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卡耐基写给男人的羊皮卷 >

第9部分

卡耐基写给男人的羊皮卷-第9部分

小说: 卡耐基写给男人的羊皮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③以你合理的思想取代自暴自弃的思想,只要你这样做,你的情绪就会开始
好转。一旦树立了自信心,你的无价值感、你的忧郁都会消失,你的情商也提高
了一大步。
09
聪明的男人能经常反思
写给男人的羊皮卷
经常反思对于男人而言,要比每天都去桑拿的“去污”能力更强。自我反思,
简而言之就是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以能“自知己短”,从而弥补短处,纠正过
失。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圣人都是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凡人?
力求上进的男人都是重视自我反思的。因为他们知道,反思自己是认识自己、
改正错误、提高自己的有效途径,自我反思使人格不断趋于完善,让人走向成熟。
孔子的学生曾参说,他每天从三方面反复检查自己:替人办事有未曾竭尽心
力之处吗?与朋友交往有未能诚实相待之时吗?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有尚未认真
温习的部分吗?他就是这样天天自省,长处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及时改正,最终
成为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贤人。
自我反思是一种不断使道德完善的重要方法,是治愈错误的良药,它能给我
们混沌的心灵带来一缕光芒。在我们迷路时,在我们掉进了罪恶的陷阱时,在我
们的灵魂遭到扭曲时,在我们自以为是沾沾自喜时,自省就像一道清泉,将思想
里的浅薄、浮躁、消沉、阴险、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重现清新、昂扬、
雄浑和高雅的旋律,让生命重放异彩,生气勃勃。
自我反思的主要目的是找出过失及时纠正,所以反思绝不可以陶醉于成绩,
更不可以文过饰非。“静坐常思己过”,以安静的心境自查自省,才能克服意气情
感的干扰,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捕捉到平时还自以为是的过失。
只有善于发现并且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才可以进一步纠正过失。我们常常
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很多缺点都是通过旁人的指出才知道。这就要求我们用一颗
平常心来对待别人善意的规劝和指责,反省自己的过失。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
行”。那些逆耳忠言,常常能照亮我们不易察觉的另一面。
阿光是位应届大学生,他学的是英文,自认为无论听、说、读、写,对他来
说都只是雕虫小技。
由于他对自己的英文能力相当自豪,因此寄了很多英文履历到一些外商公司
去应征,他认为英文人才是就业市场中的绩优股,肯定人人抢着要。
然而,一个星期接着一个星期过去了,阿光投递出去的应征信函却了无回音,
犹如石沉大海一般。阿光的心情开始忐忑不安,此时,他却收到了其中一家公司
的来信,信里刻薄地提道:“我们公司并不缺人,就算职位有缺,也不会雇用你。
虽然你认为自己的英文程度不错,但是从你写的履历看来,你的英文写作能力很
差,大概只有高中生的程度,连一些常用的文法也错误百出。”
阿光看了这封信后,气得火冒三丈,好歹也是个大学毕业生,怎么可以任人
将自己批评得一文不值。阿光越想越气,于是提起笔来,打算写一封回信,把对
方痛骂一番,以消除自己的怨气。
然而,当阿光下笔之际,却忽然想到,别人不可能会无缘无故写信批评他,
也许自己真的太过自以为是,犯了一些错误是自己没有察觉的。
因此,阿光的怒气渐渐平息。自我反省了一番,并且写了一张谢卡给这家公
司,谢谢他们举出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用字遣词诚恳真挚,把自己的感激之情表
露无遗。
几天后,阿光再次收到这家公司寄来的信函,他被这家公司录取了!
