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要懂点博弈学 作 者: 王宇-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翻脸不认人的,一句玩笑话把他惹恼了,他就会让你吃不了兜着。所以,正直的人在与小人打交道时,就会出现正直的人背后挨刀的情况。
从博弈出来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正直的人对于小人应该是以“防范为主”,而不应该正面攻击的。我国古代有句与小人打交道的秘诀,那就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正直的人,碰到了小人,一定要记住:“待小人要宽,防小人要严。”少说多听,而且对待小人不要轻易许诺,不轻易褒贬他人,对小人的缺点千万不要批评。没有事不要与小人交往,特别不要到小人家串门,也尽量不让小人来自己家走动。切记不要和小人对着干,因为这是最不值得的。
为什么同样的际遇时,一方的收益总比较大?(1)
生活中,一个善于博弈的人,往往能够得到长久的利益。在同样的际遇下,他们得到的收益往往也比别人大。其实,这里面还牵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诚信问题。孔老夫子曾说过:“人无信不立。”可见,诚信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诚信是如何在双方的博弈中起作用的呢?
有这么一个例子:
有两家服装店,一家是小李开的;一家是小刘开的。小李为人诚信,生意红红火火,越做越好;小李为人不诚信,有时还坑蒙顾客,他的生意一直不景气。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小李之所以做得好的原因。
小李做人可以有两种选择:诚信;不诚信;而与他合作的服装提供商也有这样两种选择。
当小李诚信,提供商也诚信时,两人就能很好的合作,共谋利益;而如果两者中有一方不诚信,另一方就吃亏了。
如果双方不诚信,那这个生意就没法做了。
用表格显示如下
小李诚信小李不诚信
供应商诚信互相合作,共同赢利一方吃亏,合作无法继续
供应商不诚信一方吃亏,合作无法继续生意泡汤
其实,供应商和代理商之间的交往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从博弈的结果来看,双方只有相互对彼此讲诚信,方能合作顺利,共同赢利。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双方都希望对方讲诚信,而自己则不愿意讲诚信。因为只有在不诚信的时候才有机会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讲诚信的人则很有可能吃亏。于是,合理的结果必然是:双方都选择不诚信,出现的博弈结果为生意泡汤。这个结果很糟糕,因为这是所有选择中最差的。这种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的对策均衡,被称作“纳什均衡”,也叫不合作均衡。
事实上,这种不合作均衡博弈只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对于那些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人来说,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会选择合作性博弈,而非合作性博弈。双方都会选择诚信与合作,这时双方的综合利益最大化,实现了策略上的“合作均衡”。由此可见,在双方进行重复博弈的时候,选择诚信合作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人生中处处存在着博弈,其博弈的过程就是一个永无止息的决策过程,而人们所决定的某个策略,其本身就是为了谋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诚信也一样,它是人们在重复博弈、反复切磋过程中谋求长期的、稳定的物质利益的一种手段。诚信首先是基于利益需要而做出的一种策略选择,而不是基于心理需要而做出的道德选择。
人的诚信是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其博弈的结果意在扩大自己的利益,那么对于博弈者来说,运用诚信使利益最大化不失为赢得对手的最优策略。
李嘉诚是香港首富,关于他的成功之道,已有洋洋大书记载。但其实他的核心成功秘诀只有“诚信”二字。正如他所说:“我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如果这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这可谓是一句经典着的话。对于博弈者来说,只有懂得合作,以诚信待人,在与人互惠互利的同时,才能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在博弈中讲究诚信可以增加相互的信任。因为上当受骗的人会进行“一报还一报”的报复行动,而报复来报复去的长期结果是:理性的人们会认识到,这样大家谁也没有好处,于是就把相互欺骗减少了。可见,只有在博弈中运用诚信,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
博弈大智慧
