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落蕊重芳 >

第61部分

落蕊重芳-第61部分

小说: 落蕊重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哥,你……”
“来人!”一声令下,帐外立时有当值兵卒入帐听命。
“立刻鸣号!”
“得令!”兵卒跑着前去鸣号,不消半刻,众将士已齐集完毕。
孙永勋越想越不对劲,抹了把汗,赶了半天的路,终于忍不住想闯进正在议事的行辕内,帐外的兵卒立即挡住他,“大将军有令,任何人不得擅入帐内。”
孙永勋听着心里发凉,“我是皇上亲派的行军监察御使,有皇上圣旨,什么叫擅入?”
兵卒并不管他,“大将军有令,请御使别帐休息!”
“你……哼!我是大将军的亲弟弟!你放我进去!”孙永勋就想硬冲,正拉扯间,里头传来孙永航的声音,“让他进来!”
孙永勋敛敛袍子,又抹了把汗,掀帘而入,里头的几名将军原本一脸严肃,见他来,一下子就似换了张面孔似的笑着拱了拱手就出去了。
孙永勋怀疑地瞥了眼,终是把目光直向孙永航,“大哥,你这到底是在干什么?入都述职需要带上十五万的兵马吗?”
孙永航看了他一眼,淡道:“这事你不必管,我自有分寸。”
孙永勋冲上几步,双手重重拍在面前的案几上,“天都禁军不过三万,加上九门司卫总共也不过五万!你一下子带去十五万人……你述职,这些兵也述职么!”
孙永航望着他,忽而一笑,“永勋,到底是长大了。”
“你别唬弄我!”孙永勋气极他的闪避,“你这么做,让爹娘怎么办?让孙家怎么办?你在城外驻兵了,想干什么?让女皇把大嫂放出城来么?这可能么!你这是……”孙永勋忍了又忍,却实在憋不住,“你这是造反!”
孙永航听着他说,沉默了会儿,却只站起身来浅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哪有那种心思,你想得过多了!”
孙永勋既惑于他的清淡,又想不通透,虽满腹怀疑,到底也不能再说什么,然而心却老吊在那儿。
扬威大将军忽然班师回朝的消息振奋了天都百姓,然而却叫女皇心中大为吃惊。“朕并未叫孙永航现在就回来,前方战事未毕,他何以忽然班师?还带了十五万兵马屯驻天都西郊?”女皇神色阴沉,似是那欲雨的云,闷着动地的雷。
孙家这一下个个都呆了,孙永航有何目的他们已无法去猜测,光是看着朝堂上女皇晦暗阴沉的神色,几人的心都开始抖了。
回到府里,孙骥劈头就骂孙骐,“你养的好儿子啊!哪一天让孙家消停过!啊?”他边骂边来回走着,“现在可好!好容易打了几场胜仗,孙家也开始太平了,现在可好,领着十五万兵马回都述职?!他要干什么?啊?”
“孙家居然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孽种!”老二孙驰也恨声道,“这可怎么办啊!皇上不知会怎么处置咱们呢!”
孙骥听着立刻顿了步子,“他这不是针对皇上,是针对的我们!是孙家上上下下百十数人的命!”
孙骐夫妇此时也做声不得,只任着几位兄弟骂,于写云都快哭出来了,“我们也不知道航儿这到底是怎么了!竟一声不吭地这么干,想他也不会干出什么糊涂事,他的亲爹娘,亲儿子都还在这儿呀……”
六房的宣盈璧听说,也急了,想着即刻发信给远戍瀛州的孙骏,但丫鬟还没出府,即被禁军兵马给拦住了。
众人一听个个都吓破了胆,女皇都把禁军出动了!这可好,这是皇上的禁军啊,虽暂时还未冲进来,但一旦进来,孙家上下,又有哪个能逃生?
慌乱间,有人忽然想到了骆垂绮,“三妹子,你家媳妇不是和端王爷有交情么?能不能求求看?”
