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临高启明 >

第509部分

临高启明-第509部分

小说: 临高启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偷玫搅艘欢ァ昂杭椤钡拿弊印

    李海平的某些言论,诸如“让鞑子帮咱们把读书人全部杀光,这样就不用我们杀了”、“摧毁旧体制旧社会就是要靠无差别杀人”之类的话让他成了皇汉和普世们的共同敌人,要不是有海军同仁及时抢救,在昌化堡担任指挥官的经历让他锻炼的体魄健壮,他在元老院门口就差点被人狠揍一顿。从此以后李海平每次回到临高都要带着甩棍。

    两派在会议上论战数小时之久,由于两派在元老院的常设委会中都有足够的代表。最终也没有哪一派能够获得决定性的多数。

    由于在常委会上谁也不能说服谁,最终元老院通过了一个各方面大致可以接受的对外指导政策:“维持大陆均衡下的光荣孤立”。

    这个政策的核心是“机会均等”、“不干涉”和“孤立”。其具体措施是:穿越集团将使用一切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使用一切手段在必要的时候扩大穿越集团的控制区;不放弃从双方获取好处的机会:与双方同时发展贸易关系,开发沿海贸易航线,刺激大宗货物流转;大规模的输出临高商品,输入原料和人口。暂时不干涉双方的战争进程,不采取会严重影响双方力量均衡的行动。

    在这个指导政策里唯一要被消灭的势力是以郑芝龙为代表的海上群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不建立对中国沿海的制海权,企划院、商业部和海军计划的大规模沿海贸易就无从谈起。

    由企划院提出的看似和稀泥的方案其实体现了执委会的官僚们的思路――“均衡”。

    现阶段穿越众的战略是尽可能快速的爬科技树,积蓄力量。在这个总体目标下,穿越集团即要有效的治理海南全境,还要向越南、台湾等沿海要点扩张,在中国沿海确立制海权。以穿越集团的力量来说是无法在多个战略方向展开,大陆政策就只能以均衡为主。让大明和满清谁也奈何不了谁,互相攻伐牵制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如果过度的帮助了大明。大明在辽东的局势一旦稳定,不可避免的就要来对付割据琼州的穿越众;相反,如果满清实力变得过强,造成其提前入关,而李自成、张献忠的力量还没发展起来,满清直接一家坐大,提前控制了大陆建立起政权来,穿越集团未来对大陆攻略就会造成很大的妨碍。

    文德嗣在执委会的一次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不管是扶清还是助明,都是不可取的。而助明尤其不可取。

    “大明不乱是不行的。不乱不足以让名正言顺的进入大陆。和另一个时空的大明搞民族认同,啧啧。搞认同我是赞成的,但是得别人认同我们,而不是相反有些同志的脑子都乱了,千万别搞到最后穿越军变成大明的藩篱了――因为‘民族仇恨’把大明周边的各路人马都打了,然后留下一个自以为是的大明,完全无法入口――难道大家打算自己动进大明去搞近代化?那些被我们强大的武力所保护的大明儒生、地主和旧官僚们难道会对我们感恩戴德乖乖得听话?人家满人只剃明人一半头发,你们却要把人家连根拔净,谁更遭恨啊?”

    马千瞩少见的在这个问题上支持文主席的观点:“对旧体制清算不彻底会给我们留下无穷的后患。特别是旧意识形态的清算一定要彻底。”

    “但是乱要乱得有章法。象李海平这样公然支持满清打大明,等于是脱了裤子直接上去干了。同志们,有时候还是要注意形象,这样搞得太难看了以后我们还怎么教育下一代?”

    “现在就卷入大陆事务是危险的,”邬德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前,我反对以任何形式卷入大陆事务――贸易除外。我们的出路在南方”

    邬德鼓吹的是“南进论”。提议穿越集团不必急于加入大陆逐鹿的行列,而是控制外围,和各方势力做买卖,获得最大的利益。穿越集团开发的重点应该转向东南亚地区。建立殖民地来开发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我们在人力上的资源有限,投放到大陆上,哪怕只是管理控制一个广东,就会牵扯到我们大量的精力。要控制广大的地域和人口是力不从心的。与其现在就投入逐鹿中原的大漩涡中去不如去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东南亚。”邬德接着很隐晦的说道,“而且我们在东南亚地区的行动有足够的自由裁量权。”

    南进论和“大陆均衡政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大陆保持彼此混战的均衡模式,临高乘这个空挡将主要力量投放到东南亚远至印度的贸易线上。这条线上可以提供除人口以外的其他大多数工业化资源。通过贸易中获取到的白银和粮食两项资源换取大陆上的人口。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源水平。一方面大量白银的入超造成通货膨胀,给明王朝多压一根稻草。

