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作者 罗衾不耐 >

第7部分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作者 罗衾不耐-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适卤暇怪荒艹鱿衷谛∷道铮峁畛跫改辏醣缸苁鞘涞煤懿摇1鹑擞泄叵祷箍梢越涣搜Х鸦桓龅胤剑醣妇兔挥心敲此车绷耍缓谜纷疾ǎ觳逭氲卣椅恢昧恕�

初平元年,也就是灵帝驾崩、董卓进京那一年,独自闯荡数年的刘备,终于想到为什么不去投奔党校同学公孙瓒呢?
这个时候不投靠一个主子也不行了,因为那时朝廷已经不复存在,董卓擅自废立,关东诸侯已经政由己出,而且大致划分了势力范围,自己的地盘都是自己说了算。现在想做官,其实不是做朝廷的官,而是做张三的官或李四的官。对于刘备来说,现在投靠的最佳的人选自然非公孙瓒莫属。事实上,刘备那时也没什么第二人选,其他诸侯谁认识他呀。做大汉的干部已经不可能了,只能做公孙瓒的手下了。




TXT小说共享论坛 http://freetxt。5d6d。,欢迎您上传、下载、推荐、交流小说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第10节

刘备辗转奔波这几年,东汉王朝摇摇欲坠。也正是在这几年,将来要与刘备打交道的曹操、袁绍、袁术、吕布等人都早已卷进历史的漩涡中心,他们的动人事迹是时任县委书记的刘备同志所不敢想象的。不过,再过五六年,刘备会让天下人知晓他的名字。
这段历史是不能避而不谈的,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刘备创业的艰辛与意义。欲知后事如何,请看第八回:何进惹祸。
第八回:何进惹祸
故事还是从汉灵帝说起吧。在黄巾主力被迅速扑灭以后,灵帝有理由认为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创造了丰功伟绩,把坏事变成了好事,天下重新获得太平与中兴,于是兴冲冲地在光和七年的年底把年号改为“中平”。在灵帝生命中的最后几年,他的兴趣从发展商业、旅游业又转到了体育领域,其中最有创意的做法是在西园里建造了一千来间裸游馆,每日率领无数个十四至十八岁的美女娇娃开展天地人大和谐的集体裸奔运动。这也许是他最后的疯狂了。孔子说,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灵帝算是寿终正寝了,但他的债则由他两个年幼的儿子以及大汉江山来还了。

其实,作为一代英明领袖,灵帝并不是一个弱智的人。在黄巾刚刚冒头的时候,他就在三月壬子日下令大赦天下党人,于是被下放到各地劳动改造的干部们回京的回京,复职的复职。灵帝的这个做法当然不是表明他要痛改前非、拨乱反正,而是担心遭受无数次灾难性打击的党人们站到黄巾的队伍里。灵帝的这一招果然很灵,党人们得了自由,感激涕零,于是都忙着扫黄打非去了,最终,灵帝的壬子日的“惠民工程”真的战胜了张角的甲子日武装起义。

在临死的前一年,灵帝还鞠躬尽瘁地操劳国事。他甚至知道战乱并没有平息,于是继续充实中央武装,组建了西园军,下设八校尉,任命亲信宦官蹇硕为“上军校尉”统帅各军,下设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典军校尉、助军左右校尉和左右校尉,已经是风云人物的东汉“十大杰出青年”袁绍和曹操也位列其中。可见灵帝不仅是聪明人,而且也很有手腕,可惜的是他把绝大多数智慧都用在和商业、娱乐业以及体育事业的创新上了。其实,他的远房亲戚刘备跟他一样也喜欢声色犬马,但他们有一个小小的区别,那就是为了得到这些刘备必须先行在江湖上奔波奋斗,而灵帝却只想在西园里做一个“御宅男”。

大概是灵帝这个天下坐得太舒服了,不少人也想拿来尝尝滋味,除了张角三兄弟,还有幽州的张纯和张举。现在我们则要说一下几个也要“问鼎”轻重的事情。一是皇甫嵩事件。东汉安帝以来,西羌不断袭扰大汉,于是朝廷在西部始终保持着一支强大武力,而且名将辈出。皇甫嵩是“凉州三明”之一皇甫规的侄子,也是西军的后起之秀,他除了成功抵御了西羌的进犯,还用夜袭、突袭、火攻等战术迅速镇压了黄巾主力,于是被时人当做“安危定倾者”(《后汉书·皇甫嵩传》)。他的部下阎忠曾经劝说他吸取韩信的教训,干脆抛弃腐朽的、垂死和最高阶段的东汉帝国,拥兵造反,自己做皇帝。皇甫嵩胆小,没答应。二是张温事件。中平二年,也就是镇压黄巾后的第二年,司空张温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将要率领大军讨伐西凉的边章叛乱。名士张玄一听,坐不住了,立即跑到张将军家劝他起兵诛杀奸佞,尽除宦官,澄清天下。但张温胆也小,坚决拒绝(《后汉书·张玄传》)。三是王芬事件。在董卓进京的前一年,在高级干部里终于出了一个胆子大的人,那就是冀州省纪委书记(冀州刺史)王芬,他聚集了一批豪杰之士,并以防御流寇为名招募了一批人马,准备乘灵帝北巡之际,废灵帝立合肥侯为帝。后来,灵帝取消北巡,刺杀行动流产,王芬畏罪自杀。