于写云似是乌云堆里破开了一线阳光,立刻喜道:“对!对!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真是糊涂了!”说着正要过去请人,却听得孙骐在边上冷冷地补了一句,“整个府都被围了,有通天的本事能出得去么?如若知道咱孙家在这节骨眼上还和端王有联系,皇上会怎么想?只怕到时候端王自保还不及,不落井下石就已经不错了!”
难得孙骐如此清醒而冷静地说了番话,众人都一怔,而后又都沉寂下来,这一回,难道就真的只能等死了么?这孙永航到底想干什么呢?
孙府围禁的事骆垂绮自然也知晓了,历名心中担心万分,骆垂绮也将菁儿紧紧带在身边,不准他四处去玩,也嘱咐了荻儿,除了秋芙院、回影苑,再不准到其他园子里跑。
溶月心里头着急,然问着骆垂绮,骆垂绮却只是一脸严峻,目光深沉处,似是难解的挣扎。隔了一夜,也就是孙府被围第二日,骆垂绮忽然叫来了历名,“历名,你近来有没有听到皇上有什么动向?”
历名想了一阵,摇头,“没有,不过是前些日子去看了回重病的信王而已。”
骆垂绮一怔,继而眼中闪过一抹光,她垂下头,看着自己的手,那纤白的指腹间有几道指甲印,结了痂,呈现出浅浅的褐色。骆垂绮目光忽然软了下来,叹了口气,轻轻吐了句,“原来如此……”语声绵软,似是针对历名在说,却又似自言自语。
宫中,女皇愤愤地望着天边只打着雷却不下半颗雨的懊闷的云团,听见身后有脚步声,也不转身,只阴冷着声音:“孙永航来谈什么条件了?”
效远敛了眉色,不敢答上半句,只将手中奏表呈了上去。
女皇接过翻开,却又没心思细看,只一手扔在边上,“你说,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效远微微沉吟了下,才尽量斟酌着字眼回禀:“启禀皇上,孙侯爷说,既然抗匈政策已大行天下,那天下兵马司也当一并交予,以调配天都各地府兵,巩固边防……所以,请,请青虎符。”
“什么!”女皇重重地拍了记半榻的扶手,“孙永航!”
效远也半声不敢再答。“玄虎之下,青虎令行”,那可是碧落兵制两大符印,玄虎符由女皇亲自掌领,而玄虎符之下,就是青虎符,有了这枚印符便是掌握了天下除禁军以外的所有兵马了。在平南一役中,女皇下赐过,然而事后终觉兵权过大,便一直收归自己执掌,再不曾外放。此时孙永航不但在圣旨之外要求青虎符,还在天都西郊屯驻了十五万兵马,其用意,近于逼宫啊!
女皇气怒攻心,一时又重咳起来。
效远也未曾料到孙永航竟会如此作为,也犯难极了,“皇上,这匈奴外逼,军中诸将又是由孙永航亲自提携上来的,皇上如若不赐,只怕碧落边关有变啊!还有麟王至今未出一兵一卒,也是费人猜疑。”
“他,他孙永航这是来逼宫的!”女皇将案桌上的奏报全数掼在地上,“述职!说得倒好听!”然而女皇气归气着,却仍叫效远准备拟旨,加封孙永航为武安王,食邑万户,授青虎符。并命其即刻赶赴边关,总领抗匈事宜。
天都诏书一发,然而孙永航却仍是未动,谢恩表自然是一番倾力相报皇恩浩荡之语,然而末了却加上了家中妻小受圣眷殊隆,不胜感佩之语。女皇何等锐利之人,一眼便瞅出关键,一时气极,将这份奏表扯了个粉碎扔在地上,同时吩咐效远将那日一同前往信王府的人全数逮起来严刑拷问。
然而另一面,女皇虽气怒已极,却仍是咬着牙朱批一挥,将因病延判的信王渎职一案判了:将信王贬为安信王,封地为达中郡。
乾定九年八月十九,信王因重病薨于途中,妫沧袭爵位,上书乞葬先考,遭女皇驳回,无奈,妫沧只得自为“辍陵”,暂安信王。
