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庸处事智慧 作者:何者明 >

第16部分

中庸处事智慧 作者:何者明-第16部分

小说: 中庸处事智慧 作者:何者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实验很让人震惊,当一个不晓得自己原来是什么样时,就只好任人摆布,添多了,减少了,都不会抗争,但是一旦照过了镜子,知道自己是什么样了,那么一有非自主的改变便立刻发觉,而且这个觉识出现后是不可逆转的,已经知道便无法再假装不知道。所以人需要不断地内省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孔子说:“人苦于不自知。”苏格拉底说,一个没有检视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内省不仅是了解自己做了什么,最重要的是透过它了解自己真正的意图。柏拉图更进一步说,内省是做人的责任,没有内省能力的人不配做人,人只有透过自我内省才能实现美德。   
瑞士心理学家容格曾将人类的探索与发现称之为个人成长的过程。然而一切有形或无形的成就,都得先由内心的意愿与组织开始。一个人如果内心荒芜,毫无头绪,自然无法成事。发现内心的自我,而发展成自我的人格,是一个人内心成长的过程。儿童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必须从不断的赞美与肯定中,得到鼓励。别人的赞美与批评,都是外在的因素,我们不能永远靠外来的评判来了解自己,只有自己的探索、发现才能接近真正的自我。   
一个成长的人,越能明白自己的优缺点,越不会受外界的干扰,也越能明白内心世界,而能控制自己的喜乐。发现,不断地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同时能与自己的内心对谈交流。善待自己的短处,让自己有机会有空间去接纳更多的机会。   
准备赢得一切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塞;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中庸》   
说话提前有准备就不会自乱方寸,做事提前有决定就不会头绪不清,行动提前有安排就不会慌里慌张,道路选定以前有目标就不会举棋不定。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活动家说:“我无论与任何人谈判一件事,在此时此地此事上,应该怎样说,以及对方大概会怎样回答我,我又应当怎样回答对方,等等,许许多多问题,在没有考虑妥当以前,我是情愿在他门外徘徊几小时,甚至回家思索几天,等到有把握以后,才与对方会晤谈判的。”   
任何一位伟大的事业成功的人,不是成功于他成功的时候,而是成功于他距成功很久以前的许多时间、许多事件。   
儒家认为:存在于内的人,为学问的储藏,道德的储藏。存在于外的人,为计划准备,力量的准备,一切能成为“事业资本”的准备。治理国家还是经营企业,都得重视准备,未雨绸缪,格物致知,功到自然成。   
《诗经·幽风·鸱鹗》上说:“趁着天还没有下雨,撤到那桑土上,修理好房屋窗户。现在的平民百姓,谁敢侮辱他们。”   
孔子说:“做这首诗的人,他知道吗?能治理这个国家,哪个敢侮辱他们。”人必是自我侮辱,然后人们才侮辱他。国家自己有内战,然后才会受到他国的攻伐,有了准备就不怕他国的挑衅。至少不会匆忙迎战,一战即败。   
尉缭子在他的《十二陵》中说:“有威在于不变动,有好处在于因时,机会在于应付事情,打仗在于鼓舞士气,没有困难在于有准备。”   
一个人大到经营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大事业,小到仅仅关系到一两个人的小事,如果不预先有准备,尤其是严格的准备,或是多方面的准备,就不能满足自己愿望,难以成就。   
俾斯麦无论任何大小事情的计划,经常是在很长时间内作好准备,甚至在几年前就有所考虑。他在估计到一切事件的价值、变化情况后,便谨小慎微地做多方面充分的预计,再画上适当的路线,在计划决定以后,就选择适当的时机全力以赴地做。   
有人评论俾斯麦在进军罗马以前,早就夺取了意大利的政权。而俾斯麦也承认说:“我们的发展,在于平常对军事、政治方面,都有周密的计划和强大的实力准备,所以才有以后进军罗马与夺取政权的成果。”   
