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资本女人-20位中外着名女性的成功启示录 >

第11部分

资本女人-20位中外着名女性的成功启示录-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7年,撒切尔夫人再次将1988年的大选提前。如果说,上一次连任是马岛战争帮了撒切尔夫人大忙的话,那么这次大选则是英国经济的转机帮了她忙。但是即使“铁娘子”全力以赴地对付英国的经济问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生产滑坡等,所谓的“英国病”仍表现出难以医治的顽症特征。到了撒切尔夫人执掌首相大印第10个年头时,局面仍然没有多大的改变。虽然撒切尔夫人有不服输的劲头,但对于英国眼前的局面她也只能硬撑着往前走。

    1990年年底,撒切尔夫人已经当了11年半的首相。人们对这位“铁娘子”的看法越来越多样化。当初,英国人寄希望于“铁娘子”,希望她能够振兴国家。十几年过去了,英国经济的总体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善。人们不禁要问,是不是这位首相不应该采取“铁”的措施和工作作风呢?在撒切尔夫人所在的保守党内,离心力也日益增大。1990年11月22日,撒切尔夫人宣布不参加第二轮竞选。

    撒切尔夫人决定退出竞选,并连夜赶到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所在地,起草自己的辞职演说。撒切尔夫人从内心不愿意离开终生向往、喜爱的政治舞台,自幼对政治格外感兴趣的撒切尔夫人,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达到了英国人政治生涯的最高点(首相之上是女王,而女王是世袭的),真让她离开自己钟爱的首相府,她的心情之沉重,情绪之低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铁娘子”毕竟是“铁娘子”,她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她本人超凡的克制力,她不仅要辞去首相职务,而且要亲自起草演讲稿。

    11月28日,这是连任三届的首相撒切尔夫人最后一次召开内阁会议,不免有些悲壮的色彩。撒尔切夫人最后一次向她的臣僚们讲话,而且是辞职声明。撒切尔夫人实在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声音颤抖,热泪盈眶。这时,大法官詹姆斯·麦基轻轻地搂住撒切尔夫人的臂膀,低声对她说:“让我来读,首相。”“不!”撒切尔夫人坚决地回答。撒切尔夫人又一次以她坚韧的毅力,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以别人意想不到的平常语调,继续朗读她的辞职演说。此时,她的几位同僚早已禁不住热泪纵横了。最后,她表情漠然地注视着前方说:“好了,就讲到这里,我们做其他事吧!”宦海沉浮,仕途难料,古往今来莫不如此。但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失败和挫折,却是各有千秋。撒切尔夫人不是激流勇退的人,这不符合她的性格。撒切尔夫人是当代英国政治史上杰出的首相和政治家,她选择辞职决不是一时冲动。在时局对她已经不利的情况下,她退出竞争是明智的选择。

    在这里,我们所需要理解和体会的是,她政治家的心胸和风度。面对失败的结局,她不可能没有沮丧、悲伤。尤其是作为对政治情有独钟的职业政治家,撒切尔夫人在得失面前表现了高度的自制力,并能够不计前嫌,保持自己政治家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人们对撒切尔夫人的辞职演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长时间吸引议院听众的一次演讲。

《资本女人》 第二部分 勇往直前的竞争者

    勇往直前的竞争者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是世界上最具力量的女性,这个时期,她是前苏联的米哈依·戈尔巴乔夫与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之间的联络人、协调者。她强硬而具坦诚,固执而富同情,竞争而又冷静。撒切尔夫人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竞争达到了男人权贵统领地的高峰。她是从英国中低阶层,步步为营地踏上权力的顶峰的,她战胜了不可能因素:一个出身低微的店主的女儿,又无任何家庭背景支持,居然有胆量侵入男性权势占领的政界,成为英国的女首相。

    (1)面对挑战从不退缩的女人

    撒切尔夫人是个面对挑战从不退缩的人,更确切地说,她无所畏惧。政治评论家保罗·约翰逊当时说:“甚至她那些最强烈的反对者也承认,她身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真正邱吉尔主义的胆魄。”

    1979年5月,玛格丽特·撒切尔以43。9%的选票被选为任期5年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总是极度乐观,相信自己知道怎么做。她的整体观令那些不习惯于这种直率坦诚的选民激奋而耳目一新。一位政治传记作家说:她的风格基于操纵,她的同僚们从未曾见识过更为确信、更为专横的领导,那便是她通常所用的行事方式。这在她1975年击败所有男对手后变得更为突出,她需要建立一种可靠的大权独揽的班子,她掌管每一事实和数据,她甚至从不放弃任何主张,她有如此令人讨厌的自信,看来没有人能提出在她的决策中还潜伏着许多不可靠因素。确信度是她的最终筹码……中间几乎不存在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声音。这位被党内同僚视为“毫无希望的中产阶级”妇女,最后在53岁时成为首相,不屈不挠的个性使她在踏上政界高位征途中不断胜利。

