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八·二三炮击金门 >

第100部分

八·二三炮击金门-第100部分

小说: 八·二三炮击金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在恶劣条件下飞过半个世界的艰难经历,其对于国家的忠贞热忱不能不
令他的同事们惊讶和感动。

“一切为了美国”,这是杜勒斯孜孜奉献的目标和狂热工作的动力。他的
信条是:可以有保证美国利益之后的敌国利益,不能有损害美国利益之后的
盟国利益。

飞行途中,接到报告,毛泽东已于东半球的下午、西半球的凌晨突然
而奇怪地恢复了炮击。国务卿为此感到失望和懊丧,他甚至产生了取消此行
的念头,他始终不解的是:一向精明的毛泽东为何选择不合时宜的时间增加
蒋的外交谈判筹码?他认为,毛现在打炮,只会对自己的宿敌蒋介石更有利。

华盛顿时间凌晨5 时30 分,杜勒斯决定让座机在阿拉斯加临时降落,
一个电话找到了正在美国西海岸作竞选旅行的艾森豪威尔,将总统从睡梦中
唤醒,两人就毛泽东恢复炮击后的局势商谈了10 分钟。接下来,美国国务
院和杜勒斯之间,国务院和艾森豪威尔之间,杜勒斯和先遣到达台北的助理
国务卿罗伯逊之间,进行了多次长途电话商谈,最后,艾森豪威尔指示杜勒
斯应继续飞往台北,“虽然会谈时蒋的态度可能会趋向强硬,但眼前的局面
也更加说明,关于那几个惹麻烦的小岛确应有一劳永逸的符合美国利益的解
决办法。”1 小时后,杜勒斯重返天空。

机舱内单调的马达嗡鸣和机舱外厚重的暗夜令随行人员打盹瞌睡,勤
奋敬业的国务卿却了无困意,抖擞精神接着办公,凭借昏暗的舱灯在小折叠
桌上写字。

起草的第一份文件是将以国务卿名义发表的声明。他写道:他此行是
根据美国与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前来“同蒋介石总统磋商,充分交换一下看
法,希望通过重新研究,巩固我们双方互相信赖和信任的关系,而不是要达
成任何新的协定”。他又写道:由于中共“莫名其妙恢复炮击”,此次台北会
谈“已不可能具有在停火情况下本来可能具有的那种范围和性质,美国希望
正在进行中的炮击将是短暂的”。

后面这一段话,他是专门讲给毛泽东听的。他始终认为,如果没有炮
击,美国要蒋从金门撤退或减少驻军肯定会容易一些,而这样的结局客观上
应该对毛的中国有利。

他希望毛对自己的轻率行为能够后悔和反省。

起草的第二个文件是将向蒋进言的要点,他写道:

1、中华民国面对的危险,主要在政治方面(而非军事方面)。全世界
都企盼和平。但现在所有人都有一种流传广远的感觉,即不仅中共在危害和
平,中华民国也正需要非和平状态,以便拖住美国作为重回大陆的唯一方法。
2、韩国越南都已停战,自由世界企盼中华民国在世界和平上有所贡献。3、
当前国际情势对中华民国非常严厉,除韩国越南外,美国是唯一勇于支持中
华民国的国家。4、甚至美国是否能如目前一样长期维护中华民国,也不无
疑问。因此,中华民国需要一个新方向。

语义清晰,国务卿很少含糊其词,他所谓的“中华民国新方向”是指
台湾应该放弃以武力打回大陆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计划,致力予稳固台湾,
谋求实现台湾海峡的和平。自然,蒋如果认同这样的“新方向”,他就应该
从金门等大陆沿海岛屿上撤出或大大压缩驻军,不使那些小岛成为爆发冲突
破坏和平的根源。

写毕,疲惫已极的国务卿将头斜靠在椅背上,身心渐渐进入问心无愧


的平和境界,昏昏睡去。

据说,杜勒斯最反感人们把他描绘成战乱的祸源,他以为这是对他缺
乏了解或故意诋毁的缘故,他曾经厉声反话一位记者:为什么要称我为“不
祥之鸟”?这不公平,我一直都在真诚地服务于世界和平事业,和平,是我
为之奋斗的人生最崇高目标。

不必怀疑杜勒斯先生1958 年跨洲飞行时对和平的真诚。实际上,自他
起始,“维护中国分裂状态下之和平状态”便成了美国历届政府的国策。自
他之后,“保持台湾海峡两岸不统不战”原则也为美国政治家们所遵循。杜
勒斯先生确实是美国对华“和平政策”的开山祖。

曾有人根据台湾海峡局势提出一个荒诞问题:如果某一天一小撮美国
狂人在夏威夷岛建立新国,并宣布只有该岛国才能代表整个美国,此刻构成
美国主体的那片大陆将作何反应,要战争还是要和平?我以为,此事涉及“杜
氏和平理论”的适用性问题,最后答案,只能去请教已升入天国的国务卿的
不朽魂灵了。

