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敌人-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没人和自己谈恋爱呢?这问题,换个男的都懂,那是因为你没向女孩子示爱!但阿忆深受古典小说和金庸毒害,直到30岁才惊讶地得知,世界上的道理竟是男人追女人!等阿忆撸胳膊挽袖子准备开始追女孩子,他却悲伤地发现,人家大都成了有夫之妇。从此,阿忆开始从热爱女孩子向热爱妇女转变,终于在32岁那年爱上一位美妇。她本是阿忆的小学同学,中学毕业后曾和阿忆一起爬过香山,逛过颐和园。但阿忆奇怪,这小美妞始终不言爱,而且忽然嫁了别人。32岁时,小美妞变成美妇,带着6岁的小儿子,被出国的丈夫遗弃。阿忆想,咱不救她谁救她,连美妇带儿子一起娶过来!阿忆问,为什么不在香山上跟我谈恋爱?美妇反问,你自己不说,人家怎好意思说……此后的阿忆,气宇轩昂,成了丈夫和父亲。要知道,阿忆可是初婚。
但结婚后,阿忆仍爱吾爱以及人之爱,不改热爱妇女的天性。阿忆为凤凰撰写和主持大型专题片《中国电视台40年》,曾为此写了一首歌——《第一次飞》——为了录制这首歌,百位华裔主持人共聚北京,吴小莉特意从香港赶到,一进棚便被阿忆拥抱,在摄像机和照相机的睽睽注目下,施了贴面礼。又一次,甲丁和阿忆策划一台大型文艺晚会,特借杨澜穿插人物访谈。深夜时分,杨澜录制了一整天《百年叱咤风云录》,又赶来与10多位嘉宾会面,因而声音渐渐嘶哑。阿忆心疼,揽着杨澜纤腰,送她进车。周围男女无不羡慕,但这种高雅不含淫欲之肌肤接触,也唯有阿忆使得。别人模仿,会立即遭到对方怀疑。2000年盛夏,杨澜怀上第2胎,却如期来京做《谁在说》的嘉宾。杨澜一边进门,一边喊:“阿忆在哪儿?”阿忆迎上前,径直去摸杨澜肚子。杨澜自豪以待,俨然是圣妇承受圣徒的探视。
有人到阿忆太太处告发,阿太太说,他要不是这样,我还不嫁他呢!
阿忆最看不起对女人吆三喝四的男同事,每每撞上,都会力禁阻止,使女同仁倍感温暖。这种对女性的温暖,也阿忆在采访女嘉宾时战而不胜,从没一次失手,总是极其流畅地顺利完成节目。
现实主义是我永远的准则
除了不知道男人追女人,阿忆在其他方面还是早熟的。许多大人的道理,阿忆从小悟彻。8岁上小学的时候,中国正流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个小学生到校第一件事情是背诵伟大领袖的语录,然后批评自己,揭发别人。有一天,他看到住邻居的同学以一种诡秘的眼神不断地瞥看自己,凭直觉知道大事不好。这同学的母亲是多事之人,说不定子承母业,要陷害自己。果然,这个同学报告侯老师,说阿忆背后辱骂侯老师是“大猴子”。侯老师信以为真,勃然大怒,把阿忆推进办公室罚站。回到家里,阿忆满心以为父母会听自己申冤,哪知道父母严于律己,对儿子这么小就敢辱骂老师感到非常失望。阿忆痛苦思索了一个晚上,第2天一大早便跑到侯老师那里,诚恳做出严肃而沉痛的自我批评,还狠狠深挖了思想根源,于是一场横祸在阿忆的身边海阔天空。
既已无人相信,那就干脆满足他们。上大学时,候老师邂逅阿忆,得知当初是一幢冤案,一时后悔不已,反听到阿忆的劝慰。阿忆只是希望侯老师不要同样冤枉了别的孩子,可惜的是,侯老师当时已经退休。这种冷静而现实的考量,实出于一般孩子的承受力,也为后来阿忆的工作方法奠定了基础。他能真切而豁达地观察一个节目的优劣,不因其中有着自己的心血而不言缺陷,也不因没有自己的心血而吝惜赞扬。
阿忆应付童年危难的实践,使他实质上变成一个十分狡猾的人。他坦言自己有十分严重的多重性格,但却因此养成了多维思考方式以及与任何人迅速沟通的能力。很多读书人不具备的行动能力和不敢做的怪异行为,在阿忆那里,做得坦坦荡荡,表现得淋漓尽致。阿忆曾雷厉风行地开着二手桑塔纳来来往往,车后窗上贴着横幅——“人是高手,车在磨合”——目击者尾随其后,无不哑然失笑。众人不断劝他换辆好车,阿忆却说,车能跑就是好车,等磨合好,要把横幅换成“高手不鸣镝”,贴上一年,再换成“好司机不占人行道”,再帖一年,换成“雨天慢行,高手不溅行人衣”……
谈到未来,阿忆说,我没把事业当成目标去努力,只是把它当成生活和乐趣,这注定我不会特别成功,但却永远不会彻底失败。
