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审查。
在北京,她偶然见到了一个和她同受审查的女友小丽。而小丽恢复自由后,已见过了毛主席。
有一次,小丽又来到了主席身边。她向主席讲起了孟锦云,讲起了孟锦云的遭遇。毛主席毕竟没有忘掉她的半个小同乡。
“小孟能不能回北京?”
“当然可以,这么大个北京,盛不下我的半个小同乡!”
“小孟能不能回空军文工团?”
“可以嘛!”
“小孟能不能回文工团跟我们一起跳舞?”
“可以,可以嘛!”
一连串的“问题”,一连串的“可以”。
听了这些,小丽心里有了数,她认为可以想办法找小孟来。
第一部分 10。“一号问题”(5)
当那个女头头去见毛主席的时候,主席竟主动提起:
“听说你们空军抓了孟锦云,赶快放人,她没有过错嘛,她告吴法宪有什么错?”
这就是小孟问题得以迅速解决的根本??因,当然,这一切,小孟是不得而知的。
当小丽与主席有了前面那段关于孟锦云问题的对话之后,不几天,就像命运有意的安排一样,小孟竟神话般地来到了小丽的面前。
小丽向小孟讲述了分别后的一切。她的日子并不好过,小孟在监狱里受苦,她在狱外受难。她下放农村,监督改造。
然而,这一切毕竟过去了。她和她都成了自由人,而且小孟的女友,还成了主席的客人。
女友同小孟商量着去见毛主席。
“主席会见我吗?”
“我带你去试试。”
看来,正如一位哲人所说:只要方向对头,跨一步就够了,足够了。
第一部分 11。“我是来找你平反的”(1)
1975年的5月,初夏,天气骤然热起来。中南海的红墙外边,显得十分静谧,路边的树丛、草坪早已披上了嫩嫩的新绿,月季花,如霞似火。
在府右街右侧的人行道上,走着一对穿军装的姑娘。一个是端庄秀丽,具有北国姑娘的健美,穿着空军衣服。一个是俊俏飘逸,具有南国姑娘的秀媚,穿着陆军衣服。她俩,默默不语地,急匆匆地向中南海北门走去。
这就是小孟和她的女友小丽,那个穿陆军衣服的是小孟,那个穿空军衣服的是小丽。
小孟此时的激动、兴奋,不亚于第一次进中南海跳舞,但又不同于那时的心情。十几年过去了,她??历了风风雨雨,她已不再是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如此复杂??历使她此时的心情要复杂得多:“主席会见吗?不见又该怎么办?我见了主席,该说些什么????”
女友小丽显然平静得多,毕竟是常来又常往。
在北门,往里打电话,警卫人员接电话后写了个条子,这个条子很快送到张玉凤那里:“小丽和湖北来的孟锦云要找张秘书。”
张秘书看了条子,她很明白见她的意思,见她干什么?还不是要见毛主席。她很明白,找她就是要找毛主席。张秘书告诉主席有人来看他,他点头同意。
小孟和女友怯生生地向里面走着,她们进去了很长一段,看见了一个大铁门。她们进了铁门,穿过几道廊子后,来到了主席的卧室。
1967年至1975年,八年的时光,小孟终于又来到了毛泽东的身旁。
毛泽东,一代人杰,他的记忆力也是惊人的。八年来,他??历了多少国家大事,他又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红卫兵小将,许许多多的来客友人。八年前,他接触的人更是无法数计,然而,在记忆的仓库里,仍有小孟的一席之地。
小孟在他面前的出现,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这就是十几年前在舞会上认识的那个被自己称为半个小同乡的姑娘啊,她已有八年不来这里探望。
小孟上前,兴奋地向主席问好。
“主席,我是湖北来的孟锦云。”
“记得,你不就是我的半个小同乡吗?”
