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重生之幸福来敲门 >

第7部分

重生之幸福来敲门-第7部分

小说: 重生之幸福来敲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晓虹心里说,作为一个孩子,不是特殊情况,谁愿意没事就被人不断地唠叨着要学习呢。
“你这孩子,说得好像自己现在有多大了一样。”
“可不是大了嘛,我已经过完六周岁生日,虚岁要七岁了。”
“呵呵。”张梅英笑笑,又说,“你小孩子不懂,那是你二妗把你当亲人,才愿意去说你,希望你向高处走,不然任凭一个路人,谁去管你是好是歹呢?”
李晓虹深以为然,上一世小时候,她总喜欢去大妗家,因为大妗不说她什么,看着就很慈爱,但有事的时候,大妗只想着占自家便宜,只有二妗,才在有条件的时候,不断帮助自家。
“妈,你说得不错。”
看女儿这次乐意听自己说,张梅英也来了兴致:“虹,你二妗人不错,以后你得好好对她,可不能像原来那样都不怎么理你二妗。人都是相互的,你不对人家好,人家凭什么愿意去对你付出?”
这是自家妈朴素而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李晓虹想想也是的,不管一个人交际水平如何,还是只有真心才能换来真心,一个人虚假,时间久了总会看得出来的。
两个人走着说着,走到陈家村,太阳也就升高了一点点儿。初升的阳光照在妈妈身上,使她周身沐浴在一片金色的光芒中,神情平和,神色放松,拉了半天车又显得那张鸭蛋脸红红地很有光泽,这一切让妈妈显得特别美丽。
“妈,你真好看。”
“你这小嘴,在说什么呢?好啦,不用给妈妈灌迷魂汤了,既然你愿意干就干吧。咳,你这倔性,也不知是像谁,我和你爸都不是这么性格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哪怕来块砖砸晕我也好啊,很想听到别人眼里的此文到底是什么样的。