孙永航自此方才领青虎符而归外关。

第三十章 人共梅花老岁寒(1)

萧条腊后复春前,雪压霜欺未放妍。
昨日倚阑枝上者,似移芳意入新年。
碧落与匈奴这一攻守战,一打就打了三年,孙永航以碧落最为出色的骑兵与射程最远的强弩与火弩为防守,时而固守城垒,时而精骑出袭,不拘定法,拖了匈奴三年,不但夺回了所有的失地,还引兵进驻了古俞安地界。
俞安以山立郭,贯通戎嘉山川,襟带青州,咽喉雍显,左控五原,右带隐台,是天都面向匈奴的第二战线。孙永航上书筑城迁民,一举奏准,自此,匈奴突入中原的防线又多一重。
巩固一处,孙永航又挥师北进,攻入炎城。自此,匈奴与碧落之攻守相易,匈奴虽盛,却因连年战争,不堪兵役,部落联盟出现裂痕,再加上格尔木一直不服,突利又趁机侵入,匈奴已然兵乏力惰。
在外,孙永航武功赫赫,而孙府小院里,菁儿也识了诗书,但每日最大的兴趣却不在听西席的授课上,只是一劲儿缠着历名给讲他爹在前线的胜绩,或是缠着骆垂绮放他跟历名出去听一回说书的讲《扬威匈奴》的桥段。对于父亲的崇拜,七岁的菁儿达到了顶峰,每每历名带回孙永航自前线战地捎来的几样稀罕物儿,他都宝贝得要死,除了骆垂绮与荻儿,谁都不给看。
而荻儿,也终于由秋芙院的冷落残败,由亲娘的消怠恍惚,由春阳的抑郁沉闷,由下人的冷待闲话中了解了自己之于府中是怎样一个存在,即便大娘对他来说依然崇敬,然这崇敬中多了份自鄙;即便哥哥孙菁对他来说依然情谊深厚,然这深厚里多了份愧疚;即便祖父祖母对他来说依然疼爱有加,然这疼爱里多了份难以言说的悒郁。
七岁了是懂事的年纪了,然而,于荻儿来说,也渐渐难以如以往般开心,然而愈是自鄙自弃,对于这般美好的大娘与兄长,他就愈是难以割舍。眼见大娘在他二人的念书上毫不放松,屡见严厉,他便下了大工夫在这念书上,也由此学业倒比菁儿强过一头,每惹得西席的老师与骆垂绮夸赞连连。
鉴于两孩子都爱听孙永航在前方的战绩,再加上历名也有心要助着自己的航少爷重新赢回少夫人,也便时常有心地当着众人,把孙永航的事迹大大演说一番。这时日一久,便成了每日饭后的消遣。
冬令的天都是极冷的,才不过十月出头,已连下了两篙雪,历名照例又在回影苑吃饭,由历三娘处准备了火锅,边煮边吃,吃得菁儿开心极了,不但自己吃得手忙脚乱,还不停地给自己的娘亲夹,给溶姨夹,给青鸳夹,给荻儿夹。
吃得七八分饱了,历名的说书就又开始了,不过这回的主角不是孙永航,而是项成刚。
成刚自投了孙永航的帐下,由一个步兵开始操演,后来几乎是每历一场仗,便晋升一级,由后勤兵至重甲兵,再至游骑兵,在一次立了小功后,又由伍长到队正,后来又升为校尉。在军中也算小有名气,人称“豹子校尉”,连匈奴人都怕他打起仗来的狠劲。
几人说说笑笑了一阵,午膳便这么过去。晌午,历名照例去了趟驿站,领了孙永航的信件出来,然而这回的信中除却一些日常事务的交待,竟还有一封要交予“柳清阁”岚袖的信。
历名将信往怀里一揣,便去了“柳清阁”,在偏门处托了岚袖的小侍女才进到了内屋。然此时,岚袖正坐于帘后弹曲。小侍让历名坐于内厅暂候,又添置了一壶烫酒,并不刻意。
微执了杯酒在手,历名小口啜着,也顺便听着岚袖的浅唱,“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总是难禁,许多磨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正听得怔怔,一曲已了,岚袖退了前台,转到内厅,见着历名便笑道:“哟,大将军的使者来了,真令小居蓬筚生辉啊!”