有这么多人惦记着汉室江山,那么替灵帝看管着天下的那些宦官们,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是何作为呢?显然,他们还不知道即将面临中国历史最大的一次针对宦官的集体大屠杀,在最后的时光里也继续疯狂展示着这个特殊群体的愚昧与嚣张。中平元年当卢植率军在前线苦苦支撑镇压黄巾之时,十常侍手下的左丰竟然向灵帝诋毁卢植,致使其罢官。正史并未给出他们诋毁卢植的原因,但几乎可以肯定是索贿不成。既然正史上有这样的线索,《三国演义》在此处浓墨重彩地写了几笔,还让刘备在战场上跟老师打了个照面。国难当头,宦官们不仅没有终止搜刮,反而搜刮到在前线卖死力的将领头上,汉室焉能不亡?

那时除了一心一意做“御宅男”的灵帝、穷凶极恶但又外强中干的宦官,还有一股势力,那就是外戚何进。何进本是屠户的儿子,因为他的同父异母妹妹入宫受宠做了皇后,作为皇帝大舅子的他一步登天。黄巾乱起,灵帝让何进做了大将军,总掌兵符。党人对这个温和而平民化的外戚(从其所作所为来看,的确就是个没有主意的庸碌之辈)似乎抱有厚望,刚刚获得自由,二十多名海内名士就投入何进的幕府。以下这些人都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重要印记:袁绍、伍孚、荀爽、荀攸、王允、华歆、孔融、刘表、王匡、鲍信、蒯越、陈琳、郑玄、逢纪、张纮。作为一个平易近人而没有主见的外戚,何进始终动摇于宦官与士大夫之间,他甚至不能像他妹妹那样坚定不移地依靠并支持宦官。他最终听信了袁绍的建议,征调八路外兵进入首都洛阳,从而逼迫太后下令诛杀宦官。其实他自己出手有何不可呢?问题是,他没有这个胆子。

黄巾没能推翻汉室,但何进引狼入室的做法却使东汉王朝名存实亡。西园军蹇硕未必指挥得动,几个校尉都是何进幕府的人,而何进的大将军府与其弟何苗的车骑将军府也有不少家兵,动武除掉宦官,应该不费吹灰之力。对于招外兵的做法,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觉得不妥。何进的主簿陈琳举的例子最恰当,他说:“您现在大权在握,对付几个宦官,就好像拿一根小小的毛发往洪炉上燎,还没等接近,‘刺’的一声就化成空气了。假如外援真的来了,恐怕反要出大乱子。”(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以此行事,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违经合道,天人顺之;而反释其利器,更征于他。大兵合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必不成功,只为乱阶。)而时任西园军典军校尉的曹操则说得更加实际:“现在要治宦官的罪,只需一个狱吏就够了,怎么要求助于外将呢?我看这事有点悬,我们就等着倒霉吧。”

搬请外援的馊主意是袁绍出的。实际上在董卓到来之前,主导当时政局的第一人物不是何进,而是袁绍。袁绍,字本初,出自“四世五公”、“势倾天下”的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西南)袁家,是司空袁逢的庶子(小老婆生的),后来过继给伯父袁成。袁绍并不是与宦官结下死梁子的党人,他们家尽管是东汉数一数二的政治世家,但门风似乎不正,因为袁家同外戚与宦官都有结纳,可谓左右逢源。袁绍的父亲袁成是外戚“跋扈将军”梁冀的铁哥们,同时又与中常侍袁赦认了宗亲。在这样的家庭,袁绍似乎很早就学会了玩弄政治手腕。他本来顺顺当当做了一段时间的官,但还觉升得慢,于是突然在洛阳城中过起了“隐居”生活,“非海内知名,不得相见”。也许是距离产生美,他立时成为当时最红的政治明星,士无贵贱,争赴其庭,天天有一帮追星族拿着新书堵在他们家门口等着他签字,奔驰和奥迪都把道路叉死了(辎柴毂,填接街陌),为此他们家附近的交通警察做得很辛苦,连年被评为全国劳模。这场景连灵帝的常侍赵忠也看在眼里,不禁倒吸凉气,连连抓着后脑勺说:“这龟孙成天蹲在家里不动劲,身价就几百倍地往上翻,大盘都快涨停了,朝廷让他做官他不去,可一帮愿为他赴汤蹈火的粉丝却净往家里钻,这小王八羔子到底想干什么呀?(袁本初坐作声价,不应呼召而养死士,不知此儿欲何所为乎?)后来,何进大将军开府,袁绍重新启动政治生命,入何进幕府做了办公厅主任(大将军掾),并成为何进的第一助手,而此时的同事逢纪、荀攸等人后来都成了他的属下,而刘表、蒯越后来则在南方开创了不小的基业。有了何大将军的照应,袁绍很快又担任了西园军八校尉之一的中军校尉,地位在扫黄先锋曹操之上。灵帝驾崩之后,袁绍便向何进建议诛杀宦官。何进徘徊不定,袁绍竟然胁迫何进说:“现在的局势已是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双方的布局也都摆在桌面上了,如果还犹疑不定,恐怕会发生意外,措手不及,您现在还等什么,为什么还不早下决断?”(绍胁之曰:交构已成,形势已露,事留变生,将军复欲何待,而不早决之乎?)于是,何进让袁绍做了首都洛阳直辖市委书记、市长(司隶校尉)。袁绍实权在握,立即督促各路外兵向京城靠拢。




