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36大悬案-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这种题署的版本多见于明嘉靖、万历年间。嘉靖年间出版的郭勋家刻的《忠义水浒传》一百回本、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袁无涯刊《忠义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署的就是“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与之相近的还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前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署名是“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李贽《忠义水浒传?序》中提到作者,也说是“施、罗二公”。
金圣叹也认为,《水浒传》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的。不过他认为前七十回是施耐庵写的,后五十回才是罗贯中续的。所以他要“腰斩”《水浒》,并在第七十回正文后面发表这样的评论:一部书七十回,可谓大铺排,此一回可谓大结束。读之正如千里群龙,一齐入海,更无丝毫未了之憾。笑杀罗贯中横添狗尾,徒见其丑也。——不过金圣叹并没有讲明他作此结论的根据是什么。
反对者认为:
其一,施耐庵辞官不做,开始著述的年龄是四十二岁左右,思想水平和文字水平都已经成熟了;这时候罗贯中还是个三岁的小孩儿。等到罗贯中成人,施耐庵的小说已经写了近二十年,早应该定稿了。
其二,罗贯中的《三国》,战争场面写得十分生动,地理位置也大都与实际相符,而《水浒》所写的战争场面大都出于想象,有的近似儿戏,地理位置更是错误百出,是名副其实的“纸上谈兵”;《水浒传》如果经过罗贯中编辑整理,至少在地理方位上不至于如此混乱。作为学生,而且参与“编次”,总不会眼睁睁地看见老师的作品中错误百出而无动于衷吧?
集体创作说
一部分学者在研究了全书特点及诸多不足之处后认定,该书应该是一部集体创作。
首先,从结构上看,此书以“聚义梁山”为框架,由许多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拼合而成,有的故事完整,洋洋洒洒;有的则鸡零狗碎,干瘪苍白。但真正精彩的篇章,都集中在前四十回的几个主要人物,如鲁智深、林冲、宋江、武松、李逵等人身上。这四十回,无论是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乃至语言风格,都是一个整体,是《水浒传》不断发展的核心。其后的许多情节、人物,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赘加而成,显示出松散零乱,不断地拉长、拼凑的特点。倘是一人或两人创作,决不会出现如此状况。即使是江郎才尽,他也会把那些已经写出的精彩篇章分布于全书的前、中、后各处,以形成“凤头、猪肚、豹尾”和高潮迭起的格局,而决不会像现在这样:前重后轻,前精后粗,前部分雅俗兼备,后续部分则俗不可耐。
其次,从写作水平来看,全书可以划分成若干片段,其中有的极佳,有的平平,有的极差。从语言习惯来看,既有北方方言,也有南方特别是江浙一带方言。从叙述风格来看,既有市井文学的特点,如潘金莲、王婆及“捉奸”段;也有艺人说书的特点,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还有文人创作和加工的特点,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它显示了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由不同阶层的人参与了创作的实情。
其三,据此推论,则《水浒》的作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篇水浒故事的作者,他们是自北宋末年到元末明初的许多口头传说者,民间说书艺人,以某一人物、某一情节为中心的剧作者;另一类则是把单篇故事连缀成一个整体的原始笔录者、编辑整理者和续写者,最后才形成整本《水浒》。
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集体。从时间上说,上起北宋末年,下至明末清初,长达四五百年。从空间上说,东至东海海滨,西至延陕西岳,南至湖广苏杭,北至长城内外,纵横好几千里。说书的,天天在说,天天在修补;演戏的,天天在演,天天也在改进。这些日臻成熟的故事,又被带有不同目的的原始笔录者记录在案,被流落江湖的文人不断地加工、修改。最后,才由出版商、文化人,如施耐庵、罗贯中、金圣叹等编纂出版。他们之间,没有总编,没有计划,各行其是,但最终仍是百川归海,汇聚成了今天的《水浒》。
这也只是聊备一说。《水浒》作者到底是谁,至今仍无定论。
5.唐伯虎:风流才子之谜
