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之吕后-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纾酝趿跞缫饽炅湫。鸩焕创玻挥懈撸驼庖桓鍪背搅礁鋈朔挚耍篮舐砩系玫奖ǜ妫扇舜硕疽啃泄嗳胝酝趿跞缫獾淖齑剑旧闭酝趿跞缫狻5鹊交莸鄞蛄曰乩矗跞缫庖丫咔狭餮溃舅懒恕�
杀了赵王以后,吕后的下一个动作,就使向戚夫人,这就是非常有名的人彘事件。彘,就是猪,吕后这个刑法,是惨不忍睹的,她把戚夫人的两只手砍掉,两只脚砍掉,眼睛挖出来,喉咙强行灌了哑药,让她的声带哑了,耳朵给她熏聋,这样一个血肉模糊的人,她把她放在厕所里面,叫做人彘,这种手段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戚夫人你即使杀,也就是一刀了断,这叫虐杀,就这她还不解恨,她还让她儿子来看,这一点我始终不明白,吕后为什么叫她儿子来看这个戚夫人,她儿子一看到厕所里有这么一个还在蠕动,血肉模糊的一个怪物,就吓哭了,然后,吕后告诉他,这就是戚夫人,惠帝看到这个样子,是嚎啕大哭,回去就病了一年多,而且他回去以后,他说,我作为太后的儿子,太后做了这样的事情,叫我今后怎么去治理天下的子民,意思就是,我作为太后的儿子,我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母亲除掉,但是我要有这样一个母亲,我怎么去治理天下的百姓?从此以后,惠帝不再多管朝政,整天沉溺在酒色之中,也就是过了七年,24岁的汉惠帝,就病死了。这是吕后始料不及的一件事情,我们要说的就是,吕后对戚夫人的虐囚跟虐杀,应当是痛以指责的,这是非常不人道的一件事情。所以,吕后对戚夫人这个作为,就把她永远定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戚夫人最后惨死的局面,谁给她造成的?
也就是说,戚夫人的悲惨命运,谁给她造成的?有人说,商山四皓,那四个老家伙,要不是他们,早就没这个事了,古人曾经写过诗,宋代有一个诗人叫李觏,专门写了一首诗,叫戚夫人,说,百子池头一曲春,君恩和泪落埃尘,当时应恨秦皇帝,不杀南山皓首人。百子池头是西京杂记中记载,说当年刘邦在世的时候,和戚夫人每一年7月7的时候,都到一个池边去聚会,去玩耍,说百子池头一曲春,君恩和泪落埃尘,当时应恨秦皇帝,商山四皓是为了避秦朝的大乱,躲到商山去,所以,恨的是秦始皇,你为什么不把这四个老家伙杀了,要是当年秦始皇把他们杀了,其实,不是没有了这商山四皓了吗?所以,宋人李觏这个诗认为,戚夫人的悲惨命运,是这四个老头造成的。这是第一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张良。四个老头固然起了作用,谁推荐的四个老头?张良推荐的。张良虽然你足不出户,但是你张良推荐的四个老人,你作为推荐人,你能逃脱干系吗?第二种,张良也有责任。
第三,咎由自取。戚夫人自己有责任,戚夫人最大的责任,就是在刘邦宠爱她的时候,她很不理智地选择了挑战皇后的道路,这是一个高风险、高收益的道路,这是咎由自取。
第四种说法。刘邦。谁的责任都不是,刘邦的责任。而且,刘邦的责任最大,张良有什么责任?张良无非说了四个老人,四个老头怎么样,四个老头顶多四刀,刘邦就可以把他处理掉,你不能怪这四个老头啊,刘邦的责任最大。其实,我们讲过,霸王别姬的时候,项羽面临的是江山美人之争,其实,见到商山四皓的时候,刘邦同样面临江山美人之争。到底是要美人还是要江山,刘邦还是选择了江山。因为,他怕违背天下舆论的易位太子,导致朝政大乱,他宁可牺牲戚夫人,他不能牺牲他的江山,所以,在这一点上,有很多人把刘邦跟项羽做比较,把戚夫人和虞美人做比较,说虞美人和戚夫人,一个是失败了的项羽的宠妃,一个是胜利的刘邦的爱妃,但是这两个人的命运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所以,清代有一个很有名的文人叫田雯,他写了一首咏古诗,专门咏叹戚夫人和虞美人。谁叫玉体两横陈,粉黛香消马上尘,刘项看来称敌手,虞夫人后戚夫人。这个意思说,玉体横陈,说这两个美人,最后这两个人是粉黛香消马上尘,两个美人都死了,所以,田雯讽刺刘邦,说你看起来刘邦真跟项羽是对手,你俩打,你俩掐,到最后,你的宠妃和项羽的爱妃,最后两个人下场一个样,看来你们真是对手。讽刺刘邦不能在死后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说刘邦有责任。这是又一种说法。
上面说了那么多种看法,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不是说到点子上,我们可以这样想,假如刘邦废立太子成功怎么办?刘邦如果废立太子成功的话,岂不是戚夫人要做皇太后,刘如意要做天子了吗?戚夫人会怎么样去对待吕后呢?大概不会虐杀,虐囚,但是,杀不杀很难讲。如果我们这样反过来想一想,大家就会明白,戚夫人悲惨的命运,实际上是封建帝王制度的继承制造成的。
