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月几时有:大明帝国的叹息 作者:包瑞 >

第51部分

明月几时有:大明帝国的叹息 作者:包瑞-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吹拐f明了她是編造的。更為重要的是,她洠в幸粋證人,她在福王宮中多年,既然能把一個日期都能記得這麼清,就應該回想起更多的證人,為什麼她洠в刑岢鲞@些證人?如果說她真的認識福王(當時的身份是世子),為什麼她不直接去南京找而要通過陳潛夫這樣一個仲介呢?陳潛夫是如何發現她的,其中的細節己經消滅,我們不得而知,僅懀幻嬷~,在洠в腥俗C物證的情況下,陳潛夫為什麼一口咬定此人就是福王妃呢?從洛陽被攻佔到弘光政權的建立,期間大約有四年時間,在這四年時間裏童氏為什麼洠в腥フ倚「M酰鹊胶牍庹䴔嘟⒁葬醽碚液牍饽兀
有一種說法認為,馬士英本人並不認識福王,只是看到福王向馬士英出示了一枚璽印,就認為福王是真,並擁立他稱帝。事實上,福王的身份早在明朝滅亡之前就己經得到確認,洛陽陷落,老福王被殺後不久,崇禎就讓福王世子,也就是現在的弘光世襲了王位,當時的環境相對和平,不可能弄錯福王的身份。北京淪陷時,福王己經提前跑到南方躲避戰亂,他的環境相對穩定,怎麼可能只出示一枚璽印證明自己的身份呢?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福王稱帝並非出於馬士英的擁立,早在馬士英擁戴福王之前,福王本人己經做了許多基礎工作,得到了南京和各地將領的支援,其中與有力的,是南京守備太監韓贊周,韓贊周早年曾在福王宮中辦事,不可能不認識福王世子,如果馬士英認錯人了,不可能他也認錯人了。如果弘光是冒牌的,童氏是真的,那麼弘光應該在第一時間將其處死,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審訊,那樣的話只能審出對自己不利的結果,之所以審訊,就是為了查明事情真相。
綜之,弘光必須是真,童氏只能是假。
但是這裏面也有一個問睿粋正常的人,不可能去冒充皇帝的妃子,因為皇帝本人就可以輕易識破她的身份,這麼做簡直就是自投羅網。因此,我個人認為最有可能的是兩種情況,一是童氏精神不正常;二是她認錯了人。或許她的確進過福王宮,也確實在宮中與人發生了關係,但這個男人可能是原福王的其他兒子或是別的什麼人,而不是現在的弘光皇帝。
此案雖然了結了,但它造成的不良影響卻很難消除,不少人對弘光的身份產生了懷疑,從而影響了弘光政權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在河南頗有影響力的陳潛夫受到牽連,並被投入獄中接受眨椋@大大影響了河南這個統治薄弱的邊境省份抵禦清軍入侵的積極性。
雖然洠в凶C據證明枺贮h策劃了童妃案,但是枺贮h利用這次事件伲闪撕牍獾纳矸輳亩蟠笙魅趿巳藗儗牍庹䴔嗟闹艺。

作者:山高月闊2010 提交日期:2010…10…17 15:21
第三節 真假太子
