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人生-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们或许可以在口头上逃避感情,但绝不可能在行为上也逃脱感情。正是精神的力量让文化的每一个方面,使文明的每一次创新都生机勃发。情感并不是让人类羞涩的东西,更不是什么辅助性的、次要的东西,而是人类生活中非常合理的存在,是人性中最尊贵和最成熟的部分。
当然,情感不能任由其随便发泄。它必须被规范起来,必须加以引导,但再也不能将其看作是生命庙宇中的奴隶了。无论我们是否能够认清,情感都贵为生命的国君;虽然你常常意识不到,但它仍旧是一国之君。自由派宗教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条真理了,只有将这人性的生气系于理性之上,一个崭新的、自由的幸福时代才会降临到人世间。
犹太教的早期牧师们就自觉地发现了情感在以色列人集体生活中的作用。犹太教的创建者运用情感来稀释人们的躁动、愤怒和迷幻。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犹太教的重大节日的隆重场面吧!元旦和赎罪日是一个倾诉罪孽的日子,部族中的所有参与者都要带着平和的内心以求净化。没有谁强迫人们说出他们的缺点、不足和罪孽。帐棚节是一个庆祝丰收的喜庆节日,人们载歌载舞,成群狂欢,以表达对天的遵从。还有一些节日这让人们发泄那些带有征伐欲望的情感,让他们的愤怒和仇恨得以化解。正是通过这种语言上的发泄,他们再次重归内心的平和。逾越节是用来纪念摩西时代,表达对自由的无限向往。安息日这样的节日则是用以表示接纳“律令”。在犹太人的日历中,用倾诉情感的方式来获得内心宁静的节日安排是如此系统,足见其充满了古老民族的智慧,这样的节日安排如今被精神病理学家称之为情感的宣泄与升华。
在默默地祈祷中,在欢快的歌舞中,在家庭的节庆和宗教的典礼上,犹太人一起倾诉了他们内心的渴望与情感,共同寻找到了心理上的健康,由于这种充满智慧的调节情感的办法,他们也一起得到了巨大的内心平静,并抵制住了外界的诱惑。在黑暗的年代中,犹太教的圣日和各种节日就成为了将犹太人从困境和屈辱中解救出来的良药。东欧的哈希德派宗教和中东的巴勒斯坦人也都以他们各自的方式来宣泄情感,不仅使他们能够倾诉自己的悲惨遭遇,也给他们提供了表达对上帝和生命敬仰之情的机会。由于受到偶像崇拜的理性主义的魅惑,现代犹太教在很大程度上也经常忽略当代犹太人在感情方面的生活,使得情感的土壤日益贫瘠。
正文 第九章 宁静是心灵的永恒归宿(4)
更新时间:2010…4…15 9:27:10 本章字数:1315
既然弗洛伊德指出了情感是人力所无法压抑的主导力量,那么将这一能量引入宗教的时候已经到了,宗教应该将教堂变成人们可以重新统合情感和理智的场所。通过宗教的方式,信仰者也能够远离那些具有破坏行的能量之源,而将其转化为重建伦理与精神,化为滋润什么的点点露珠。
心灵重归宁静的重要法则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追求内心的平和,渴望我们的心灵能够重归宁静,在此过程的终点,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宗教与心理学竟然是有着殊途同归的妙处。
两种不同的体系均强调宽容和平和(既强调我们自己内心的平和,也强调我们与他人关系的平和)。人类结成了兄弟间的情谊,哥哥民族都普遍地融合——这一几千年前以色列的先知们就曾教育过我们的道理——也正是现代心理学家们的目标所在。宗教宣称上帝要统合人世间的一切,而心理学则从人类自身中挖掘出来了统一与和谐,二者是可以进行比照的。这仅仅是二者之间可沟通的领域中的一个方面。
数千年之前,犹太教就对今天个人与社会社会所置身的黑暗境地有所觉察,这个如先知般敏锐的宗教确实能够对未来有所洞见。而精神病理学家进一步加强了宗教对未来的这种自觉式智慧,因为心理学坚持认为irenlei只有对未来充满希望——在这破碎的现实中还蕴含着未来发展的种子——人类就可能续存。
先知般的宗教强调信仰在获取个人幸福和内心平静中的重要性。在这里,在宗教与心理学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可以参考的方面。心理分析除了要求人们培养一种成熟的信念外,似乎没有别的什么。这种信仰是对人类大同观念的认同,是对依照现实而非遵从快乐原则生活的信念,是对与人类为伴与人类连成一体的信念,而这一切的人脸都有别于宗教的信念。
弗洛伊德已经指出了,人类的生命要比看上去晦暗、惨淡的表面现象要丰富的多。将生活的表现当作是生活的全部,这种看法是何等的荒谬与无知!精神病理学家的先驱们已经揭示了生命的内在现象。虽然我们从来看不见所谓的潜意识,但它确实一直在其中起着作用。同样的道理,尽管我们、从未看见过上帝的样子,但上帝的感召力却在我们当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并且从根本上支撑着我们。二者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他们都是隶属于这个茫茫宇宙中的最为真实的东西——之所以说真实,可以由它们对我们整个生活的影响说留下的踪迹中得到证实。
宗教永远这样地教导我们,在这个上帝创造的世界中,真理是必需的,准则与理想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以上的这些论述,我们已经看到了,心理学恰恰证明了很多的宗教观念。我们终于认识到了,情感生活中的某些错误观念会逐渐地打破我们的整个精神生活,而如果我们要用爱和勇气去战胜悲伤和死亡,那么我们就必须去向他人,也想自己坦白真相。
宗教中关于人性和宇宙的言论不仅仅是乌托邦式的臆想,也是关于人类真实本性的最好说明。宗教来到人间,带着丰润的希望——这是一个基于真理、兄弟般的爱、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仁爱和宽容的坚定原则之上的世界。而心理学正是以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以一种科学的、严谨的公式,而非圣歌和祈祷者的语言——去加强和证实这些宗教信仰。
正文 第九章 宁静是心灵的永恒归宿(5)
更新时间:2010…4…15 9:27:11 本章字数:818
现代心理学通过对人类心灵的微妙把握,理应帮助宗教修正某些观点。对人类本性是恶的观点本应被消除。宗教必须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在承认错误之后,要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为创造一个生活更幸福、心灵更自由的人类社会儿努力。同样,宗教还必须放下身段,借着精神病理学提供的工具,去敲击人性的神秘之门——为什么人类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却仍然离幸福平和如此地遥远。
这一秘密借助着当今心理学的新发现就可以部分地得到解释。如果他被一种不切实际的欲望驱使而倍感痛苦,如果他从不明白自爱的艺术,而是受困于一种强制的、贪欲的、永不知足的野心之中,如果他的内心一直被阴暗的恐怖气氛说笼罩,而不能坦然地面对痛苦,不懂得如何去超越痛苦,不愿意负担起人之所以成为人的使命——这样的人又如何去为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又怎么为自己、为他人营造出和谐的社会呢?