“主席,我是来找你平反的。”她自己也没有想到一下冒出了这样一句。
主席à?着小孟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他又用手抚摸着小孟的面颊,在仔仔细细地端详着。主席此时正患严重的白内障,一只眼睛已??失明,另一只眼睛也是视线微弱。但此时,他的眼睛仿佛清楚地看见了眼前的小孟。小孟,还是八年前的那个纯洁而爽快的姑娘啊。
“你这么多年不来看我,见面就让我给你平反,这个反莫法平噢。”
“我怎么不想来,只是来不了啊。”
小孟不顾一切地诉说了自己的遭遇,从办学习班,到蹲监狱,到劳改,到回老家,到干了护士????一一诉说。
第一部分 12。“我是来找你平反的”(2)
毛泽东听着,那么认真地,一直à?着小孟的手,他的眼睛湿润了。他再也不会想到,这么一个坦率真诚的小姑娘,怎么会打成反革命,竟然在监狱里蹲了三年。她还稚嫩的心啊,怎么能承受如此重大的折磨。
毛泽东,一代政治巨人,他天性喜动而多情。他一旦决定了事情,不容易改变,他一旦动情了的事情,也会表现得顽强执著。
“你不要讲了,你来了,就什么都好办了,你就留在我这里工作。”
小孟被主席这突如其来的果断决定,弄得将信将疑,留在主席身边工作,这怎么可能?我行吗?我够格吗?主席说的话是真的?她迟疑着,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你就留在我这里工作!”这确确实实是主席说的,就是面前这个显得那样慈祥,那么富于同情之心,那么富于人情味的老人说的。但不知为什么,她却说了这样一句话作为回答。
“我是找您来平反的,我的档案里肯定有黑材料。”
小孟没有回答主席当机立断作出的决定。毛泽东也不需要她的回答,他很知道他的话意味着什么。
“你在我身边工作,就是平了反,你是我的女儿,也是我的朋友。”
事情往往很简单,就这样,小孟进了中南海,留在了主席身边,成了主席身边的一名医护人员,成了主席生命之路上的最后一名护士。
这是1975年的5月24日。
小孟的一号问题,从此告终。尽管人们仍有疑惑,但无论哪一级的领导已不再追究。
进中南海的第二天,小孟和主席聊天。
“主席,我这么匆匆地来,连换洗的衣服都没带来,我想请几天假,去拿我的衣服。”
“看来,你在我这里还是不安心噢。在我这里工作,是吃饭不要钱,穿衣不要钱,住房不要钱,看书管够。你的衣服可以在这里做。我出钱。”
小孟听了,也顽皮地对主席说:
“您可真大方,我??来的衣服放在武汉,不也浪费了吗?要不然,我让小裴给我送来吧。”
“这倒也是办法,你这个孟夫子,要不是你的档案里放了黑材料,你还不来看我呢。一去就是八年啊,看来档案里还是放了黑材料好。”毛泽东也半真半假地开着玩笑。
“您怨我有什么用,您这么大一个领袖,能想来就来吗,您要早叫我来,我不就来了吗。”
“是啊,你有你的难处,我有我的环境,中南海的红墙把你挡住了。”
小孟进中南海,到了毛主席身边的事情,很快地传遍了空政文工团的上上下下。
至今,仍然有人认为这实在是一个永远无法解释的谜,受迫害的人何其多,去中南海做客的姑娘何其多,为什么唯独小孟留下了?
小孟在主席身边工作之后,很少回家来。每周有一天回家,也是来去匆匆,多少亲朋好友都想去看看她,都想从她那儿得知点滴机密,但??都不敢去打听,不敢去问,大家都知道这是慎之又慎的问题。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小孟也知道,在主席身边工作,这本身就意味着彻底平反,但她心里依旧时时不放心自己的平反结论。几年的“文化大革命”,几年的监狱、劳改生活,使她不得不多方面,不能不更久远地去考虑问题,现实使她的头脑复杂多了,无数事实教育了她。
第一部分 13。“我是来找你平反的”(4)
有一天,她还是对主席讲了自己的愿望:
“主席,我觉得我的问题还是要做个书面结论才行,光您说了,??能证明。”
“孟夫子,还在耿耿于怀吗?倒也是,空口无凭。不过,我的历史上,也曾被扣上过不少帽子,挨整比你挨得还狠呢,鬼都不上门,没有人给我平反,那些帽子早不翼而飞了。”
“您是您,您是主席,我是什么?多少年之后,再算旧账,我可受不了。”
“这个好办,找汪东兴办就可以嘛。”
果然,小孟找了汪东兴。不久,小孟就收到了汪东兴转给她的书面平反结论。
对于孟锦云同志的平反结论
