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学聪明的故事 >

第3部分

学聪明的故事-第3部分

小说: 学聪明的故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关系,兴趣是记忆的重要条件。事实也确是这样:有些人对朋友的名字不
能很快记住,可却能对影视明星的名字琅琅上口,如数家珍。而有许多学生
讨厌记英文单词,但他们却能流利地唱出西洋流行歌曲。。这是因为他们对
这些事物有兴趣。

2。决心是增强记忆的钥匙
北宋著名学者司马光,幼年时记忆力并不好。有一次,老师讲完课,要
求同学们背诵。别的同学背了一会儿就会背诵全文,只有司马光到大家都放
学回家了,还是不能完全背下来。老师看他背得很认真,就例外地放他回家
了。回家以后,司马光十分难过,于是他就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老师教过的
文章全部背下来。晚上,司马光挑灯夜读,十分用功,八遍十遍地读,有时
一直读到深夜。经过这样的锻炼,司马光的记忆力大为提高。后来,他写下
了著名的《资治通鉴》。

从这个事例说明,决心在增强记忆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司
马光不下决心,他就不可能改变他的记忆力;不改变记忆力,那么,他要写
作《资治通鉴》,就是不可能的。

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在年轻学艺时,那种下定决心要练好
基本功的精神,在剧坛上一直传为佳话。

为了走好台步,按照传统的练习方法,要手捂着肚子,脚后跟用压劲,
裤裆里夹扫帚。他每天这样不停地练,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严寒酷暑,从


不间断,终于练成了稳重大方的台步,受到了观众的赞赏。但是,他还不满
足,不断琢磨,决心练出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台步来。

有一次,他看到两个抬轿子的轿夫脚步走得稳健自如,利落大方,姿势
优美,就一直跟在后面赶了好几里路,还特地向抬轿人虚心求教。回来后,
他立即去请教著名的京剧演员王瑶卿。王瑶卿告诉他,要练好这种平稳的碎
步,可不容易,过去北京的抬轿人练习碎步,要拿一碗水顶在头上,直练到
走起路来水不洒到地上才算成功。

程砚秋听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把这种平稳优美的碎步学到手。
他每天头顶一碗水,一步一步地练。开始时,不是水泼了出来,就是腰酸腿
疼,走得不像样子。但他毫不灰心,持之以恒,坚持苦练,终于能行走如飞,
滴水不洒。

程砚秋能这样勤学苦练,就在于他有决心。要提高记忆能力也是这样,
如果能下定决心,那么经过刻苦锻炼,记忆能力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的。

3。观察是提高记忆的基础
怎样观察才能有利于记忆呢?除了在前面第二章对观察的要求以外,这
里特别要说明的是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特征的观察对记忆特别
有作用。因为事物的特征就是事物的特点,就是事物的本质,记住了它,就
是记住了事物。而且只有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下面关于我国古代名医华佗的故事:有一次,有两个人同时来看病,
一个叫倪寻,一个叫李延,都是头疼发烧。华佗仔细诊察了他们的病情后,
认为他们两人的病症虽然相同,但病因却不一样。于是给倪寻吃泻药,给李
延吃发散的药。当时有人问他为什么两人病症相同而用药不一样?华佗说:
倪寻是伤食,李延是外感,病症虽相同,而病源却相异,因此用药就要有分
别。果然,两人服药后第二天病都好了。

华佗因为抓住了病人的不同特点,才能找到有效的治病方法。

由此可见,观察时抓住事物的特点,是加强记忆能力,找出有效方法的
重要的一环。

4。记忆的培养靠训练
训练记忆能力的方法很多:

(1)图形训练。这是利用图形对记忆者进行训练的一种书面方法。比
如,在一张图片上有10 个不同的人头像,给记忆者看两分钟,然后看他能准
确地记住几个人头像,等等。
(2)数字训练。是利用一些数字对记忆者进行训练的方法。在记忆者
面前出现的数字,可以是一组数字或一连串数字,或比较复杂的不同的数字,
还可以是带序号的数字。
(3)文字训练。是利用文字进行记忆力训练的方法。文字可以是单个
的,也可以是整段整篇的。
(4)默读训练。这是一种口头的记忆训练。但只是以默读的形式出现。
由于是默读,不受自己声音的干扰,可以一面读一面想,效果比较显著。
(5)朗读训练。朗读是读出声音来帮助记忆的方法。朗读可以有节奏,
有表情,有声调,有助于记忆。
(6)背诵训练。一边背一边念,边背边念,反复强调,刺激记忆器官,
效果也是不差的。古代就有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说