须臾,杜勒斯鼾声大作,一觉睡到了台北。

※※※※※


台北时间21 日9 时20 分,“行政院长”陈诚办公室第二次给,阳明山
“总统”官邸打来电话,报告陈院长的叨扰恳请:杜卿此次来台,事关台澎
存废党国安危,眼前一切工作,唯此为大。对杜氏其人,谬议可以婉拒,面
子却不能不给。总统也常常告诫职等,维护同美利坚之长远友好,为外交第
一要义。故冒昧再请,还盼总统劳动大驾即刻起程,亲到机场迎候,以示中
美亲善,杜绝外界妄测,不与中共话柄。。蒋介石不耐烦地对侍从摆手:我
早已说过了,不去!不去!他陈院长去怎么就是不给面子?同洋人办交涉,
不能未见面先自贬,你矮三分他就会高一丈的!

这之前,杜勒斯曾有过4 次降落台湾的经历,每一次,蒋“总统”都
笑容可掬地站在停机坪一侧迎送,表达了对国务卿的尊敬与重视。而此次故
意破“例”,拒绝亲迎,当然再清楚不过地传达了“总统”对国务卿最近关
于金门前途讲话的不满,提醒国务卿到这里来应该谨言慎行。

“十里之国,君亦人尊。百邑之邦,相亦臣属。小国之君不阿大国之相。”
蒋“总统”铭记老祖宗的遗训,严守着君主的至尊。况且,他从未把自己当
作“小国之君”来看待,辖地虽仅余弹丸,但他曾经是一个伟大国度的领袖,
现在也仍然自视为那个泱泱大国的“代表”。

当代中国,敢于梗着脖颈对美国人说“NO”的,毛泽东是一个,蒋介石
也算一个。所不同的是:毛泽东在事关民族独立国家主权的问题上,不惜抽
出剑来与美国佬决斗;蒋介石则始终不敢放开抱牢了山姆大叔粗腿的那只
手,唯当根本利益受到触犯时,他才会腾出另一手来轻重适度地在那粗腿上
拧一把。即便如此,毛泽东对老朋友的胆量依然很赏识,他说过:宣传上我
们说蒋介石是卖国贼,但客观看,蒋毕竟与历史上的秦桧、吴三桂、慈禧太
后还有不同嘛,只要他还有起码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我们都要团结、争
取。他同美国闹独立性,不论大闹小闹,都要支持。

10 时08 分,国务卿缓缓降落在台北松山机场。他整理一下服饰,摩挲
一下倦容,大步跨出舱门。向着欢呼、掌声、鲜花和镜头挥动双手。目光俯
视,瞳仁飞快地来回唆寻,在一群并不陌生的台北高官面孔中,没有发现那
张宽额高颧瘦削峻傲的熟识的脸。他的嘴角微微抽动,面部表情晴转多云。


发表简短声明的节目保留,原定5——8 分钟的答记者问取消。讲完该
说的话,杜勒斯不失大将风度地面带笑容匆匆离去,他用很少与人们包括熟
人寒喧交谈握手问候的方式,表示了对蒋某人今天不到场故意冷淡的不快。

会谈尚未开场,气氛已然不对。

※※※※※


下午,蒋杜见面,寒喧叙旧后,各怀心计、互相猜忌、时有交锋、讨
价还价的会谈正式开始。

“剧情”大致如下:

杜勒斯摊开美国的意见,直言金门岛军事上对台湾防备的无用,建议
蒋果断撤退在这个岛屿上的驻军,并收起对大陆使用武力的幻想,造成两岸
事实上的停火和隔离,方是确保台湾安全的明智之举。

蒋当即反驳,并对美国与中共在华沙的会谈激烈抨击说了一些措词很
尖锐的话。

老先生不仅在撤军和裁军问题上不作承允,反而要求美国应提供更多
的军援。

杜勒斯岂肯无所得先付出,又拒绝就蒋关于给予更多武器的要求作出
任何肯定的保证。

双方言词冲撞,蒋恼怒之极,站起来大声说:在我活着的时候决不会
撤军!

话不投机半句多,当日不欢而散。

第二天,蒋搬出了“救星”毛泽东。他说:毛泽东现在正在炮击,在
此状况下我们宣布撤退,等于示弱,助长共产阵营气焰。阁下以为如何?杜
勒斯一时没了话讲。美国是个极重脸面的国家,的确不能在毛泽东的炮火下
退却。于是杜氏同意了“在当前情况下,金门、马祖与台湾、澎湖在防卫上
有密切之关连”的提法,不再逼蒋撤军。

辩论总算找到了共同点,会谈气氛有所缓和。

美国《纽约邮报》曾困惑不解地说:“共产党人的没脑筋的不妥协行动
好像给蒋介石做了一件好事,使蒋在金门马祖的海滩上得到美国的支持了。”
殊不知毛泽东的“没脑筋”反映的恰是深思熟虑后的“大智若愚”,毛泽东
此次就是要大做“好事”,助蒋一臂之力,使之能顶住杜勒斯的压力,长期
驻守金马。

