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你的创意能力:全新思维-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赛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博士,他是“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运动的始作俑者。
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学院派心理学关注了很多事物,但是并不包括幸福感。心理学研究疾病、骚乱和机能障碍,却几乎忽视了什么才能让人们感到满足和有成就感。自从1998年赛里格曼接管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以来,他就开始慢慢在新的领域进行研究。赛里格曼和当时许多科学家一样,将注意力逐渐转向研究人类的满足感和康乐福利,开始揭开让人们感到快乐的秘密——并且鼓励其他人认真看待幸福感。
根据赛里格曼的理念,幸福感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一部分源于生物学。我们从一出生,就有相对固定和自然的安康感在我们的基因上留下了烙印。有些人一事无成,而有的人成就斐然。但是,我们所有人都会知道如何才能到达个人发展空间的上层部分——在这里我们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赛里格曼认为,在所有能激发我们幸福感的事情当中,首当其冲的有:令人满意的工作,避免消极情绪和负面事件的产生,结婚以及拥有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同样重要的还有感激之情、仁慈之心和乐观主义精神。研究表明,和幸福感没有多大关系的因素是挣更多的钱、接受很多教育或者居住在适宜的气候环境中。
把这些因素一一列出来,能帮助我们创造赛里格曼所谓的“愉快的生活”(Pleasant Life)——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保持积极的生活心态。但是,愉悦的生活仅仅只是通往享乐主义的一个阶梯。更高的生活水平应该是赛里格曼所谓的“有益的生活”——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在你生活的主要领域获得满足感。它能让你的工作从被斯塔茨·特克尔(Studs Terkel)描述的“周一到周五如同行尸走肉”转变为一种召唤。“一种召唤是我们工作最令人满意的形式,因为我们是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要来完成工作,而不是为了它带来的物质利益,” 赛里格曼说,“我预计,享受工作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将会超过它带来的物质回报,成为我们工作的基本原因和动力。”有益的生活也对商业有好处。“幸福感的增加能提高生产率,带来更多的收入。” 赛里格曼写道。甚至还有一些新兴的管理学院正以积极心理学为原则创建。
但是,有益的生活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还有第三种形式的幸福感,是人们无法逃避的,那就是对意义的探寻……知道你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并且运用它们为比你更强大的某事物服务,” 赛里格曼说。通过这种方式超越自我的做法,和那些虔诚的修女与修道士没有多大差别。社会的繁盛与物资的充足让更多人投入到对意义的追寻中来,伴随着越来越多人乐于这么做,探寻意义将会成为我们生活和个人意识的中心。
在过去的十年中,有一本并不厚重的商业畅销书,它的名字有点奇怪:《谁动了我的奶酪?》(Who Moved My Cheese?)。它讲述了一个商业寓言故事,在全世界的销售量高达几百万册。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两个老鼠般大的小矮人,哼哼(Hem)和唧唧(Haw),他们住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矩形迷宫中,并且非常喜欢奶酪。经过几年的寻找,他们在迷宫的一个地方找到了很多奶酪,但是有一天,他们醒来却发现珍贵的奶酪不见了。有人动了他们的奶酪。对于这个发现,哼哼和唧唧有不同的反应。哼哼一直嘀咕着,想等待有人把奶酪送还回来。唧唧也很着急,但是他更现实,想去迷宫里寻找新的奶酪。最后,唧唧说服了哼哼,他们必须采取行动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等待奇迹的出现。从此以后,两个小矮人又过上了快乐的生活(至少直到他们的奶酪又被人动了的时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当生活发生改变时,最明智的反应不是等待或者抱怨,而是面对问题并解决它。