    “同时我们吸纳大量流民的做法会大大减轻明王朝的内乱程度。原本遍地起火的农民军大概就不会一下扩展到十万十几万了。”邬德说,“相形之下又拿掉了几根稻草。大致损益相当。”

    从大陆上获得的人口,即能满足临高对劳动力和士兵的需求,而且可以利用组织向东南亚的殖民,建立起殖民地。殖民地不仅是临高政权在东南亚的堡垒,更是吸取东南亚资源的血管。有了殖民地,临高政权就能在主要的资源地拥有强大的控制力而无需仰仗当地土王的鼻息。

    基于这一指导战略和对其来意的判断,执委会下达的柳工作指导意见是要尽量的展示临高强大的军事和工业能力。把自己打扮成一颗满刺的硬果子,打消官府或者郑芝龙窥觊的野心,同时尽可能的拉拢李洛由,设法使之成为穿越集团的商业伙伴。

    至于夸克这个英国人,商业部认为可以通过他和印度的英国人建立贸易关系,现在他们通过李华梅已经打通了葡萄牙人占据的果阿贸易,有夸克就可以打通对苏拉特的贸易路线。

    苏拉特目前还不能提供什么穿越众迫切需要的产品,建立这条贸易路线首先是防止李华梅在对印上的垄断,其次不论苏拉特还是果阿都是亚洲通向欧洲的贸易中转站,具有一定的窗口价值。

    “英国人还有其他用处。”邬德说,“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对财富的渴望远远超过了热爱金子的西班牙人,在不择手段寡廉鲜耻方面更是胜过了所有欧洲人。这点是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的。许多脏活可以让他们去干。”

正文【分卷阅读】 第二十三节 刘三的恋情

    第二十三节刘三的恋情

    县城门口,县快班的头目带着人正在恭候临高县城里现在还不是绿区,所以他要搬进来常住照规矩是要配备警卫员的,刘三考虑到润世堂本身比较封闭,外人出入很难,安全性是有保证的,没必要安插太多的人员徒增不便,所以谢绝了政治保卫总局为他派遣的贴身警卫,只同意在润世堂门口由派出所安插暗哨守望。

    杨世祥给他安排的住所是润世堂和住宅之间的一处跨院,院子不大且很冷僻,一般人等闲走不到。有条夹弄可以直接通到宅邸后面的一道小门,出入方便。

    管事的带着他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屋子是旧得,但是最近由办公厅重新把这里翻修过,墙壁刷得雪白,窗户全部镶嵌了玻璃,屋子里铺了地板,收拾的干净敞亮。

    刘三围着窗户前的紫檀木书桌转了一圈,上面擦拭的一尘不染。书架、文博架,笔筒,全是上好的东西。

    最扎眼的是桌子上有一门电话。这种灰绿色的手摇军用磁石电话机看似老土,在穿越集团中却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刘三摇了三圈,拿起话筒。

    “县转接台,请问你要呼叫哪里?”话筒中传来一个娇媚的女声。

    临高电信最近已经在县城设立了一个电话转接台,在县里拥有电话的地方也从驻县办扩展到了征粮局、县快班(县派出所)和各处城门值班室。

    “润世堂办公室电话测试。”刘三嘀咕着。

    “您好,首长,电话一切正常。”

    “谢谢。”刘三挂掉了电话。看了看目瞪口呆的符悟本――他不明白师父在干什么。刘三笑了笑:“有事弟子服其劳,你就把行李打开收拾一下吧。”

    “是,师父。”符悟本东张西望的看得正起劲,这会问,“师父,我睡哪里?”

    “就睡东厢房吧。”门外传来一个女声。刘三抬眼望去,正是萱春。

    萱春依然是半旧的蓝布裙。洗漝的干干净净,上身却是一水红色缎对襟短袄。双丫鬟上系着红色的缎带――这种束发的缎带其实是从穿越众那里流行出来的,确切的是说是从李赤骑的妹妹张雨那里流行出来的新时尚。

    模样比上次见到的更为齐整。刘三心中不觉一动,笑着招招手。

    萱春盈盈含笑,把双手放在左腰上,福了一福:“三老爷万福。”

    “好,好。”刘三在杨家日久,多少知道点大户人家的规矩。此时照例要放赏,钱他自然有,流通券三五元的赏格就足够了。但是刘三对萱春是另眼相看,另备了赏物。

    “行李还是让奴婢来收拾安排好了,他一个半大小子,自己还是要老娘照顾的时候。”萱春说。

    符悟本脸都红了,他是乡下小子,见到这样漂亮大方的大户人家丫鬟不免自惭形愧。

    “他可是我的徒弟,很能干得。”刘三说,“既然有你代劳,就免了他的差使好了。”

    符悟本跟着刘三不少日子,有了点眼色,赶紧退出去。萱春笑了一下也退了出去。

    不多片刻她又出现了,打来一盆清水,先将他挎包上的毛巾解下来清洗了一遍,这才又打了热水过来给他绞毛巾,端茶递水,服侍依然周到细致不减。刘三原本打算专注于工作把男女之事抛到一边。见了萱春不免又心猿意马起来。

    “三老爷先洗脸,宽衣。晚上用什么菜?。”

    “晚饭你做吗?”

