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功咖喱派-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地猎人在捉它们的时候,先是想办法把它们赶到了一片灌木林中,那里荆棘丛生,尽是生有长刺的柘树、;酸枣、;枳树等。;灵猿无树可攀,无枝可跳,善于腾跃的本领无法施展,稍有行动,往往就会被刺扎得疼痛难忍,只能小心谨慎地左顾右盼,战战兢兢地爬行,全身紧张得直打哆嗦。;猎人进入灌木丛中,很快就把它们全捉住了。;
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同样的灵猿,为什么在森林和灌木丛中表现不同呢?原因就是:它们后来所处的环境,是他们所不熟悉的,因此也就不能充分施展其攀援腾越的本领。;
我们也是一样,任何一种才能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环境和经历。;要得以充分施展,除主观努力外,还必须找到一种熟悉的创业环境。;这就好比我们从一块木料中车出一个圆柱,而这个圆柱理所当然地更能与一个圆孔契合。;
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有时可能对我们的成功起决定作用。;
1993年夏天,丹麦青年西蒙来到上海留学,毕业后留在上海创业,改名李曦萌。;他以为,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来,但折腾了大半年一无所获,最后竟然落到了无法糊口的地步,进而他擅长吹萨克斯,经同学介绍先在上海卡门夜总会找了一份工作,维持自己的生存。;
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他开始反思商场折戟的原因,觉得就像眼前只能靠吹萨克斯吃饭一样,应当从自已熟悉的行业入手。;他想起刚毕业的时曾到非洲采访过一个很有名气的木材商,对方曾拍胸脯说非洲的木材不比北欧的差,但非洲的木材价格就是卖不上去。;他迅速的查到了那木材商的地址,向对方发出传真,对方很快有了反馈。;然后,他又打了电话给上海几乎所有的木材厂,终于落实了一笔200万美元合同。;
一个月后,生意成功,他赚了个钵满盆盈。;
不久,他又把目光瞄向了自己的家乡。;他发现,随着上海的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入住上海,同时许多家庭搬迁新居,如果把高品质的丹麦家具打入中国老百姓的家庭,定能填补市场的空白。;
他从丹麦的联系了一批优质样品到上海试销,结果很受欢迎。;很快,一组名为“北欧风情”的系列家具迅速占领了上海乃至北京、;深圳、;大连等地市场,至2000年底,李曦萌已创出了9亿元的资产。;
比尔·盖茨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并且曾经取得过成功的软件行业,奠定了日后辉煌的基础,假如他当初不选择这一行,他完全可能变成一个普通白领,甚至一文不名的穷光蛋。;
李曦萌和比尔·盖茨的经历都告诉我们:熟悉就是捷径。;从熟悉的地方干起,就象把一块圆木塞进圆孔一样,容易相互契合,也更容易发现机会,从而有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成功。;
第四部分 成功如习剑用个性寻找事业
一份日本的研究报告显示,一个人与所从事的职业的和谐程度,与其性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的性格会影响到职业的适宜度。;当职业与其性格相吻合时,就能发挥出能力,容易做出成就;反之可能导致其原有才能的浪费,或者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成功。;
因此,在择业之前,我们首先要在自己的身上找出个性特点所在,判断出职业倾向,然后有的放矢地创造一个或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发明家爱迪生曾说:“我这一辈子,没工作过一天,我每天游戏玩耍,快乐无比!”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发明工作与爱迪生的性格是绝佳的配合。;
心理测试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适宜的职业。;从职业心理辅导的角度看,每个人都具有十二个工作性格特征:
行动性
持纸性
指导性
挑战性
共感性
情绪安定性
独立自主性
革新性
思考性
柔软性
感受性
慎重性
假如有赵、;钱、;孙、;李、;周、;吴几位朋友,他们刚刚走上社会,有不同的职业倾向,那么他们应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呢?
我们假设小赵的行动性、;挑战性、;柔软性、;持续性等特征表现明显,则小赵适合从事营业或行销的工作。;
小钱具有持续性,情绪安定性、;及慎重性之特征则应选择从事较为定型的内勤工作。;
小若具备行动性、;持续性、;共感性及感受性的特征,则适作一些与人打交道比较多的工作。;
小李若具备挑战性、;独立自主性、;革新性、;思考性及柔软性,则适合选择具动脑的企画、;市调、;研究分析的经营策划工作,这些不定型的工作,不会限制思维。;
小周具备持续性、;独立自主性、;柔软性及感受性等特征,则适合从事研究开发、;专业设计,如建筑师、;服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等具创造性的工作。;
小赵同时具备行动性、;指导性、;共感性、;革新性及柔软性等特征,则小赵将是企业可培养的领导干部,也适合未来创业当领导。;
由此可见,年轻人在踏入社会寻找第一份工作前,就应审慎地自我诊断、;了解自己的工作性格特征,才开始去寻找一份适才适所的工作,如此才能成功地踏出自信的第一步。;
有时,人未必能够对自己的性格与某种职业的和谐度有一个明晰的认识,这时就要请教一些过来人。;小马过河的故事今天对求职者仍有启迪。;
在总结自己的职业性格特征的基础上,职业性向测验是一种科学又快捷的工具,可以使我们迅速了解适宜的职业。;
霍兰德是美国著名的职业生涯指导专家,他将职业选择看作一个人性格的延伸,认为职业选择也是性格的表现。;同一职业团体内的人有相似的性格,对很多问题会有近似的反应,从而产生类似的人际环境。;
他强调:个人的性格与工作环境之间的适配和对应是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与职业成就的基础。;
由此,霍兰德假设:在我们的文化里,大多数人可以分为六种性格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这六种类型可以按照固定顺序排成一个六角形。;
现实型(R):有运动机械操作的能力,喜欢机械、;工具、;植物或动物,偏好户外活动。;
