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美人迟慕 (全本)作者:草木葱 txt >

第91部分

美人迟慕 (全本)作者:草木葱 txt-第91部分

小说: 美人迟慕 (全本)作者:草木葱 txt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棋盘街东北有座酒馆,名为悦已楼,里面环境很是清静,在这片商业街区独树一帜。

华灯初上,悦已楼飞翘檐角下的灯笼早已挂起,楼中自是宾客满堂。

“……要我说,钟探花不出半年,肯定会休妻。你还记得前几年的传闻不?现成的理由,还哪需要他再三犹豫的……”

“小弟认为不会!当年钟御史铮铮铁骨,是咱们读书人的楷模,他的独子哪会是这等见风使舵之人。”

“钟探花依附杨老贼,当他的女婿,才是丢咱们读书人的脸。如何不能休弃?”

“听说娶那杨氏,他是有苦衷的,姓杨的救了他逃难在外的母亲和女儿,这才娶的。”

“胡扯!姓杨的何时干过好事?!江南灾民闹事,士子罢考,陶成章鱼肉百姓,一手遮天。还不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前些年崔家子弟在京城横行,还不都是依他家的势力。杨家抄出来的金银古董,让内务府的官员看了都瞠目结舌……听说,这还不是全部,不少在他女儿陪嫁铺子上销赃了……”

“可惜了钟家人几代的清誉……”

“听说现在赌坊里,都有以此开盘邀人下注的,押钟探花到底会不会休妻……”

坐在角落里一位年轻男子,自斟自饮,听到最后。唇边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

和离,毕竟在大楚朝并不常见,尤其是在高户门阀之间。

当年杨景基有多高调宣扬石杨两家的联姻,如今流言蜚语的浪头就有多高。尤其一方是盘桓朝堂二十年的权臣,一方是争储热门的外戚势力,还何况还掺杂了的谋逆、江南民乱等朝中大案。

人们再一联想起,几年前甚嚣尘上关于崔杨两家的传闻。对钟杨两家的联姻的牢固程度,均持怀疑态度。杨氏借娘家势力,曾对丈夫元配之女痛下毒手。如今杨家覆灭就在眼前,钟探花会不会借前事。乘机休了妻子?好撇清关系?!

钟家再次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边,钟家叔嫂为妙如有个合适身份,绞尽脑汁商议过继事宜,以便她将来体面出嫁。殊不知外面,石家强行让女儿跟杨俊贤和离的事,引起的轩然大波,涉及到自家身上了。

自母亲也被投入监牢后,杨氏每日都派人,到街面上探听关于杨家的消息。

这些传言,让杨氏惶惶不可终日。虽然病早已经好了,还是不太敢出现在众人面前,整日躲在华雍堂的内室里。

杨氏知道,相公对她的怨恨,何止是妙儿这桩事。婆婆去世后,在祖宅的那段日子,夫妻俩就已是貌合神离了。加之后来妙儿的事,尤其是强拒谢家的提亲。抹掉了夫妻间最后一点情份。

就在此时,庄翰林的妻子倪氏,带着女儿来访了。

探望杨氏的病情时,倪氏听说,素安居士正寄居在府中,她忙带了女儿前去拜访。

上次谢氏离京时。庄青梅跟着好友妙如,就一起去送过她。听说素安居士,如今就在钟府内,小姑娘兴冲冲地要跟着去。

接到有客人上门的禀报后,谢氏问起了对方的身份。

当得知是钟澄的同僚之妻,娘家姓倪时,她想起九堂弟之前介绍过,知道她正是尚书府上回请来提亲的媒人。也不敢怠慢,忙迎了出来。

刚走到半路,只见门口进来一位约摸三十的妇人,打扮端庄素雅,眼底眉梢间尽是坚毅干练之色。

谢氏含着笑迎了上去。双方客气地互道“幸会”后,就分主客坐下了,跟着寒暄闲谈起来。

“久闻素安居士的雅名,一直无缘得见。当年妹妹还在闺中时,姐妹们就经常传赏居士的佳作。听说在江南,居士如今开了个女子书院,口碑甚好。”听女儿提起过,倪氏拿这话题作了开场白。

