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兴唐 >

第503部分

兴唐-第503部分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势了,会发生很多不好的事。然而用了贫困官吏清廉难以保障,就是没有两全之策的。想要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唯一能做的事,只能普及教普,给更多穷困人家子女出人头地的机会。
    金银宝的事,也在忙理之中。贪墨不计,仅一个浪费,国家一年就会亏损许多财富。倒是泰否二卦引起了更多人的好奇。为什么皇上一回京上朝的第一天,就如此郑重其事的让天下人解释泰来否闭呢?
    李威在东宫接见了两个国家的使者。
    第一个是倭国的使者,唐朝大量使用银子作为货币,造福了倭国。但李威不这样认为的,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后来说中国缺少矿产资源,看一看自古至今,历朝历代开采了多少金银铜铁铅锡出来?还能留下多少给后人?
    这个想法更超前。
    因为有了金银,手中有钱,可以从唐朝购买大量武器,实力总体上也比新罗人强悍,渐渐占据上风。但在人口贩子的刺激下,莫明其妙,居然又将主意打到韩鞠人身上。
    对这个李威一点也不关心的。唐朝虽然疆域笼罩着东北方向,但真正控制的地盘,仅在沿海一带,甚至有可能连后世的沈阳都没有达到。韩辐人的加入,使新罗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双方打过来打过去,打得很苦『逼』。最后倭国占据新罗东南一带,与新罗休战了。唐朝『乱』的很,求也没有作用工听说李威回来主持大局,使者立即过来谒见。
    咱们两国合伙将新罗灭了吧。
    李威看着这个使者,不是当初的那和老兽生了,换了一个叫井田四郎。说道:“我大唐这些年,发动了多少战役?不能再打下去了,要休生养息几年。过几年再说吧。”
    “但是陛下,你当初……“……”
    “当初朕说了什么?朕不是说过,要休息几年,难道你想让朕做亡国之君?”
    但接见新罗使者时,李威很是和颜悦『色』,让他坐下来,命宫娥端上茶水,说道:“朕暂时不会出兵。这样吧,朕会无偿提供你们一些武器与战船,将境内的领土光复。”
    你们休战了,我还玩什么?
    这一手棋布得同样很长远,两国还有强大的力量。特别是经过多年的交战,锻炼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士。不过继续火持下去,超过国家压力的数倍,那才是最致命的,也才是坐视渔翁之利的真正对候。
    其实李威内心深处,对这群棒子比对倭人还厌恶,倭人凶残,但不得不承认人家的自强不息,团结,然而这群棒子呢?无耻,忘恩负义,自大,不要脸。后世之中,最负中国的就是这群棒子,若是没有中国多次支援,这个国家早让倭人化为尘埃,消失在历史上,可最后呢?
    新罗的使者离开,李威说道:“将他用过的茶杯扔掉不要了。”
    “唔。”宫娥走过来,将茶杯拿走。刘群又走了进来,悄声禀报道:“谈下,奴婢听人说,太后在内宫又杀人了。”
    “杀了谁?”
    “不大清楚。”
    “唉”,李威隐约猜出一些,正好有一些话还没有与母亲谈清楚,借机谈一下吧,也要证实。喊来了州划到达洛阳的李元轨,说道:“皇叔祖,你替朕查一下母后在内宫杀了什么奴婢?”
    过了好一会儿李元轨走回来说道:“太后在内宫用了不敬罪绞死了几个太监与宫女。不过陛下,臣留心了一下,这几个人都是先帝弥留之际,服侍过先帝的。”
    “朕知道了,但不论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子不能暴扬父母之丑,皇叔祖,你明白朕的话吗?”
    “是,臣不会泄『露』这件事。
    “也正好,至亲宗室之中,你的辈份是最高了,陪朕一道看望母后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一章 启航(七)
    到了内宫,天『色』已苍。、
    一路宫女与太监一一施礼,有的人脸上有些惊『色』,是害怕武则天失权之后,暴怒之下,在内宫胡『乱』杀人的。李威也没有安慰。见到了武则天,武则天很不悦的说道:“为什么来?”
