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下电话,爸爸扭头对小海说:“听,乖儿子,你都成英雄了。”
经过这件事情,小海学习生活上更加开心了。爸爸发现了儿子的变化,趁机帮助他合理安排学习玩耍的时间。没有多久,小海的学习成绩竟然上来了!
淡然面对成绩,并非不在乎成绩。顺应孩子的天性,未必就不能搞好学习。作为家长,我们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在的环境。如果能够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岂不更好?
方法三:改变孩子对成绩的焦虑,还他健康快乐的生活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孩子自然而然会在心理上对成绩产生莫名的焦虑。如果不能为孩子消除这种焦虑,那么他就会在心理上背上巨大的包袱,时刻不能放松下来。面对心情焦虑的中等生,家长应该给他们心理上的支持,耐心地开导他们,帮助他们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考试、面对成绩。
小学六年时间里,小超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为此,他一直是父母眼中的骄傲。然而,进入某重点初中后,第一次考试他在班里的排名一下就落到了10名之后。他努力学习,希望能够再续小学时的“辉煌”。谁知一连几次考试下来,他的名次一直是中等水平。最近一次考试,他竟滑到了班里第25名!
小超的情绪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他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一回到家就钻进房间里学习。对于以前的一些爱好,如踢足球、下象棋,他再也没了兴趣。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了学习。
爸爸非常担心,对他说:“考试好不好没关系,只要尽心了就可以了。”然而小超却听不进去。
终于有一天,小超不见了。小超的爸爸妈妈联系了所有的亲人,还是没有小超的下落。最后,在警方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小超。
爸爸并没有责怪小超,而是平静地把他接回了家。爸爸妈妈亲切地安慰他说:“小超,对于我们来说,你的健康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成绩算不了什么。我们宁可你是一个快乐的中等生,也不要你是个不快乐的孩子。”
在父母的悉心开导下,小超逐渐从忧郁中走了出来,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不管孩子是中等生还是优等生,家长都要随时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在周末的时候,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娱乐一下,或者到郊外去游玩。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学习固然重要,但只是生活的一个方面。让生活过得快乐无比,这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章 精神鼓励:为中等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
细节13 有远大目标才会有伟大人生
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说过一句话:“有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的确,任何一种成功开始时就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
中等生之所以成为“中等生”,与其没有一个远大而明确的目标不无关系。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作为导向,许多中等生在学习上缺乏一种来自内心的强大激励,自然也就谈不上挖掘自身潜力。他们总是处在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不是自己主动向前奔跑,而是靠父母、老师督促着往前走,因此长期处于一种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的状态。
因此,作为父母,激励中等生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首先帮助孩子“立志”,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
许多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跟他谈论理想之类的话题为时尚早。其实不然,人的志向从儿童阶段就开始萌发了,只不过我们平时没有仔细留意罢了。
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说“长大了,我也要当一个警察”或者“我也要当一个飞行员,每天都能飞翔在蓝天之上”之类的话。这些就是孩子最初的理想雏形。当然,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孩子一时的心血来潮,但不可否认,孩子已经有了某一方面的意愿。如果这种意愿在未来成长的岁月中越来越强,那么最终就会成为其终生奋斗的目标。
事实上,历史上有许多伟人从很早就树立了自己的理想。
在少年时代,周恩来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这一理想促使他在学业上孜孜不倦、锐意进取。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周恩来的成绩一直十分优异。从很大程度上说,这都源于他心中有远大的理想。
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于中等生来说,一个远大的目标可以让他看清自己的使命,有助于挖掘其自身的潜力,对促进其全面的成长十分有利。
而在帮助中等生立志的过程中,有一点必须提醒家长注意——千万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过于功利化的目标。
比如:有的家长从眼前利益出发,把能赚大钱作为孩子的奋斗目标和有本领的标准;还有的父母甚至向孩子直接灌输“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思想,主张孩子学习不好就出来经商。
对于金钱、学业、商业这些东西孰轻孰重,不好细加评议。但这里要说的是,孩子的心灵还很单纯,没有清晰的辨别力。如果我们过早地给孩子的心灵打上这些思想烙印,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为孩子的长远打算,我们应该把目光放远一些,不要在孩子的面前说一些影响孩子思想的话。
而最重要的是,在帮助中等生立志的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孩子脚踏实地付出自己的努力。因为理想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实现理想,我们必须采取切实的行动。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向着目标迈进,才能把目标变成现实。
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让中等生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近期目标
我们为中等生树立的目标一定要远大,但对于孩子来说,实现远大的目标毕竟还有一段距离。因此,为孩子树立一个实实在在的近期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否则的话,目标太大太虚,孩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更无从下手。
而近在眼前的目标往往更能激发孩子的热情,也更容易操作。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先把中等生的近期目标定在成为优等生上。然后,我们再帮他把这个目标分化为一个个的小目标,最终让孩子清楚地看到每月、每周的目标,甚至具体到每天该做什么。这样的话,孩子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可以心中有数,从而有条不紊地向着一个个清晰的目标迈进。
第三章 精神鼓励:为中等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
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帮助中等生制订一些阅读计划、写作计划等。如在读书方面为他设立一个目标,在一个月内利用周末阅读3本课外书。如此一来,孩子就真正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人,做起事来自然就动力十足了。
方法二:树立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意愿和基础
家长在帮助孩子树立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和优势所在,也就是说要遵从孩子的意愿和基础,切不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家长不妨让孩子来做主,由其自主制订学习的目标。如果一个孩子充分地相信自己可以实现某个目标,那么他首先愿意去做某件事,其次他应该已经具备了做成这件事的部分实力。不要轻易怀疑孩子的判断能力,此时此刻,我们只需顺其自然,把他的目标更加明确化,更容易操作即可。
