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绝妙口才 >

第6部分

绝妙口才-第6部分

小说: 绝妙口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卡耐基演讲口才训练班里,有一位叫做哈特的太太曾对同学说:

    经过这几次训练,我发现自己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使我有勇气在社交集会上起立发言。
    我已经开始对时事发生兴趣,我不再畏缩参加谈话的聚会。相反地,我热切地希望加入。不仅如此,我曾经做过的一切,都成为可供我讲述的好材料。我发现自己已经对许多新活动产生了兴趣。

    哈特太太的亲身体验,对于一位教育家来说,可能没有什么特别新奇之处,可是对于一个初学说话的人,其启发性是毋庸置疑的。
    实践证明,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的动力一旦受到刺激,一旦被调动起来,就会引发一整串的行动,使得一个人个性活泼开朗起来,成就感的不断循环,就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哈特太太的故事说明,只要把卡耐基总结出来一项原则付诸实践,一个很普通的人马上就能获得巨大的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你不一定是专门靠说话过日子的人,可是你一定每天都有许多要用言语对别人说明或介绍有什么事情发生,比如给邻居介绍修剪玫瑰的新方法,给旅游者就最佳的路线交换意见等。只要留心一点,你就会发现,只要说话,你必须具备清晰的思路,连贯的思考,你就需要强有力的表达能力。在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卡耐基教给我们的方法是多么的有效。
    在事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人是否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成绩和成就。销售员、经理、店员、部门首长、团体领袖、教师、牧师、护士、主管、医生、律师、会计师、工程师身负解释专业领域里的知识,并给予职业性的指导。能否以清晰、简明的语言来进行这些工作,常常是上司用以判断下属能力的尺码。
    进行“说明”事物的练习,能够养成快速思考与敏捷用词的技巧,这种技巧并不限于演讲,在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具备这种能力。
    今年,中国的图书市场口才方面的书籍走红,口头沟通课程的开设,就是这方面的有力证据。
    在日常的谈话中,按照卡耐基总结出来的法则办事,一般都会意外地获得丰收。因此,你应该寻找机会把这些法则运用到实践中去。你不要害怕,不要放过任何一次可以当众说话的机会。如果你参加了一个团体,在团体组织聚会时,你不要只做个不活跃的旁观者,而要施展浑身解数,尽可能地进行口才方面的练习。
    你应该主动地协助他人处理一些工作,尤其是一些需要到处求人的工作,设法当当各类活动的主持人。这样,你就可能有机会多接触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口才较好的人,又能多得到一些锻炼的机会,那么你的口才就能得到锻炼。
    如果有机会,请尽早开始做20-30分钟左右演讲的练习。你还可以积极地参加一些义务的筹募基金组织,通常这类组织也会寻找志愿者,他们会给你提供一套演讲的秘诀,这对你学习说话是很有帮助的。
    许多重要的演讲家便是这样起家,名声不断扩大的。
    山姆·李文生是广播明星、电视明星,在美国各地都很有影响。
    他在纽约担任中学教员时,就喜欢对亲属、同事、学生就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事发表意见,作简短的谈话。他没想到的是,这些谈话居然引起了听者热烈的反应。不久,许多团体就请他去发表演讲。这些事情影响了他的教书工作,因为他那时候已是许多广播节目里的特别来宾了。鉴于这种情况,山姆便把自己的才华完全向娱乐界发展,经过努力,终于成功。
    卡耐基认为,大部分在他的训练班上受训的学员所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就是对自己能够成功的能力多了一份信任。
    在进行口才训练时,勇于实践非常重要,而坚持不懈同样非常重要。
    学习任何新东西,如学外文、学打球等,同练习说话是一样的,从来都不要希望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直线式的上升,而是一波波的浪潮,忽起忽止,潮过之后会静止一段时间,螺旋式的发展。有时候,你可能发现自己退步了,失去一些原先已经收获的东西。这种停滞或者衰退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是最正常的现象。
    练习绝妙口才,有时也会在开始的阶段遇到一定困难。有的人遇到这种情况,经过辛苦努力,可是情况不见好转。意志薄弱的人产生绝望而放弃,知难而退,结果前功尽弃。而有胆识的勇敢者却会坚持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惊奇地发现,他们已经能够一跃千里,自己的说话能力增加了,自己的力量和信心增强了。
    在最初面临听众时,你也许会紧张,甚至恐惧,这是正常的,别说是一般的人,就是那些曾经进行过无数次公开演出的演说家,他们有时也会紧张或恐惧。
    帕德列夫斯基是一位很著名的钢琴大师,可是每次在钢琴面前坐下时,总是感到很紧张,不断地摸弄袖口。可是,一开始弹奏,他所有的恐惧便会瞬间消逝得无影无踪。这说明,只要你能够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你所有的顾虑都会一扫而光。初期的恐惧也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恐惧就会慢慢的消失。万事开头难,勇敢地开始,几句话一放出去,你就会慢慢地控制自己,自信而欢快地说下去。
    请看下面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渴望学习法律的青年写信向林肯求教怎样才能当好律师。
    林肯给这个青年回信说:

    如果你已经下决心要做一个律师,你已经成功一半了……你要时时记住,你自己下定决心,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林肯是过来人,对此他是很明白的。林肯所受过的正规教育总共不超过一年,而他却很爱读书,从中吸取了很多有益的营养。他曾步行到50里以外去借自己要看的书。在他的小木屋里,经常都是柴火终夜燃烧,他常常借着柴火的余光读书。在他的小木屋里,木头间有道裂缝,林肯就在那儿塞上一本书,等到天亮,他就可以看书。睡醒了,他一骨碌从自己的树叶床上爬起来,揉着眼睛,拿出书本,狼吞虎咽地读起来。
    林肯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有时还会走上二三十里路去听别人演讲。回到家以后,他还经常练习说话。在田野里,他对着庄稼讲话;在树林里,他对着小鸟讲话;在杂货店前,他对着聚集的人群讲话……他从不放过任何能够练习讲话的机会。他曾经加入新沙仑和春田的文学与辩论学会,目的是能够练习各种题目。
    林肯小时候,在女性面前很害羞。追求玛丽·托德时,他总是坐在走廊上,羞涩而沉默,不知道说什么,只听着玛丽一个人唱独脚戏。
    就是这样一个穷小子,苦读不休,勤练不辍,终于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具有绝妙口才的巨人,成为他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人物。他曾经与雄辩家道格拉斯参议员展开辩论,一决雌雄;他曾经发表总统就职演讲,冠绝古今,令人叹服……
    根据自己所受的种种艰难挫折和令人心酸的奋斗历程,林肯才给那个青年回信说:“如果你已经下决心要做一个律师,你已经成功一半多了”!这的确是他一生奋斗的经验总结。
    威廉·詹姆斯教授说:

    希望青年人不要为自己教育的结果而忧心,不论自己接受教育的程度如何,只要在每天的工作时间里,每个小时都忠实地忙碌着,就很可能在最后获得极大的成功。
    你应该信心十足地期待着,一个美好的早晨醒来,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是当代有能力的人之一,不论你所选择的或追求的是什么。

    对希望提高说话水平的人来说,詹姆斯的话同样适用。只要你不断地努力下去,你便可以满怀信心地等待着,在一个美好的早晨,你醒来的时候,你就可能成为自己所在的城里、区里或单位里的出类拔萃的能言善辩的人物之一。
    你不要以为这种话听起来很虚幻,其实是里面却包含着真理。如果偶尔出现例外,那可能就是这个人的心性不好,或极度自卑,或经常后退,或缺乏足够的东西供你练习。如果这样,妄想有朝一日成为演说家的希望就可能是真正的空想了。可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林肯、詹姆斯等人的断言都是正确的。
    史多克是美国一个州的州长,有一回,他参加卡耐基演讲口才训练班的结业晚宴。
    他在晚宴上发表评论说:“我今天晚上听到的演讲,实在是精彩极了,就像我在华盛顿的参、众两院所听到的演讲一样。”
    可是这些发表演讲的人,几个月前还是舌头打结、害怕说话的商人。这些是普通的商人,就在他们在一个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具备演讲家的能力和气质了。
    在成功地获得了演讲技巧的人中,只有极少数具有天赋,大部分人则是在自己家乡小镇上随处可见的平常商人。这些平常人的成功,就是他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结果。而有些本来很杰出人,有时因为气馁,有时因为忙于赚钱,最后反而变得庸庸碌碌。
    因此,你即使是一个很平常的人,只要你树雄心,立壮志,练胆量,定目标,不断走下去,到了路的尽头,常常就爬到了顶端。
    在这个合乎人性与自然的商业社会中,每天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
    名闻全球的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商业成功的第一要诀就是耐心与相信收获终将到来!”
    能够有效说话是成功的首要条件之一,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就会去做走向成功所必须做的一切,因而也就必定能够获得成功。