提起唐伯虎,人们眼前多会浮现出民间传说和影视作品中演绎的形象: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浪漫非凡。特别是他“三笑点秋香”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成为市井美谈。
历史上的唐伯虎真是这样一个“风流才子”吗?他果真因为美丽的秋香回眸“一笑”,就卖身为僮,“点”了秋香吗?这实在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跌宕人生
唐伯虎(1470—1523),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故名唐寅。寅属虎,故字伯虎,号子畏,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和文学家。其父唐广德是苏州小商,母丘氏。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过目成诵,熟读四书五经,博览《史记》、《昭明文选》等典籍,闲暇时也学画山水花鸟,曾与文徵明一起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
十六岁时,唐伯虎在秀才考试中获第一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因才华出众,他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
十九岁时,唐伯虎娶当地女子徐氏为妻,两人感情甚洽。
二十五岁那年,唐伯虎家中遭遇特大变故,父、母、妻、子、妹相继去世。这使他深感祸福无端,死生无常,意志一度消沉。后在好友祝枝山、文徵明等人的鼓励下,重拾古文,发愤苦读。
二十九岁时,他参加应天府乡试,名列榜首,一时之间,“解元公唐伯虎”之名,传遍了南京城。
第二年,踌躇满志的唐伯虎进京会试,与江阴举人徐经同行,正所谓“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徐经富甲江南,入京后,以钱财贿赂会试主考官程敏政的家僮,得到了试题,并且在开考前请唐伯虎帮他写好了文章。不久事情败露,程敏政遭到弹劾,徐经、唐伯虎也以“科场舞弊”为由锒铛入狱。
徐经家财万贯,大洒银两,自然得到了牢头狱霸的照应;没钱无势的唐伯虎却是吃了不少苦头。他在给好友文徵明的信中,淋漓尽致地倾诉了他的痛苦与屈辱:
……至于天子震赫,召捕诏狱,自贯三木,吏卒如虎,举头抱地,涕泪横集。而后昆山焚如,玉石皆毁;下流难处,众恶所归。……海内遂以寅为不齿之士,握拳张胆,若赴仇敌。知与不知,毕指而唾,辱亦甚矣!
经过一年多的审讯,因查无实据,案情不了了之。《明史?程敏政传》云:“或言敏政之狱,傅瀚欲夺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但程敏政因此而致仕(退休),唐伯虎则被黜放到浙江偏远之地为吏。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唐伯虎心灰意冷。他耻于为小吏,又没脸面回家,便开始游山玩水,放浪形骸,遍历浙、皖、湘、鄂、闽、赣等省,第二年才返回苏州。因家境清贫,续弦何氏也离他而去。他住在吴趋坊巷口临街的一座小楼中,以丹青自娱,靠卖文鬻画为生。他写道: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言志》)
其宁静淡泊之志跃然纸上。
弘治十八年(1505),三十六岁的唐寅续娶沈九娘为妻,随后在苏州金阊门外桃花坞筑屋,命名为“桃花庵”(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过着清贫闲适的生活。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桃花庵歌》)
明正德九年(1514),唐伯虎被明宗室宁王以重金礼聘到南昌,但他发现宁王心怀异志,便急流勇退。其《诗赠宁王》云:
信口吟成四韵诗,自家计较说和谁?
白头也好簪花朵,明月难将照酒厄。
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
是非满日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
他佯装疯癫,脱身回归故里,后来宁王起兵反叛朝廷被平定,唐伯虎因而逃脱了杀身之祸。从此他思想渐趋消沉,转而信佛,认为人生正如佛经所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亦如电,遂自号“六如居士”。
由于仕途无望,名气逐渐低落,画卖不出去,唐伯虎晚年生活拮据,他在《与文徵明书》中写道:“反视室中,瓶瓯破缺,衣履之外,靡有长物。”
嘉靖二年(1523),唐伯虎贫病交加,在桃花庵溘然长逝,年仅五十四岁。临终前,他取绢一幅,留下了耐人寻味的《伯虎绝笔》: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其旷达若此!
