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印尼盾暴跌,1美元本来兑换8500印尼盾,一下子跌到了1∶13000,大部分供应商都转向印尼采购,包括和巴西合作多年的台湾人。
当时的卢光伟也非常犹豫:如果按照原来合同中规定的汇率从巴西订货的话,自然能够赢得巴西人的尊敬和喜爱,今后就能够得到更优惠的价格,但贷款利率加上汇率损失,折合起来要亏损1700多万元人民币,这几乎是当时卢光伟一整年的利润;可是如果毁约的话,自己这3年在巴西辛苦经营的渠道和信用都要毁于一旦。
怎么办呢?要做这个决策实在太困难了。
当时的卢光伟敏锐地意识到,未来两三年中国的房地产业必然还会发展,自己是有机会把这笔钱赚回来的。尽管面对这笔巨额的损失,卢光伟无法确定自己需要多久才能赚回来,但是,最终他还是把钱打到对方账户上。
卢光伟认为,就像森林里的树木一样,一年长一个轮儿,所有的事物也都有周期。这是该做的事,不得不亏的钱。整个中国的房地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今后两三年只要保持增长,这个成本我承担得起。
正是卢光伟这个明智的决策,获得了巴西商家的信誉,从而使他在巴西的商业发展越来越红火。卢光伟在回想当初的决定时,曾经感慨地说:“现在回想起来还算幸运,因为当年绝大部分经销商都宁愿选择毁约,以避免这笔损失。而我,不仅仅给供应商带去了资金,也确立了自己在巴西良好的名声,其他供应商也都倾向于给我供货。”
许多时候,当你在哀叹商场上的失败时,你不妨仔细地想想,自己是否过于追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过分追求眼前利益,无异于杀鸡取卵,给自己的发展设置障碍。用利益换发展,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愧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15。安心做好一件事情(1)
浙商商道:纵使蜈蚣有千万只脚,它也只能走好一条路。
浙商自白:做专才能做精,做精才能做好,做好才能做强,做强才能做大,做大才能做久。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一个人去烧水,一壶水烧到99度,他满以为差不多了,就撒手去烧另一壶水,待另一壶烧到99度时,他又去烧其他壶的水……烧到最后,他连一壶水也没有烧开。
——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给所有的经营者讲过这样的话:“把你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住这个篮子,不要让任何一个鸡蛋掉出来。”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做一件事情时,一定要坚持不懈,不能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做大还是做强?这是每一个创业人士都会遇到的两难问题。一般来说,做大不等于做强,当你刚开始经商或者创业的时候,并不一定要做大,但是一定要做强,而做强就需要专心做一件事情,不要盲目地一些看来似乎有发展的项目,从而分散自己精力,废弃主业,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主业无法做强,做大也只是一个空壳子。
许多浙商认为,在创业阶段,要使企业发展,要把生意做大,必须安心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把企业的专业做强、做大。
被称为“中国新兴民营企业的代言人、温州人奋斗发家史的缩影”的南存辉是正泰集团创始人。
1984年,南存辉开始创办乐清求精开关厂。
1994年,南存辉正式成立温州正泰集团。当时的南存辉把“和谐、科学、求实、创新”作为企业经营理念,他带领全体员工不断努力,“振兴民族工业,争创世界品牌”。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泰集团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形势。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南存辉听到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意见,有人主张应该多元化、跨行业,有人则主张应该专业化、强主业。
面对这些截然不同的意见,南存辉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对比,慎重地选择了专业化道路。南存辉说:“每一个行业都有强劲的对手,都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如果我们不抓住自己的主业,盲目涉足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势必分散精力、资金,不但新的行业难有所建树,恐怕连自己的老本也都要赔光!”