封建帝王的继承制度,规定了他只能在皇子中间选接班人,而且有很多规定,比如说,选嫡长子,选嫡,选长,而且,选过以后,不能再废,这个制度本身决定的,不论是吕太后当权,还是戚夫人当权,失败的一方,总是很悲惨的。所以说,四皓,张良,戚夫人,刘邦,吕后,确实都有责任。但是,最根本的是封建帝制,不管怎么说,吕后残杀了戚夫人,毒死了赵王刘如意,这是她的目的,她达到了,但是她始料不及的是她连累了她的儿子,她害死了她的儿子,本来手握大权的吕后,她可以遥控她儿子去掌权,而惠帝的去世,使吕后面临一个空前的难题,手中握的大权怎么办?是继续掌权,还是放弃权力?她怎么继续巩固她已经夺到手里的权力呢?请看下集,女主称制。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第6讲 女主称制
第6讲 女主称制
惠帝的去世对吕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惠帝是她惟一的儿子,她是依靠惠帝来维持这个政权的,而且惠帝还给她带来了另外一个难堪,就是惠帝没有儿子。惠帝无子,又导致吕后不能再立一个皇孙,也不能立,所以,惠帝去世以后给吕后带来一个双重的尴尬,吕后陷入一种什么状况呢?无子无孙,陷入这种尴尬,而这时候的吕后,她手握大权,她又不愿意放弃她奋斗多年到手的权力,所以这时候吕后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选择,这个时候,摆在她面前的路并不是没有,至少说有这么几种路。
第一,这时候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间,现在已经去掉了了三个,一个是庶长子刘肥,在惠帝六年去世,一个是被她害死的赵王刘如意,再一个是她的亲生儿子刘盈,还有五位皇子健在,这五位皇子应该说,是继承大统的合法的继承人,但是,这五个人,不可能在吕后的选择范围之内,如果吕后选择了这五个人做继承人,有可能意味着吕后失去对朝政的控制,所以,吕后这条路她不愿意选择,另一条路是什么呢?另一条路,就要选择惠帝的孩子,我们刚讲过,惠帝没有孩子,那怎么还能说,再选择惠帝的孩子呢?这个又要从惠帝的婚姻开始说起。
吕后这个人早年她确实还有一些非常好的品格,比如说,善良,温顺,恪守妇道等等,但是,她到后期,掌了权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她掌握了最高的皇权以后,她变化很大,所以,这个时候的吕后,她从自己的身上,体会出来了一个道理,作为一个女人,要嫁,嫁谁呢?要嫁嫁皇帝,这是她自己从她的人生经验中间,体悟到的一个她吕后的真谛,她就是因为嫁了刘邦才有今天的生活,而她的女儿许给了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生了一个外孙女叫张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吕后做了一个非常荒唐的决定,她把她的亲外孙女儿,许给了她的亲儿子,这在我们今天看来绝对是近亲,不可思议的事情,等于让亲舅舅娶了亲外甥女儿。当然我们今天看起来是不可思议,就是疯了,但是,吕后这个做法是有她的道理的,她这样想了,她的女儿虽然没有嫁给皇帝,如果她的外孙女嫁给她的儿子,岂不是将来她的外孙女儿又成了皇后吗?而且,我们知道吕后跟刘邦有两个亲生子女,一个是女儿,鲁元公主,另一个是儿子,汉惠帝,两个人的年龄差距并不大,惠帝是17岁继位,惠帝继位的时候,他姐姐鲁元公主的年龄我估计大概也就是19、20这个样子,你想想,她姐姐是19、20个年龄,他姐姐的女儿有多大?我们可以推算出来,他姐姐的女儿就这么小,她就许给了17岁的儿子,也就是她的亲儿子,汉惠帝,但是这样一来,坏了,没有孩子,没有孩子,两个原因。我们先看看,汉惠帝他有没有生育能力。
汉惠帝虽然没有跟他的亲外甥女儿,就是他的皇后张嫣生孩子,但是,汉惠帝和后宫的宫女,生了六个儿子啊,这说明汉惠帝生育能力很强,而且是专生儿子,有这么一个好的条件,她为什么还没有子呢?这个很容易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她这个亲外孙女太小,你想他姐姐也就是20岁左右,他姐姐能够生育的时候,是多大年龄,她外孙女出生是什么年龄,嫁给惠帝的时候是什么年龄,她能生育吗?这早年是不能生育的,当然,惠帝一共在位七年,年龄大了一点,她可能能生育了,但是还有一个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婚姻这个问题,不是当母亲的强扭到一块儿,说他俩本来就亲,亲舅舅,亲外甥女,亲上加亲,那不一定两个人就很亲,惠帝对这个婚姻,很不满意,早年是因为他这个皇后不能生育,到最后,惠帝也不喜欢这个行后,所以,无子。