TXT小说共享论坛 http://freetxt。5d6d。,欢迎您上传、下载、推荐、交流小说
《江山岂是哭来的——正说刘备》 第11节

现在,袁绍已经站在东汉政治舞台的中心位置,可惜他没有做出正确的抉择。那时在职位上比他逊色很多的曹操,却显然比他高明得多。袁曹的决战,此时胜负早已分明。曹操,字孟德,跟刘备一样,身世也有点可疑。现在的史学家也没有搞清楚,他到底出自曹氏还是夏侯氏。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曹操家世也不让袁绍,而且自小就表现出英雄本色。他曾经假装中风害过他亲叔,曾经跟袁绍一道抢过新娘,曾经舞动双戟吓唬过灵帝之“父”大宦官张让并安全撤离,也曾经被桥玄、许劭等传媒大腕看做是天下奇才而免费为他进行炒作,他也曾在任洛阳市城北区公安分局局长(洛阳北部都尉)时用五色棒活活打死了他未来的顶头上司蹇硕的叔父。在镇压黄巾时,他被任命为中央骑兵独立师司令员(骑都尉),率领五千骑兵协助皇甫嵩、朱隽镇压黄巾军。后来,他升为济南国相,又干了一些打击豪强、除恶去秽的大好事。也是在这几年,他的父亲曹嵩做着大司农(财政部长)还不过瘾,又斥资一亿竞标买到了太尉,位列三公。汉灵帝建西园军,曹操名正言顺地成为典军校尉。这时曹操年仅三十四岁,最大的愿望是能当上征西将军(那时天下似乎又平定了,唯有西部的羌人犯境),并且再封个侯啥的,但历史岂能只给他这点差事?此时,对于诛杀宦官,他是赞成的,但对于袁绍愚蠢的建议却坚决反对。此时的曹操还左右不了大局,不过多年以后他会教袁绍怎么做人做事。许多人不解曹操在官渡与袁绍作战时为什么信心满满,甚至抽空去趟徐州把刘备赶走。其实很简单,曹操对袁绍这个发小早就看得底掉。袁绍显然也知道曹操的能量,要不在官渡时怎么那么没有自信呢?袁家有次出丧,结果来到汝南袁家送殡的宾客竟然有三万之巨,身逢盛况的曹操偷偷对王俊说:“天下必将大乱,但最先挑起祸端的必定是袁家哥俩(袁绍、袁术)。为了国家安宁,百姓安康,不先宰了这俩人,天下必乱。”王俊则说:“那么将来安定天下的,一定是你了?”二人相对而笑。

但在当时,袁绍与何进还意识不到,由于愚蠢,他们将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为了逼迫自己的妹妹何太后下决心诛戮宦官,何进同意了袁绍的建议,决定招八路外兵入京。哪八路呢?
第一路是原前将军、当时正在赴任途中的并州省委书记(并州牧)董卓。
第二路是原并州纪委书记(并州刺史)、时任武猛都尉丁原。
第三路是东郡市委书记(东郡太守)桥瑁。
第四路是大将军府办公厅主任(大将军掾)王匡。

第五路是西园军后勤装备部代部长(西园军假司马)张杨。
第六路是原并州省委秘书长(并州从事)张辽。
第七路是中央骑兵独立师司令员(骑都尉)鲍信。
第八路是中央陆军独立团团长(都尉)毌丘毅。
其实,何进招兵大多是一个虚拟概念,王匡、鲍信去了泰山募兵,张杨和张辽回并州募兵,而毌丘毅则到丹杨募兵,刘备也就是在这时遇到毌上校的,并保着他顺利到达目的地,得了一个县尉之职。在这一历史时刻,刘备的贡献属于细枝末节了。八路军当中,六路人马不是虚拟,就是远在外地,只有董卓的三千亲兵和丁原的并州军才具有一定的战斗力,而董卓的人马此时更是心怀叵测地逼近洛阳。

问题在于,我们搞不清楚手里握有西园重兵的何进为什么同意袁绍的建议去招外兵入京,最可能的解释是,这个出身寒微的屠家子没有足够自信,他看到西园兵也许可以除掉宦官,但像袁绍这样强悍的人未必会听命于他,招来更多的外兵也许可以造成互相牵制的局面,因此也许会把自己的位子坐稳。而袁绍的算盘大概是,通过招外兵来试探自己的号召力,并削弱何进的影响力,从而在未来的政局中取得绝对性的优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