在欧洲战争尚未爆发以前,因为兴登堡与威廉出现了两次不和而告退,所以俾斯麦才有以后在欧洲战场、远东战场的成功。他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那里的森林与湖水之间精心筹划,甚至许多细节问题都想到了,所以才有后来大量消灭俄军的建树。   
处世慎密的人在于神妙的谋划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周易·既济》   
中庸思想强调做任何事都要做好。怎样做好?“预谋”是重要的一点。尽管儒家不谈兵法,但中国兵法中的思想许多都符合中庸之道,例如:“谋政谋兵,谋敌谋友,谋战谋和,谋取进谋退,都要以近于神秘为上策。守住了这个秘密,使敌人不知道;使用了其中的妙计,使敌人不能测定,这就是作为谋略学中的神秘原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事与事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也越来越微妙复杂,如何处理,如何相处仍离不开恰到好处的中庸智慧。   
事情想做好,得明白凡是重大事情的策划之际,它的秘密性非常重要。战略与政策谋略获胜的秘诀,一在于计策的周全详备,二在于严守机密。乘敌人或对方不防备时出奇制胜。所以《易经·节爻》中说:“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孔子说:“祸乱所产生的原由,就是以语言作为队梯,做君主的不慎密就会失去大臣,做大臣的不能保守机密就会丧身,重大的事情不能保守机密就难以成功,所以君子慎密,而不轻易说出来。”   
老子说:“鱼不可脱离深渊,这样才能得到保全,国家中精良的先进武器不能随便展示给人们。”   
鬼谷子在《谋篇》中说:“圣人的方法在于隐蔽与匿藏。”又在《摩篇》中说:“圣人的谋略在于暗处,所以说神妙,成就于明处,所以说神明。”   
在事业上,我们的原则是,尽量探求他人的秘密,而全力隐藏自己的秘密。尤其在筹划大谋略、大计划时,更应如此。所以姜太公在他的兵法中著有《阴符》、《阴书》的篇章,并且明白提示“神机鬼蔽,是阴阳相胜的道术。”   
中外无数战例都证明:一个计谋的成功在于能保守秘密,失败就在于泄密。所以军事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严守机密。用一人做的事,不能让两人知道;明天的行动,不能在今天就泄露出去。诸葛亮用兵仔细地推敲计谋中每一细节,谨慎得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所作所为都能保密,还要防止在言谈中泄密;在容貌上要做到不露声色,还要小心表情上泄密;表情上做到了隐藏不露,还要当心在说梦话时泄密。很多将领都知道部队在行动前一定要隐蔽企图,派谁执行任务先不告诉他。如果某些可以说的,也不妨先说,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常常与他开诚相见,坦露一些秘密是为了更好地保密。   
历史上,因稍一疏忽,泄露了机密,而前功尽弃的事实在比比皆是。   
《淮南子·铨言训》中说:“圣人不为名而丧身,不为谋而外露,不被智慧主宰。藏在无形之中,行动也无踪迹,遨游无自我。所以圣人掩藏起聪明不露痕迹,把足迹藏于无为之中。”   
《淮南子·兵略训》中又说:“用兵贵在谋略使人不能测定,把兵力隐匿起来,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使敌人无法防备。谋略看得到就完了,实力被敌人知道就受制于敌。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上能隐瞒天,下能隐瞒地,中间能隐瞒住人。”   
总而言之,重要的军事计划、政治谋略,没有不是以隐瞒为上策的。做人是同样的道理,可以隐瞒的一定要隐瞒,与人无关的不对他说,不必告诉人的就隐瞒住不告诉他。自己的长短都隐藏住,要想有所作为,就得更加如此,隐藏在不露形迹之中,就是最好的方法。   
刘向所撰的《说苑》中记载:齐桓公与管仲谋划攻打莒国的计划,计划还没有实行,就被国人知道了,桓公觉得奇怪,便问管仲,管仲说:“国家中必然有圣人在。”   
于是,齐桓公命令仪仗队进来,分级站立。管仲指着东郭垂说:“你就是讲伐征莒国的人吧!”   
东郭垂如实回答说:“是的。”   
管仲继而问:“我不说攻伐莒国,你为什么要说攻伐莒国呢?”   
东郭垂平静地回答说:“我听说君子善于用计谋,小人善于用心意,我私下猜测到的。”   
管仲说:“我不说攻伐莒国,你怎么猜测得到呢?”   
