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寻找成为富人的理由:穷人到底缺什么 >

第20部分

寻找成为富人的理由:穷人到底缺什么-第20部分

小说: 寻找成为富人的理由:穷人到底缺什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一个想干一点事情的人来说,迟迟不见行动是十分有害的,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确定的目标,而且消磨意志,使自己逐渐丧失进取心。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常常缺乏开始做的勇气。但是,如果你鼓足勇气开始做了,就会发现做一件事最大的障碍,往往来自自己的内心,更主要是缺乏行动的勇气。有了勇气,下决心开了头,似乎再往下做就会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这样不断地做下去,你就会发现离目标越来越近,你的目标正在逐渐化为现实。
“这件事对我实现最终的目标有没有帮助?”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马上停止;如果是肯定的,就加紧推进。
(2)集中你的注意力。
你放下手中正在做的工作把注意力放到别处,而不是瞄准一个目标直至完成,忽略工作中的轻重缓急,会使你的工作质量和数量俱损。
每天安排2 到3 个小时完成你认为最重要的工作——确保你只有在完成这项工作之后再去做其他的事情,最重要的是,集中注意力,不要让你的大脑四处游荡。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听一堂“课”:
一天,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商学院的学生讲课。
“我们来做个小测验。”专家拿出一个透明的玻璃瓶放在桌上,随后他取出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块,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头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
“瓶子满了吗?” 他问。
“满了。” 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
专家一笑,从桌子下取出一桶沙子倒了进去,并敲击玻璃壁使沙子填满石块的间隙。
“现在瓶子满了吗?”
“可能还没有。”这一次学生有些明白了。
专家点点了头,拿过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他望着学生问。

第65节:让目标指引“淘金”行动(11)

“时间是挤出来的!”一个学生举手发言。
“那还不是我想要说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块放进瓶子里,那么你就再也无法把它放进去了。切记,先去处理大石块,否则你就会错过了。”
每一天我们都在忙,每一天我们所做的事好像都很重要。每天,我们都在不断地往“瓶子”里倒“水”加“沙”,但是很少有人懂得先把“石块”放进去的重要性。太多的“水”和“沙子”消磨了我们大部分的注意力,结果我们忽视了更重要的“石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那就是在我们的财富行动中,必须集中注意力抓大事,把最重要的目标写进财富的计划书中。因为时间是有限的,太多的注意力分散在繁杂的小事上,大事永远不会纳入你的视野范围内。
(3)制定行动计划
拿出纸和笔,为你的目标写下行动步骤,拟定计划。你可以从容易实现的小计划做起,一个一个来,只要有进展就会在无形中给自己增添信心。
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是这样做的,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也不例外。
罗斯福是个一身充满着精力的人,他时时不断地与自己来竞赛,用这种竞争的方法使自己尽力做事。他把他所做的事都记载下来,然后拟定一个计划表,规定自己在某时间内做某事。如此,他便按时做各项事。从他的办公日程表可以看出,从他上午九点钟与他的夫人在白宫草地上散步起,至晚上招待客人吃饭为止,总是有事做的。当他去睡觉的时候,他能完全丢弃心中的一切忧虑思考按时去睡。
细心计划自己的工作,这便是罗斯福之所以办事有力的秘诀。每当一项工作来时,他便先计划需要多少时间,然后安插在他的日程表里。由于他能够把重要的事很早地安插在他的办事程序表里,所以他每天能够把许多事在预定的时间之前做完。
譬如有人请他演讲或写文章,早在日期未到之前的2~3个月,甚至6个月,他便马上准备起来了。他这种办事迅速的态度,使他能自由办别的事。他虽然办事很起劲,但却不是仓皇急忙的样子。他总是不浪费时间,不是玩便是工作,两者都全神贯注地对待。
你也应当计划你的工作,在这方面所花的时间是值得的。无论你做的事是多是少,都要拟定一种程序表,尽力按着表去做。如果你的事太多,而时间不够,则选择最重要的做好,把不重要的删去或置后。如果你每天有计划,那么你在每刻钟之内,都应当晓得做什么事,你就会发现对于普通的工作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好,还有多余的时间去寻找别的事做。
最好的竞争,是与你自己的成绩竞争。把你每天所做的事,都记载下来。你要今天打破昨天的纪录,明天打破今天的纪录。
如果不计划,你总不会成为一个工作有效率的人。无计划的人,做事总是打圈圈,做了的事又做一次,自己阻挡自己前进。而且最糟糕的是,把自己的精力耗费在担心没有什么成就上。
很多人都有一个坏习惯,非等算计到“万无一失”,才开始行动。其实,这是懒惰的表现。周密的计划自然不可缺少,但单以没有周密的计划而不去行动为借口,是可悲的。目标是对未来的设计,肯定有许多把握不准的因素,目标真的适合自己吗?我的目标可以实现吗?只有行动才是最好的检验。“穿上鞋子才知道哪里卡脚”,因此,还是先行动起来。
(4)克服拖延
如果本来只要一小时的事,而拖延到一天才做完,实在是得不偿失。虽然你最终完成了工作,但拖后腿使你显得不胜任。为什么会产生延误呢?是因为缺少兴趣,你就应该考虑一下你的择业;如果是因为过度追求尽善尽美,这毫无疑问会增多你在工作中的延误。社会心理学专家说:很多爱拖延的人都很害怕冒险和出错,对失败的恐惧使他们无从下手。
仔细思考一下,拖延的事情迟早要做,为什么要推后去做?立即做完以后可以休息,而现在的休息,也许往后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第66节:让目标指引“淘金”行动(12)