法。

(7)瞬间记忆训练。瞬间记忆是指只是几秒钟的记忆。瞬间记忆训练
是十分重要的,比如,突然碰见一个朋友,他告诉你他的门牌号码,你就必
须很快地将它记住。又如,有人告诉你一个电话号码,你必须立刻要记住等。
这种瞬间记忆怎样训练呢?主要用谐音法来训练。如电话号码“548461”,
可用谐音记为:“‘五四’不是‘六一’”。通过这种训练,电话号码一下
子就记住了。关于谐音法,在下面记忆方法中再介绍。
(8)短时记忆训练。短时记忆为时间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
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如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必须记住数字,否则心算就会
发生困难。有时,教师口述题目,要求学生演算,有的学生由于记错了题,
答案自然就错了。
(9)长时记忆训练。长时记忆是指一分钟以上,直到几年甚至保持终
生的记忆。这种记忆当然十分重要。关于怎样训练这种长时记忆,在下面讲
的各种记忆方法,都适用于长时记忆,所以不在这里多述。
5。掌握记忆方法是提高记忆的关键
掌握记忆方法十分重要。方法好,事半功倍;方法不好,事倍功半。

下面请看一个记忆方面的趣事:

美国65 岁的佛尔登夫人,记忆力衰弱得连自己孙子的名字都无法记得。
为了提高记忆能力,她参加了美国威廉哈姆·汉森举办的讲座。当她只听了
一小时汉森先生的记忆讲座,学了一种叫做“脸孔和名字的记忆方法”以后,
几乎起了奇迹。在上完课的隔天,她以非正式会员的身分出席了一个女人俱
乐部的聚会。因为是非正式会员,她对大家几乎全是陌生的。她决定试试才
学到的记忆方法。进入会场以后,她的朋友将出席的人一一介绍给她认识,
其中第一次见面的人数高达43 人。

突然,干事对她提出要求,请她给大家讲一讲她感兴趣的事。她就讲了。
一讲完,马上就有许多人提出问题问她。

这时,连她自己也没有发觉,她竟能一一指出出席者的名字并回答他们
的问题。这些人都是一小时之前才刚刚认识的,但她却能够记得他们的名字
及脸孔。

从这个事例说明,记忆确是有方法的。因此,可以说掌握了方法和不掌
握方法是大不一样的。

6。谐音记忆法
古时候,黄河边上的一位老汉家门口,过年的时候贴了一副对联,右联
是“二三四五”,左联是“六七八九”。可横批没有写字,只是贴着一条空
白的纸条。正在这时,县衙门的师爷周先生和教私塾的王先生从老汉门口路
过。周先生说:“此家一定是世代缺少文墨,作出如此不通的对联。”王先
生仔细看了看对联,便点头叹息:“唉,老汉也是有苦说不出,难怪他会写
出这样意味深长的对联啊!”接着王先生根据右联缺“一”,左联少“十”,
就在横批的纸条上写上了“缺衣少食”4 个字。

“一”可谐音为“衣”,“十”可谐音为“食”。这就是谐音。而谐音
记忆法就是利用谐音来进行记忆的方法。谐音记忆法又叫换字记忆法,是常
用而有效的记忆方法。

在30 年代的上海,有家百货商店的电话号码为91881,商店登报征求该


电话号码的谐音,并设有一、二、三等奖。有一银行职员夺魁,他的谐音是:
“交易,拨拨伊”,真是巧夺天工。

谐音记忆法用途广泛,还可以记历史的年代、地理的地名。如拉丁美洲
的国家有:洪都拉斯、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马
拉。把词头连起来,成为“洪巴哥尼萨瓜”,可再谐音为“红八哥(鸟名)
你傻瓜”。这就容易记多了。

7。连锁记忆法
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相关的词,用奇特的形象将它们联系在一
起,从而使人形象地记住这些词。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记住众多单词的
方法。

比如,东北3 省9 大工业:

钢铁、石油、煤炭、森林、造纸、化学、机电、汽车制造、机械制造,
怎么记住它们呢?