☆、豆腐

李晓虹知道妈妈这关这才终获通过,只是笑嘻嘻地不说话。
去了陈相家,按照讲好的条件拉了半板豆腐,为了让她们带着方便,装豆腐的板也借了一块给她们用,反正这东西也不值钱,只是几个木板拼凑了一下做成的。
回去的路上,李晓虹没让妈妈拉车,既然说好了要自己干的,就一切都自己来。
其实半板豆腐真是没多重,架子车上前方还有一条带子可以斜披在肩上,这样就可以用上全身的力气拉车前行。李晓虹也只是在路有小坡度时才用上带子,其它时间路平稳的时候就自然架着车向前走。
看一路李晓虹轻松自如,张梅英才终于放下了心事。
回到家,李晓路已醒来,正在邻居家院里玩要。看到李晓虹和妈妈,高兴地扑了过来:“妈妈,姐姐!抱!”
谢过了邻居,张梅英抱着她回了家。
看到架子车上豆腐,她眼睛一下子亮了,手指头放在嘴里唆着。
“豆腐!豆腐!”
“要吃吗?”
“吃!”
“想吃好吃的下次不要唆手。”
李晓路乖乖点头。
“还有,看看你的小黑手,去洗洗才能吃。”
从院子里盛水的大缸里舀了些水,李晓路乖乖地伸出她的小脏手,洗好后吃起了豆腐。
“好吃吗?”
“好吃,还要。”
“吃了这一小块儿后不能再吃了,不然小肚肚要疼了哦。”
说到肚子疼,李晓路捂着自己的小肚子摁了摁,不解地望着姐姐,意思说:“小肚肚不疼”。
看着她的嫩白小脸,李晓虹心里盛满了喜悦,蹲下身子看着她说:“你忘了上次你肚子疼的事了?吃多了就会疼哦。”
李晓路被姐姐告诫不能吃,可乌溜溜的眼珠还眼巴巴地望着车上的豆腐。
“回头姐姐给你炒了吃,生的不能再吃了。”
李晓路这才答应下来。
张梅英看大女儿带着小女儿带得不错,放心地让她两个在家,把豆腐从架子车上卸下后,拉着架子车去地里了。
让李晓虹像卖豆腐的那样吆喝,她试了试,自己真不好意思叫出来。她想了想,拿了个玩具皮球给妹妹玩,自己拿毛笔写了几张告示,说明自己家有豆腐,随后准备在全村各个比较热闹的地方都贴上一张。
她一手拿着几张白纸,一手端着一个放浆糊碗在前走,李晓路像姐姐的小尾巴一样在后跟。
一路上,李晓虹都甜甜地笑着打招呼,这时正好不少下地的人回来准备吃早饭,就问:“晓虹,你们姐妹俩儿这是干什么去?”边问边还用好奇地目光扫过她手中的东西。
听到别人问,李晓虹正好停下来介绍自己家的生意。
“嫂子,你准备下地啊,我家从领村进了豆腐,这不,正准备贴上告示,让咱们村的人都知道这事呢。你家来一块吧,这豆腐鲜滑水嫩,你吃了它,时间长了皮肤就会像这豆腐一样,白嫩滑溜。”
说得嫂子笑了起来:“晓虹的小嘴是怎么长的啊,这么能说。豆腐怎么卖的?”
“五毛钱一斤,不用钱用豆子换也可以,一斤豆子换一斤半豆腐。”
说着,身边就围上了几个人:“老李家的闺女有出息了,这么小就会卖豆腐。”
“什么出息啊,不过是地里的活也我干不动,闲着换两个零花钱罢了。”
“你才几岁呀,认识秤吗?”
“我妈专门考过我的,你就放心吧婶子,保证秤给得足足的。”
又转头问另一个:“叔,你也来一块吧,吃了豆腐更有力气,还顶饿,正好多干会儿活。”
正如李晓虹猜测的一样,正逢农忙,都愿意吃些好的顶顶,并且可以拿豆子换豆腐,反正是自家地里产的,怎么吃不是吃啊,吃了也不会亏。
一会儿功夫,等李晓虹把告示贴完,全村里还没下地的人一大半儿都基本都知道了李志家在卖豆腐,卖豆腐的还是他那刚七岁的大女儿。豆腐很快就卖出去了三分之二,剩下的豆腐也不用愁,还有不少人正全家在地里干活呢,看这情况,中午大概就能卖完了。
不出所料,家里的大座钟还没指到12,豆腐已卖得净光,要不是李晓虹提前放起来了一块,自己家都没有吃的了。
想了想,妈妈也快要回来吃饭了,中午干脆就做个大烩菜算了,连汤带水的,配着妈妈自己蒸的馒头,也是一顿不错的饭。
说干就干,李晓虹去院外自己家菜地,菜地里种了一排辣椒、几棵西红柿、一畦白菜、一些葱,红红绿绿,十分好看。
菜地因为紧邻着村子,自家吃菜方便是方便了,就是有的村民自己家养的猪不给圈起来,弄不好跑到菜地里转一圈儿,把菜都糟蹋了。
没办法,张梅英在菜地周围种了一圈儿的花椒树,经过几年的成长,已枝叶茂盛。花椒树不高,从低处就开始发叉,整个成了天然的篱笆。李晓虹从专门留的一个小门进去,拔了一小把儿葱,薅了几颗白菜,从菜地出
来,随手把挡门的木板又遮回原位,又摘了些花椒下来。
回到家,把葱和白菜洗好,从屋檐下摘下自己种的蒜。本地蒜瓣不大,但味道很冲,剥好后,等油七分热后,把葱、蒜、花椒一齐放入爆了下,才把淖过水的小白菜放入翻炒,然后注入热水。回大屋拿出剪刀,找到自己家留着吃的宽粉条,剪了一些下来,洗好后和煎得金黄的豆腐一起,放入了锅内。