    老娘杀了几个人,你马上就来了,是何用意啊!李囘元轨心里想到,为什么不能来,虽是几个奴婢,可不是普通的奴婢。不过也要看陛下的意思了,大约此事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站在旁边,李威坐下来,说道:“母后,过去几年发生了许多事情,包括儿臣在内,做得都不好,有可能史书都能将它与玄武门之变相提并论。”
    一是明崇俨一案,多少有胁迫李治夫妻给他大政囘权利。没有这一次机会,就走不出关健的一步,以后鹿死谁手,未必可知。
    二是用了裴行俭与没禄氏的计谋,派了人在外面扬言,是我从羊同逃向天些,从天些逃回来的。也能解释这一年多失踪的原因了。那是遮丑之说,聪明人同样能知道是假的。不掣怎么说,是用了不光彩的手段,甚至死了许多人,找到了录削武则天大权,削弱武则天势力的办法,也不是好事。
    武则天闷囘哼一声,没有说话。
    “无论谁对谁错,事情皆已过去,再翻下去,宗室散面皆已无存,先帝的遗诏……儿臣从来就没有想过追究。”
    内宫有的人害怕,可是武则天不是胡『乱』杀人的。裴炎篡改了遗诏,一死,并不是查无对证,还有几个人当时李治身边还有几个服侍的太监与宫娥,一对照,就能将真相找出来可李威仔细的琢磨一下,放弃了这个想法。当时发生的事很快的,先是父亲诏刘景先进谨,真相他还没有问,但也猜测出询问托孤大臣事宜。刘景先不知道怎么说动了父亲随着裴炎进谨,遗诏出来,父亲驾崩。但在这个过程里,母亲一直不在父亲身边。
    费很大事将真相发掘出来,母亲同样可以说,是大臣盅『惑』所为,与我无关。事实已经在这么说了。
    反而凭空多出许多事来,自己又有了暴扬母恶的嫌疑。不如就事论事,站在国家角度将一些大臣、外戚与内侍斩杀流,简单化。还能卖母亲一个人情。
    大约武则天知道他的用意,坐在哪里,还是没有吭声。
    李威又说道:“儿臣回来,十分顺利,多有母后之功。不过有的大臣为了自己权利,将国家玩弄于股掌之中,还有的人,更是胆大妄为,甚至包括外戚与内侍。比如武承嗣仅是一个小小的外戚又不是长辈,居然两次主持册立皇太子大事。再比如他与武三思二人盅『惑』母后册立七庙,要母后处置宗室。不过母后,儿臣会尽量让波及面缩小。”
    这又是一个承诺,其实带李囘元轨前来李囘元轨是『插』不上噜的,不过他是李氏至亲宗室中最高的辈份有见证权。
    大局定下来,李威想来一个善了。
    “外戚中还有许多人有才干……”,武则天终于开口说了话。
    “儿臣也知道,有的外戚对唐朝依然保持着忠心的态度,他们会继续保留原来的官职。”
    “嗯,你看着办吧。”
    二人终于破冰,开始隐晦的讨价还价。
    “还有一件事,儿臣也要说一声。儿臣正当年,想做一番事业,对我朝有所贡献,为子孙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不过儿臣精力终有限,几位皇子又需要人照料。东宫诸妃才能多有不及,大约不久后,儿臣要返回西京。到时候希望母后在大明宫里多多替儿臣教导他们。不过儿臣以后恐怕不能经常陪伴母后左右侍服,恐怕要等几位皇子长大以后,儿臣才能安心陪伴母后,尽人子之道。”这是好听的说法,不好听的说法,你开始教孙子了,但不仅是教剁子,有可能会做一些孤立,让你安心养老。甚至连教导羽子都是一条借口。
    却不是纯粹的孤立,会有一些活动的空间,而不是真正的幽禁,到什么时候我才放心呢,我的儿子长大成人,你就是将我弄死,远离时政已久,新的后宫茁壮,儿子也长大成人,怎么轮,也轮不到你来再次主持国家大政,那时候,我们合家团聚吧。不可能你有本领,将我,以及我的几个儿子全部弄死。
    到时候也给你老太后应有的权利与享乐,但这几年内,我不放心,先委屈着。
    武则天思考了很长时间,眼中也闪过一丝暴怒,最后咬牙切齿道:“本宫依你!”
