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绝妙口才 >

第18部分

绝妙口才-第18部分

小说: 绝妙口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母、寡嫂和妻子阻止说:“你不从事农耕工商,而想通过口舌去博取功名富贵,哪有这么容易?将来生计无着,穷愁潦倒,悔之晚矣。”
    两个弟弟苏代、苏厉也劝:“兄长果真擅长游说,不如就近游说周王,在家乡博取富贵,何必舍近求远呢?”
    苏秦就近求见周显王,进献富国强兵之计。周显王留他在馆舍住宿,左右大臣知道苏秦出生于农商之家,怀疑他缺乏真才实学,都不肯在周显王面前保荐。
    苏秦滞留东周一年有余,不得晋升重用,于是发愤还家,变卖家中所有家产,制作锦帽貂裘,备办车马,雇佣随从,周游列国。
    苏秦沿途探访山川地势,人情风貌,反复研究,认真比较,尽得天下之利害。几年间,他见识大长,眼界更开,但是尚未遇到发迹的机会。他听说秦孝公招贤纳士,重用商鞅变法,民富国强,决定西入秦国,进献统一天下大计。
    苏秦来到咸阳,秦孝公已经去世,商鞅已被车裂。苏秦求见秦惠王,秦惠王在咸阳宫中召见了他。
    苏秦说:

    大王的秦国,西有巴蜀汉中,北有胡代之地,南有巫山黔中,东有函崤关隘,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兵卒骁勇,沃野千里,库充粮足,地势形便;攻击者,不能得手,守卫时,敌不能坏;秦国真是天府之地,天下高国。

    秦国的地理形势,苏秦只用三言两语,概括得滴水不漏。开口似悬河,言辞如珠玑,可谓掷地有声,真知灼见。
    苏秦接着说:

    大王贤明圣德,用兵如神;大国谋臣如云,猛将如林,车轻马肥,兵民齐力;大王凭此,兼并诸侯,一统天下,称帝而治,易如反掌。

    他赞美秦惠王,以攻其心,进而提出多年来对天下形势分析的结果:秦国可以“兼并诸侯,一统天下,称帝而治”。苏秦后来曾经相继游说东方六国,从未说出“称帝”之类的言辞,可见不仅仅是讨好之言。
    苏秦马上说:“切望大王留意,外臣恭请细陈私意……”
秦惠王打断他的话说:

    俗话说,羽毛不丰满,不能够高飞;法度不健全,不可以明判赏罚;道德修养不充分,不能够驱使百姓;政治不顺民意,不敢劳累大臣。而今先生俨然而来,不远千里,亲到秦庭,不吝赐教,寡人深表谢忱。但是,寡人初承父业,德行欠佳,百事繁忙,实在十分抱歉。待来日方长,寡人再去求教于先生。

