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

第2部分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第2部分

小说: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麓、小丘便转成了金色、黄色以及各种令入惊奇的红色和揭色。

蔚蓝的天空常常万里无云。半岛两边的大海一望无涯,深逢明净。。,,
但是,最北方却是一派比较可怕的景象;尤其是冬季,在遥远的满洲荒野上
形成的暴风雪常常在没有预兆的情况下呼啸而至,满山遍野顿时便可覆盖十
英尺厚的积雪。这一地区因山脉一直向鸭绿江延伸,所以倒是真的被分隔开
来。

在这里,军队无法越过无路可行的山脊,保持一条稳固的战线,甚至
无法保持相互间的联络。在整个这一地区,道路蜿蜒袖折而且相互间隔很大。
山地间大都是些羊肠小道,人员和牲畜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这里的森林为
徒步的敌人提供了极好的荫蔽条件。无数狭窄的山谷、令人头痛的羊肠小道
以及刀刃一样的山岭,能使害怕进入无路可行的山地的高度机械化军队寸步
难行。中国军队没有装甲车辆,只有少量的炮乓,他们不为复杂的通信手段
所累,装备轻便,只携带手中的轻武器、他们习惯于各种极端恶劣的天气,
习惯于忍饥挨饿。

他们有高度的纪律性,经受过严格的训练。所以,中国军队在这里有
许多实施机动和荫蔽的绝好机会。

我们对地形一无所知,我们企图利用的地图则错误百出,这使敌人占
了更多的便宜。熟悉地形也成了他们的一种秘密武器。我们查找的道路实际
上常常都不存在,或者一10 一竞是些轮式车辆根本无法通行的羊肠小道。

与朝鲜险恶的地形不同,朝鲜人民十分殷勤好客,大部分地区的居民
都是温顺和善的百姓。经过适当的训练。

他们有可能成为优秀的士兵。他们是非常俭朴的农民。他们也是狂热
的爱国者。他们对日本人怀有上百年的深仇大恨;对残暴的日本警察至今耿
耿于怀。朝鲜人象爱尔兰人一样喜欢我行我素,喜欢绝对个人自由,因而也
就象爱尔兰人一贯表现的那样不大可能屈服于强加给他们的政治统一。

朝鲜人没有受过自治训练,使用现代化机械设备的训练也很差,所以,
为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现代化国家,他们遇到了重重的困
难。她们不熟悉我们的各种习惯,我们亦无力打破坚实的语言障碍。加之在
与他们国家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又办了那么多轻率疏忽的事情,因此,相互
间进行合作极极其困难的,尤其当极大的危险迫在眉睫,来不及制定计划或
拟定草约时,这种含作便更趋困难。

美国知道朝鲜(从前,我们的地理书上写作“高丽”)的存在是相当近
期的事情,外交上与之发生联系的时间则更短,一八三三年,热衷于打开日
本门户进行贸易的美国人,对同朝鲜进行贸易曾表示过一定的兴趣。可是,
即使在海军准将马修。佩里“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之后,朝鲜依然没有
受到重视。一八六六年,法国和美国的传教士在朝鲜被处以死刑,被触怒的
法、美两国政府曾一度准备联合进行一次惩罚性的远征,幸而后来放弃了此
项计划。但是,此后为能与朝鲜谈判而进行的种种努力也都以失败告终。结
果,美国诲军舰艇同朝鲜海岸炮乓发生了炮战并捉到了几个朝鲜俘虏。然而,
为进行谈判,我们仍坚持做出种种努力。一开始由日本居中调解,以后则改
由中国担当调解人。


一八八二年,我们与朝鲜的第一个条约终于在天津签订,从而使美国
与朝鲜王国之间建立了商务关系。该条约尤其引人注肩的一个特点是含有这
样一项条款:保证“两国之任何一国受到他国不公正对待时,要相互支援”。
究竟何为“不公正对待”,在尔后的整整七十年中,美国对这一词义的理解
似乎相当地狭窄。

在后来的儿乎所有有关朝鲜问题的条约、文件、决定和宣言中“独立”
一词一再反复出现。可是,自从在天津签订条约之后,独立一直不过是个神
话而己。对我们来说,独立只意味着我们强制朝鲜遵守其贸易协定,而当其
他国家为占领和剥削这个”清晨静谧的国土”而相互争斗时,我们则不进行
干预。