她也是官宦千金出身,虽祖籍在福建,自小跟父母在任上长大,颇有些见识。对江南当时名噪一时的谢家才女,也是有所耳闻的。

“庄太太谬赞了,招了几个女弟子,带着她们学学诗词歌赋。实乃拙夫生前就有教书育人的想法,未亡人替他完成心愿罢了!”谢氏客气道。

接着,两人就聊起了闺中教育来。

倪氏似乎对女子书院的事情,尤感兴趣。谢氏向眼前的人介绍了一番。听得倪氏赞叹不已,遗憾她没开到京中来,家中几个女儿正好缺这样的机会。

谢氏转过头,跟坐在旁边静听的庄青梅问起,平日里都学过些什么。

“跟夫子认了些字,略懂些诗词歌赋,爹爹教了些简单的义理,母亲又逼着学了些针黹家计。实在不能跟妙妹妹精于琴棋书画相比。”

“她也是在开蒙的时候,堂弟守制中有时间,多了些精力教导罢了。”见她提起妙如,像母亲听到旁人夸自己女儿般,谢氏替她客气了几句。

随后又觉得不对,自嘲地笑了起来。庄家母女也意识到这点,跟着笑了起来。一时间,室内暖意融融,主宾欢畅。

“噫!青儿,怎么没见你去找妙儿玩耍?!能陪着母亲,跟素安居士聊这么久,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倪氏好似才发现不对劲,打趣起女儿来。

庄青梅扭捏一下,接着向长辈们告辞,想离开这里,去找妙如玩。

谢氏叫来尺牍,取出带来的礼物,送了对方两块徽墨:“上回头次见你时,都要走了,没给见面礼,这回一起补上……”

见钟谢氏竟然还起得起自己,庄青梅又是激动又是感慨,忙施了礼谢过她。随后,就像只欢快的小云雀,领着丫鬟奔出了院门。

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倪氏摇了摇头,半是无奈,半是疼爱地向谢氏唠叨道:“像匹野马,过年后就十三了,都不知庄重为何物……”

谢氏也跟着笑了笑:“还小嘛!过两年静下来,怕是庄太太会嫌女儿长大了,不像小时候活泼了……还是我那儿好,带大一批,又会来批天真可爱的,永远不会寂寞……”

倪氏也跟着一起笑了起来。

“听说,钟家大丫头早前几年,是居士带在身边,手把手教导过的?”

见没旁人在了,倪氏把话题转到妙如身上。

“五房回乡守制时,那时见她聪明乖巧,素安曾在旁边指点过一年半载。可惜九叔后来上京赴任,还是把她接走了……”谢氏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惆怅。

说起来,办女子书院还是妙如的点子,最后她竟然没能跟着自己一起去实现。不过,多亏了这点子,让她这两年,好似重新回到了青春年少时光一般,日子过得充实而舒畅。

想到这里,谢氏嘴角不知不觉微翘起来。

对面的倪氏,见状感叹道:“遇到素安居士这样的长辈,是妙儿这孩子的福气!妹妹头次见到她时,也是喜欢得紧。加之我那大丫头,跟她常在一块玩耍。真像我家多了个女儿似的……”

说着,倪氏长长叹了口气,道,“妙丫头处处都好,就是亲娘去得早,家中的……咱们在旁边看着,有时都觉得心疼……”

“谁说不是啊!不过,她还有点是幸运的。堂弟挺看重她的。听说,前头那位九弟妹,是个极贤惠识大体的女子,当年为供九叔读书,她和五房的婶婶,吃了不少苦头。可惜命薄,刚生下孩子,就……要不,如今妙儿的亲事,也不会那般波折……”谢氏由衷地叹道。

