一老臣出班,冷冷揖道:“启秉皇上,如果臣没有记错的话,袁崇焕可是个国贼,被皇上千刀万剐了。洪承畴可是个降将,他弃明降清,沦为皇太极的奴才了……”
崇祯冲那个大臣怒喝:“住口!你们哪……你们连国贼、降将都比不上!”
众臣大惊,呆怔不动。过了一,会儿,一个大臣跪下,又一个大臣跪下……接着所有的大臣都跪下了,他们愤怒、悲哀、伤心、流泪,却又个个哑口无言。
崇祯跺足:“不服么?不服就拿出主意来!”一臣膝行几步,出班,含泪揖道:“臣,叩请皇上……与皇太极媾和。”崇祯惨笑一声:“好好……现在想媾和了!半年前,扬嗣昌暗中媾和,不就是被你们拖出去的么?你们连拖带打,连朕都救不了他。”那臣子惭愧,低着头,又膝行而退。
另一大臣膝行出班:“启秉皇上,臣,臣斗胆建议……建议……”这臣工竟不敢说了。崇祯气道:“建议什么,说吧!”大臣再叩首,壮胆道:“臣建议后宫嫔妃,领着皇太子迁都南京。”
崇祯惊讶地问:“朕呢?”大臣再一次叩首:“皇上乃大明天子,当亲临午门,率文武将士,共同坚守京城,血战到底!”崇祯呆了,半响醒过神来,恶声恶气地:“这就是说,太子南撤,保留一个大明储君。朕与北京城一起玉碎!不错……是个办法!”大臣膝行而退。
崇祯沉呤片刻,突然怒叫:“不!朕不迁都,不媾和!朕要置死地而后生!天助大明,必有胜算!”
众臣响起一片胆怯而虚弱的回声:“皇上圣断……”
一个兵部侍郎慌乱地奔入宫,拜倒在崇祯面前:“皇上,皇上……”这臣工看看四周众臣,不敢说。崇祯斥道:“说啊!……你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侍郎颤颤地奉出一帧文书,恐惧地:“伪大顺军前锋……权将军刘宗敏,派人送来最后通谍……”
崇祯一惊,半天才吐出一个字:“念。”侍郎看一眼文书:“启秉皇上,这上头只有一行字,‘定于三月十八日进城!’”崇祯一翻眼,明白了,大声惊叫:“后天……”众臣一片大哗,几个大臣不禁昏倒了。崇祯急叫:“传旨,着所有御林军、锦衣卫、太监、百姓……统统上城迎战!快去呀……退朝!你们快去传旨!”
众臣连滚带爬地四散而去。崇祯身体一软,瘫倒地丹陛上,呼呼地喘息。
崇政殿,皇太极高居龙座,众文臣武将排立。洪承畴也在班内显著位置。皇太极威严地道:“李自成已经攻克居庸关,北京城三天之内就会陷落。朕决定,明日举兵!”众文武轰雷般齐声喝道:“喳!”
皇太极厉声道:“礼亲王代善。”年迈且雄壮的代善出班揖道:“臣在。”
“着你率正红、镶红两旗,进军京郊顺义县。待命出击。”代善昂声道:“臣领旨!”
“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出班揖道:“臣在。”
“着你率正白、镶白两旗,及汉军上三旗,绕过山海关,直趋京郊通州,待命出击。”多尔衮道:“臣领旨!”
“肃亲王豪格。”豪格出班:“臣在。”
“着你率正黄、镶黄两旗,及蒙军下五旗,直抵山海关,狙击吴三桂!记着,吴三桂如不出兵,你不必攻城,吴三桂如敢出兵,则不得让他前进一步!”豪格高声应道:“臣领旨!”
皇太极庄严地巡视一下众臣,道:“朕亲率正蓝、镶蓝两旗,并汉军下五旗,以及六部大臣……还有洪先生,于后日黎明出城,御驾亲征!”所有文武大臣齐声应道:“喳……”
皇太极喜悦地步入永福宫内室,抬腿坐到炕上,捶着自个腿儿歇息。庄妃笑盈盈而上:“皇上,明儿一早就御驾亲征了,怎么着,把臣妾扔下就走啦?”皇太极笑道:“爱妃,甭抱怨。这回,朕不能带你去。”庄妃不悦道:“臣妾什么时候给皇上添过麻烦?!”皇太极道:“不是。朕的意思,是让你留下主持后宫!还有粮草、医药、服装方面的事,你也得帮助内臣们料理料理,不能都走空了。”庄妃笑道:“好嘛,皇上抓臣妾的差,让臣妾打起杂来了!”
“能者多劳嘛,辛苦你了。”皇太极瞅庄妃一笑。庄妃折腰,娇声道:“臣妾……遵旨!”皇太极高兴地说:“朕想啊,长则一个月,短则二十天,咱俩就又见面了。不在这,在紫禁城里的坤宁宫!朕说过,要把坤宁宫送给你!”庄妃大喜道:“皇上还记着?”皇太极道:“当然,你是朕的大功臣,是朕的那个谁谁……(皇太极回忆)对了,是朕的吕后!”庄妃“咯咯咯”笑弯了腰:“谢皇上……臣妾不想当吕后,臣妾只想做一辈子皇上的爱妃。”
皇太极满足地:“爱妃,赶快替朕温一碗酒来喝。”庄妃道:“皇上稍候……”庄妃应声匆匆离去。皇太极坐炕上,微笑着打量着屋里的一切,似是要与之告别……突然间,脑内一阵剧痛袭来,他浑身僵硬,手足抽搐,过了一会,抽搐停止。而皇太极再也一动不动了,但脸上还带着最后的微笑……
庄妃端着一碗热乎乎的酒,笑盈盈地过来:“皇上请用……皇上?”庄妃猛地看见皇太极异样地端坐在炕上,便呼唤几声:“皇上……皇上……”死去的皇太极一动不动。庄妃手的酒碗落地,她发疯地扑到皇太极身上:“皇上……皇上……皇上啊……”
杰出帝王皇太极,就在他万事具备,天下唾手可得时,却“端坐南炕,无疾而终”。时年五十岁。