在天津签订条约时,我们曾明确承认中国对朝鲜所拥有的主权。后来,
当日本和中国都力图控制朝鲜时,我们有意识地避免得罪其中任何一方。当
我驻朝使节对中国努力加强对朝鲜控制的做法表示不满、遭到中国驻扎官的
反对时,我们甚至召回了自己的使节。一八九四年,当中日双方在朝鲜问题
上的对抗终于酿成战争时,我们又一次尽力避免站在任何一边;而将所做的
一切仅仅局限于表达一种殷切的希望,希望日本不要对一个毫无防御能力的
近邻国家发动一场非正义的战争。所以,我们外交上“勾销”朝鲜的政策,
早在迪安。艾奇逊还不会拼写自已的姓名时就已奠定了基矗中日冲突期间,
我们拒绝了英国要我们与德国、俄国一12 一和法国间它一起采取联合行动、
进行干预的建议。后来,日本全面控制朝鲜之后,我们在承认日本权利的同
时再一次承认了朝鲜的“独立”。在后来的年月里,当俄国与日本之间为了
朝鲜半岛而开始争夺时,我国国务院责成我驻汉城公使,要他告诫当地的全
体美国人不得发表任何反日言论。

在此后二十年中,朝鲜曾两次请求我们实践原定的保护其不受侵犯的
誓约。但是,这两次我们都明确而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对方的请求。日俄战争
的头一个月,当日本把朝鲜变成一个保护国后,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以这样
的话“勾销”了朝鲜:“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为着朝鲜的利益而进行干预,
去反对日本人。他们(朝鲜人)依靠自己的防御力量根本无法给对方以任何
打击。”这就是我们在朝鲜沦为保护国的五年和六年前对朝鲜的请求所作的
答复。朝鲜的请求是要我们负责在大国间达成一项确保朝鲜完整统一的协
定。通过一九○五年的塔夫脱一桂太郎协定,我们正式确定了对朝鲜的不介
入政策。在协定中,我们同意日本将朝鲜置于其保护之下。作为交换条件,
日本对我们在远东刚刚占领的菲律宾应放弃一切侵略意图。

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当世界各附属国人民因威尔逊的自决权
宣言而感到激动时,在朝鲜出现了一股强烈的民族主义浪潮。人们秘密地聚
集在朝鲜式的地窖里,用手工刻制的木版印刷独立宣言。女学虫们在飘垂的
袖筒中藏着秘密宣言走村串巷,她们从未引起过目光犀利的日本警察怀疑,
或者被无数日本奸细所发觉。这些日本奸细平时混杂在朝鲜人之中,时刻提
防着这种组织公开起义的活动。

在南方和北方的数百个乡村中,朝鲜爱国者秘密集会,一13 一研究解
放之日的行动计划。总共有数万名男女参加集会,可是,他们的计划从未走
漏过风声传到日本人那里去。一九一九年三月一日,包括李承晚在内的三十
三名朝鲜领袖人物聚集在汉城的明月饭店,举行最后一次聚餐会。他们宣读
了独立宣言,挥笔签下了自已的名字,尔后把警察叫了进来。与此同时,全


国各地数百万人聚集在街头巷尾聆听朝鲜领袖人物宣读独立宣言。然后,他
们举着被禁止的朝鲜国旗,兴高采烈地穿过各个村庄举行示威游行。游行群
众赤手空拳,毫无使用暴力的企图。但是,在后来的短短几周内,有数千人
被日本人处死。在此期间,我国国务院曾郑重其事地告诫我国驻汉城领事,
要他“极其谨慎,不得助长任何这样的看法,即认为美国会帮助朝鲜民族主
义者实行他们的行动计划”,也不得给日本造成一种那怕美国政府同情朝鲜
民族主义运动的印象。

所以,杜鲁门总统的下述做法与我国对朝鲜问题的传统态度是完全一
致的。随着朝鲜被划分为苏联和美国的势力范围,哈里。杜鲁门总统在参谋
长联席会议的强烈要求下,于一九四八年四月批准了这样一项政策声明;“美
国对朝鲜的事务不应陷得太深,以至于任何派别或国家在朝鲜的一举一动都
成了美国开战的理由”。

美国尽管在开罗和波茨坦曾公开表示过建立一个独立的朝鲜的愿望,
但它还是回到了它那传统的不介入的立场上。在开罗,美国、大不列颠和中
国一致同意朝鲜在“适当的时候”应实现独立(苏联总理{应为部长会议主
席}约瑟夫。斯大林在德黑兰与富兰克林。罗渐福总统会见时也曾赞同这一
宣言)。一九四五年,就在日本投降的前夕,杜鲁门和斯大林在波茨坦通过
了一项声明,保证朝鲜在苏联、大不列颠和中国共同托管五年之后实现独立。
托管之事没有提及美国(事后,斯大林坚持美国应包括在托管国之列)。