“秋香”之谜
尽管唐伯虎之诗、之书、之画堪称“三绝”,但最为后人所知的还是他“点秋香”的故事。
据现代著名学者赵景深在《三笑姻缘的演变》中考证,该故事起源于元代戏曲和明人笔记,其中王同轨《耳谈》的记述,与“唐伯虎点秋香”情节基本吻合,但主人公却不是唐伯虎。
其大意说,苏州才子陈元超,性格放荡不羁。一次,他和友人游览虎丘,与秋香不期而遇,秋香对陈公子灿然一笑。陈公子访得秋香踪迹后,便乔装打扮,到那官宦人家做了公子的伴读书童。不久,陈元超觉得时机已到,因为他发现公子已经离不开他了,便谎称要回家觅女娶亲。老爷说,府上有这么多婢女,你随便挑。于是陈公子便如愿以偿地点了秋香。
唐伯虎也有一段仅只“一笑”的故事,见于朱季美的笔记《桐下听然》。其大意说:华学士鸿山泊舟吴门,见邻舟一人自酌自饮,科头,时时拍案叫骂,问之,原来是唐伯虎。华学士肃整衣冠过谒,子畏科头相对,谈谑甚洽,对饮而醉,“当谈笑之际,华家小姬隔帘窥之而笑。子畏作《娇女篇》贻鸿山,鸿山作《中酒歌》答之”。
只有隔帘一笑,也有诗,酒,却没有姻缘。
后来,《蕉窗杂录》、《泾林杂记》等书把它编成有头有尾的故事,唐伯虎开始卖身为奴、追求秋香了。到明朝末年小说家冯梦龙的《唐解元一笑姻缘》,“点秋香”故事基本定型。
那么,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秋香这个人呢?有。据现代学者孟森考证:秋香姓林,名奴儿,又名金兰,秋香则是她的艺名。她本来出身于官宦人家,自幼聪明伶俐,熟读诗书,且酷爱书画,由于父母双亡,沦落至金陵为妓。
秋香美貌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此在声色场中艳冠一时。秋香确实被人点过,但肯定不是唐伯虎,因为据孟先生考证,秋香比唐伯虎大二十岁。而且,秋香很早就脱籍从良了,有老相好的想和她再叙旧情,她画柳于扇,题诗婉拒:
昔日章台舞细腰,任君攀折嫩枝条。
如今写入丹青里,不许东风再动摇。
可见,即使唐伯虎有可能同秋香相遇,也不会有相亲相爱的机缘。倒是祝枝山不知在什么场合见到过秋香扇面,为她题过一首七绝:
晃玉摇金小扇图,五云楼阁女仙居。
行间看过秋香字,知是成都薛校书。
把秋香比做薛涛,可见她也是个“女中才子”。她的画在当时就很有名气。明《画史》记载:“秋香学画于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笔最清润。”
《金陵琐事》中还记载了秋香曾向沈周学画。沈周是明代著名画家,也是唐伯虎的、文徵明的绘画老师。他在《临江仙?题林奴儿(即秋香)山水画》中写道:“舞韵歌声都折起,丹青留下芳名。”可见,秋香走出风月场后,曾以绘画闻名于当时。
至于那位华太师,也是有的。他是无锡人华察。据《明史》记载,他字子潜,号鸿山,生于公元1497年,卒于1574年,嘉靖五年(1526)二甲十三名进士。他比唐伯虎小二十七岁。他中进士时,唐伯虎已经去世三年。等到他拜大学士入阁,后来告老回乡时,唐伯虎的棺木早已朽腐了。
并非“风流才子”说
发生在唐伯虎身上的第二桩公案是,他是否自称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此说出自明阎秀卿的《吴郡二科志》。该书记载:唐寅进京会试蒙不白之冤后开始浪迹江湖,曾意气风发地说:“‘大丈夫虽不成名,要当慷慨,何乃效楚囚?’因图其石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对唐伯虎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说,许多人提出了异议。理由是:
其一,有关唐伯虎的风流浪漫故事,基本上都是虚构的。比如秋香,我们已专题讨论过,秋香大唐伯虎二十岁,华太师小唐伯虎二十七岁,这是一个“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故事,与唐伯虎的真实生活无关。又如,他的第三个妻子名叫沈九娘,古代女子常以“某娘”取名,怒沉百宝箱的有“杜十娘”,赵匡胤千里相送的有“赵京娘”,沈九娘很可能是她爹妈的第九个孩子,但好事之徒却把她附会成唐伯虎的第九个妻子,于是便有了“九美图”之说。一夫“九美”,能不风流吗?
其二,阎秀卿虽为明代人,但史料中没发现他同唐伯虎有任何交往。因此,他对唐伯虎的记述没有太大的可靠性。而且,从现存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篆文印章来看,朱底白文,约五点五厘米见方,与唐伯虎所作画幅、印章相比,显得过大。特别是印章边款中既有“桃花庵主属戎青刻”的字样,又有文徵明的“题六如居士诗”四首,还有清代金石家汪启淑,画家巢林、西唐等人赞辞、题识,有故弄玄虚之嫌,显然是民间好事者的伪作。
其三,唐伯虎是性情中人,虽是玩世不恭,恃才傲世,但决不会伤害朋友。如果他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那将置同为“江南四大才子”的祝枝山、文徵明等人于何地?特别是祝枝山,年长唐伯虎十岁,才情不在唐伯虎之下,其风流怪诞甚或过之。更重要的是,唐伯虎几度消沉,祝枝山、文徵明都是他的精神支柱,使他在沉沦中奋起;唐伯虎经济拮据时,祝枝山、文徵明都曾给他无私的援助。站在这样有恩有爱的朋友面前,他能、他敢自称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