有一个人跟随一个魔法师来到一间二层楼的屋子里,在进到第一层楼的时候,他发现一张长长的大桌子坐满了人,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虽然他们不停地试着让自己的嘴巴去吃到食物,但每次都失败,所以,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师咒诅全都变成直的,手肘不能弯曲,而桌上的美食,夹不到口中,所以个个愁苦满面。
这时,他听到楼上传来了充满愉快的笑声,于是好奇地上了楼想看个究竟。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同样的一群人,同样的手肘不能弯曲,但是,他们却吃得兴高采烈。这是为什么呢?虽然他们的手臂不能弯曲,但是他们却可以为他人夹菜喂食,就这样,他们同心协力,互相帮助,结果每个人不但都吃到了食物,而且吃得都很开心。
同样是一群人,结果却是天壤之别。在博弈中,每个人都有如下的选择:(1)双方之间互相合作,达到各自利益;(2)互相不合作,各顾各的,自己努力来获得利益。不难看出,在这场博弈中只有那些互相合作,相互帮助的人,才能够真正达到双赢,走向正和博弈。事实上,正和博弈正是一种相互合作的非对抗性博弈。而对于人际交往来说,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应该采取这种非对抗性的博弈。
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不依靠别人而独立生活,这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互相扶持的社会。先主动伸出友谊的手,你会发现原来四周有这么多的朋友。在生命的道路上,我们更需要和他人互相扶持,一起共同成长。
其实,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如果博弈的结果是“零和”或“负和”,那么,对方得益就意味着自己受损或双方都受损,结果也就只能是两败俱伤。因此,为了生存,人与人之间必须学会与对方共赢,把人际关系变成是一场双方获益的“正和博弈”,而这也是使人际关系向着更健康方向发展的唯一可取的做法。
为什么面对屈辱要选择隐忍?(1)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古之成大事,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那么,在面对屈辱时,他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是忍受?是退缩?为什么?他们与常人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呢?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愿望,平凡的人也不例外。人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低潮、困难、逆境,甚至失败。一个人的才能不同,面对各种境遇的态度及处理方式不同,人生的结果也就不同。
一个有本领有才能的人,当他面对挫折、屈辱时,若能够忍受下来,并继续坚持自己的目标,那他一定能够做出一番大事来;如果一面对挫折、屈辱,他就选择逃避、退缩,选择放弃,那他最终也难成大事。
一个智慧一般,或者是没有智慧的人,如果他能忍受得住通往理想道路上的挫折甚至屈辱,那么到最后,他也很有可能会成功;反之,则一生都可能将碌碌无为,平庸度日。
用表格显示如下
能忍受屈辱不能忍受屈辱
有才能的人忍屈辱,成大事宁死不屈,鱼死网破
一般的人可能成功碌碌无为
从博弈的结果来看,在面对屈辱,无论是有才能的人,还是才能一般的人,惟有学会忍受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不懂着忍受的人,结果不是宁死不屈,和对方来个鱼死网破,就是碌碌无为地过完自己的一生。可见,一个有才能的人想要成功,光有才还不够,还要具有能够忍受屈辱的品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君子能屈能伸”。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一个不间断地博弈的社会中,而对于博弈中的任何一方来说,暂时委屈也是一种最终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处事技巧;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壮举。试想,当年越王勾践兵败被俘,倘若不是他知道这个博弈的道理,不忍辱求生、卧薪尝胆,甘心为奴“身执干戈为吴王洗马”,甚至亲口尝粪,怎能博得吴王夫差的同情释放回国,最后起兵杀死夫差报仇雪恨?败军之将,岂敢言勇?亡国之君,岂敢称荣?这是古往今来永不变的真理;能上能下,能进能退,在关键时刻能够委曲求全,以图东山再起,这才是真正的聪明才智之士。
由博弈的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忍受屈辱的人,不管其是否有才能,最终都可以做出一番成就来。而那些不能忍受屈辱,总是挑别人毛病、整天怨天尤人的人,一般是很难有所成就的。因为他们不具备那样一股对抗困难的韧劲。