阿忆小档案——
出生:1964年4月10日
出生地:北京
属相:龙
血型:A型
身高:1。83米
阿忆语录——
最喜欢的人:不知道自己漂亮的漂亮女人。
最讨厌的人:所有开着手机上课的混蛋。
最讨厌的事情:和缺乏想象力的人在一起工作。
最遗憾的事情:生活在一个充满国界的时代。
最难忘的往事:八岁时被一位邻居的孩子陷害。
最渴望的生活:空想社会主义。
最喜欢的小的动物:火狐狸。
自画像:唯心主义大师。
最信奉的真理:“我思,故我在。”
最想对朋友说的话:尊重比你强的人,同情比你弱的人,与和你一样的人结为同志和朋友。
《青春的敌人》自序及目录
发表日期:2004年4月16日 作者:阿忆 【编辑录入:阿忆】
____题赠:________
当我们滑向核心的边际
精神便化作两枝梨花,一枝雪白
静置于金色书房,一生默默无语
另一枝招展在蔬菜市场,毫无意义
我们渐渐感到肩膀承受的风
一点点滋养起与涵养对立的事体
我们甚至视之为坚硬的逻辑
恰如大雨深处,雨伞之必须
我们踏过自己的心灵,躬腰拾掇
在一群恶劣的人民中寻找缝隙
我们放弃铅笔,只是无力拿起它
因为有许多餐具等待我们去洗
阿忆摘自旧作《生存十四行》
四版自序
□ 阿 忆
完全没有料到,我这本12年前写的小册子,竟长销了整整10年,即将刊发第4版。
我是知道的:在这转瞬即逝的10年间,内地书市上的自助丛书(Self…help Books),仍未摆脱空洞无物的传统;内地书市上这个巨大的空间,仍为海外译著牢牢占据,而国人自著,仅能以滥竽充数的方式,苟且偷安,分出小小的一杯羹;而这,正是《青春的敌人》仍能卖得出去的根本原因,除此之外,你很难买到一本国人自己撰写的货真价实的秘籍。
我们中国人有许多〃中国病〃,为其他民族所没有,其中〃一提到'青春'便觉得幼稚可笑〃便是典型的一种。这使得有自尊的学者从不涉及这个一贯被视为〃浅薄〃的领域,干脆把它拱手交给无论是知识层次上还是智力上都有些欠缺的人。于是,一个失恋者很难从这些人写的书中获得失恋症结的经验。书告诉她/他,要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仿佛没这样做便是失恋的根源。但实际上,他无非是忘记了把皮鞋擦干净再去约会,这便是他失恋的全部原因。
把所有实际问题上纲上线,拔到离地很远的虚空,这是大多数国人的写作习惯。给青年人写作,更是如此。阿忆不耻于此,便把人人必然经历的10年青春细分为前后5个阶段,逐一列出每段岁月中的主要困难,名曰〃敌人〃,对其一一审视。这种结构方法,受益于美国病态心理学家J·维尔斯特的《必要的丧失》。在谈到人的一生必然丢掉的种种心爱,这位美国老太太采取的就是这种〃阶段展现,逐一诠释〃的方法。这种结构从一开始便杜绝了国人传统,避免了浮光掠影,不做扯起高调的泛泛之论。它增加了内容上的理性成分和学术色彩,能描绘出更加真实的生活图景,因而相比而言,对读者更有助益。
至于本书主要读者群,本来仅仅圄于60年代出生8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们,对这个范围以外的其他人,本书没有和作者主观目的相一致的影响力。因此我曾在10年前发行第1版时估算,这本小册子的功利影响,最多不过7年寿命。尽管10年间我收到大量来信,写信者出生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人,大有人在,但对2002年《青春的敌人》尚能第4次改版,第4次加印,我仍然是将信将疑,恍如梦中听雨。
我不知道,30年代出生的老人和80年代出生的少年,究竟能在这本写给60年代出生的人的小册子里,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我只能宽慰自己说,D·卡耐基写《人性的弱点》,是在1936年冬天,但我们今天看起来,它依然像是专为我们而作。没错儿,近70年来,只要没对照卡耐基这部著作一一校正,我们人性上的弱点,就依然和他当年描述的一模一样。或许,虽然12年光阴似箭,但大多数人在青春时节必然遭遇的种种困苦也依然如是,这就是《青春的敌人》依然畅销的主要原因。
那就由它去吧!