“姑娘见笑了。”历名只是笑笑,也不多话,从怀中抽出信就递给岚袖,岚袖接过,也不急着看,只是瞅着历名道:“到底什么样的主子教出什么样的随侍,不一般的人情风貌!”语罢,便纤手微摆,小侍上前给历名把盏,她自己便拆了信细看。
一拆封口,就见有那么一沓银票,岚袖只略扫一眼,便扔在一边,将信取来读了,才低低一笑,“原来是这么回事……大将军到底大将军,什么事都谋虑得远。得!这么多钱,购买处山好物好风水好的宅子都够了,何况只是翻新!再添置几个丫鬟下人的,不成问题。叫他放心吧!”
古同西十六州地界上,孙永航召了众将于行辕议事,准备对苍壁进行围攻,冬去春来,冰雪已渐渐开始消融,虽然天候还有些冷,但草原上青草已争冒头角。是时候决战了!
成刚将外袍往边上一抛,抄起案上一杯水喝了,才起身笑道:“呵呵,夺了苍壁,‘天下第一脊’的尚党又在手,匈奴恁是硬气不起来了!”
气氛原就轻松,此时听得成刚这句话,众人都是笑起来了,闻谚更是打趣,“那是!有咱们威名赫赫的‘豹子校尉’在,匈奴也硬气不起来!”说起来,成刚自升上校尉后便再没往上升了,倒不是因其没再立下军功,而是因为自升上校尉后,他功大,但也屡违军纪,一次军中发生营啸,他一怒便擅自杀了三个领头的兵,未能依军法从事,刚升上中郎将马上就被撤下。诸如此类,连续几次,大家便都当了玩笑说他了。
晚膳用过,各人早早歇息,孙永航躺在毡毯上,翻出了颈间挂着的香囊捏在手心里,针针线线细腻的纹理触感,像是早已镂在心间似的。孙永航闭上眼睛,紧贴在胸口。
待袭了苍壁、尚党,这场仗便应该可以结束了吧?三年,三年了……她可还像先前般怨他?翻了个身,孙永航盘旋着这个疑问沉沉睡去。
次日卯正,晨曦初露,难得是个晴日,然而却春寒瑟人。兵士们犹穿着冬袄,腿上也裹了厚厚的毡裘,薄雪散积,马蹄一过,便露出一片茵茵青色,比之年前的风雪严寒,行军便少了许多阻力。
三面掩兵,至城外十里,只听一阵长鸣号角,匈奴亦列了方阵相待。
骑兵方阵前列,国相驭马上前,笑着以中原礼相问候道:“孙将军,苍壁的春天,即使融了雪也还冷得冻人,你们汉人一定承受不住这冷吧?”他扬鞭一指,“你瞧瞧,你的士卒都在打哆嗦了!哈哈哈哈!”
孙永航也勒马出列,笑着回道:“国相别来无恙?听你中气十足,可见伤已痊愈了。真是可喜可贺。”
“哼!”国相见他提到当日那一箭,心中暗愧,但同时亦是佩服孙永航能力挽三弓,箭法又是如此奇准,“孙将军箭法高超,令人钦佩!今日一战,还要再次领教!”
“好说。”孙永航豪气地一笑,继而面容肃整,令旗一挥,成刚便迅如强弩,一举率部掩杀过去,而早已就位的闻谚部、房辛部也一并掩杀过去。
国相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