“唉!钟大人也是个实诚人,换了别个,不说为自己前程,就是为了女儿的亲事,只怕是早就……如今尚书府那边,怕也是这个缘故……多好一门亲事……本来谢老太君那关,都过了。”

“怎么?当时提亲时,就知道钟府是这种状况,如何又变了?没有转寰余地了吗?”听到提起尚书府,谢氏脑中的那根弦,顿时紧崩起来。

“您有所不知,当时提亲时,谢家原也没想太多。只因钟御史生前跟程太傅,是故交好友。当年没保下钟老太爷,照顾他的妻儿,这些年来,程家老太爷一直心怀愧疚。后来回京的船上,妙丫头无意中又救醒了谢小公子。加之两派间在争斗,难免会伤及无辜,程太傅更觉得愧对钟家。就想给忠肃公的嫡长孙女,提前安排个好的归宿,让自己女儿以后好好待妙儿……”

谢氏连连点头,接口道:“没想到,五堂叔还跟程家有这段渊缘。”

“可惜先前被钟太太拒了。如今杨家摊上这事,谢老太君一生稳健作风。自是不愿嫡亲孙子,跟乱臣贼子的亲眷扯上关系。谢家也分成了两派呢!”

对方把话都说到这份上,谢氏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第一百四十一章劝慰

谢氏当晚进梨清苑,就把倪氏对她说的那番话,转告了钟澄。

他好似并不感到意外,听完后沉默良久,最终只说了一句“知道了”,就没了下文。

谁知次日上午,谢府的尚书夫人程氏,派管事递来帖子,说是她婆婆谢太夫人听闻本家侄女来京了,想邀钟谢氏去府上一聚。

谢氏在尚书府还没回来,钟府下人中却传开一个说法。

说是往年程太傅跟钟老太爷有旧,加上大姑娘进京时,救过谢家公子。上次谢尚书托人向钟府提亲,想求娶大姑娘,太太却存心搅黄了。还说,淮安祖宅的二奶奶只所以会到京里,就是为这门亲事而来的。

昨日谢家媒人庄太太来访,言语间透露,那边老夫人还是挺喜欢大姑娘的,只是不愿跟逆臣之女做亲家。这回怕是彻底没戏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之前大家都见证过,为了跟谢家的亲事,老爷跟太太争吵过不只一次。今天谢家又把二奶奶请去做客,谢家想跟老爷当亲家这事,十有是真的。

一时间,有替妙如惋惜的,有暗地里感叹继母不贤的。

当然华雍堂那边的下人,皆曰谢家本来就没什么诚意,都是做戏给人看的。程谢两家跟力旋胡同那边的杨老太爷是政敌,这在京城,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掌灯的时候,谢氏终于回来了。

她并没有直接回客院,而是进了梨清苑,让人请来钟澄。

“九叔,今日嫂子去谢家,不仅见着了谢老夫人,还会到了程太夫人。庄太太昨日那话。恐怕是真的。程老爷子的初衷,是念着当年与五堂叔的旧情,怕九叔你,跟杨家牵扯太深。毁了五堂叔的清名,才想着借这事拉九叔你一把。”谢氏慢吞吞地倒出原委。

“来不及了!如今跟她都有了两孩子了。杨家已然垮台,若是休离,让她怎么生存下去?再说,当年她父亲,确实救过母亲和妙儿在先……若真弃了她,我钟澄才真成了见利忘义。薄情寡恩之徒……”钟澄悻悻地回道。

“可妙儿她的亲事……”

钟澄眸光一暗,低头不语。

浮闲居的内室里,妙如比着刚描下来的花样子,拿了绣花绷子一针一线地绣着。

丫鬟莲蕊则立在案桌旁边,拿着姑娘用过废弃的纸张,一笔一划小心地描摹着字帖。

“姑娘,您看!奴婢这回有进步了吧?!”她把刚写完的字,拿给小主子看。

“嗯,是不错!最后一‘捺’,收笔时应再果断些!多写几遍就好了。”妙如指着某个字。点拨道。

“奴婢这就再去练练。”莲蕊收回纸笺,猛一回头,看见门口蹑手蹑脚走过来的人影,“烟罗姐姐,怎么进门你都没声音的?”