我只想请大家记住这个略有陌生的书种〃自助书〃它是心灵的慰汲,它是经验的陈列,它使我们向远看,向前进,向上走,它是纸上医院。
2002年12月3日子夜
北京天通东苑一区
目录
导言:告别十六岁
第一部分:烟雨蒙蒙的梦幻(18岁…20岁)
恐慌感仍在延续
责任感如期而至
现实感把握住我们的灵魂
难以避免的极端化
矛盾化,人生的永恒特征
爱,是一种权利
把自卑消灭掉
不必完美
适可而止
为生活鼓掌
懒惰是末日的先兆
我们是读书人的后代
打破思维定式
二十岁谈信仰还太早
绝不背离这个世界
第二部分:尝试性的岁月(20岁…23岁)
时间,不回头的溪流
伟大的尝试性
坏牌不一定输
热恋·慰籍·归宿
朋友是另一个自己
沟通四面八方
海外生活总带着乡愁
我们是有身份的人
世界需要热心肠
我们劳动,我们收获
第三部分:缺钱花的日子(23岁…25岁)
突破贫穷:不懈地追求物质幸福
从小生意作起
矢志于一个领域
就地开源
地位即是金钱
向洋人纳财
从作助手开始
热忱七大原则
安度贫穷:在一贫如洗的岁月中健康地走过
幽默是一种力量
花钱买欢乐
精神胜利法
伟人也曾贫寒
尽兴将是第一原则
享受贫穷:向苦难的生活索取教义
贫寒是一所学校
苦难使人深刻
患难之交·糟糠之妻
第四部分:梦灭时分(26岁)
作凡人,还是继续追求不朽?
面对竞争,还是逃避考验?
另寻一个美差,还是继续混日子?
改变积习,还是顺应它?
继续反对父母,还是招安和好?
结婚,还是独身?
我是个多余的人
我的心呵,我的心
在恶劣的人民中
在阳痿的土地上
不良的预感
多么小的空间呵
第五部分:新世界从未到来(27岁…28岁)
丧失的容颜
与死神交谈
声声打响,步步走赢
宽容
你是否已经成熟
向独身挑战
寻找一个家
夫妻冲突·婚外情·离异
爱孩子,就是爱世界
逝水流年
缀语:三十岁,秋天的早晨
《青春的敌人》导言
发表日期:2004年4月16日
导言
告别十六岁
你在睡梦中没有察觉到这一天的第一分钟已飘然而至。也许你并非情愿地看到这一天的朝阳冉冉东升。但这一天却如期而至,这是一个自然的承诺。不过,你并没有察觉到此前此后有什么明显不同,甚至是好多年以后,你才偶然翻看到《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则从十六岁开始,你必须对自己的全部行为,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因此,十六岁比起十八岁来,显得更为重要。从那时起,你已在法律意义上,长大成人。
过了十六岁生日晚会,你已抬起腿,跨越交界地,走进了纯粹的青春地带。
这是一个内心纷繁的极不平静的年岁。你怀揣着童年之梦,为流行风和男欢女爱而欣喜陶醉,但所有所有的困惑又刺伤着你从未受过伤害的心灵。此时,由于学龄限制和教育水准的阶区不平衡,南方诸省的十六岁少年已走到十字街头,面临人生的第一次抉择:是作工,还是上大学。而大多数江北少年却相对平稳,处在高中二年级的好年华,壮怀激烈而又心事忡忡。因为尚未意识到自己就要去应付生活了,或者刚刚有所意识,因此你只是觉得,许多担子注定要你承担,但无论如何,都谈不上迫切。
一九八八年夏末,大型系列电视政论片《河殇》震动了中国,在参加研讨会之后,我约了发言的几位少年,去北京素食斋共进晚餐。
〃我没觉得有什么变化,好像现在还是十五岁。〃范向后仰身,翘起座椅的前腿,又挥着餐勺说:〃可能十八岁会有点儿变化吧,谁知道呢!〃
黄和孟说,学习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几乎没有别的生活内容,但隐约中,又困扰在无穷的问题之中,好像在跟一大堆无形的敌人打仗。〃觉得累极了,真想让时间停下来,让我们好好睡一觉。〃黄补充一句话说:〃最后是一睡不醒。〃
姜,十七岁,明年就要毕业了。除了硬着头皮去高考,他别无选择,也无话可说。倒是我慷慨请客的作法,让他充满好奇,〃是不是常常这样做〃、〃去过哪些有名的酒家〃、〃哪儿来得这么多钱〃,一直是他最想知道的问题。
何沉默寡言,是中专护校的学生,日后我们成了朋友。在随后的整个冬天,他多次说没办法把心思集中在学业上,他在为一位出色的女同学,害单相思病。在他的学校里,每天下午最后一次下课铃响过,男生们早已候在教室门外,等着女朋友,然后骑车去〃老地方〃。
韩是一位活泼的女孩子,第二天便把电话勇敢地打到我的办公室,希望超越友谊。
宋显得桀骜不驯,天天跟父亲对骂,恨透了家长制。而一切造反精神,都能引起他的共鸣,为此,他崇拜《河殇》。
他们兴奋极了,不断地打断别人的话题,滔滔不绝地证明自己,甚至开始不耐烦地刁难餐厅服务员。是呵,十六岁本该是轻松欢愉的年纪,但他们却没有多少机会可以尽兴。于是,他们渴望表达,渴望有人倾听,渴望知道真象。
〃我们这么大的人,和你们,有什么不同吗?〃黄突然问。
〃你们想说话,对古往今来的事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