他还比喻道:“一个人去烧水,一壶水烧到99度,他满以为差不多了,就撒手去烧另一壶水,待另一壶烧到99度时,他又去烧其他壶的水……烧到最后,他连一壶水也没有烧开。”因此,南存辉提出正泰集团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首先要把低压电器主业做精,“不做第一就做第二”。
现在的正泰是中国最大工业电器制造企业之一,总资产22亿元,销售额61。7亿元,经济实力名列全国民营企业五百强第4位。
正泰集团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高新科技企业,在美国“硅谷”注册成立了科研机构。主要生产成套电气设备、低压电器、通讯设备、仪器仪表、汽车电器、建筑电器、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等100多个系列,5000多个品种的产品。现拥有6大专业公司,40多家成员企业,800多家协作企业,遍布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大洲的500多家销售机构,为全国同行首家无区域性集团。“正泰”商标被认定为国家驰名商标,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被国内20多个省、市技术监督部门列为免检产品。
南存辉的经营技巧以及正泰的实力吸引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5月10日视察正泰集团;朱鎔基总理在2001年2月的北京中南海接见南存辉;胡锦涛副主席在2001年5月1日视察正泰集团;李瑞环主席在2001年9月的世界华商会议上接见南存辉。
对此,南存辉总结了这样的经验——“做专才能做精,做精才能做好,做好才能做强,做强才能做大,做大才能做久。”因此,正泰在20年的发展中,能够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始终围绕高低压电气、输变电设备、自动化仪表主业,做精做强做大。
南存辉曾经这样说:做企业跟爬山很像,开始做的时候认为很简单,结果当你越爬越高的时候,就是企业越做越大的时候,碰到困难的时候,越爬越觉得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不能回头。
可见,做企业一定要安心,要认真去做。当你已经做企业时,并不是想回头就回头,想转行就转行那么简单。这当中,不但有你前期的准备和投入,更有其他许多人的参与及努力。打算经商的人在开始时就应该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目标。
1992年,楼金炎到杭州大厦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把杭州大厦从一个账面亏损191万元,潜亏1。4亿元的亏损企业,发展成为营收88亿元、赢利10亿元的全国商业航母。2003年上半年,杭州大厦更是获得了极大的丰收,一举获得全国大型百货商场单店中创造利润、上缴国税、人均创利、每平方米创利、每平方米营收五个第一。
楼金炎认为,尽管杭州大厦在全国只能算是一个中小型商场,客流量跟上海北京等一些大城市比可能也有差距,但是,只要在经营上有个明确的定位,照样可以做得很精彩。
在杭州大厦的定位上,楼金炎根据浙江省的经济实力,把商场定位在中高档,并在五年后,发展成为高档商场,和其他的大商场错位经营,向高档的精品商场看齐。
15。安心做好一件事情(2)
楼金炎说:“我曾经做过摩托车运动员,就像骑摩托车打靶,你必须要有一个提前量,你没有这个提前量,肯定打不到这个靶上。谁能够给出这个提前量,谁能够夺得头口水,谁就能得分。”为此,楼金炎喜欢提前培育市场,专门找一些名牌的商品做。
在寻找名牌商品时,楼金炎也吃了许多闭门羹。他说:“引进这些国际大牌确实非常困难。杭州在全国来讲,只能算是一个二类城市。人家问:杭州在什么地方?我说在上海的边上,跟上海相差一百多公里就是杭州。我们去引进那些大牌子的时候,一般人家都不睬我们。”但是,楼金炎没有灰心。他们踏踏实实做了许多事。
有一次,他们看中了(Burberry的商品。这个商品在北京和上海都有。但是,当杭州大厦与对方取得联系的时候,对方说不进杭州,因为杭州太小了,进杭州就会降低商品的身价。后来,楼金炎对他们说,不进来没关系,你来看一看,看看杭州的市场,看看杭州经济发展的情况。
结果,在持续一年的商谈后,英国商人终于飞到杭州来考察。结果当然如愿以偿。楼金炎这样描述:“大概谈了一年多以后,那个英国人从英国飞过来,看了以后,他们觉得确实非常震动,觉得西湖很美,游客很多。同时他们觉得我们整个商场的氛围也比较好。特别是他们从国家内贸部、中国商会拿到一些资料后,最后被我们说动了。产品来了之后,销售情况相当好,全国第一位,比北京和上海都卖得好。”
“只要盯住一个品牌,就一定要把它拿下来。我们杭州大厦有一句俗语:不怕困难多,办法总是有的。”楼金炎这样诠释自己的成功之道。
浙江飞跃建设集团董事长张跃飞这样说道:“我感到浙商大部分不存在生存问题,主要还是发展问题。要发展,就有风险。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企业自我定位的问题。”
“那么,如何定位?是做大还是做强?我认为”做精“最重要。”
“我们是全国50强建筑装饰企业,但因为要为对方垫资,风险很大。所以,我们是在做好自己主业的同时,向相关行业做些延伸。我们主要是搞装修的,所以,就接手一些”烂尾楼“项目。比如,天津有两个烂尾楼项目,它就是没钱装修,那么,我们接手来做这个装修和营销,这样,就锁定了资金流向和风险。”
“再比如,我们最近要搞的一个”连锁快餐制“,是与团中央合作,在全国各地建立青年会馆,这与我们的产业相关,在全国各地建立的青年会馆,将有统一的装修风格,并有属地化的股份结构。这样,既结合了传统产业的优势,有连锁的特点,又通过属地化股权结构来控制风险。”