待粉条快熟时,又滴了一点儿香油进去,一股诱人的香味就飘了起来。
李晓路嗅到香味过来了,捂着小肚子叫饿。
“好,咱们一会儿就去叫妈妈回来吃饭,等妈妈回来了我们一起吃。”
李晓虹在脚下垫了个小凳子,把菜锅从灶上端下来,又深吸了口气,才勉强把一个很大的猪食锅放上去,然后才舀水进锅。不然先在锅里放水,李晓虹试过自己根本端不动。又把原来泡好的红薯渣也倒进锅里,盖上盖子,用钳子捅了捅灶里的煤,使它燃得更旺,才关上门出来。
地并不远,李晓虹拉着李晓路的手六七分钟就到了。
“妈,吃饭了!”
“好,装一车红薯我们就回家!”张梅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笑着回答。
“哟,嫂子,你家晓虹可真能干,都会给你做饭了。”
相邻的地是李霞家的,她见李晓虹姐妹来了,笑着夸她。
“晓虹是很棒,不过我这也是没办法,家里也没别人了。幸好有她帮着做饭,不然我可真有些忙不过来。”
张梅英把用干烟棵的杆做成的围栏摊开,在架子车上围了一圈,李晓虹用手扶着免得它倒下,张梅英又用粗麻绳在围栏外缠了几圈,把绳头绑在了车把上。
今天的收成不错,风调雨顺,每棵红薯秧上结的都有拳头大,一垄垄整齐地放着。
她们先把红薯拾到一个大筐子里,拾起大半筐后就倒进车里。看母亲和姐姐都在拾红薯,李晓路也跌跌撞撞捡起一个要递给她们。但地里都是刨红薯刨出的坑,她一不小心就摔了个屁股墩儿,看大家都在忙,自己手撑着
地爬了起来,就是脸上嘴上沾得都是土,“呸呸”吐了两口。
“路路成小花猫了,羞不羞啊。”
大家都笑着羞她。
李晓路左右看看,看大家笑她,“哇”地大哭起来。
李晓虹蹲下拥着她,用她衣服上别的小手帕给她擦了擦嘴上的泥:“路路可棒啦,都会帮妈妈和姐姐干活了,不哭啊乖。回家姐姐就给你吃好吃的。”
李晓路用手指着笑得最厉害的一个人说:“坏人!打他!”
“好,他是坏人,谁让他笑话咱们路路呢。”
李霞憋着笑,说:“你叔是坏人,竟然笑咱们路路,看婶子打他哦。”说着,假装在她老公李大山耳朵边两手“啪啪”虚拍了两下。
原来小时候妹妹就不吃亏,李晓虹想。
又哄了哄,李晓路才抽抽答答不哭了。
说说笑笑,很快,车里已装满了红薯。
张梅英把皮带套在肩上,两手紧握着车把,手上青筋暴露,腰弯着,整个背部几乎都要和地面平行,如同一张弓,奋力向前。李晓虹也在后面用力推,可种过庄稼的地面是虚软的。车子动了动,没能挪动起来。
“咳,嫂子,你也不说一声!等等我们!大山,你去帮梅英嫂推一把。”
有李大山这个棒劳力在后面推着,车子轻松向前行去,很快就到了地头的大路上。
“好了,到这儿就行了,这路地面硬,我拉得动。谢谢!”
“谢啥呢,搭把手的事,再说,我用你家那么多次农具,要谢得谢多少次啊。”拍拍手上的土,李大山憨憨地说。
张梅英喘着粗气,把车子尾部着地放在大路上,准备歇口气再走。再走的时候,她两手压着车把跳了起来,利用整个身体的重量才把车把压了下来,尾部离开了地面。
李晓虹在后面用力推着,随着车子开始向前。
一般情况下,最开始行动时比较费劲,真正动起来,有个向前的惯性,倒轻松一些,所以两人的速度比较快。李晓路在后面跟不上,有些着急,叫了起来。
“路路,姐和妈要拉车,你慢慢在后面走啊,一会儿来接你。”也许习惯了家里总有事在忙,她要一个人,李晓路乖乖点了点头。
一路上,站在车后,也能听到妈妈呼哧呼哧喘气的声音,李晓虹想,也不怪妈妈一直想要个儿子,在农村,女子的力气还是太小了。夏收和种植的时候还好,到了秋收,就力有不足。并且,此时还不是最累的时候,力气小,一次少拉一点儿也能拉回家。但等到了磨粉子和做粉条的时候,那可真是难干,力气小,用红薯淀粉想和成面都和不动。也不知道往年妈妈怎么坚持下来的,怪不得她早早就那么苍老了,都是这样干活给累得。
一路向前走,不用看,李晓虹也知道妈妈定然满头大汗。
她不由眼睛酸酸的,妈妈就是太辛苦,后来才早早驼背,还得了腰椎突出的毛病,稍一劳累,腰就像断了似的疼,一年四季贴着膏药,还老骗自己说身体没事。她就是那样一个闲不住的人,后来其实家里条件已好了,地也不多,可她在农村,自己家没事她就去帮别人干活,后来听说城市房价贵,竟然去租别人的田种,就想着给自己姐妹多挣些钱,买房住。自己怎么那么笨,不知道把妈妈接走呢。
几分钟的路,很快就到家了。
把车里的红薯卸下来,李晓虹去接妹妹,发现她自己溜溜达达也快到家了。
作者有话要说:却说家人看到我写的古体诗,说:“我觉得你写的这诗差不多和那个获奖的叫什么《将进茶》的相媲美。”
却说此前,我正在批评那个获奖的作品,说和打油诗差不多。这就是现世报,还得快。