那丫鬟满脸通红,扭捏道:“奴婢看姑娘正在用功,怕打扰了她!”

妙如抬头望了她一眼,直觉感到她今日有些怪异。吩咐道:“莲蕊,到客院去看看二伯母回来没有,把桌上那叠稿纸送给她。”说着,她指了指书柜上一撂卷册。

莲蕊放下笔墨,把砚台纸笔都收拾整齐了,才拿起东西。朝姑娘施了一礼,告辞出了门。

“说吧!有什么事?”深深望了烟罗一眼,妙如低下头去,继续做着她的针线活。

“这事之前奴婢告诉过您,就是那个谢家提亲的事……府里的下人,都在议论呢!说谢家那边……不愿跟逆臣之女做亲家。”烟罗凑近她的耳边,小声禀报着。

妙如的手一抖,针尖刺上了她的大拇指。

“哧……”她抬起头。找了块帕子按住受伤的地方,望着烟罗,“都议论些什么?”

烟罗跳了起来,握着她受伤的手,着急道:“奴婢该死。让姑娘受伤了……”

妙如推说不要紧,催她快说后面的。

烟罗就把府里的传闻,还有府外的流言,都说了出来。到最后,妙如的眉头,不知不觉拧了起来。

“秦妈妈在哪里?你快把她叫过来,就说我有急事找她。”收起绣花绷子,她吩咐道。

秦妈妈匆匆赶来,看到妙如一脸凝重地坐在那里,不知如何开口。

烟罗搬来杌子,又请她坐下,妙如开口道:“妈妈,最近您听到家中的传言没?”

“老奴听说了,想来是真的!以前听老太太生前偶尔提起过,说是老太爷在京城为官时,跟一位姓程的大人走得近……离京时,只有那位大人带着儿子前来送行……”秦妈妈脸色也不大好,想是受了传闻的影响。

“不是说程谢家的事,妈妈不觉得,这流言传得有些蹊跷吗?哪有守规矩的人家,将自家小姐没落实的亲事,被她们满府随意散布的?把妙儿当什么了?”妙如黑着脸,道出心中不快。

“姑娘是说……有人故意的?肯定是宋姨娘……为了自个儿上位,不惜毁姑娘的闺誉……老奴这就跟老爷说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秦妈妈转身就要出门。

“不忙,咱们没证据。”妙如拉住她。

“不是她还有谁?这些消息只有梨清苑能传出来。二奶奶是个真心疼爱姑娘的,决计不会让人乱嚼舌根。宋姨娘在管家,姜嬷嬷也是宫中出来的老人。这是守了礼仪?还是合了规矩?”秦妈妈脸上的愤然之色,让人以为她要找人去打架。

“妈妈,您先上门跟姜嬷嬷念叨念叨,她们应该知道收敛的!”她劝道。

秦妈妈离开后,妙如颓然地坐在软榻上,揉着额角。

大姑娘院里的管事妈妈上门说了那番话后,姜嬷嬷随即就转述给了宋氏,后者的脸皮涨成了茄色。

宋氏原打算,将杨氏破坏提亲之事,还有尚书府如今嫌弃杨家背景的情况,传得府里人尽皆知。

一来是打压杨氏的威望;二来明日自己再出来。惩戒几个下人立立威;三来为老爷早下休妻的决心,推波助澜一番。

没料到,首先有异议的,竟是浮闲居的老妈妈。不知这是她自己的护主之心,还是大小姐的主意。

在姜嬷嬷面前,宋氏尤其觉得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