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目标,我认为我国的鞋业发展很快,每年以66。7%的速度发展。但放在整个国际市场里它还是很小很小,所以它的扩展范围还是非常广的。所以,我想把这锅水烧开,烧到100度。我的目标就是鞋王,世界鞋王。烧到这个世界鞋王的时候才达到我的目标。我想每个人不可能做很多行业,隔行如隔山,还不如把自己的专业做强做大。”
2004大连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大连百年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云前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时说:“我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一直在坚持做一件事情!”
是的,在创业的道路上,往往会有许多诱惑。当你遇到一项新的投资时,安心做自己的事情,才会把这件事情做好。如果放弃自己的事情,去做新项目的投资,搞不好就是失败。这就是所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三章人脉即财脉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脉是成功致富的关键。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成功30%靠自己,70%靠别人。人脉就是财脉,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伟大梦想的。
1。人脉是事业成功的关键(1)
浙商商道:二十岁靠体力赚钱,三十岁靠脑力赚钱,四十岁以后则靠交情赚钱。
浙商自白:欲无办大事之难题,必先倾全力做到圆世道、圆身心。
——胡庆余堂掌柜胡雪岩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什么意思?人和即关系、感情第一。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情感互动,人们能从各种人际关系中得到温暖、友情和爱,从而对生活充满信心。
曾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经商做生意,需要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如工商、税务、质检、银行这些部门都与经营者有关,要善于同他们打交道。人脉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常常听到有人抱怨,我也很想做一番事业,但是,我一没有强大的资金,二没有行业的优势,三没有贵人的相助,因此,我这一生就无法做成事业。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在经商成功的人当中,有多少人是一开始就拥有资金、正确的方向及贵人相助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达到这三个条件的,尤其是人脉更加如此。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约翰。迈耶提出了情绪智能、情绪商数概念。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绪智能,其中,智力因素仅仅占20%,情绪智能却占80%。
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认为“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
戈尔曼认为,在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情商”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1)情绪控制力;(2)自我认识能力,即对自己的感知力;(3)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能力;(4)认知他人的能力;(5)人际交往的能力。
美国还公布过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了近20年来美国政界和商界成功人士的平均智商仅在中等,而情商却很高。在美国,曾有人向2000多位雇主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的雇主,三分之二的人的答复都是:“他们是因为与别人相处不来而被解雇的。”
无独有偶,美国某人才机构的一次调查发现,在学校读书时成绩一流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当工程师、律师、医生,而在学校读书时成绩一般的学生,却大多数当了那些工程师、律师、医生的老板。无独有偶,台湾对高考状元的调查结果与此结果也极其相似。
这到底是为什么?
事实上,这就表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成绩一流的学生在校期间都非常认真地致力于学业,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心情注重人际关系,结果,在为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