我并不反对《谁动了我的奶酪?》的观点,但是我不赞同它所做的比喻。在概念时代,可以说,亚洲的发展和自动化的兴起可能在不断地夺走我们的“奶酪”。但是,在物资充足的年代,我们不再生活在一个矩形迷宫中。今天,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更恰当的比喻应该是“螺旋形迷宫”(labyrinth)。
上一页 。。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九章 探寻意义(4)
第九章 探寻意义(4)
错综复杂的矩形迷宫(mazes)和螺旋形迷宫(labyrinths)通常会被人们混为一谈,其实他们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截然不同。一个矩形迷宫通常分隔为多个互相隔绝的密封舱,路径复杂,并且很多路都是进入死胡同。当你进去后,你的对象很容易逃跑——速度和你一样快。一个螺旋形迷宫是由螺旋形的步行跑道围成的。当你进去后,你的目标就是顺着通往中心的路径,停下来,回转,然后往回走出去——不论你选择什么样的速度。矩形迷宫是待解决的解析难题;螺旋形迷宫是移动冥想的一种形式。矩形迷宫能让人失去方向感;而螺旋形迷
宫则是中心明确的。在矩形迷宫中,你可能会迷路;但是在螺旋形迷宫中,你可能会迷失自己。矩形迷宫需要运用左脑,而螺旋形迷宫能释放右脑的能量。
现在美国有超过4 000个公共的和私人的螺旋迷宫。它们兴起和流行的原因有很多,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在本书后面我也会涉及一些。“在现在这个年代,很多美国人都喜欢去教堂寻找精神上的安慰,越来越多人重新发现螺旋迷宫是进行祈祷、反省和抚平情感创伤的途径。”《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这样记载。到处你都能找到螺旋迷宫:瑞士的市区广场,英格兰的绿色村庄,从印地安那州到华盛顿州到丹麦的公园,加利福尼亚南部的大学,以及一些举办宗教仪式的场所,例如曼哈顿的河边大教堂(Riverside Church)、华盛顿的国家大教堂(National Cathedral)、奥尔巴尼的卫理公会派教堂(Methodist churches)、圣何塞的唯一教教堂(Unitarian church)和休斯顿的犹太教会堂。在医院和其他医疗场所也有螺旋迷宫——就像下面这幅图中的螺旋迷宫,它位于巴尔的摩(Baltimore)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湾景医学中心(Bayview Medical Center)。
不久以前的一个早晨,我就在一个螺旋迷宫中漫步,它是由边长四英寸的方砖围成的,由面积相似的白色正方形圈成八个同心圆,环绕着直径大概二英尺的中心区域。顺着外沿的方砖上印着几个词:创造,信念,智慧,信心。来访者经常从中选择一个词语,然后在向中心逼近的过程中重复念着,仿佛在默念冥想的咒语。我开始走进这个迷宫,朝着左边方向,走完了第一圈。我环视四周,看见一侧是几栋医学中心的大楼,另一侧是停车场。我觉得自己只是在一个圆圈里面漫步。于是我又继续前进。为避免分心,我低头看着自己的脚步。我将视线都集中在形成步行通道的两条曲线上,并以尽可能慢的速度行走。两条线始终环绕着我。过了一会儿,我感觉有点像在一条又长又空旷的马路上行驶。不需要花太多注意力,我的意识就能领着我向前走——让我感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平静。这种体验,可能并不令人惊奇,和第六章描述的绘画课以及第八章的欢笑俱乐部的感受很相似。它阻止了我左脑思维的力量。“螺旋迷宫释放了右脑的能量,”设计和修建约翰霍普金斯迷宫的大卫·托尔兹曼(David Tolzman)说,“当左脑试图用逻辑思维在迷宫中艰难前行时,右脑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已经发挥了作用。”
将螺旋迷宫发展到人类文明高度上来的是劳伦·阿托斯(Lauren Artress)博士,她是旧金山格雷斯大教堂(Grace Cathedral Church)的牧师。几年前,她去法国查图斯大教堂(Chartres Cathidral)参观,看见一个直径42英尺的螺旋迷宫深深嵌在教堂中殿的地面上。 当时,几把椅子将迷宫覆盖住了,这个迷宫已经有250年没有被使用过了。阿托斯将这些椅子移开,走进了迷宫。后来,她将这种螺旋迷宫的概念引入了美国。现在,她已经在格雷斯大教堂里安置了两个流行的螺旋迷宫,并且创建了一个叫做“Verditas”的部门,专门为教堂和其他组织提供螺旋迷宫的培训和成套材料。
“我们生活在用左脑思维的世界……为了迎接下一个世纪的挑战,我们必须整合另一个完整的世界。”阿托斯说道。当人们走进螺旋迷宫,他们的“意识就会从线性向非线性转变”,并且发现“自己深刻、本能、典型的一面”。这种体验和进入矩形迷宫的感受不一样,她说:“螺旋迷宫能让你看见自己完全不同的一面,不只是停留在解决问题的表面或感受。”即使最具代表性的螺旋迷宫它的形状也很重要。“圆形是全体或个体的原型。因此,当人们步入螺旋迷宫,他们就已经开始看到自己的整个人生了。”