3月28日,就在大悲和尚被處死的第二天,一個自稱太子的人被帶到了南京,發現這個人的是鴻臚寺卿高夢箕,早在1月份,高夢箕就向朝廷報告了此事,據他說,在更早的時候,他家的一個叫穆虎僕人,在從北方逃難來南方的途中遇到一個少年,說自己是太子,高夢箕得知此事後,將他藏在杭州,後來此事被外人知道並議論紛起(外人已嘖嘖矣),高夢箕見無法耄Рm,只好向朝廷報告。同時他還說,因為懼怕,他己經命人將太子送走。
高夢箕的報告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自從北京陷落後,太子的下落就為萬眾矚目,忠於明朝的人都盼望著太子的出現,因此朝中百官都建議找回太子,一辯真偽,於是弘光派人將他從途中(浙江金華)接到南京。之後,弘光派出不少見過太子的人去查驗真偽,包括給太子上過課的枺鼘m講師王鐸和黃道周,這些人回來都報告說,太子是假的,因為他既不能認出他們,又不能回憶起許多宮廷舊事。
於是弘光將高夢箕、穆虎和太子下獄並刑訊。幾經審訊,太子供認自己是駙馬都尉王昺之侄孫,名字叫王之明,但並洠в袑彸瞿会嵴嬲髦是誰。
雖然查出了太子是假冒的,但是審問並洠в薪Y束,弘光還要查出幕後主使以及可能包含的陰帧T诘诙螌徲崟r,法官在穆虎衣服裏搜到一封高夢箕的侄子高成的家書,上面寫著“二月三月往椋钡茸謽印3岩梢徊糠秩讼朐诟=ê秃䦶V擁立太子,建立政權,並涉及到在福建的鄭芝龍和在湖廣的左良玉兩位大將。
對太子的第三次審訊主要是針對“二月三月往椋闭归_的。然而無論怎麼用刑,有關人員都不招供,法官只好申請提取高成,高成到案後,第四次審訊開始,一頓嚴刑之後,高成仍不招供,對“椋币皇潞滢o。法官無奈之下回奏弘光,弘光仍不甘休,下令接著審訊,並允許對高夢箕和王之明用刑。這時參與審訊的葛寅亮向上級建議:“你衡量一下,朝廷的兵力能夠聲討左良玉的鄭芝龍之罪,並殺死他們嗎?如果真的招供了怎麼辦?忍著不追究則洠в型醴ǎ肪縿t容易激起兵變(公等度朝廷兵力,能聲左良玉、鄭芝龍之罪,而制其死命乎?若其供也,含忍則無法,搜剔則激變耳)”,馬士英聽後覺得有道理,從此不再追究“椋钡膯栴},審訊也暫時告一段落。
在此期間,外間己物議紛紛,許多群眾認為太子是真的,並認為弘光帝害怕太子奪位故意整成假的,大家並不相信審訊的結論,這似審訊只是走走過場,最終將會處死這個太子。 而“王之明”這個名字反過來是“明之王”,這婉轉地證明了此人就是太子。
南明第一猛將黃得功對審訊過程的公平表示憂懀ВJ為“各官逢迎”弘光,才不敢說真話,“枺鼘m未必假冒”,因此他上書請求在審訊過程中不要對太子使用刑罰,更不能將其處死。一些枺贮h人乾脆炮製了一份假的“太子密詔”交給左良玉,要他帶兵前往申救,在枺贮h人的鼓動下,左良玉以“清君側”為名,引兵枺拢o南明造成了極大的混亂。
弘光擊退了左良玉的軍隊,但是清軍卻乘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南京,此時太子的幕後指使人尚未查明,留下了一個歷史懸案。
在南都太子出現之前,清朝方面剛剛誅殺了一個自稱是太子的年輕人。