杜勒斯毕竟久居庙堂老谋深算,非等闲之辈,他在“撤军”的问题上
放蒋一马之后,便开始用典型的交易所语言索取回报,他说:我相信您一定
也有能够使美国总统感兴趣和感到满意的意见。

蒋亦知趣,知道不能一步不让,不能使杜勒斯空手而返,最后一刻,
心底一百个不情愿地应允了“将适当减少金、马驻军”和“不再以武力反攻
大陆”。

杜勒斯抵台后第一次开怀大笑,他慷慨地奉送赞扬:总统阁下第二次
世界大战时就是美利坚忠实而亲密的盟友,现在,我依然这么认为。

23 日,蒋杜签署联合公报。对照中英两种文字版本,认真阅读,关键
性的“不使用武力”一条含义上就存有差异。英文本的“nottheuseofforce”, 
明确地表示“不使用武力”。中文本的表述则是“而非凭藉武力”:中华民国
政府认为恢复大陆人民之自由乃其神圣使命,并相信此一使命之基础,建立
在中国人民之人心,而达成此一使命之主要途径,为实行孙中山先生之三民


主义,而非凭藉武力。

东西方文字表述上故意造成的差异,已给双方的大相径庭的解释权预
留出足够的空间。或者说,双方的妥协仅仅是书面上的,实际的认知仍然相
差十万八干里。

23 日下午,杜勒斯眉开眼笑地飞走了。但在台北高层,仍无人能够感
觉到台美关系已经“多云转晴”。最明确无误的暗示是:杜勒斯离开时,蒋
“总统”仍端着架子不到机场送行。还有,如此尊贵的客人在台活动三天,
台湾所有报刊均不见一张蒋杜在一起的合影照。

1958 年10 月的蒋杜会谈,是金厦炮战中的一件各方关注的重要大事,
会谈结果对台湾走向和两岸关系影响久远,并促使毛泽东以满意心情奇特方
式结束了对金门的激烈炮击和围困封锁。对于台美关系史上这重要的章节,
台湾各种版本的史料文字竟从未详尽披露过,许多大部头著述即便提及、也
是寥寥数言,几笔带过,鲜少评价。台湾方面愈是大事不记讳莫如深,愈是
证明了其对此次会谈的过程和结局均不满意,但又无法向世人明示,只能打
碎了牙齿和血吞。呜呼,蒋“总统”一生坎坷,命途多外,迁居孤岛,可怜
龙陷泥淖虎落平阳,依旧活得好难好累好苦。

※※※※※


蒋杜联合声明,是杜勒斯在其生命和外交生涯即将走到尽头时的又一
“杰作”。

回到美国不久,他被发现患了癌症,已到晚期。在华盛顿沃尔特·里
德陆军医院痛苦挣扎了数月,1959 年5 月24 日,杜勒斯与世长辞。他得到
了国葬待遇,长眠于华盛顿国家公墓,冢前竖立上镌“第一次大战陆军少校
杜勒斯”的小石碑。

作为一位个性突出作风鲜明在美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迹的国务卿,杜
勒斯的生前死后历来毁誉参半,但不管怎样,他所发明或参与创作的“大规
模报复战略”、“战争边缘战略”、“和平演变战略”,至今仍被许多美国政治
家奉为圭臬;他的既扶蒋又抑蒋,让台湾海峡长久维持现状的基本构想,也
依然引导华盛顿的思维在看不到光明的死胡同中徘徊。

杜勒斯死了,西方世界一片哀惋。在台湾,却引起了十分复杂的情感。
蒋“总统”除了按照礼仪常规发去表达悼念之意的唁电而外,就不再多说什
么了。但是据说,老先生曾多次嘱托赴美的外交官到杜卿的墓前代表他献一
束小花,默哀片刻。

他也曾在私底下讲过这样的话:没有杜勒斯,我们可能在台湾站不住
脚跟,但有了杜勒斯,我们可能就再也回不去大陆了。

不必见怪,杜勒斯是美国政治家,而非台湾政治家。他所作的一切都
是为了美国,而非为了台湾。

杜勒斯生前的名言是:我的身体和灵魂都属于我伟大的祖国。

12


蒋杜拌嘴争吵,金厦助兴打炮,北京静观热闹。1958 年10 月25 日,
毛泽东抛出亲笔撰写的第四篇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
比此篇《再》文,并非13 日毛泽东写好了不发的那一篇,而是另外一篇新
作,标志了中共解决台湾问题全新思维方式的成熟和定型。此文既出,对金
门的炮击虽未中止,但历时两月、震惊全球、作为一桩历史事件的“炮击金
门”便算降下了帐幕。


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军民同胞们:

我们完全明白,你们绝大多数都是爱国的,甘心做美国人奴隶的只有
极少数。同胞们,中国人的事只能由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一时难于解决,
可以从长商议。美国的政治损客杜勒斯,爱管闲事,想从国共两党的历史纠
纷这件事情中间插进一只手来,命令中国人做这样,做那样,损害中国人的
利益,适合美国人的利益。就是说,第一步,孤立台湾;第二步,托管台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