日本投降后,美国意外地发觉自己掌管着朝鲜半岛的南半部,没有经
过慎重考虑,没有权衡后果,只是稍作计划,美国便着手履行其从末正式获
得承认的托管义务。

结果,它几乎是立即便铸成了一个大错,失去了朝鲜入民的信任与合
作。这一错误是,它曾加强了受人鄙视的日本行政官员在办公机构中的地位。
这种做法顿时激起了朝鲜人的怒火,美国被这种怒火搞得张皇失措,因此又
错上加错,急急忙忙地将日本人清除出去,用一些好心的却是极本不够格的
美国公民来填补出现的空缺。这些人不懂当地语言,也不了解由于需要为新
生的共和国制定金融货币政策而产生的问题。、当然,未能与苏联达成一
项全面协议又加剧了这一危机,并且造成了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的相互指
责。双方都指责对方从事反对自己的阴谋活动,在此期间,朝鲜人民群情激
昂,开始转而激烈地反对美苏双方。他们怀疑这两个国家准备再次背信弃义,
不履行那个经常兑现不了的、给朝鲜以独立的诺言。。最后,美国对于争取
与苏联合作建立托管之事终于感到绝望,便将这个问题提交给了联合国。这
个举动引起苏联指责我们违反了原定的协议。联合国提议在双方管辖地区进
行自由选举,可是苏联人拒不允许联合国临时委员会进入苏方管辖区。他们
早先就坚持,只有那些曾经“全力支持”莫斯科托管协议的党派、团体才可
以参加选举。这实际上取消了美方管辖区内所有党派、团体参加选举的资格。
因为在美方管辖区,言论自由使人们可以对任何延误独立的做法,托管也罢,
不托管也罢,公开表示不满。

最终的结果是,一九四八年五月在南朝鲜举行了一次选举;建立了以
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随后,苏联针对美国的做法制造了一个以平壤为
首都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此后,美国结束了自己的军事占领,千
一九四八年九月开始撤出全部美国军队;这一行动再次反映出我们一贯信奉
不介入的理论,尽管苏联早先曾宣布打算在一九四八年将全部苏军撒离朝


鲜;并且据报道,他们如期完成了撒军计划。但是,如果当时能严肃认真地
分析一下后来出现的局势,我们也许能发现,我们实际上是让年幼的共和国
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我们对朝鲜向题的处理与苏联在这一问题上的区
别,在于我幻没有为之奋斗的实际目标,而只有一个相当模糊的“实现朝鲜
独立”的目标。确立这样的目标,可以使我们随时从朝鲜脱身,赶回国去重
新一心一意地处理我们关心的各种国内问题。相反,苏联从一开始就有一个
让朝鲜半岛“独立”的计划,该计划要使朝鲜不受除苏联之外任何国家的控
制。几乎从美国一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战争胜利在握的时刻起,苏联就
已经开始朝着这一目标努力了。

首先,苏联早就开始了训练经过选拔的朝鲜干部的勾一16 一当,企图
靠这些人来建立和维持一个苏联式的共和国。在这个共和国中,所有反苏团
体都要被剥夺发言权。苏联还为训练和武装一支规模颇大的北朝鲜军队直接
进行了准备。这支军队包括步乒、机械化师和边防警察。起初,这些部队装
备的是日本人投降时所缴获的武器。后来,苏军在一九四八年撒离时将自已
的武器留给了刚刚受讨训练的北朝鲜人。一九五○年的最初几个月,就在北
朝鲜人民军越过三八线发动入侵之前,苏联向他们提供了大量现代化武器装
备,其中包括:重炮、T~34 式坦克、卡车、自动武器和大约一百八十架新
型飞机。其中约有四十架“雅克”战斗机和七十架攻击轰炸机。

进犯南朝鲜之前,北朝群人民军已能投入使用的部队计有八个齐装满
员的步兵师;两个实力达编制数一半的步兵师、一个摩托车侦察团,一个装
备T…34 式。中型坦克的装甲旅和五个边防警察组成的旅,总兵力达十三万
五千人。

但是,这支军队的力量不仅在于它所押有的人数和现代化装备,它还
拥有大量日本统治时期逃往苏联并与苏联红军和中国红军一起经受过战火考
验的朝鲜人,此外,还有数千名从一九四六年开始在苏联接受过为期三年训
练的人员。政府职务也由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人员充任。这些人大都象金日
成首相一样,从一九四三年起就在苏联接受过彻底的思想灌输。北朝鲜人民
军师以上部队主要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在苏联军队中担任过初级军官并立
过战功的朝鲜人指挥。北朝鲜人民军每个师约有十五名苏军顾问。'在三八
线以南,为了对付这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格的现代化军队,我们留下了一支
我们甚至不敢称之为军队的相当可怜的部队(美国如此醉心于从朝鲜脱身,
以至不允许我们在南嘲鲜的人员用“军队”这个字眼来称呼我们正在努力建
立、以便在我们撤离朝鲜后维持秩序的警察部队)。三八线以南的朝鲜人对
自由的热爱和为国献身的精神并不亚于北朝鲜人。况且,在我们管辖区内就
有许多逃自苏方管辖区的朝鲜人。在南朝鲜方面,打杖的意愿或战斗的勇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