第十四卷

第二十七章 福临即位(一)

洪承畴内室,案上铺大幅宣纸,洪承畴站在书案前,兴致勃勃地提笔写大字。
忽然间,宫外天空响起一片沉重的闷雷,轰隆隆!……洪承畴略怔,看向窗外,一阵猛烈的寒风将案上纸页吹得乱抖。洪承畴上前关窗,当他刚要拉紧窗户时,闷雷声止,一阵白光划过天空。接着,天地响起凄惨的鼓号、哀乐,和各种各样的悲声……
洪承畴惊讶奔向房门,迎面碰到一位满族白头老宫女,他喝问:“出什么事了?”老宫女泣道:“洪大人,皇上……龙驭归天了!”洪承畴大惊,一下子就呆在那里,怔了许久,这才跺足长叹:“完了,完了!关内本来就是天下大乱。这下了关外也要天翻地复了……”
洪承畴强自冷静下来,再问:“贵妃娘娘呢?”老宫女泣着回道:“不知道……宫里乱成一锅粥了,都在哭!谁也找不着谁,小福临也不见了……”老宫女里外望望,急急欲去。洪承畴忽想起什么,压低声音急道:“你等等!我问你,皇上生前,有没有留过遗旨?立过储君?”老宫女怔着:“储君?”洪承畴解释道:“就是太子!”老宫女明白了:“哦,洪大人是问太子爷啊……”老宫女回忆着,摇头:“没有。”
“真的没有?”洪承畴不信,他且提醒且追问:“皇上有那么多个皇兄、皇弟、皇阿哥,还有那么多个亲王、郡王、贝勒爷!他们当中,就没有一个人被立为太子?!”老宫女肯定地连连摇头:“没有,没有!”洪承畴表情近乎绝望,冲老宫女点点头:“谢了,你忙去吧。”老宫女左右巡视着,口中呼唤着:“福临哎,九阿哥!你在哪啊?福临,九阿哥……”老宫女且唤且走,离去。
洪承畴犹豫着,慢慢走向大门。在门又忽然驻足,停了下来,沉思。他心想,这是人家满人的事,我一个汉臣万万不能搅进去,稍不慎,就会粉身碎骨……洪承畴退回书案前,继续提笔写大字。但是,他手中粗笔微微颤抖……
窗外,闷雷又响,轰隆隆……雷声中夹杂着一阵骏马的铁蹄声,骏马从窗口急驰而去。洪承畴仍强迫自己写字,但手中粗笔抖得更厉害了。窗外又传进军士们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其中夹杂着因金属相碰而发出的铿锵之声!洪承畴的毛笔在宣字上落下丑陋墨团……
洪承畴长叹一声:“皇上归天了,我这个降臣能躲在这写字画画吗?这能躲多久,这能躲得过去吗……”洪承畴终于扔掉笔,朝房门走去。
崇政殿已经成为一座巨大灵堂,里面烛火堂堂;外面排立数十侍卫,左手按刀,右手各举一支火把,灿烂夺目!
一座棺椁耸立正中,无数白幛、挽巾、香烛……簇拥并且几乎埋没了它!棺椁一侧,跪着皇太极众兄弟、众阿哥,及众郡王、众贝勒。棺椁另一侧,则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