空政文工团歌舞团舞蹈演员孟锦云,女,1948年生,家庭出身职员,本人成分学生,1959年入伍,1964年入团。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孟锦云同志积极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和广大革命群众一道,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曾向中央首长写信揭发叶群、吴法宪在空政文工团所搞的阴谋活动,并对叶群、吴法宪在空政文工团所推行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林彪死党叶群、吴法宪出于反革命阴谋活动的需要,捏造罪名,于1968年3月9日将孟锦云同志逮捕。1969年6月7日,??空政部党委根据空政文工团革委会的报告,报??吴法宪批准,将孟戴反革命分子帽子,送兰州军区空军农场监督劳动,后转至兰空高炮雷达修理所,直至1973年1月,近五年时间。现已查明,这完全是叶群、吴法宪对孟锦云同志的政治迫害。过去一切污蔑不实之词应予推倒。现决定撤销??政治部党委1969年9月7日的报告,给孟锦云同志平反,恢复名誉,恢复团的生活,分配工作,过去凡整了与本结论不符的有关孟锦云同志的一切材料,予以清理,一律作废。
空军政治部党委
1975年8月13日
在空军政治部党委的落款上面,盖有“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委员会”的红色印章。
这是一份郑重其事的平反结论。
又过了几天,就在中南海的湖边上,一个环境极为幽雅的地方,汪东兴、张耀祠、孟主任、孟锦云,四个人在一起,烧掉了一份材料。
随着一把不大不小的火的燃烧与熄灭,小孟成了历史清白的人。
一个人的历史,一夜之间,甚至一瞬间,也可以改变。
第二部分 1。玫瑰色的红裙子(1)
五、玫瑰色的红裙子
小孟来到主席身边工作,开始的那些日子里,主席十分高兴。小孟的一举一动,他都看着顺眼,小孟对他的一些提醒劝说,他都听着中意。
在小孟刚来主席身边的时候,他身边有两个工作人员,除了张玉凤是他的生活机要秘书,还有个护士小李。小李性格爽朗,心直口快,走路一阵风,说话嘎巴利落脆,颇有点男孩子气。有好长一段时间,她负责护理主席的生活,但渐渐地,小李有些不能胜任其职了。
一次,主席侧躺在床上看书,小李看他出了很多汗,就用毛巾给主席擦擦背。她用毛巾上下噌噌地来回擦了几下,不知是因擦得太重,还是打搅了他读书,主席生气了。主席一声不吭,本来他用一只手把书卷成个小纸筒似地转着看,这是很久以来形成的习惯。这时,他迅速地用卷着的书向后一打,正打在小李的手背上。当时小李心里好不是滋味。后来她对张玉凤诉苦:“我好心好意地去给主席擦背,他却用书打我,他有意见就说嘛,干吗对我这样。”张玉凤还给她解释:可能你的动作太生硬了,主席岁数大了,也有些怪脾气。过了几天,小孟、小张和主席在一起吃芒果,刚吃几口,主席说:“把这些留给小李吃吧。”当张玉凤把这些告诉小李的时候,小李说:“主席还想着我,我还以为他讨厌我。”又过了几天,主席见了小李,主动向她赔礼道歉:“那天是我脾气不好,请你??谅。”小李说:“您要对我有意见,您就跟我说,我会注意。”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但以后的很多事情,都使小李感到,主席对她不满意,弄得她左右为难。
有一天下午,小李在主席身边值班,主席看了一段时间的书,忽然说:“出去。”他浓重的湖南口音,本来就使他的话很难让人听懂,虽然小李大概猜着他说的是“出去”,但还未反应过来,主席又是一声“出去!”小李这下子确实听清是“出去”。于是他就离开了主席的卧室。小李走开之后,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听见主席按响了床头的电铃,但她又不敢进去,她认为主席肯定是发脾气。当小孟进去之后,才弄清意思是让通报外面的警卫人员,主席自己要出去走走。
渐渐地,小李护理主席,主席感到有些不顺手了。
一次,小孟正好有别的事情要办,便对小李说:“你喂主席吃西瓜吧,我已??把西瓜子儿全挑出来弄好了。”但小李端着盘子要来喂主席吃的时候,主席却摆摆手,指着小孟说:“还是请她来喂。”
类似这样的几件事情发生后,在组织的安排下,小李就到外面去工作了。
为什么主席对小李屡次发脾气,感到不顺其心,这是小李本身的??因,还是主席自身的心理。大概两者皆有。小李刚来主席身边时,也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小李与小孟到主席身边的时间,可以说是前后脚,有一段时间她们俩都作为护士在主席身边工作。
有一天,主席与小李聊天,顺口念了两句诗:
“风云帐下奇儿在,古角灯前老泪多。”
小李听着,没有完全听懂,便说:“主席,您把这两句诗写下来给我看看。”
第二部分 2。玫瑰色的红裙子(2)
于是主席拿起铅笔,在一张白纸上认真地写了出来,然后递给小李。小李这下子看清楚了,她一边读着,一边问:“这是您自己的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