    “最后儿臣说一件事,儿臣禀程父皇遗德,内宫中许多宫娥与内侍,长年生活在深宫之中,与家人不得相见。此乃人间最惨忍之事也。所以儿臣从青海等各州县抽调了一批年青强干的良家女子,前来西京东都,进行替换。长者可呆五年回家,少者可呆十年回家,也是仁爱之举。因此内宫之中,所有内侍与宫娥要留下来一一甄别。这一路上,包括儿臣在内,都不想带太多宫娥与内侍随行,到时候还望母后体谅一下。但母后若是有体贴的奴婢,可以少带几个同行。”
    又是一牟隐晦的条件。
    用青海选来的女子,可以保证内宫忠诚度,不会再全完被武则天再度控制。至于遣返宫娥内侍,也是真,但留下来,会处理一批内
    宫娥……削弱武则天对内宫的控制度,不过李威这一次语气缓和了……允许武则天自己选择一批奴婢带走。可前提条件是,不可带得太多。
    “你……好,本宫就依你。”
    无奈了,当时闻听程张二人被拿下,又听说关外,陆续从四十多万军队发展到近五十万军队,知道大势已去。就是阻挡儿子将五十万军队,往雁门关一放,谁敢动弹?不如做一些主动配合,防止这个阴险的儿子,对自己做出更强烈的措施,比如完全『性』的幽禁,或者莫明其妙的死去。后者不是不可能的。
    “母后这几年父皇驾崩,发生的事多,国家也有些『乱』象,大家先熬一熬吧,几年后,儿臣不会让母后失望的。皇叔祖在此,可以做证明。”
    “本宫,知道了,你下去吧。”
    “喏。”
    李威与李囘元轨走出来李囘元轨长松了一口气说道:“陛下,这样处理也好。”
    肯定要处理的,不可能象蓦味道想的那样。
    但太后依然不甘心,会很麻烦。那样『逼』得皇上只好强行幽禁,或者来个莫明其妙的死亡。无论发生了什么,终是母亲,将会成为唐朝历史上再一次的丑闻。
    更不为过,李囘元轨也隐隐感到若不是皇帝出现,连他们这些亲王以后发展下去,都有生命危险。太后是吃人的老虎是要做一些预防措施啊。
    李威却没有作声。
    心中更没有半分喜悦,黑着脸走出了内宫,天完全黑了下来。
    忽然说道:“皇叔祖,陪联去一趟政事堂。”
    在东宫听到一条消息,说因为积压的事务太多了秋仁杰与魏元忠居然将被子挟带到政事堂,就睡在政事堂里面办公了。
    “喏。”
    两人来到政事堂见到里面点了许多蜡烛,还有许多人。李威走进去,不但秋仁杰在伏案工作,魏元忠、魏知古、朱敬则他们全在,包括蓦味道、王德真等人。
    “你们……?”
    朱敬则答道:“陛下,我们看到政务积压太多,秋相公与魏相公连夜处理政务,我们也搬了进来,想帮一下忙。”
    李威呵呵乐了起来,对侍卫喊道:“去,到东宫膳房,替联吩咐一声,让皇后将东宫新罗进贡的一盒雪参拿出来,让膳房炖几只老母鸡,端到政事堂来。”
    “陛下,不可,政事堂伙食已经很丰盛,不能再破费了。”魏知古说道。
    “那是你们应得的。不过各位爱卿,政务虽要紧,但身体更重要,联目的不是你们一夕之劳,还想与你们共同在未来几十年内,打造一个盛世大唐。”
    “陛下,臣很后悔……”寡味道王德真同时伏下。
    政事堂的伙食确实很好,这是唐朝表示对重臣的优待,然而皇上赐予的食物,并且连新罗人进贡的雪参都拿了出来,『性』质还是不同的。要知道现在的东宫,里面的好东西不多。全部在内宫太后哪里。
    俩人也许有感动,但也许有其他的用意,乘机表白一下,我以后对你忠心了。
    说完了,王德真还用眼睛瞟着李威。
    没有『露』声『色』,道:“起来吧,各位爱卿都如此忙碌,联正好来了,大家一起处理政务。”
    坐了下来,当然,若是皇帝每天都坐在政事堂,那么办公的速度会加快数倍,但这是不可能的。就是李威同样也不可能做到。礼制也不合,毕竟要表示一下尊卑有序。但偶尔为之,不为过。正好等着人参鸡汤。
    多年的磨难最大的好处,给李威积累了大量经验,又有多次协助处理政务的经历,能力还是可以的。众志成城,积压的奏折飞快的消失,但比起更多积压的奏折,仅是冰山一角。
    几位宰相心头却是火热一片,特别是秋仁杰与魏元忠,那是拼了命的为他效力。自古以来,有那个皇帝敢吼出泰来否闭的话外之音?一旦答垩案揭晓,不知会感动多少人!
    二更时分,汤端了上来。
    李威道:“大家吃吧。”
    吃完了,又说道:“各位,休息,是联的诏书。”
    不能再拼命的,若是每天都象这样的拼命,每一个人都会折寿十年。
    又让他们休息,并且看着太监吹灭了灯火后才离开。然而走了没有多久,居然发现政事堂灯光又亮了起来。
    “这群人……”李威要回去,被李囘元轨一把拉住,说道:“鞋下,这碗鸡汤下去,你让他们如何能睡得着?”
    皇帝肯定没有用什么心机,但暗中了一和心术,就象吴起为士兵吮脓,因此士兵到了战场上,一个个不要命的作战。就算刻意如此,但那个做下属的,不愿意碰到这样的老板上司?
    李囘元轨心中却在叹息,和和迹象表明,真的是一个好时代就要到来了。
    因为宋瑾的无心之举,拖迟了半月起程,但在各个宰相与大臣的拼命下,积压的公务居然处理了一大半,政令很快变得畅通起来。
    不过也到了起程的时候。
    许多大臣都忘记伤痛。
    然而大事却自起程就开始发生……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启航(八)
    来到了内宫,天『色』已苍。。
    一路宫女与太监一一施礼,有的人脸上有些伤『色』,是害怕武则天失权之后,暴怒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