    “当然由灶下的去做了。”萱春一笑,“若是老爷不嫌弃,奴婢也能做,就是没人家手艺好。”

    “那我倒是要尝尝。”刘三说。

    “好。”萱春毫不推脱,“反正你也是这家的半个主人,做得了这个主。”

    原以为她要推辞,没想到答应的干净利落。让刘三有点意外,再看今天她的表情比上次丰富的多。

    “看你的样子,有高兴的事?”他试探的问道。

    “奴婢又没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萱春一面说一面替他解钮扣卸去外套,身子半依偎在身边,又是那种无限幽怨的声音,刘三别有一般滋味。

    等她低头去解他腰里的皮带扣,他不由得就伸手去摸她黑漆般的头发,萱春把头再往下低,避开了他的手:“三老爷,青天白日的――”

    “嗯,是我唐突了。”刘三有些扫兴。

    “大白天的,让人瞧见了不好。”萱春小声说着。取来身宽松的绵绸长衫服侍他穿上。话虽简短,内中却有极亲昵的成分,让刘三一阵心摇神曳。

    他从挎包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是一只银粉盒。这是紫珍斋量产的玻璃镜粉盒,专门打中等市场之用。其实不是手工制造,而是在临高用机器批量冲压成型后再送到广州去做简单的手工修饰最后镶上小镜子,因为不费劳力,成本极低。

    但是这东西在临高是极罕见的。萱春是惊多于喜,看了又看,开了又关上。好半天说不出话。最后才放下来:

    “三老爷的赏赐太重了。”萱春不无遗憾的摇头,“我一个丫头,当不起。”

    “有什么当不起的?”刘三说,“一直让你伺候,也没什么东西好谢你,这个权作谢礼。”

    萱春依然不肯要。不是不想要,而是这种玻璃镜小粉盒她是见识过得,最近二年组时兴的洋货,价钱很大。自己家的太太和小姐都没有,杨家也只有太太有,她一个丫鬟拿了岂不是成了众矢之的?

    但是一味的峻拒,让刘三没了面子也不好。犹豫再三还是接了,又跪下磕了个头。

    “哎,哎,不必不必。”刘三想这动不动就要当“受头”的滋味其实也不怎么样么。

    借拉她起来的机会又捏着她的手,萱春也不甩手,只小声道:“奴婢的手粗。”

    “不要紧。”刘三想不出什么其他话好赞美,“劳动最光荣。”

    “什么?”

    “没什么。”刘三赶紧换个话题,“杨老爷最近纳妾了?”

    “没有,不过快了。”萱春小声说,“杨大老爷送了二个歌伎给杨老爷,杨老爷喜欢得紧。花园里的锁春轩就是为这个修得。”

    “送歌伎?”刘三不由得浮想联翩了一番。忽然他警觉起来最近杨家生人多了起来。这倒不可不查。问:“杨家添了不少人口,都是哪里来得?”

    “大多是自己投效进来的,也有是亲戚朋友送得荐来得。”萱春不以为意,“杨老爷发达了,想来混口饭的人自然就多了。最近人添了不少。”

    润世堂作为重点企业,现在招募的员工都是通过检疫营地的政审的,唯有这杨家的奴仆,一直没有监控其来路。混进几个奸细来就不好了。这是应该写入报告提醒政保总局的。

    而且传统企业的特点就是往往家企不分,传统用人模式中自己人占有很大的地位:家人亲戚自不用说,徒弟、奴仆虽然没有血缘的关系,却也算是“自己人”。以后再拓展分号,宅子里新来得奴仆就有很大的机会。最近润世堂规模拓展很快,店里旧有的伙计都提拔起担当一面了,杨世祥几次说过现在人不大够用。

    过去刘三一直对自己和润世堂搞合资自鸣得意,认为是神来之笔――典型的“双赢”格局,现在看来,这种合资还是留下了很大的后遗症。

    他打定主意,制药厂和分号这两块的人事绝对不能让杨世祥插进手去。正在盘算此事该怎么办,萱春又走了回来,手里多了一个托盘,里面一只盖碗,揭开碗盖来看:

    碗里是杂果糖水:木瓜、椰肉、荔枝、芒果、西米和蒟蒻,还浮动着许多珍珠圆子,看上去香味浓郁,鲜艳夺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