传统型(C):喜欢从事资料工作,有写作或数理分析的能力,能够听从指示,完成琐细的工作。;
企业型(E):喜欢和人群互动,相信自己、;有说服力,追求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
研究型(I):喜欢观察、;学习、;研究、;分析、;评估和解决问题。;
艺术型(A):有艺术、;直觉、;创造的能力,喜欢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由的环境中工作。;
社会型(S):擅长和人相处,喜欢教导、;帮助、;启发或训练别人。;
通过分析测试,可以找到个人的职业代码。;比如一个代码为ASI的人,在艺术型、;社会型、;研究型三方面得分较高,他最适合做的是艺术家、;画家、;记者等。;
有些像小东那样的朋友常为四处跳槽而苦恼,就是因为没有找准自己的兴趣点和性格倾向,在职业设计上走了弯路。;
如果个性中有一种“不安分”的成分,这种性格的人不安于现状,喜欢变化与刺激,希望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生活,富于挑战性的工作使他们如鱼得水。;那么,重复性的工作,如教师和快餐店的工作,都会让他感受到了重复中的无聊。;
第四部分 成功如习剑谬种流传的木桶
长期以来,在成功学研究中一直有一种谬种流传的说法,就是所谓的“木桶”法则。;它意思是说,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使木同多盛水——提高水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长度,而是下工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有些书中把这个法则引申到人才的成长领域,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能否成功,取决于他身上最缺少的那种能力或资源,因此应该把培养的重点放在自己最缺乏的那种素质上,最终才能成功。;
笔者认为,得出这个结论的人不仅是在放屁,还是在放毒,不知毒害了多少本来可以取得突出成就的年轻人。;
这个理论真正能够引申到的是单位的管理,启示一个单位的领导要下工夫抓薄弱环节,否则整体的工作效率就会受到影响。;对于个人来说,把各种素质与能力或者资源比喻成一只木桶上的板子,本身就是一种不知所谓加不伦不类的说法。;一个人能否成功以及能有多大成功的决定因素,就是他在某个方面的特长有多突出。;
与其把一个人比喻成已经固定成型木桶,倒不如比喻成树林中的一棵树。;
一棵树与周围的树一起生长,争夺着阳光、;资源与空间。;其中阳光是它将资源转化为能量的主要要素。;在最初起步的时候,如果一棵树能够享受更多的阳光,那么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与空间,因此都会努力向上生长,一棵树只要有一枝突出于众树之上,就能够比其它树吸取更多的阳光,从而扩大自己的优势,最终整个树都突出出来。;
如果有哪棵树突发奇想,企图取长补短或全面发展,整个树冠一起突出出来接受阳光,那么还没等他长齐,别的树早就把阳光遮盖得一丝不剩了。;
正因如此,我们在树林中从来只见到高大粗壮或者矮小细弱的树,而绝不会见到“全面发展”成矮小粗壮的树。;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成功学的“树枝法则”:一个年轻人走上社会之后,只要有一样特长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能尖端放电,做得比别人更出色,就能够迅速成长,并且在前进带动其它才能与素质的成长。;如果放弃自己的这一特长,一味追求全面发展,那么很多成长的机会都会错过,最终在竞争中失去阳光与资源,被别人越拉越远。;
《圣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要到外地旅行,叫几个仆人来到跟前,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5000塔拉,一个给了2000,一个给了1000,主人便出国去了。;
那个领了5000塔拉的仆人,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5000;那领2000的也照样另赚了2000。;但那个领了1000塔拉的仆人却去挖了个地洞,把主人的银子埋藏起来。;
过了许久,主人回来了,和仆人结帐。;那个领了5000塔拉的仆人带着赚来的5000,说:“主人,你交给我5000银子,请看,我又赚了5000。;”
主人很高兴地嘉许他的忠心,让他一同坐下享乐。;
那人领2000塔拉的仆人也同样献上银子,得到主人的嘉许。;
最后那个领1000塔拉的仆人上前:“主人啊,我知道你是严厉的人,我就害怕,把你交给我的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原来的银子在这里,分毫不少。;”
主人说:“你这愚蠢懒惰的家伙,既然知道我很严厉,就应当把我的银子放在银行或者投资或者放贷出去。;等到回来时,可以连本带利收回来,怎可将银子埋藏起来?”
主人大怒之余,吩咐左右夺过他这1000塔拉的银子,交给那个有10000银子的仆人,同时道中:“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有的会更有,而没有,连他所有的也要被夺走,这就是马太效应,看上去有些残酷,但生活就是如此。;
基于上述的“树枝法则”和对马太效应的应用,我们在寻找自己的职业与发展方向时,必须找到一个适合发挥自己特长,并且有充分发展空间的地方。;具体的方法,我们在下面几节中分别来谈。;
第四部分 成功如习剑择业误区知多少
年轻人不能将择业过于理想化,面对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需要给自己切合实际的定位。;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效仿盖茨,但我们毕竟不是盖茨。;他找到了适合他自己的路,弃学从商,他成为了世界首富,但是我们未必行。;
因此,择业时务必要冷静,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即便不能得出最佳的选择,至少也可以避免最差的遭遇。;
第一,避免起点太低。;
或是在低处开始追求,有时却会像一位诗人感慨的那样:“有多少人没入了茫茫人海,再也没有出来。;”
一些年轻人认为从什么地方开始追求都一样,哪怕是一个基层单位,先落了脚以后再说,反正也不会呆多久就会有机会的。;
这种从底层干起,慢慢往上爬的观念,表面上看来也许十分正确,但遗憾的是,但问题是,很多从底层干起的人,进入那个层次后,便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