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工作-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节:评估你的动机
爱因斯坦经常被问及他为什么有那么多伟大的发现。他说:“不是因为我比别人更有天分,我只是好奇心比一般人强,而且不找到满意的答案,我就不会放弃。对我而言,解决问题是一生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问题越难,满足感越大。”
爱因斯坦的工作就是他的报酬。他能够从工作本身获得许多利益,因此不需要外界因素的刺激,他就能够乐在其中。你对自己的工作是否也有同样的感觉呢?什么是驱使你达成目标的动力?达成目标会给你带来哪些利益?所以我们在评估自己的工作动机的时候,一定要分清自己是“需要”还是“想要”。
里卡多·塞姆勒是巴西著名企业家和畅销企管书作家。在他的著作《标新立异的人》一书中,他讲述了他在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书中写道:“我们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究竟应不应该购买总金额达到5万美元的一批文件柜。在此之前,已经有多个部门屡次提出了购买文件柜的申请。他们在焦急中等待了几个月,但一直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将希望寄托在这次会议上。然而,会议的最终决定使得他们的愿望彻底化为泡影。
会议决定:一个文件柜也不买。取而代之的是,公司例行多年的一年两次的文件检查工作暂且停止,腾出半天时间,将所有的文件柜进行彻底地清理和归拢。我们对各部门的要求很简单:“每一块隔板、每一张纸都要清理到。对于过期的、没用的文档,哪怕仅仅是一张小纸片,也要坚决清理掉。
我是整个集团中拥有文件柜最多的人,我拥有四个大型的文件柜,还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再增加2个大型文件柜的申请。在清理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我居然腾空了一个文件柜!其他人的情况也是如此。在此后的很长时间里,再也没有一个部门和个人提出购买文件柜的申请。
这件事情,让我认识到,有时候,我们迫切想到的东西,其实并非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因此我们必须将需要和想要区分开来。
最好的刺激来自于驱使你解决问题、满足自我需求或做某些特殊工作的内在动力。这种动机称为“内在动力”。例如小孩子觉得在马路上骑脚踏车很有趣而去做。另外还有“外部动力”,其中金钱的诱因通常是主要因素。金钱应该视为伴随着成就而来的附加利益,而不是目标。
在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方面,行为研究发现了六种驱使人们达成目标的动力:
·权威人士的压力:为了获得专家或长官的尊重而做事。
·同事的压力:为了获得其他人的尊重而做事。
·满足自己的利益:为了拥有某些东西而付出一切代价。
·彼此竞争:渴望通过做某事以胜过别人。
·追求卓越表现:为了让自己的表现尽善尽美而努力不懈。
·独立获得成功:为了能够独立完成工作而努力学习、精通某些技能。
所以当你着手完成某项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进行自我评量:
第一,仔细审查这6种驱使你致力获得成功的动力。在你目前的工作和私生活中,哪些动力最强?
第二,过去5年中,你的动力是否曾经改变?往后10年,你期望获得哪些动力?
第三,再看一次这6种可驱使你获得成功的动力。哪两种是内部动力?它们是帮助你达到长期目标的最佳动力。对你而言,这两种动力是不是比其他动力重要?为什么?
第四,为了让“追求卓越表现”成为你主要的动力,列出5项当你尽全力达成时,令你感到自豪的事情。
第五,想一想目前对你非常重要的人生目标。这6种动力如何帮助你达成这个目标?