其实,从博弈上来讲,屈有时候恰恰是为了伸,尽可能委屈自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伸长自己发展自己。所以,以屈求伸,以退为进恰恰是一种很好的处世策略。为了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取得更大的利益,面对野蛮霸道,强权政治,甘受寂寞,甘受白眼,甚至甘愿被社会和亲人的误解,都应该是值得的。因为这并不丧失自己的人格,而是在更高层次地显示你的人格力量。更重要的是:今天你甘愿忍受某些人不公平的对待,明天你将可能会受到更多人的尊重乃至敬仰。
我们常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古人也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一味强调“伸”,有时连生命都会不保,还有什么资格和本钱来谈事业、谈理想、谈未来?所以,人欲成其事,只有先屈方能后伸,正如出手打人一样,你必须先向后弯屈手臂才能伸手打得出去。而在时机未到之际,则要“退自循养,与时皆晦”,要学会“遵养时晦”,要静待时机,伺机而动,卷土重来,方可成就大业。
为什么圆滑的“小人”总是受人欢迎?(1)
从古至今,那些处事圆滑、阿谀奉承的“小人”往往比那些刚正不阿、坚守原则的“君子”要受到更多的人的欢迎。是那些“小人”太聪明了,还是“君子”太傻了?是人们不明是非,还是社会的纷繁复杂混淆了人们的视听?下面通过博弈的理念为您剖析这其中的玄机。
一般情况下,我们平常说某某人圆滑就是指此人很会说话办事,不得罪人,处处受人欢迎;而之所以又说这些人是“小人”,就是因为他们太“圆滑”、太聪明了,以至于人们都觉得他们很“阴险”。其实,从博弈的观点来看,这种“圆滑”的处事方式恰恰是应该被推崇的。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大事的人无不具有这种圆滑的头脑。比如,楚庄王之所以能够称王称霸,结义天下,受众人的支持与欢迎,是与他这种圆滑的处事方式密切相关的。
楚庄王在一次战乱被平定后大摆酒宴,款待群臣。在酒宴开始时,庄王兴致勃勃地说:“我已经有六年的时间没有击鼓欢乐了,今日平定奸臣作乱,破例大家欢乐一天,朝中文武官员,均来就宴共同畅饮。”于是,满朝文武就同庄王一起载歌载舞,共同享受这美好的胜利时光。
那天晚上,庄王的兴致很高,直到深夜他还未尽兴。于是,他命人点起蜡烛,让他的宠妾许姬为他们祝酒。忽然,一阵大风吹来,灯烛都被吹灭了。庄王手下的大将唐狡见许姬长得美貌,就仗着酒意暗中偷拉了许姬的衣袖。这一举动可把许姬吓坏了,在奋力挣脱后,她顺势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一个系缨。许姬取缨在手,连忙将这一情况告知庄王。她还让庄王快命人点燃蜡烛,看看究竟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干的。
此时的庄王就面临着两种选择:揭穿;不揭穿。
对于庄王来说,揭穿就意味着替自己的妃子出了气,自己也很有面子,但同时也就要损失一员大将;
而不揭穿则保全了这名“胆大妄为”的大将。
对于唐狡来说,如果庄王揭穿了,自己肯定就难逃一死;
如果不被揭穿,对庄王则肯定是感恩倍至。
用表格显示如下
楚庄王揭穿楚庄王不揭穿
唐狡承认楚庄王损一大将,唐狡难逃一死庄王将保全了唐狡
唐狡不承认难逃一死保全了性命
从博弈出来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做大事的人来说,面对这种情况,不揭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儿女私情是小,国家安危是大,如果因为自己的妃子而将有功的大臣处斩的话,不仅自己会损失一员大将,而且还会影响其他臣子对自己的忠心,使他们产生庄王重色轻义的想法。如此一来,那就太得不偿失了。所以,聪明的庄王没有选择“揭穿”这条道。那么,庄王又是怎样圆得场呢?让我们来看看。
当时,许姬要求庄王点燃蜡烛,但庄王却对许姬说:“赏赐大家喝酒而让他们失了礼,这是我的过错,我怎么能在别人喝醉酒时辱没人呢?”紧接着,他便命令左右正准备掌灯的人说:“切莫点烛,寡人今日要与众卿尽情欢乐,开怀畅饮。如果不扯断系缨,就说明他没有尽兴,那我就要处罚他!”众人一听,齐声称好,于是纷纷扯掉了系缨。等一百多人全都扯掉系缨之后,庄王这才命人点燃蜡烛。
于是,唐狡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被隐瞒过去了。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庄王这么做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在几年之后的一场战争中,唐狡自告奋勇带百余名士卒作开路先锋。他与众士卒奋力作战,以死相拼,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头等大功。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不仅聪明而且处事也很圆滑,可以说他们是一个成熟的外交家,而这也是博弈中所应具备的品质之一。另外,这些圆滑的“小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还在于他们在处事圆滑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宽广的胸襟,他们往往有容人之量,可以为了大事不拘小节,而这是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