關於兩個太子誰真誰假的問睿叭酥鰝渲痢嗤拿魇穼<胰珙櫿、孟森等人都認為北都的太子是真的,南都的太子是假的,對於南都的太子,顧崭M一步揭示,認為這是枺盅}社黨人造郑拢詣訐u弘光朝廷的合法性。但是由於人們的見識不同,爭論仍然存在,一些認為南都“太子”未必是假的,弘光為了維護帝位,才否定太子的真實身份,而百官出於迎合弘光,也說太子是假的,因此當時的證人證言洠в锌尚哦取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認為北都太子為真,南都太子為假。相關史料汗牛充棟,顧眨仙热嗽齻渲粒撌鼍d密,然而人們對史料並不相信,在此我不想再引用史料,而是從邏輯上分析兩個案子,並進行對比,以證明我的觀點。
一、關於為了維護統治故意不承認太子的問睿:牍夂颓宄谶@個問睿嫌斜举|的區別。太子危茫牍獾畚坏膯栴}事實上不存在,在找到太子之前弘光就己經表態,如果是真的,就讓他做自己的太子。這一方面表明了弘光不會讓位,另一方面也表達了還政于太子的願望,只是時間問睿@個說法比較符合歷史與現實,較容易為人們所接受,十分可行,弘光完全洠в斜匾ハ莺μ印6宄矫嬖趯徲嵄倍继訒r雖然也放出話來,如果是真太子,就“優以王爵”。事實上,這種說法是言不由衷的,只要太子找到了,並還活著,就會引起民心動搖以及政治上的連鎖反應,這會給志在改朝換代的清朝帶來極大的麻煩,所以太子是絕對不能出現的,清朝方面無論如何也要其置於死地。
二、關於證人證言的問睿;蛟S出於懼怕和迎奉,證人有作偽證的可能,但是北都和南都的證人表現差別極大。而見過北都太子的人大多數人都說是真的,有些人保持沉默似有難言之耄Вㄈ绱髮W士謝升),清朝宣佈太子為假的佈告中聲稱袁皇后證明太子為假,但事實上袁皇后早就己經死了。太子的姥爺嘉定侯周奎也說不認識太子,可是太子被逮前幾次出入他的家門,並在他家住過幾晚,如果他不認識這個人,為什麼會讓他住在自己家呢?他這麼做只是為了自保,而那些說太子為真的人都被處死或是受到嚴厲的處罰,說明周奎的擔憂不是洠в械览怼7从^南京這邊,見過南都太子的人都無一例外地清晰表態太子為假。如果南京大臣出於懼怕或迎奉,可以選擇沉默,不必都說是假的,洠в凶C據顯示北都人的道德覺悟比南都更高或是弘光比滿清更可怕。
三、南都太子的真實身份己經查明,是駙馬都尉王昺之侄孫王之明。這個結論非常清晰,而且很方便人們去查證,如果弘光認為太子是真而故意陷害,洠в斜匾o出這麼清晰的結論,讓人們輕易地去查證其真假。而滿清卻洠в薪o出假太子的真實身份,人們無從查證。更重要的事,弘光明知太子為假,但仍持謹慎態度,要向社會交待,取得群眾的充分認知後再付諸司法。弘光帝親自降旨:“將王之明好生護著,勿驟加刑,以招民謗。俟正告天下,愚夫愚婦皆己明白,然後申法”。而滿清方面僅懀粋編造的死的人的證言就宣佈太子為假,並將其暗殺在獄中。
四、南京方面查出太子是假的之後,審訊並洠в薪Y束,而是繼續深究其背後的政治陰郑础岸虑巴}浙”這個暗語背後分裂國家的圖帧?梢姾牍獾哪康膩K不是指鹿為馬。
在清朝方面發佈的太子為假的佈告中,有一個奇特的現象:這個旨在說明太子是假的佈告透露了崇禎女兒,斷臂的懷甯公主見到太子後兩人抱頭痛哭的細節,而佈告中證明太子是假的證詞出自己經去世的袁皇后。這無疑是在暗示人們,太子是真的,證明太子是假的證據並不成立。為什麼會這樣呢?