第六节:善用过去创造未来
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创造(或允许别人替我们创造)正面或负面的自我概念。自我形象好比战斗机的自我驾驶程式:一套不具备价值判断功能的程式。它只会努力达成我们所要求的态度和信念,而不管最后的形象是正面还是负面、真或假、对或错、安全或危险。它们唯一的功能就是遵守指令,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
你听过米开朗基罗雕刻大卫像的故事吗?传说其他雕刻家认为这块大理石太过狭长,因此被闲置了40年。但是,1501年的时候,米开朗基罗在这块石头中发现了其他雕刻家从未察觉的东西。于是,他开始雕刻象征佛罗伦萨精神的大卫像。他在心中刻画出大卫的容貌,并利用这块有缺陷的大理石完成他的作品。
当米开朗基罗的心中浮现出大卫的容貌,他便开始了化想象为现实的艰苦过程。他巨细无遗地描绘出心中的图像,并开始雕刻。他全神贯注于心目中的这副图画,耐心地雕刻这块石头。原本一块不规则的石头,竟然变成一件气宇轩昂、优雅,而且化腐朽为神奇的佳作。
当旁人问他如何用这些不起眼的材料创造出如此动人的作品时,他表示,大卫的影像早已存在于这块大理石里。身为一个艺术家,他做的只是揭开那一块掩盖着他的布幔罢了。
你的人生就像这石头。不管别人对你个人或你的能力有什么意见,你都可以透过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别人无法察觉的地方。耐心地磨平自己粗糙的棱角,丢掉不必要的材料,你也能创造出一件佳作。
这种雕刻过程可以是你人生中持续进行的自我探索和自我造就过程。和米开朗基罗不同的是,他只有一个机会好好雕刻这块石头,而你有许多机会创造一个与自我目标契合的人生。我们经常把梦想拥在怀中,长达好几年,然后幻想实现梦想后的那种满足感。正如同那块被大家弃如敝屣的大理石,我们让自己的才华、希望与梦想永无休止地闲置在我们的心里。
激励专家丹尼斯·魏特利博士在全球各地举办了许多目标达成研讨会,会上他会鼓励成员利用独自散步的时间回答4个问题。他称之为独自反省时间,但是许多人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根深蒂固地信念,但是大家从未面对或认同这些信念。
第一个问题是:撇开钱、时间和个人职责不谈,我希望在人生中做哪些事情?换句话说,如果我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我明天一早要做些什么?
第二个问题:在童年时期,你喜欢做什么?你擅长什么?什么事情让你感到自豪?
现在什么事情让你感到自豪?
你做了哪些让他人受惠,同时能带给你自豪和成就感的事情?
你或许会怀疑,回想童年对规划人生目标真的有用吗?英国曾经制作了一系列的电影,记录一群人在28年间的生活。这部记录片证明童年的喜好和专长与长大后的才华息息相关。该系列电影的导演记录了50个人7岁到35岁的生活,并以7年为评估单位。
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所有的受试者最后找到的工作与他们7岁至14岁之间的兴趣有关。虽然大多数的人在成年之后就没有再接触过这些嗜好,但是他们35岁时的工作都与童年的梦想有关。
如果你曾经对未来抱持着某个梦想,但是你跟它已经失去联系好一阵子了,想象看要怎样做才能在目前的人生阶段中实现这个梦想。如果你不确定这个梦想是什么,问自己上述问题。回答这些问题,你就能清楚地掌握这的未来与目标。将孩提时代的梦想投射到这个现实世界中,你将能成为自己心目中渴望成为的那个人。
利用昔日的梦想来找出未来的人生目标。当然,你现在设定的目标不一定就是年12岁时所订立的目标,但是,就我们所知,童年的梦想和长大后的期望(或者潜在的渴望)是脱不了干系的。
第七节:建立弹性的期望(1)
自我期望是促使人类获得各种成就最重要的动因。自我期望是认为自己所做的事能够获得成功的感觉。如果你认为自己可以达成目标,并且也确实达成了目标,你将会因为先前的成就感而有更强的意念去追求更宏大、更美好的目标。先前的成就感不会削弱你日后追求梦想的动力。在实现每天的目标时,不断地利用先前的成功经验作为达成最终目标的动力。成就感是职业人士在表现优异时必须加以利用的工具。
要想乐在工作,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对工作目标抱持高度的期望。想一想我们在孩童时期,为什么努力读书,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父母、亲戚和老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期望成功。他们懂得,所谓的运气是准备和觉察的结合。现实的自我期望使他们做好了迎接机会的准备。生活中的成功者相信自己预言的能力,保持着努力向上的势头,期望一个较好的工作,保持健康的身体,收入能有不断的增加,有热情的友谊和新的成功。成功者总是把问题看作向能力和决心挑战的机会。
人类可以藉由自己不断的想象(运用潜意识),而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物。世界潜能大师博恩·崔西曾经说过:“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三万倍以上。”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显示,在意识的力量不容忽视,而且对人的身体及心理的健康有重大的影响,只要你相信自己能透过潜能的力量,改善自己的身体及心理状态,那你就真的能做到。如果你认为自己无法做到,那结果也会如你期望的一样。