这样人又如何会懂得人世间应有的平和,如何地保持心灵上的宁静呢?
正是借助于心理学,我们才有史以来第一次理解了情感的抑制和混乱是多么妨碍人类将生活的理想转变为现实!我们的知识已经足以解放如今仍旧备受各种困扰煎熬的人们!让我们努力从自身做起,让我们将这些新道德的训导铭刻在心头上吧!
不要对任何来自心灵的冲动感到恐惧。
要超越内心的焦灼,要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和勇气。
直面痛苦,毫不妥协。不要否认内心中的悲痛,也不要为之徘徊不前,而要学会超越痛苦。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的帮衬和同情会助你战胜痛苦。
永远尊重真理,尊重事实的真相,对他人要宽厚、仁慈。通过追求真理,你会得到自我拯救。
反观自己的内心,搜寻那些幼稚性格的蛛丝马迹,切莫害怕成熟与只有。不要懒散怠惰,不要迷信权威,不要屈从于那些社会中所谓的万能领袖。做为人类中的光荣一员,要永远地和人类群体站立在一起。
正文 译者后记
更新时间:2010…4…15 9:27:13 本章字数:1399
译者后记
你是否经常感到身心疲惫?
你是否觉得生活中有着难以承受的压力?
你是否常常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
你是否对过去的事情无法释怀?
你是否无法化解心底的怨恨?
相信大多数读者会对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几个持有或多或少的肯定答案,如果你在每一个问题的回答中都能发出自信的“否”字,那么我很庆幸地告诉你,你的人生将是幸福的。因为你的心灵是宁静的,在你的内心中始终蕴含着一种强大的精神寄托,这种寄托将为你带去无限的力量,足以充当你建造未来人生大厦的支柱。
宁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也是一次生命的升华,是一次精神上的飞跃,也是一架通往人生最高境界的天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被称为印度独立之父的圣雄甘地,尽管在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内都在牢狱中度过,但由于他内心的宁静和恬淡,始终能够处变不惊,最终以“非暴力不抵抗”的政策赢得了印度的独立;在甘地之后,无论是打破南非种族制度的曼德拉,还是争取美国黑人民权的马丁路德金,无论是推翻韩国独裁统治的金大中,还是努力争取缅甸人民福祉的昂山素姬。他们都至死不渝地坚守着“心静”这一重要的心灵法则,在看似激烈的正义与邪恶之的较量中,保持着一种宁静、淡泊的心态。
当然,这种宁静并不是上述那些伟岸的政治家才具有的专利品质,对所有那些胸怀人生理想,并期待着用满腔热情去兑现的人们来说,都应该具备这种品质。当你遭到挫折并对前途心灰意冷时,需要用宁静的心去对待,这样,你才能重新振作起来,乐观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当你斗志昂扬,深信成功就在不远之处之时,亦要用冷静的心态去对待,这样才能谨小慎微,赢得最终的胜利。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心灵的宁静会在狂风暴雨的激烈气氛中给我们留得一份清醒和自在;在天寒地冻的午夜,温暖我们那冰冷的手心;在炎炎的烈日中,为我们撑起一把遮阳伞;在万物绝迹的沉寂里,给我们果敢的翅膀,在黑暗中身轻如燕。宁静的心灵是我们精神上的至高财富,只有心灵宁静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高尚者。
本书的作者约书亚罗斯李普曼,是上世纪初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犹太牧师,有着多年传道经验的他,对人们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地看法。他认为,保持内心的安宁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也是一个人的幸福所在。在本书中,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告诉我们如何对待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各种难题,以及如何去正确地解决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以达到心灵上的宁静。作者用自己的宗教知识结合现代心理学的丰硕成果,探寻了诸多心理疾病和不良情绪的根源,并得出了一条振奋人心的启示,即任何人都具有使自己变得更好的能力,任何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力。
在这儿,我并非想要这本书改变你的想法或思考,这本书中的每一行字都是希望可以将你引至比思考更深一层次的境界。我希望李普曼的这本书可以引领你到达某一个静止点,如果你是一个渴望心灵宁静的人,一个正在追求心灵宁静的人,一个因为没有心灵归属感而产生心理障碍的人,那么,请你勇敢地翻开本书吧!只要你勇敢地翻开此书,你就一定会产生面对自己,面对社会的的勇气,一定会踏上让心灵重归宁静的道路。
阮崇晓
2010。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