孟森先生認為這可能是滿清方面出的一個小差錯,太子為假的證詞來自崇禎的另一個妃子任氏而不是袁皇后。
事實上,這樣的低級失铡遣豢赡艹霈F的,滿清的文稿都出漢族大臣之手,並經過層層把關,洠в欣碛沙霈F這樣的漏洞。
個人認為,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漏洞有兩個可能性:一是負責這項工作的漢族人在這個重大的歷史關頭,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有意向子孫後代透露真相——明朝的太子是被滿清殺害的。或許他還想激發群眾對文告的不滿,向滿清施加壓力,達到保全太子的目的。二是滿清有意為之。一方面為誅殺太子做好公告,另一方面暗示民眾,真的太子己經被殺了,這樣就斷絕了民眾延續明祚的希望,從而更有利於清朝的大一統。清朝統治者以這樣一個問睿俪龅膩迅嫦蛏鐣唵谓淮蛯⑻託⑺溃梢娝鼘θ嗣穹纯沟妮p視和以武力鎮壓的信心。
關於南都太子為假,北都太子為真的證據和史料還有很多,但是證明孰真孰假不是本文的目的,我們點到為止,不再一一羅列。
本文由脫水整理;地址:http://。tieku。org/263289/45。html
第四節 對新三案的鑒定
雖然新三案洠в胁槌瞿会岬闹甘梗切氯傅募斜┌l絕不是偶然的,而是與當時的政治環境密不可分。
崇禎十七年底,弘光政權出現了對枺謽O為不利的局面,逆案和順案都有了實伲缘耐黄啤T谀姘阜矫妫牍鈱ⅰ度洹方桓妒佛^,起用了許多逆案中的活人,並為逆案中的死人追贈諡號,翻案勢在必行。
在順案方面,顧杲、陳慧貞、周鑣和雷演祚和周鐘等人入獄,侯恂、黃宗羲等許多人被通緝,勢態還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
在這種情況下,新三案接踵而至。
新三案從兩個方面擾亂朝政,轉移焦點:一是伲珊牍庹䴔嗟暮戏ㄐ裕菆D至砹⑿戮Y|疑弘光政權的合法性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出現了比弘光更有繼承資格的人,二是誹謗弘光是假冒的。
其中太子案和大悲和尚案既是對弘光繼位合法性的挑戰,又包含了另立新君的圖帧M竸t直接伲闪撕牍獗救说恼鎸嵣矸荨_@些都付合枺值哪繕撕屠妗
弘光起用枺值墓珨橙畲箐吋航浻|犯了枺值牡拙,而阮大鋮眩鲠嵋幌盗械姆负蛨髲停ㄔ跂|林黨人看來)更是超出了他們的承受範圍。他們希望看到弘光政權垮臺,希望弘光和馬士英、阮大鋮身敗名裂。
關於這一點,時人己有明鑒。戴名世認為:“余姚黃宗羲、桐城錢秉鐙至謂帝非朱氏子。此二人皆身罹黨禍者也,大略謂童氏為真後,而帝他姓子,詐稱福王,恐事露,故不與相見,此則怨懟而失於實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黃宗羲、錢秉鐙極力說(至謂)弘光不是朱氏子孫,是因為兩個都是党爭的當事人(身罹黨禍者也,這裏所說的“黨禍”就是順案,黃、錢兩人都是通輯的對象。)他們的證據主要是說童氏是真的帝后,而弘光是假冒有,恐事情敗露,所以不與她相見,這個說法,完全是出於怨恨的失實之言(怨懟而失於實)。
楊鳳苞也說:“及謂福王亦偽,乃出枺帧⒀}社愛憎之口……蓋阮大鋮欲盡殺枺帧⒀}社諸君子,向後諸君子追憾其事,並恨王之任大鋮也。造言汗蔑之不已,眩龏^斷曰:‘是非明之宗室也。’甚疾之之詞爾。”楊鳳苞不僅指明了郑猿鲮稏|林(乃出枺帧⒀}社愛憎之口),更分析了這麼說的原因是弘光任用了阮大鋮,而阮大鋮要殺他們,他們不僅造郑勖锖牍猓ㄔ煅院姑镏灰眩斷言說弘光是假冒的,這不過是因為恨他才這麼說的(甚疾之之詞爾)。
黃道周在《潞王監國記》中提到:“潞藩素有令聞。先年定策,以異議故,欲羅織諸士紳,是以有妖僧大悲之獄。及事稍解,為王之明、童貴人二獄所間,得不追論。然猶誅周鑣、雷演祚,則為是故也。”作為枺执罄泻湍隙继影傅蔫b定者,黃道周也認為新三案不過是用來擾亂視聽的(是以有妖僧大悲之獄。及事稍解,為王之明、童貴人二獄所間,得不追論。)但是他出於黨見,並不能公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