拖延是行动的死敌,也是成功的死敌。拖延使我们所有的美好理想变成真正的幻想,拖延令我们丢失今天而永远生活在“明天”的等待之中,拖延的恶性循环使我们养成懒惰的习惯、犹豫矛盾的心态,这样就成为一个永远只知抱怨叹息的落伍者、失败者、潦倒者。
世界成功学之父拿破仑·希尔认为:要成为一名成功人士,你必须积极地努力,积极地奋斗,成功者绝不拖延,拖延者很难成功,永远都不要对自己说:“明天再去行动!”
“今天能做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一遇到问题,他们不花费时间去发愁,因为发愁不能解决问题,只会不断地增加忧虑。当成功者开始集中力量行动时,立刻就兴致勃勃,干劲十足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别再等了,现在就动手做吧!”任何时刻,当你感到拖延苟且的恶习正悄悄地向你靠近,甚至当此恶习已迅速缠上你,使你动弹不得之际,你都需要用这句话提醒自己。
总有很多事情需要完成,如果你正受到怠惰的钳制,那么不妨就从碰见的任何一件事着手。否则,事情还是会不断地困扰你,使你觉得繁琐无趣而不愿动手。
如果你面临一个大的工程,把它们分成小的低风险的部分,每天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部分。当然,不要苛求完美,让自己稍感轻松。
拖延是一种习惯,行动也是一种习惯,不好的习惯要用好的习惯来代替。
把握今天,活在当下
上面说过,成功者从来不拖延,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就动手去干。他们忙忙碌碌尽所能干了一天之后,第二天又接着去干,不断地努力、失败,直至成功。
拿破仑·希尔说:“生活如同一盘棋,你的对手是时间,假如你行动前犹豫不决或拖拖拉拉地行动,你将因时间太长而痛失这盘棋,你的对手是不容许你犹豫不决的!”
如果你把一天所浪费的时间记录下来,可能会令你大吃一惊。浪费时间的人就像下面故事里的年轻人,从来没有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一个一无所长的年轻人,至今碌碌无为。有一天,他就去拜访时间老人,希望能够为他的未来指点一条道路。
时间老人问他:“你为什么来找我?”
年轻人回答道:“我至今仍一无所有,恳请您给我指明一个方向,使我能够找到人生的价值。”
时间老人摇了摇头,说:“你和别人一样富有啊,因为每天我也在你的‘时间银行’里存下了86400秒。”
年轻人苦涩地一笑,说:“那有什么用处呢?它们既不能被当作金子,也不能换成一顿美餐。”
时间老人肃然打断了他的话题,问道:“难道你不认为它们珍贵吗?你不妨去问一个刚刚延误乘机的游客,一分钟值多少钱;你再去问一个刚刚死里逃生的幸运儿,一秒钟值多少钱;最后,你去问一个刚刚与金牌失之交臂的运动员,一毫秒值多少钱?”
听了时间老人的一番话,年轻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时间老人继续道:“只要你明白了时间的珍贵,去发现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你脚下的路便会慢慢明朗起来。”
有许多人失败都是因为把时间浪费了。一个人之所以胜过别的人,是因为一个人能够节省别人浪费的时间。时间老人说得不错,我们每天都拥有86400秒的时间可以支配。只要我们拥有现在,那么我们就是富有的。如果你不珍惜,时间就会像风一样从你身边溜过。当你懂得让每一秒的时间都应该给你的奋斗涂上一抹色彩,填补财富的空白,那么你的一切自然就绚丽起来了。
“现在”这个词对成功的妙用无穷,而“明天”、“下周”、“以后”、“有一天”等等,往往就是“永远做不到”的同义词。有很多好计划没有实现,只是因为在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开始”的时候,却说“将来有一天会开始去做”。
今天无论你怎么用力摇树,明天的树叶也不会在今天落下来。世上有许多事是万不能提前的,活在当下,抓住今天才是谋财致富中最实实在在的态度。今天无论你怎么为昨天打翻的牛奶哭泣,它也不会再次出现在你的面前。不为昨天的记忆所累,牢牢地把握今天。
遗憾的是,很多人不是陶醉于过去,或者为昨天后悔,就是整天憧憬明天,幻想未来的美好,唯一忽略了今天的存在。这样的结果会怎样呢?请看下面的故事:
一位西方考古学家,无意间在古罗马城的废墟里发现一尊“双面神”的雕像。这位考古学家虽然学贯古今,却对这尊神像很陌生,于是问神像:“你为什么只有一个头,却有两副面孔呢?”
“因为这样才能一面察看过去,一面瞻望未来。”双面神回答。
“可是,你为何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考古学家追问。
“现在?”突然,双面神号啕大哭起来。原来,他就是由于没有把握住“现在”,罗马城才被敌人攻陷,它因此遭人丢弃在废墟中。
双面神的悲剧值得我们深思,察看过去和瞻望未来没错,但是不能忽视今天的存在。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未来是现在的延续。你既然无视于现在,即使对过去了如指掌,对未来洞察丝毫,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认准了路就走下去
一个年薪十多万美元的年轻经理讲过这样一个关于他自己的故事:
“我被任命为发展部主任的时候,公司只给了我两个人。当时公司并没有个具体的目标,指导着我去怎么做。我们经过无数次的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后,看准了一项前景相当可观的项目,但在后来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接踵而至的困难几次使我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董事长给我的那封信。于是,我就打开了那封信,信上只有一句话:‘年轻人,如果你这时已经认准了一条路,你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从来没有一条成功的路是别人为你走出来的。’就是这句话,不仅使我渡过了那个难关,而且让我一直走到了今天。”
回想自己,我们也曾闪现过和桑德一样智慧的火花,我们也许走过像上述年轻经理一样艰难的路,不同的是,我们最后亲手熄灭了那朵火花,黯然退出了那一程路,留下了点点滴滴失败的苦涩。
传说,上帝在造人的时候,顺便也为每一个人造就了一条走向成功的路。后来有许多死去的人找到上帝,说上帝欺骗了他们,因为他们至死也没有走出一条成功的路。上帝笑着对那些人说,“回首看看吧,你的无数个足迹都在成功的路上,但你又无数次中途让它改变了方向。”
如果你在今天作出决定,然后明天又变更决定,那么,你注定要失败。认准了路,就要坚持下去,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让自己的野心成真。西方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就是这样成就自己的伟大,先让我们看看他没有出名之前的表现吧!
开学的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每个人都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并微笑着对大家说,“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心想:这么简单的事情,有谁做不到的呢?
一年之后,当苏格拉底再问那些一年前信誓旦旦的学生时,全班却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了下来,这个学生不是别人,就是以后的又一个大哲学家柏拉图。
一个简单的小事都坚持到底,我们还有理由怀疑柏拉图有什么做不到吗?反过来,我们自己呢?
我们能够把自己的野心坚持多长时间?口头承诺的矮子可能不计其数,但是行动上的巨人却屈指可数。一生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这应该是对自己生命最好的交代。梦想和现实之所以存在差异和距离,排除偶然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是因为我们把它随意丢弃,以至于走得太远,丢失了自我。把你的野心化为人生蓝图,并坚持下去,那么,这个世上还有什么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