用连锁记忆法可以这样记:

通红的铁水一流出来就变成乌黑的石油。石油一流出来到了某地就凝结
成煤炭。凝结的煤炭上突然长出很大很多的树来(森林)。大树上面长着的
不是树叶,而是一片片纸。纸上画着一个大试管(化学工业)。试管里装有
一台大型发电机(机电)。汽车将发电机从试管里拖出来。汽车一下子撞到
大车床上(机械制造工业)。

这样记忆,就很容易记住了。

由此可见,这一方法是很实用而有效的。

8。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法又叫意义记忆法,是指要记住某一事物,必须先理解它的意
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

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的记忆效果差别太大。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
验表明:要求被试者记住80 个无意义音节,要读80 遍才能背诵出来;而要
求被试者记住80 个音节的有意义的诗篇,只要读8 遍,就能正确背诵了。由
此,应该大力提倡理解记忆法。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一方法呢?

(1)对所要记忆的事物,在一开始接触它时就要把它搞清楚,切忌一
知半解。根据调查表明,在10 岁前后所记忆的107 篇文章,随着年龄的增加,
能够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少。在47 岁的时候,能记一半,但到了73 岁时,只
能记住41 篇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根据专家的研究,认为这是和当
初记它们时有关。如果在开始时不是一知半解地理解文章,而是完整地充分
地理解文章,那么,就可以记得长久些。反之,一知半解,就不能记得时间
很长。
(2)对记忆对象的理解,越是全面,越是深刻,那么记得越是牢固。
比如,世界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如果只是知道它是斯陀夫人的作品,
只是知道它在“南北战争”时出版的,那么就不容易记住。如果知道这一本
小说是造成当时探讨黑奴问题的焦点,也是促使南北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那么,要记住那一作品就不困难了。所以,对记忆对象越是了解得全面,记
得也越深刻。9。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法是将记忆对象编成口诀进行记忆的方法。因为口诀通俗易
懂,简明扼要,朗朗上口,容易记住。


比如周恩来总理为了使人记住我国各省市名称,编成了如下口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
(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三江云贵吉福安
(江苏、江西、浙江、云南、贵州、吉林、福建、安徽)
双宁北上四台天
(宁夏、辽宁、北京、上海、四川、台湾、天津)
新西黑蒙青陕甘
(新疆、西藏、黑龙江、内蒙古、青海、陕西、甘肃)
为了帮助人们掌握标点符号,有人编了标点符号的口诀:
一句话说完,写上小圆圈(。句号);
句中有停顿,小圆点带尖(,逗号);
并列分句间,点个瓜子点(、顿号);
引用原话前,上下两圆点(:冒号);
疑问或发问,耳朵坠耳环(?问号);
命令或感叹,滴水下屋檐(!感叹号);引用特殊词,蝌蚪上下蹿(“”


引号);
文中要解释,月牙分两边(()括号);
转折或注解,直线写后边(——破折号);
意思说不完,六点紧相连(。。省略号);
强调词语句,字下加圆点(·着重号)。
口诀是根据需要产生的,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自己编口诀,而不

必依赖别人。

10。提纲记忆法
提纲记忆法是运用提纲帮助记忆的方法。这也是一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对比外貌神情思想性格形象特征
少年
闰土
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
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
的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
见人很怕羞, 只是不怕我。
分别时躲到厨房里, 哭着
不肯出门。
活泼、朴素、
机智敏捷,充
满活力。
小英雄
中年
闰土
脸色灰黄, 很深的皱纹,
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上
一顶破毡帽, 身上一件极
薄的棉衣, 手又粗又笨又
开裂, 像松树皮。
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
情, 动着嘴, 却没有作声。
态度终于恭敬起来, 脸上
刻着许多皱纹, 却全然不
动, 仿佛石像一般。
呆滞、迟钝、
衰老、自卑、
麻木。
木偶人
变化
原因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例如,为了记住《故乡》一文中闰土的变化情况,可以列出上面表格提
纲。

通过这个提纲,大家对闰土前后的变化一目了然,十分容易记得。

11。分类记忆法
有一次,两个猎人在打猎时看到一只松鼠,松鼠坐在树上盯着他们。他
们决定绕着松鼠走一圈。但随着猎人绕松鼠移动,松鼠也在移动,它一直用


一个方向对着猎人,双眼盯着他们,就这样一直继续到他们走回原来的地方
为止。其中一个猎人说他们已绕了松鼠一圈,因为他们已绕松鼠画了一条封
闭的线——圆周。另一个猎人说他们并没有绕松鼠一圈,因为所谓绕松鼠一
圈,应该是绕过松鼠的头部、身体、尾部,由于松鼠对着转,没有绕过它的
头部、身体、尾部,所以不能说他们已绕过松鼠一圈。

他们争论很久,各说各的理,谁也不能说服谁。他们俩究竟谁对谁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