自我反思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它就像一个人拿起刀亲手割掉身上的
毒瘤,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许不难,要用一颗坦诚的心灵去面
对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懂得反思,是大智;敢于反思,则是大勇。割毒瘤
可能会有难忍的疼痛,也会留下疤痕,但它却是根除病毒的唯一方法。只要“坦
荡胸怀对日月”,心地光明磊落,反思的勇气就会倍增。古人云:“君子之过也,
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日食过
后,太阳更加灿烂辉煌;月食复明,月亮更加皎洁明媚。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
月食,人人都看得见,但是改过之后,会得到人们更崇高的尊敬。
如果我们能自我反思,不仅是了解自己做了什么,最重要的是透过它了解自
己真正的意图;柏拉图更进一步说,反思是做人的责任,没有反思能力的人不配
做人。人只有透过自我反思才能实现美德与道德。
男性朋友要趁早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它能修正自己做人做事的方法,给自
己指引明确的方向。
10
爱生气的男人不可能长寿
写给男人的羊皮卷
美国成功学家戴尔·卡耐基曾经说:“如果一个人有着快乐的思想,那么他
就会快乐;如果一个人有着凄惨的思想,那么他就会凄惨。”客观的环境并不是
决定快乐和不快乐的主要因素,只有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才能起到重要的效果。
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健康。古书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
六腑皆摇。”现代医学证明,不良情绪会影响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等。因此,爱生气的男人是很难健康长寿的。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在一次被盗之后说:“第一,那个来偷东西的贼没有伤害
我的生命;第二,那贼只是偷走了我的部分东西;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
的是他而不是我。”
这位总统善于从不幸之中发现一些大幸,所以他不为眼前的烦恼所困扰,这
样的人生活得才有意义,活得也更有精神。
有时候你可能会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无论碰到什么困难,
都不要感到苦恼与恐惧,活着就要尽可能发挥自己活着的作用,活就要活个痛快。
日本的一位名叫井上胜的心理学家,曾经在调查研究后总结出一个结论:“为
今天而生”是人幸福生活的准则。因为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
投身工作、学习,集中所有的精力和智慧把今天的事做好,有助于思想的平
静;转移注意力,让那些具有意义的活动把自己的脑子占满了,那么不良的情绪
也就再也进不来了。
特别是对于绝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更不要生气。
大家都知道,人到老年会出现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如社会角色改变会空虚、
失落,身体日渐衰弱会忧心忡忡,亲人丧失会孤独寂寞,这都是难免的。不少老
人让这些消极情绪笼罩着自己,为过去不顺心的事烦恼,为未来担忧,不能把握
今天,宝贵的“夕阳时期”就这样虚度了。
生气,是人从心理到生理的情绪反应。男人在发怒时表现为情绪紧张,很快
进入“应激状态”。在生气的刺激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
一系列全身性的变化:肌肉紧张度增高,毛发竖起,鼻孔开大,横眉张目,咬牙
切齿,紧握双拳,进入临战状态。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危害,所以我
们应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克己制怒。
常言道:“急则有失,怒则无智。”发怒时人常常失去理智,因此古人云:怒
不可以兴师。《孙子兵法·火攻》中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
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意思是说,一国之主,不能凭一时之愤
怒决定兴师,一军之将不可以凭一时之愤怒率众出战。因为怒而兴师出战,很可
能决策失误,损兵折将,导致被动。愤怒之后可以重新欢乐,怨恨之后可以重新
喜悦,但国亡不可复存,人死不会复活。所以,兴师动众,一定要有利则动,无
利则止,慎之再慎。 

历史上有许多因“怒而兴师”导致的悲剧。
楚汉相争时,项羽吩咐大将曹咎坚守城皋,切勿出战,只要能阻住刘邦 15
日,便是有功。项羽走后,刘邦、张良使了个“骂城计”,派兵进抵城下,指名
辱骂,画着漫画,污辱曹咎。曹咎怒从心起,立即带领人马,杀出城门。汉军早
已埋伏停当,只等楚军出城;一见楚军入瓮,霎时从四下里杀出,只杀得曹咎全
军覆没。
对于一个聪明的男人来说,一定不要怒而决断;对于一个头脑清醒的男人来
说,应做到避免怒而行事。明白事理的男人都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心情不好,精