    苏秦听到秦惠王这番表白,心中顿时凉了半截,但是他仍然不甘心,继续列举历史事件,现实形势,统一方略,治国大计,企图让秦惠王回心转意。但是他失败了,上书十次而不见用,直到弄得衣服破烂,金钱耗尽,只得怏怏离开秦国,回到洛阳老家去。
    游说秦惠王,可以说是功亏一篑。秦惠王并非不情愿“一并诸侯,统一天下”,但是由于他“方诛商鞅,疾辩士”(《史记》语),所以,苏秦纵有千种风情、万端说道也无济于事。
    苏秦所言都是至理,其所以不被采纳,就是没有抓住时机。游说对象是否采纳说客的谋略,原因是多方面的。说客必须弄清楚游说对象的心理需要,个人兴趣等等,分清楚他的一贯品性和临时品性,也就是习惯性因素和临时性因素。从秦惠王总体来看,他一生致力于秦国争霸大业,接纳苏秦的谋略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他初承父业,诛杀商鞅,临时品性决定了他讨厌和排斥天下游说之士。苏秦正是忽略了这样一点,弄得自己灰溜溜的,因而也背上了一个“朝秦暮楚”的骂名。
    当然,苏秦不会因为这一次失败而裹足不前,老死乡里。秦惠王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心态,拒绝能够让秦国富国强兵的大计。不过,接下来的却是苏秦合纵抗秦,而秦惠王所收纳的说客不是苏秦,而是他的师兄弟张仪。
    场合、时机都与人的心境有关,在谈话过程中,把人的心境单独提出来,作为一个独立因素是必要的。
    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看清楚了对方的脸色,你才能够决定说什么话。这种“脸色”,就是心境在脸部的表情。一个人心境好的时候,“无所不乐”;一个人心境坏的时候,“无所不愁”。因此,你希望你的话发挥预期的作用,必须把对方的心境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来加以考虑。
    把握说话的时机,就是把握说话的时境。说话的时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涉及的范围相当广。可以说,一个人说话是以整个社会生活为背景的。要把握准说话的时机,就不能不对说话的时境与说话的行为之间的变化规律及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下面这个例子,你可以体会到抓住时机的主要作用。
    1960年4月下旬,周恩来总理与印度代表谈判中印边界问题,印方提出一个带有挑衅性的问题:“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吗?”
    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大家肯定都很紧张,不知总理将如何回答这一带有挑衅性的问题。
    只见周恩来总理不紧不慢地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远的不说,至少在元代,它已经是中国的领土了。大家都知道,元朝时期,我国的版图达到历史以来最大范围。”
    可是印方代表却说:“时间太短了吧。”
    周总理说:“中国的元代离现在已有700来年的历史,如果700来年都被认为是时间短的话,那么,美国到现在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不是美国不能成为一个国家呢?”
    是呀,如果七百年的时间还算短的话,那么一百年是不是更短了?
    在周总理的反驳中,用了两个对比性材料来否定对方的观点。700年与100年相比较,你要否认700年而承认100年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其结果是承认100年就得承认700年这个事实。
    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在如此紧要的短时间内,周总理立即给对方迎头痛击,如果半天都回答不出来,那就……
    试想一下:如果周总理不具备一流的口才,面对印方那咄咄逼人的问题,能够泰然自若地来那一大段反驳吗?
    说话的时境具有客观性的风格,对于说话的主体而言,时境构成的诸种要素都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有没有说话行为发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是以客观的形式相互独立,这一点早已为哲学家们所证明。心理环境和语言环境虽然可以在说话过程中随时生成,但一经生成,就是以客观的形式存在的,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一样对说话行为产生制约作用。
    人的说话行为只能在具体的时境中发生、进行,谁也无法随着自己的主观意志去摆脱它,超越它,说话行为也只有与具体的时境结合并保持统一,才能准确表达自己要说的意思。
    “说话要注意场合”,这是提醒你注意说话时所处的时间、地点和周围的情况,不要违背、超越具体时境对你的限制。
    有的人经常后悔“在那种情况下我不该那么说”,这就是因说话的行为与说话时境失去统一、和谐而产生的懊悔。说话行为与说话时境必须保持统一,这是一条不可违背的规律。
    口才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本领。古今中外,一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无一不是依靠刻苦训练才获得绝妙口才的。
    为了训练口才,林肯曾经徒步30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辩护,观察他们如何论辩,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倾听,一边模仿。他听到那些云游八方的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对着树、树桩、成行的玉米进行训练。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因为在他的任上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所以被人们称为和平的使者,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具有很好的声誉。他少年时代曾患有口吃,可是他不怕困难,勤学苦练,不仅克服了口吃,还能言善辩。他练习口才的方法主要是经常朗诵或慢读文章。为了能够准确发音,他对着镜子纠正嘴和舌根的部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肖楚女是一位有名的演讲家,靠平时的艰苦训练,练就了非凡的口才。在重庆国立第二女子师范教书时,他除了认真备课外,每天天刚亮就跑到学校后面的山上,找一处僻静的地方,把一面镜子挂在树枝上,对着镜子开始练演讲,从镜子中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动作,经过这样的刻苦训练,他掌握了高超的演讲艺术,他的教学水平也很快提高了。1926年,他年方三十,就在毛泽东主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进行宣传工作,他的演讲至今受到世人的推崇。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不仅具有超群的数学才华,而且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辩才”。他从小注意训练自己的口才,靠背诵文章来锻炼口才。他能够背诵唐诗四五百首,他的口才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副过硬的口才,可是奥妙在什么地方呢?
    华罗庚总结练“口才”的体会时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训练口才不仅需要刻苦,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立竿见影。根据每个人条件差异,如学识、环境、年龄等等,训练口才的方法也会应该有所不同。只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方法,持之以恒,你就能够在通向“绝妙口才”的大道上不断前进。