但是惠帝我们刚刚说过,他和后宫的宫女生了六个儿子,这也是可以备选的皇帝人选,所以吕后就采取了一个办法,她在后宫六个宫女生的儿子中间,选了一个,而且采取了一个很残忍的做法,存子去母,把儿子保存下来,把他们亲生母亲杀了,然后把这个小行子送给没有生育的张皇后抚养,对外面诈称,这个就是惠帝的儿子,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叫前少帝,前少帝就这样进入了吕后的视野了。因为,吕后既然不愿意选刘邦其他的五个儿子,她只能在汉惠帝的六个后宫子中间选,就选了这么一个前少帝。
选了前少帝继位以后,前少帝多大呢?三岁,三岁的前少帝继位以后,所有的朝中大权,一律归吕后长官,吕后亲自坐朝,接见大臣,商讨国家大事,这一年,在历史上的纪元就叫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这一年,吕后算是正式称制,我们下面再说一下,什么叫称制。制就是皇帝的制书,诏书,称制就是由吕后直接代替皇帝行使皇帝的权力,这就是称制,这样,吕后就正式称制,掌握朝纲,长达八年。吕后做了这样一件事情,在中国历史上是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吕后能够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皇后,直接称制,行使皇权,这在中国皇权继承史上第一次,她为什么能够做得到这一点,我想这里面大概有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吕后的权力欲非常强,而且她深深懂得权力的厉害,人对权力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权力不仅能够满足你的物质需求,还能满足你的精神需求,所以,权力,特别是最高统治权,一旦抓到手以后,我们隶属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史,有哪一个皇帝愿意在自己一息尚存之前,把皇权交出来呢?几乎没有。
再一个原因,恐惧感。很多不愿意交权的帝王,他源自于一个发自内心的恐惧感,因为他知道皇权的厉害,她也她知道,自己利用皇权做了什么事情,吕后知道,吕后虐杀戚夫人这个事件,连她的亲儿子都为他娘做得不对,天下的公议呢?天下的大臣会怎么看呢?吕后不清楚吗?做了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她怎么敢交权,一旦交了权,别人会对她怎么样?她不敢交权。从客观上来说,吕后也有两点,是她能够称制的原因。
首先是她的政治才干,吕后是一个极有政治才能的人,吕后的政治才能,我们在这里不用详细讲,我略加说明。比如说,她应对刘邦的废立太子之事,吕后做得非常成功,再比如说,她应对戚夫人挑战皇后之事,她仍然做得很成功,她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再比如,她诱杀韩信,最后诱杀彭越,都显示了她的才干,显示了她作为一个政治强人的潜质,她有这么一个能力,这是她称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你看刘邦废立太子一上朝,大臣们是反对声一片,吕后一称制,往皇帝的大位上一坐,所有的大臣没有一个提反对意见的,吕后的政治才干,我们应当承认。
第二点,更重要的一点,是吕后所占有的政治资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吕后的政治资源,我们可以从吕后和汉初宫廷的三派势力的关系上看,和刘氏皇族派来说,当时以五个皇子为首的刘氏皇族派,吕后和他们的关系如何呢?这五个皇子,现存的五个皇子,虽然不是吕后所生,但是,这五个皇子见到吕后,都得称嫡母,就是嫡生的那个嫡,称她嫡母,这样一来,吕后和皇子之间的关系就有了母子关系,还有君臣关系,所以,她对皇子是有控制权的,这是一点。
再一点,吕后虽然在前少帝、后少帝的废立上,吕后做了一些对不起刘姓皇族的事情,但是说,吕后毕竟没有把姓刘的位置赶走,然后姓吕的做上去,吕后所做的事情,还都是在刘姓王族能够容忍的底线之上,所以,刘姓王族和她的关系还能够维持,就是刘姓这一派,她能玩儿得转,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资源。
我们再看,吕氏外戚派,那就不用说了,吕氏外戚派她是核心,所以,吕氏外戚派全听她的,这个没有疑问。
最棘手的一派,功臣元老派,功臣元老派跟吕后的关系有一个过程,吕后一开始对功臣元老派就最不放心,我们讲过,她杀韩信,杀彭越,她对功臣元老的做法是能杀一个就杀一个,能多杀一个就多杀一个,能早杀一个就早杀一个,她跟功臣元老有一种天生的敌对情绪。吕后曾经讲过这么一段话,就是她在刘邦死后,吕后竟然做了这么一件事情,她连续四天秘不发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