如果你一定要成功,你必须想像自己是一个天生赢家,不断地让这样的画面深入你的脑海里。从现在起,你要舍弃以往的负面态度,你必须对自己的一切结果负责,积极正面思考,戒除坏习惯,释放自己的潜能,并主动克服挫折与困难,这些积极的思考及做法,都可以唤醒个人与生俱来的潜能。
如果你一定要做个快乐的人,就必须想象自己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非常积极的人,非常热情的人,非常有动力的人,你必须每天不断地花一些时间,想象自己成功的景象。 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内在,这些所谓脑中的软体,不断地重复这些成功的画画,你的潜意识就会慢慢引导你的行为,不断地配合着你的想法去做改变,因此,你就可以达成你的最终目标。
人们也会受到成功和失败的制约。他们的表现会随着自己与别人对他们的期望而调整。不幸的是,目前大多数的自制都是负面制约下的结果,而事实上,不论是现在或是未来,成就都是没有止境的。
人们经常为了获得报酬、感激、认同和赞美而表现,就像海洋世界的训练师以奖励的方式训练鲸鱼跳跃绳索一样。不过,我们和动物不同,我们能够控制自己以及亲密伙伴的生活对我们的制约。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社交生活中,以下这些特质都可以帮助你在各种社交场合中建立正面期望:
肯定自我价值和自重。
尊重其他成员的需求、尊严和个性。
建立互爱、互相关怀、互信和互相体贴的人际关系。
安全而团结的团队,对团队中的成员及其成就感到自豪。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团队的事务,并把握每一个参与的机会。
将吹毛求疵、争吵和争论的机会降到最低。合理、公平并温和地解决彼此的差异性。
自由而开放的沟通管道。鼓励大家发表意见与感受,而不用担心遭受指责和报复。
对团队的每个成员抱持高度而正面的期望,并透过协力合作帮助每个人达成目标。
工作上的事往往是这样,成败往往取决于自己的期望。
小张正面临着职业生涯中的低潮。他抱怨说:“大家都在裁减预算,许多原本决定订购产品都临时取消订单。他们推说没有购买产品的预算。大家一看到我就逃之夭夭,仿佛我是瘟疫,连我打电话过去也没人敢和我说话。”
第七节:建立弹性的期望(2)
但就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同事小王上一季度的业绩却比预计的多出25%。她说:“我知道景气不好,我们企划案的预算也被删除了,但是市场上还是有一些消费者。我只需要更努力找出这些消费者。事实上,现在的经济状况帮了我一些忙。因为同产业的许多公司开始裁员,因此竞争对手变少了。一旦有人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我通常都可以拿到订单。我确实因此而获利不少。”
这两个人的反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导致小张失败而小王成功的原因并不是景气,而是自我期望!小王对自我的期望让她能够柔性地看待挫折。她把挫折视为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必须克服的困难。这才是21世纪目标设定者应有的心态。
事实上,在不同阶段中,应该设定不同的薪水目标。
假如一个人要工作30年,在工作的前20年,你得非常努力,可是赚到的钱可能只是一生收入的20%;但在最后的10年,赚的薪水可能是一生收入的80%,这也是一个人薪水的80|20原则。确实,薪水对个人而言并不公平,但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因此长期来看,工作的第一个十年,应该是学习期,第二个十年,是薪水明显攀升的成长期,而第三个十年,是可以望见个人薪资最高峰出现的收成期。收成期绝非必然的结果,而是在前面的两个10年中,真能有学习、成长,做上去了,收入才会水到渠成。还在为现在的薪水而烦恼吗?不如先为你10年后的薪水好好思考吧!
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建立正面的自我期望:
◎ 一套完善的目标达成计划可让你逐步完成每一个可实现的目标,并以过去的成功经验为基础面临下一个挑战。
将阻碍细分成能够容易解决的小部分,你就能获得一连串的成功,并建立一个自我更新的循环。每个成功都会让你的自我期许充满自信,进而创造更多成功。一个问题可能衍生更多的问题,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但是,一连串的成就能够成为一种良性循环,也就是由一个成功创造出更多的成功。
接踵而来的成功有助于提升你的自我期许。当你又遇到同样的挑战时,你就有信心能够击败它。累积的成就越多,越会惊觉自己竟然有这么多达成目标的能量。这些能量平常都闲置在我们体内,只有不断地锻炼它,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竟然有这么多的才华。
◎ 保持具体而明确的目标,确切地知道自己要获得的成就。
如此一来,你可以随时保持高标准的自我期许,挑战自己的极限以达成目标。
除了每日的时间表以外,你还要做一张“优先处理目标卡”。在这张卡上写下主要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