    (2)善于经营爱情的权力女人

    作为政治家,撒切尔夫人的政坛功绩卓著令世人瞩目。而作为一个女人,她又是一个让丈夫儿女赞誉的贤妻良母。她与其夫丹尼斯的爱情生活一直美满、和谐、幸福,同样为世人所瞩目。

    从最初一个小镇杂货店店主的女儿到后来的叱咤风云的女强人,她在丈夫心中始终占有着举足重的地位,二人一直是相敬如宾、恩爱和谐。可以说,这一切都是与玛格丽特——后来的撒切尔夫人对爱情的成功策划分不开的。

    其成功之处首先在于玛格丽特的爱情目标明确。玛格丽特在24岁那年当选为达德福特区的保守党候选人,在当时讲究门第观念的英国,一个小镇市民的女儿成为保守党候选人是非常罕见的。而一心从政的玛格丽特要想在政坛上继续发展,必然要借助于他人的经济实力,而丹尼斯无疑是最佳人选:他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生活富裕,是投身政治必不可少的条件。正由于玛格丽特的目标就是借助爱情的力量爬上权力的顶峰,因此决心选择丹尼斯为自己的伴侣。

    其次在于其自身定位明确。撒切尔夫人在社会中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尽管她视从政为自己唯一的奋斗目标,但作为一个女人,她深知自己在家庭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她是丹尼斯的妻子,孩子们的母亲;基于对自己明确的定位,撒切尔夫人在政治活动之外从来没有停止过做家庭主妇。生活中的撒切尔夫人是充满柔情的贤妻良母,仍然保持着女人味。她注重自己的仪态美,时时处处不忘展示自己的女性魅力。此外撒切尔夫人对其夫丹尼斯的心理分析也是比较准确的。她知道丹尼斯个性很强,又极富自豪感,因此,在自己的政治决策中,撒切尔夫人总是虚心听取丹尼斯的意见和建议。因此,二人既是生活上的好夫妻,又是事业上的好伙伴。妥善经营爱情也是撒切尔夫人的法宝之一。

    (3)我没在意自己是个女人,我把自己当作首相

    关于她的性别观念,撒切尔夫人告诉《每日镜报》:“我没在意自己是个女人,我把自己当作首相。”关于女权主义:“女权主义者过于刺耳,反而有损于妇女事业,她们要让妇女成为不是真正女人的人。”

    1984年,撒切尔夫人还告诉《泰晤士报》:“那些企图夺取别人生活的人实际丧失了自己生活的权力。”关于她的工作热情,她说:“我睡眠从来不超过四、五个小时。反过来说,我的生活是我的工作,有些人为生活而工作,我是为工作而生活。”

    1993年她又告诉C…SPAN:“我有时候实际上只睡一个半小时,但却乐意牺牲几小时的睡眠时间去做头发。”撒切尔夫人的奉献哲学还反映在她与小商品工业局的谈话中:“我在这个职位上唯一明确的意图是:把英国从一个依赖型社会转变为自我依赖的社会;从拿来主义民族变为自己动手民族;以奋起行动代替坐享其成的英国。”这位“铁女人”从没偏离目标,她以持续不变的热情努力使英国再度成为伟大民族。法国总统吉斯卡·德恩斯坦说:“我不喜欢她,她不像一个男人,也不像一个女人。”考虑到她成功地扭转英国日趋衰退的经济,德恩斯坦对铁女人的评价还是正确的,她比她以前的男人表现出色,她也与其他占据英国高位的女人不同。她无疑是一流的创造天才,以自己的才能,充分利用个人有限的资源来达到顶峰,并持续保持多年,她是所有期望突破传统界限的世界各地妇女的杰出榜样。

    (4)不屈不挠的竞争精神和成功

    撒切尔夫人达到顶峰是由于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力争最佳的竞争性,她有不可思议的能量。她的同学玛格丽特·威克斯泰特说:“我从没见过像玛格丽特(即撒切尔夫人)这样有无尽工作能量的人。”据传记作家克里斯·奥格登的说法,她是典型的卓越成就者,他说她在议院首次演讲时:“如此充满激情,使议员们顿时雅雀无声。”为了维护自己的竞争精神和资本主义观念,她说:“自由竞争比垄断更能给人带来机会。”她对传记作家比尔特里西亚·默雷(1980)的谈话很明显地显示她的不屈不挠和无所畏惧精神,当问她“你是否有过害怕的事情”时,撒切尔直言不讳:“我一点也想不起来……我不怕飞行、医院……死亡……不,我简直一点也想不起来。”她在1993年12月对美国电视观众说:“已习惯每晚睡四、五个小时,能保证不生病;有时候我只睡一个半小时。”这位妇女是个真正的铁女人,并有钢铁般的意志,正是这种锐利而坚强的性格使她成为我们时代真正伟大的创造幻想家。