热情是天生的感染剂,主题是抓住听众的大磁铁

    爱默生说:“无热诚即无伟大,”这不只是一句带有文学色彩的修饰语,更是一座通往成功道路的航标。

    应该明白,一个善于说话的人,不仅仅必须具备一定的技巧,也必须讲求完美的内容,力求使自己的言论更加深刻,给听众留下更好的印象。很多人都知道,只触及问题表面的谈话,比深入挖掘的谈话要容易得多。只是更应该知道,如果你只喜欢选择容易的内容,那么听众所获得的就不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因而就很难给听众更深的印象,甚至没有留下印象,也就很难给你的听众更有用的东西了。
    挖掘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缩小说话的题目。说话的题目缩小之后,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问自己一些问题,这样就能加深对话题的理解,自己更充分地加以准备,而最终能够以权威的口吻来讲述自己选择的题目。如果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听众就自然会正襟而坐,分外留意,而留下的印象就自然特别深刻。
    约翰·甘德,是一本畅销的书的作者,他这样说:“我要发表演讲的时候,总是千方百计地搜集十倍于我有用的材料,有时甚至达到百倍。”
    他这里所说的是准备写书或演讲的方法。有一回,他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他的话:
    1956年,他开始着手写一连串有关精神病院的文章,于是他就前往各地的医院,与院长、医生、护理人员、患者分别谈话,日复一日,走了数不清的路,记满了许多笔记本。在他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政府与各州的报告、私立医院的报告、各委员会成叠的统计资料。
    可是到了最后,他只写出四篇短文,这些文章简单而有趣,是绝对上乘的演讲题材。这些文章只有十几克,而他所搜集的资料,密密麻麻地记了几十笔记本,加上他那些报告,这几十克的文章所依据的材料足有几十公斤。
    甘德知道,他自己挖掘的是价值连城的矿石,所以不能忽视任何一部分。他是干这行的老手,把心思全放在上面,然后披沙取金,最后拿出自己的绝活。
    著作是如此,谈话也是如此,必须准备周密,以应急变。比方说,因为前一名发言者的论调,你可能不得不改变自己发言的中心;或是在后来的发言中,你还要回答听众关切的问题等,你就可能改变你的发言中心。而对于这些突发事变,你是必须有充分准备的。
    尽快地选择题目很重要,千万不要拖三拉四,一再推迟,直拖到要必须决定的前一两天。如果尽早地确定题目,你的下意识就可能发挥作用,这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比如说,在每天工作完成后的零星时间里,你就能够深入地探究自己的题目,不断深化你希望表达的思想,不断地修饰你的文词。又比如说,在驾车返家、等候公交车或乘地铁时,常常会胡思乱想,你也不妨把这些时间用来思索自己的题目。
    你要知道,灵光一闪的顿悟,很多时候都是来自时间的孕育。你早一天决定自己的题目,你在大脑中就能够下意识地对题目进行锤炼,使之愈加成熟。
    当一个人处在这种状态中时,就会感受到最强烈的诱惑力,总希望把自己的说话按顺序排列出来,甚至用笔写出来。可是,你不要急于这样做,因为这样一来,你的发言就定型了,你就可能自满起来。这样,你就可能会停止更全面的思考。另外,你可能有尝试背诵讲稿的危险。


第二章 能说话

    把握语言要领,遵守交流法则

    一个人必须说话,说话是每个人的需要,可是说话必须说到点子上。比如说,一个人饿了必须吃饭,渴了就得喝水。可是吃什么饭,喝什么水,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喝水,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就很难发挥吃饭的作用,达到喝水的效果。

第一节 弄清说话对象,适应说话环境

    说话要看清对象,因人而异。任何交际场所,都离不开特定的对象,与人说话,必须根据对象的实际情况,如年龄、身份、地位、文化修养、性格、彼此间的关系,谈判桌上的说话要考虑当时的气氛,哪些该谈,哪些不该谈。
    同时,与人交谈,不能不注意说话的环境。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是一条有效说话必须遵守的原则。

    营造良好氛围,深入挖掘主题

    语言是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在谈判桌上尤其如此。在谈话过程中,如果你语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