明的男人还要懂得在自己感到不清醒的时候决不采取任何行动,要等到能够对自
己面临的难题付之一笑才可采取行动。愤怒时不采取任何行动,“三思方举步”,
这是容易发怒者避免失误的妙法。一个高明的男人应做到使自己尽量少怒,最好
不怒,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克己制怒的本领。
克己,是制怒的前提。克己就是克制调节自己的激愤情绪。我国清代民族英
雄林则徐,为了时时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绪,在书房里挂了一块横匾,匾上写着两
个遒劲的大字:“制怒”。
影片《林则徐》中,有这样一个镜头:
钦差大臣林则徐审问洋人颠地时获悉:粤海关督监豫坤和洋人内外勾结,狼
狈为奸,破坏禁烟。顿时,林则徐怒不可遏,把茶碗往桌上用力一磕,“哐啷”
一声,茶碗碎了。这时,他一抬头,壁上宽大的横匾跃入眼帘——“制怒”。
林则徐由此而警觉,恰当地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第二天,他若无其事,依然
热情地接待豫坤,经过巧妙周旋,终于让豫坤乖乖地交出了修建虎门炮台的银两。
从林则徐制怒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怒是可以克制的。这里主
要讲的是克制自己的情感。通过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化素质,就可以逐步达到
“每临大事有静气”“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境界。我国先贤早
已认识到了怒的危害性和制怒的必要性,因此,他们都强调修身克己以制怒。今
天我们认真研究制怒的方法,至少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考虑。
要锻炼息怒。怒,一般是短时的生理反应,因此,莎士比亚把怒比为“激情
的爆炸”。此刻制怒的关键在于掌握时间,延缓时间消弭“激情的爆炸”,就会使
怒平息下来。
如果争论激烈,用词尖锐,则宜暂时停止,待双方心平气和下来,是非逐渐
就会明白。但要合理泄怒。怒火中烧,怒不可遏时,如果把委屈、冤枉都憋在心
里,久而久之很可能会抑郁成疾。如《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终使其发
怒而死。当我们泄怒时可以寻找适当合理的方式,因为宣泄是人人都会的,关键
在于能不能正确、合理而又不损伤他人利益,这也反映出一个人的涵养程度。
当然,我们讲制怒,并不是不许怒,成为事事无动于衷的胆小鬼。岳飞脍炙
人口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表现出正义之怒;钟馗抓鬼的传说中“钟
馗听说一具鬼子,怒从心生,拔剑就砍”,表现出凛然之怒。这些人性中的合理
愤怒是值得效法的。我们所说的制怒,是克制在人与人正常交往中所不应发之怒,
以及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冷静的头脑,作出理智判断的处理方法。
制怒要经过长期的锻炼和修养才能得来。我们要从平时做起,从小事,逐渐
学会“制怒”。我们的内心存蓄着丰富的情感,只要加以利用,就会帮助我们。
珍惜正当的愤怒之情,把它深深地潜藏在心底,只是在必要时才爆发而出。
11
嫉妒会让人永远处在痛苦之中
写给男人的羊皮卷
嫉妒是诸恶里最大的恶。嫉妒者如果不能疏解嫉妒情感,那既可能让自己永
远处在痛苦之中,又可能损害到被嫉妒者。
不要以为嫉妒是女人的专利,在生活中,有嫉妒心的男人比比皆是。嫉妒是
一种希望“自己总比别人强”的心态作祟,这会让你总是视别人的成功为威胁,
由此而来的压力令你缺乏基本的安全感。抛开道德的层面这也是一种很不智慧的
心态,因为它会在自己的成功路上安放数不清的绊脚石,尝试着去为他人的成功
举杯,为他人的欢乐而欢乐,你会感受到彻底的放松。
荀子说:“君子以公理克服私欲。”孔子说:“君子明于道义,小人明于势利。”
义,是天理所应实行的;利,是人情所应思索的。君子根据天理行事,便没有人
欲的私心,所以能泛爱。小人放纵私欲,不明天理,所以嫉恶别人。
嫉妒是一种慢性“毒药”,可以使人不辨是非。对人无端生怨,对己则身心
俱损。嫉妒是产生“恶毒仇恨”“无名怒火”的重要根源。嫉妒会毁了自己,也
会伤害他人。
生活中,我们见到最多的却是那些因嫉贤妒能而变得丑陋的人:“他不是比
我强,老受表扬嘛,这次我就不帮他了,看他能比我强到哪里去!”
嫉妒往往源于私心。如果真正大公无私,能全方位考虑问题,就不会产生嫉
妒心理。能如此,他人会为你的崇高而由衷的喜悦,并以“见贤思齐”来要求和
勉励自己。不嫉妒不仅会激励别人,更能培养自我。
嫉妒之所以产生,其最重要的原因或者说是条件,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
对比的可能性。初试镜头的演员不会妒忌那些明星,只会产生崇拜心理,诗人也
不会去嫉妒科学家的发明。被嫉妒者大多数都是嫉妒者的同事、竞争对手和老朋
友。任何一个人群只要存在着利益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
对比显示出高下优劣智愚来,嫉妒的毒瘤就可能滋生。嫉妒的这种对比性决定了
当事双方存在于一个相对固定的范围内,并且,双方距离越近,嫉妒的心理越强。
然而,不幸的是,嫉妒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当今的社会总是把人分成三
六九等,嫉妒就成为那些处于低层或劣势的人为自己找到的一种“心理台阶”。
据研究者说,嫉妒是人从动物中转化而来时未退化掉的动物性残留物。嫉妒在动
物界中普遍存在,它会因为同类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