围绕中心突出主题

    尽管你有热情,尽管你会表演,可是如果你光是不着边际地胡扯瞎说,用不合逻辑的细线将不相关而又无意义的事串在一起,那是不行的,你必须围绕着一个中心,把自己的意念合理地归类。这个中心就是你要说明的问题,你所举的事例应该与这个中心保持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抱着一种至诚之心来发表演讲,你一定会发现,自己当场所说的,一般都是精力充沛且效力无穷的,是有准备的演讲所不能及的。
    如果你要去参加集会,可以事前做些准备,并分析随时被人请起来演讲的可能性。如果觉得自己可能会受邀请发表评论或提议,最好在他人演讲时仔细留心,暗中准备着自己的意念和想法,如果时机一到,你就尽量把脑子里的东西浅显明白地叙说出来。因为你的观点事前已经准备好了,所以你只要简明扼要地加以叙述便可坐下。
    有的时候,你应该站起来说话,因为不站起说话是很难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恰当地表达出来的。你应当学会站着讲话,因为这是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有了好的开端,你就会一场比一场讲得轻松,一场比一场讲得精彩。你最终会明白,向一群人做即席演讲,其实不过是在自己客厅里对朋友即兴谈话的扩大而已。
    说话有目的,目的不同,详略、重点的选择都应该有所不同,否则,就会降低语言表达的效果,有时甚至喧宾夺主,很难实现说话的目的。
    我们来说说大科学家法拉第。
    他是一个穷孩子,住在伦敦的一个破旧不堪的马棚里,每天的工作就是背着一大捆报纸到街上去卖,每份报纸一便士。他就靠这点钱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他还在装订商和图书出版商那里当过7年的学徒。
    有一次,他在装订《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时,无意间看到了一篇介绍电的文章,这篇文章就像磁铁一样吸引了他,直到一口气把这篇文章读完为止。他完全被电吸引住了,只见他找来一个玻璃瓶、一个旧的平底锅,再加上几件很简单工具,就开始做有关电的试验了。
    有一位顾客被这个小男孩的好奇心感动了,他把法拉第带去听著名化学家弗莱·戴维的讲座。法拉第听了戴维的讲座,斗胆给他写了一封信,并且把自己听讲座的笔记送给戴维审阅。
    就在此后的一个晚上,正当法拉第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戴维的马车停在了他那很简陋的住所门口,一个仆人走下马车,递给法拉第一封戴维的亲笔信,信中邀请法拉第到他的那里去。他读着这封神圣的信,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二天早晨,他去拜访戴维先生。
    下面是他们见面的一段对话:

    戴维:很抱歉,我们的谈话随时有可能被打断。不过,你现在很幸运,因为此时此刻,实验仪器还没有爆炸。法拉第先生,信和笔记本我都看了。你在信中好像没有说明在哪里上的大学。
    法拉第:我没有上过大学,先生。
    戴维:噢?可你做的笔记说明你显然是理解这一切的,那又怎样解释呢?
    法拉第:我尽可能去学习一切知识,还在自己房间里建立了小实验室。
    戴维:年轻人,我很感动。不过,可能因为没到实验室中干过,所以才愿意到这儿来。科学太艰苦,要付出极大的劳动,而只有微薄的报酬。
    法拉第:但是,只要能做这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报酬啊。
    戴维:哈哈,你看我眼边的伤疤,这是在氢实验中引起的一次爆炸留下的。我想,你装订的那些书籍总不曾将你炸痛,让你出血或把你打昏吧。
    法拉第:是的,不曾有过,但每当我翻开装订的科学书籍,目录常常使我目瞪口呆,神魂颠倒……

    这段对话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饶有趣味。戴维爵士所强调的是从事科学研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甚至要付出伤残或牺牲的代价,而法拉第所表示的是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对科学的执着追求。
    谈话的结果,戴维爵士破格让法拉第当了自己的助手。从此,法拉第便在科学事业中大显身手了。假如当初一个强调学历,另一个贪图金钱,那肯定是另一番情形了。
    开始的时候,这位科学家请法拉递给他做一些清洗实验仪器和搬运设备的工作。这对法拉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在做一些有危险性的试验时,戴维总是戴着一副玻璃做的安全面具,而法拉第一点也不怕,总是全神贯注地看着戴维的一举一动,戴维看到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心里也感到很激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学习,法拉第开始做起实验来了。很快,凭着他的勤奋和悟性,他的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