大约40家医院和医疗中心现在都有螺旋迷宫——大部分都是因为共情作用和叙述技巧已经开始渗透到医学世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分析的治疗方法尽管绝对必要,但是它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了——而那些曾被人们忽视的新方法却让病人身体好转。全面思维导致了约翰霍普金斯迷宫的出现,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医疗设施之一。它的建立者希望能创造一个独特的地方,让病人、他们的家属和医务工作者得到“身体和精神上的放松”。它可能会奏效。在螺旋迷宫的遗址,有两个风化了的笔记本,里面记录了通过迷宫的人们的感想。它们见证了迷宫给人们带来的慰藉和深刻意义。其中有经历了痛苦或挑战的医生和护士,也有要进行外科手术的病人家属,他们来到这里进行祷告、思考以及摆脱烦扰。病人们也在笔记本里写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就像下面这段文字,是我在来这之前的前几天刚留下的:
上一页 。。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九章 探寻意义(5)
第九章 探寻意义(5)
我和其他人一样闯过了迷宫,并在此写下自己的感想。
对于我来说,一个星期之前的外科手术,意味着我生命新篇章的开始。走进这个迷宫,我心中默念的词就是“信心”。
我相信自己将会有一个新的未来。
螺旋迷宫并不能拯救世界,我在书中讨论的六种能力也不是万能的。信息时代正向概念时代转变,左脑主导的思维模式正向右脑主导的思维模式转变,除了培养逻辑和分析能力之外,我们还要增强文艺才能,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如维克多·弗兰克告诉我们的,完美的生活并不是担惊受怕地去寻找奶酪,而是像走迷宫一样,过程本身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表达感激之情
心怀感激之情有很多益处。它能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赋予生活更深的意义。正因为如此,马丁·赛里格曼,我在这章前面部分描述过他的著作,积极倡导“表达谢意的拜访”(the gratitude visit)。就像这样: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曾经对你慷慨解囊、帮助过你但你却没有感谢过的一个人,然后写一封详细的感谢信给他,具体解释你为什么对他心存感激。接着,去拜访他,把信里的内容大声地说出来。赛里格曼认为,这种礼节是非常有效的。“当你满怀感激之情进行拜访时,所有人都会非常感动。”
和越来越多研究积极心理学的学者一样,赛里格曼的研究指出,感激是个人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过去某件具体的事心存感激的人,会沉浸于甜蜜的喜悦之中,摆脱痛苦的失望,也会对现状感到更加满足。赛里格曼认为,这种感激拜访是“增强正面回忆的强烈度、耐久性和频繁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进行感激拜访的原因之一,是它自身能产生许多动力。感激拜访的对象通常会想,有哪些人是他们还没感谢过的。而后他们就会去拜访,同样被他们感谢过的人也会去感谢别人。结果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让更多人怀有感激之情和满足感。
这种理念演变出了两个产物——生日感激清单和每天都表达一次感激之情。生日感激清单很简单,每年在你生日的时候,对你感激的事情列出一个清单——事情的数目跟你这年的岁数相等(当我40岁生日时,我的感激清单就会列出所有的事情,从红酒到生活琐事,例如感谢我的孩子能健康成长)。这个清单里的数目每年都在增长——这种理论也说明,你年龄越大,就越要心存感激。保存好这些清单,并在每年生日的时候回顾一番。这样做,能给你带来满足,抚平时间消逝带来的焦虑感。每天都表达一次感激之情,能让你对每天的生活都心存感激。在每天特定的时间,回想一件值得你感激的事情。有的人在睡觉前这样做,有的人在做处理日常事务时这样做——早晨喝咖啡时,整理床铺时或刚刚走出家门时。对某些人来说,这样表达感激之情听起来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不耐烦,不管怎么样,尝试一下,我保证你会感谢我的。
进行20…10测验(图略)
这项测验我是从吉姆·克林斯(Jim Collins)那儿听说的,吉姆是《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一书的作者,这本书曾经引起了轰动,一鸣惊人。他鼓励人们着眼于自己的生活——特别是工作——问问自己,如果银行里有两亿美元的存款,或者知道自己活不过十年了,你是不是还会做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例如,如果你继承了两亿美元的遗产,没有其他繁琐的制约,你还会像从前一样支配自己的时间吗?如果你知道自己最多只能再活十年,你还会继续从事你目前的工作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应该若有所思。仅仅一个这样的测验显然不能够改变我们的人生路径。但是,这种方法是巧妙的,答案也会让人耳目一新。
检测你的内心
在我的研究中,我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