东郭垂说:“我听说君子有三种表情,悠然喜乐的人,是钟鼓的神色表情;神色严肃、清静的人,是一副哀丧的表情;神色充满着兴旺的人,这是要兴兵作战的表情。前几天,我望到您在台上,充满着旺盛的样子,就知道要兴兵作战了,您吁而不吟,所说的就是莒;您举臂而指,自然是指莒国。而且我私下考虑小诸侯国中,还没有不服从的,不也只有莒国吗?所以我这样说。”   
能从一个人的表情上,做出这样的判断,称天才当之无愧,而且分析得合情合理。同时也说明,隐藏秘密而不露半点痕迹,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有心理准备地营造“情境” 
恃陋而不备,罪之大者也;备豫不虞,善之大者也。   
——《左传·成公九年》   
儒家一贯主张的中庸之道,是说为人为事都要讲究不偏不倚,过与不及都会于人于事不利。因此,淡泊名利,忠厚老成是最基本的生活准则,但也不能太过。过于忠厚老实,在生活中就会不善于周旋应付,显得单调乏味,别人与不愿与之多有接触,即使勉强交往,感情也不易加深,只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办事往往不顺利。   
初次交往,对对方的思想、秉性、交往目的不甚明了,利用交际情境,制造友好的氛围,开辟一条情感通道,便可实现温馨和谐的交流。1942年黄炎培任国民参政员时,为推动国共两党团结商谈,专门从重庆飞赴延安访问。毛泽东接见了他,地点是中央所在地杨家岭大会堂会客室。别看室内不大,但室内光线充足,四壁挂着几幅画。其中一幅画有一把酒壶、几只杯子,上写“茅台”,并有黄炎培题词:“喧传有客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是真是假我不管,天寒且饮两三杯。”这幅画是沈钧儒次子在国民党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中,为父亲画的。沈请黄题词,黄想起谣传红军在茅台酒池里洗脚,所以写了这首诗。这幅画怎么会挂在中共领袖会客的客厅里?黄炎培看到这幅有自己题诗的画作倍感亲切,知遇之情顿涌心底,敞开心扉与毛泽东进行了促膝长谈,并造成了他人生历程的重大转折。这里,中央大会堂会客室中的画就是一种提前准备的“语境”,它微妙地向对方传递出真诚、友好、理解的思想意义,为交际活动起了铺垫作用,因而使毛泽东与黄炎培的交谈十分成功。   
有时出于军事的或商贸的需要,有的意思不宜明确表达,有准备地营造“语境”或情境,便可利于沟通,实现目的。“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情节是人们熟知的,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往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当时就在西城中,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名守军。在这危机关头,他果断传令,将旌旗全部隐匿起来,大开城门,由二十几个士兵扮作百姓,洒扫街道,然后亲自登上城楼,焚香操琴。司马懿来到城下,见此情境,疑有埋伏,引兵退去。不能不佩服诸葛亮心理素质好,但这功夫却是他几十年军旅生涯“准备”而来的,否则神情慌乱,空城计必成“葬身计”。   
人的交际活动中,有时候某个意思真的不好详说,也没有必要详说,只要恰当设计并突出某种交际情境,便会不言自明,同样可以实现交际的意图。   
生活中与人初次交往,尤其是与你看重的人物交往,心理准备太重要了,有准备就会圆活灵通,通权达变。不仅仅是与人初次交往在不断发生的新情况需要随机应变地去应付解决,就是常规的办事,有心理准备能更顺利地办成。有准备而说话圆活,但圆活灵通不能太过,太过则显得油腔滑调,轻浮肤浅,在办事中不易使人产生信任感,因而事情很难办成。   
见微知著,未卜先知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   
——《左传》   
目光穿透纤维毫末,发现事物的本质,了解事物演变的方向,这是一种细节添加与局部放大的功夫。《大学》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素书》上说:“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   
没有预见性,怎么会做到中庸无偏呢?来看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商朝末代君主纣王,有次命令工匠为他的“小蜜”妲己,做双象牙筷子,工匠们日夜精雕细镂,在牙柄上雕上游龙戏凤的图案,很是精巧玲珑。那天,匠人进殿献纳这双筷子,纣王见后大喜,当即传给下属观赏。一群部门的头头脑脑,个个啧啧称奇,还高呼什么“万岁”、“英明”,顿时齐鸣铜钟玉磐,竹篪排箫,好一派悠悠乐哉!   
然而,有一位名叫箕子的高层领导,却在一旁面色忧郁,一语不发,下班后,同事们扯着箕子的袖子问他一整天为何闷闷不乐,工作是快乐的,快乐的工作,可不能这样啊。听同事们这样一说,多愁善感的箕子竟哭了起来。把大家的头搞昏了,又问怎么了。你侄子纣老总什么事亏待了你吗?老板的脾气应该了解,他不会炒你这个叔父的鱿鱼的。   
箕子摸着眼泪说了一番话,唉,一双象牙筷子不足为奇!但是有了象牙筷子,陶碗、瓷杯,就不再相配了,非得金樽玉盘才行;有了金樽玉盘,那就要盛龙凤珍肴呀!既然吃的山珍海味,当然就不能穿粗布葛衣,住土窑竹棚了;凭彩槛,临绣屏,夙歌观舞,才更舒心。由此看来由俭入奢是很容易的。而如今各国都在富国强兴,君主怎能终日昏昏?啊,象牙筷子是奢侈的开端,它使我们预感到了大商天下的末日将临!   
箕子一席话落地,同事们有的惊诧,有的摇头,有的转身就走,也有的称赞老箕分析得非常中肯。不久箕子的话就被人传给了纣老总,他脸一黑,很不高兴,然后又觉得叔父人老幼稚。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