☆、挣钱

看到女儿把饭都做好了,猪食锅也放到了灶上,张梅英又是欣慰又是心疼。女儿是越来越懂事了,哪家的儿女像自家虹虹一样又爱学习又不娇气,这么小就帮家里干活?她决定,女儿还小,哪怕她做得饭再难吃,自己也不埋怨她,而要多鼓励鼓励女儿。
噫?掀开锅盖一看,做的饭竟然还像那么回事,一点也没糊也不夹生,盛到碗里尝了口,味道还不错,最起码比自己做得好。
“虹虹,你怎么会做饭的?味道真不错!”
李晓路端着她的小铁碗,坐在桌子边,听到妈妈说话,也说:“好吃!”
说完还重重点了点头,以示自己说的没错。那乖巧的样子,让李晓虹忍不住在她脸上亲了一口,李晓路习惯了姐姐对自己的突袭,知道这是表示喜欢自己。还把脸侧过去,示意另一面还没亲。
可听到两人的话,李晓虹心里猛跳了一下,怎么忘了这回事呢?记忆里自己小时候不爱做饭,都是宁愿去地里干活也不愿留在家里做家务。嫌灶用着麻烦,家务繁琐没意思,所以现在这个年纪还不会做饭呢。
就装着一付骄傲的样子说:“那有什么学的?天天看你那么做,我自然就学会了。”
张梅英没有怀疑女儿的话,她心目中,自己女儿自然是最好的,最聪明的,学习都那么好,做饭这种事也的确是一看就会。
这时猪食也煮好了,因为特意煮得比较稠,李晓虹拿了一个专门喂猪的桶,加了些水进去,又抓了两把糠,切了些红薯叶搅拌后倒进了猪食槽里。
等闲下来,李晓虹给张梅英冲了杯茉莉花茶,乘妹妹在一边玩,坐在张梅英身边,有些得意地小声问:“妈,你知道我挣了多少钱吗?”
张梅英觉得有些好笑,女儿这时才像个小孩子。刚才她一直没问,就是怕卖得不好,提起这事会让女儿伤心。这样看来,情况应该不错了。
“我算了算,挣了五块钱,三十七斤黄豆。”
“这么多?”张梅英有些吃惊。她真没想到,半板豆腐竟然能有这么多的收获。仅黄豆就足够付给陈相家的本钱还有一点儿结余,钱就是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