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吧!一旦孩子确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愿意为这个目标投入全部的精力时,那么他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完全被调动起来,目标的实现就将不再是一件太难的事了。
一旦实现了一个目标,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再设立下一个目标。方法还是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来设定目标的高低。如此一来,当孩子成功地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自己设定的目标时,他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而伴随而来的,就是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
方法三: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机调整
孩子的学习状态是起伏不定的,有时候会高涨,有时候会很低落。而孩子当初制订的目标也有可能会出现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
因此,当孩子的目标相对过高甚至高到孩子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时,孩子学习的热情就会受到损伤,这时家长应该及时将目标调低一些。相反,目标过低时,孩子轻轻松松就可以达到目标,不利于激发孩子的潜力,家长就应该把目标调高一些。
小建在上小学三年级时还是一名中等生,现在他已经是某重点初中的优等生了。总结这些年的学习经验,他认为恰当地制订学习目标对自己很有帮助。
小学三年级时,小建把自己的目标定为进入班级前15名。到了四年级时,他又把自己的目标调整为进入班级前10名。到六年级时,这个目标又改为前3名。
一年前,小建进入了现在就读的这所重点初中,他把自己的目标定为进入全校前10名,现在他正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
总之,我们及时帮助孩子调整学习目标,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使孩子的成长更平稳、更快捷。
细节14 兴趣是激发中等生的内在动力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孩子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使之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事实上,中等生之所以成绩一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对学习的科目不感兴趣。可想而知,在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的情况下,每天的学习自然成了一种难挨的“苦役”。
因此,要激发中等生的学习动力,我们就必须从激发孩子的兴趣入手,引导其对学习产生兴趣,由被动学习改为主动学习,这样学习的效率自然会大大提升。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竟然曾是个“学习障碍生”——连中等生都不如!
儿时的爱因斯坦智力似乎不大健全,他口齿不清、性格孤僻,学习成绩极差,以至于老师对他都失去了信心,认为他做什么都将一事无成。
第三章 精神鼓励:为中等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
在爱因斯坦5岁时,有一天,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他感到非常惊奇,拿着它爱不释手,总想搞清它的原理。这种念头使爱因斯坦开始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且促使他全力钻研学习物理、数学等多个学科,直到成为举世瞩目的物理学家。
即使到60岁时,爱因斯坦依然清晰地记得儿时的那个罗盘。他感慨地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也许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注释吧。
就孩子的智力水平而言,绝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学会他所面临的科目,关键在于他有没有兴趣去学,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对于中等生来说,他的学习兴趣到底在哪里,有时候他能够自己表现出来,而更多的时候则需要家长去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地爱上学习,尽早地步入优等生的行列。
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善于发现并且尊重孩子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孩子最感兴趣的事物。最直接的途径是:孩子平常最喜欢玩什么,喜欢看图画书还是喜欢摆弄机器,喜欢玩哪种游戏等。另外,孩子在平常考试中哪一科成绩相对较好,哪一科相对较差,通过这些也可以对孩子的兴趣有个大概了解。
平时有空时,我们可以和孩子聊聊天,让他说说自己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最想当什么,最想知道什么等,所有这些都会向我们透露出孩子的兴趣所在。我们还可以直接问孩子喜欢学习哪些功课,不喜欢学习哪些功课。不喜欢学习某些功课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一直都不喜欢。这样,我们就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兴趣发展的趋向,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
当然,作为家长一定要注意:不管孩子的兴趣多么不符合你的期望,我们都不能武断地加以指责或者评价。因为孩子好比是一棵棵小树苗,有的像松树苗,有的像柳树苗,有的像榕树苗等。不论是哪种树苗,都可以长成有用的材料。因此做家长的责任,并不在于强迫孩子学这个不学那个,而是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选择感兴趣的、喜欢的事。
比如,不少孩子喜欢动手操作,搞一些小制作。有的家长就认为这与学习无关,就加以阻拦和限制,不准他们做。其实,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动脑,不懂的时候,他们就会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而在兴趣的引导下,孩子的学习会变成一种开心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使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还能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正如爱因斯坦那样,一个人小时候培养出来的兴趣往往能为一生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有的家长对孩子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但他们总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去“规定”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去培养孩子,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耽误了孩子正常的发展。
方法二:在玩乐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果孩子没有表现出某方面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可以想办法诱导孩子。比如在玩耍中,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孩子对学习的某个方面产生兴趣。
许多父母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在打电子游戏时如此着迷,一提到学习脑袋就大。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孩子觉得游戏非常有趣,而学习却十分枯燥。
第三章 精神鼓励:为中等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
事实上对孩子来说,游戏和学习并不矛盾,只要觉得有趣,他自然会乐在其中。这就为我们家长提了个醒:只要能够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那么就可以使之成为最受孩子喜欢的游戏。
小佳对数学一向不感兴趣,成绩一直是中等。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小佳做起来都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那天,小佳正在愁眉苦脸地写作业。妈妈拿来了一副扑克,主动要和小佳玩扑克。小佳喜出望外,这可是她最爱玩的游戏。
不过,妈妈制订了新的规则:每人分到一半的牌,每次每人出一张,看谁先把两张牌的和算出来,谁算得又快又准,谁就可以拿走两张牌。最后看谁拿的牌多,谁就赢。
小佳一听,立即答应。于是两人痛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