    (5)一位妇女一旦能与男人相抗衡会更出色

    撒切尔夫人最初生活的家庭没有浴室,却凭借决心和口才最后成为唐宁街10号的主人。撒切尔夫人喜欢引用福科斯的话:“一位妇女一旦能与男人相抗衡,她会比他更出色。”世界上许多政界头脑都会认为她是这句格言的体现。撒切尔夫人挽救了一个岌岌可危的政府,“撒切尔夫人主义”是她的遗产,这概括了她“普及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哲学方法。她以持续而实用的策略,贯彻自己的“撒切尔夫人主义”哲学。她出售了英国电信公司、英国航空公司、罗尔斯——罗伊斯汽车公司和其他许多国营企业共计306亿英镑股票,使它们成为股份上市公司。然后又集中精力致力于让政府从“事务主义”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使许多工作者解甲回家;她的政府在80年代中又将100万套公共住宅出售给居民,从而使英国私房拥有者从52%增加到66%(1988年只有63。9%的美国人拥有私房)。撒切尔夫人控制通货膨胀,大大削弱联邦政府的职权,将经济增长率提高到超过几十年前的水平。

    撒切尔夫人与米哈依尔·戈尔巴乔夫和罗纳德·里根都是朋友和同盟,她是个国际著名的国家女领袖,能与任何人交往。她在1990年离职时是个令人尊敬的女性,她以巨大的工作热情、持久的全局观、竞争精神和神奇的口才,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妇女。当问到她的成功时,她将它很大程度地归于父亲……,“他教会我首先要选出自己相信的事情,然后实现它。你不必将有关事情进行协调妥协”。她父亲的教育,加上15年女子学校中的榜样,为玛格丽特树立了一个具体的自我形象,她从来不必在学校与男生竞争,也从不认为得到男士认可是成功的必要因素。

    在1979年竞选许诺中,撒切尔夫人保证降低通货膨胀率、削弱联邦职权,创立新的工贸体系、重新带来经济繁荣,通过解体福利国家来改变社会福利制度,她以优雅别致的风格实现了上述目标。英国人民将宝押在这位意志坚定、具有梦想、从不让任何事、任何人干涉其成就的女性身上,确实是上策。玛格丽特·撒切尔作为一个创造幻想家使世界变得更完美。

《资本女人》 第二部分 第6章 智慧管理者,天才战略家

    第6章

    英德拉·努伊智慧管理者,天才战略家

    有这样一个印度女孩儿,种姓属于保守的南部婆罗门,却生性好动,在青少年时代,不仅组建了一支女子摇滚乐队,同时还在一个女子板球队打球;23岁以前,她从没有去过美国,50岁时,却成为了美国企业界最显赫的人物之——著名企业百事可乐公司的CEO,是百事第一位女性首席执行官。

    有这样一个女人,她爱在工作中哼着流行歌曲,她喜欢演奏电吉他,她敢于冒险;夏天的时候,她总是披着富有印度特色的纱丽上班、开会和接受采访。

    她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她热爱自己的祖国,她热爱生活,爱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她已经多次登上《福布斯》杂志,是“美国商业界最有权势的50位女性”中的前几名。

    她就是英德拉·努伊,她的成功是一部“美国式的印度传奇”。

《资本女人》 第二部分 英德拉·努伊:个人档案

    个人档案

    英德拉·努伊,出生于印度马德拉斯,印度管理学院MBA毕业,23岁赴美留学

    1980年,获得耶鲁大学管理硕士学位

    1986年—1990年,摩托罗拉企业发展和战略管理部总监

    1990年—1994年,瑞士ABB(AseaBrownBovers)企业发展和市场战略部资深副总裁

    1994年,加入百事公司,任战略发展部资深副总裁

    2001年,担任百事公司首席财务官

    2006年,担任百事公司首席执行官

《资本女人》 第二部分 做你自己:美国式的印度传奇

    做你自己:美国式的印度传奇

    现年51岁的英德拉·努伊(IndraNooyi),出生在印度南部城市玛德拉斯(晨奈)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努伊的青少年时代,多数印度少女都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家务琐事上,但是生性好动的英德拉·努伊却组建了一个全部是女孩的摇滚乐队,同时她还在一个女子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