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人生-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一章 从内心深处解读人生哲学(4)
更新时间:2010…4…15 9:26:02 本章字数:1455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特别是在最近的二十年内,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借此可以对我们内心的骚乱不安得出很多的新的洞见。弗洛伊德首创了这种方法,用它可以探究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动力。这种心理动力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会导致人的神经质。但神经质是怎样产生的?在什么时候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对于这些问题,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可以很好地解释它们。
尽管有很多心理学理论本身并没有设计到动机心理学或是对其充满了敌意,但动机心理学本身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临床治疗精神、身体和情感方面的疾病时,它是必不可少的方法。在此,我不想对这种最新的心理学治疗方法做过于详细的描述,我只想证明,在所有探索人类内在心理的方法中,这个方法最能揭示出人性内在的真正本质。
精神分析学就像是一面明镜,它能帮助我们反观内在人格的分裂。它极其的坦率和真实,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敢正视这面镜子。人们对精神分析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精神分析的前提是“人性恶”,将人看做是具有罪恶情欲和低级欲望的高级动物。但客观地说,精神分析尽管让人难堪,却有助于我们人性本能的心理冲突,理解人最深沉的爱与恨。凭借精神分析学的成果,我们在理解人自身的本性时,就不再怀有病态的伤感。一旦我们认识到,每个人天生就具有无情和非道德的巨大心理力量时,就会在自我理解上迈开重要的第一步。人们带着伤感悲观的情绪来理解人类的本质。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这些心理能量,投入到美好事业中,这将是人类心灵史上的重大胜利。只有此时,我们才能真诚地面对自己,才能有真实的言说和行动。
当一个胖乎乎的婴儿躺在小床上,他的母亲用充满关爱的目光凝视着他时,他“咯咯”地笑着看自己的母亲。很多人认为这个婴儿具有人世间最纯洁的感情。如果我们采取传统的观点,便会形成这样的看法:这个小男孩是多么的天真啊!他就像是来自天国的宠儿。有别于传统看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则认为,这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有着难以估量的心理能量——他对他的母亲怀有强烈的占有欲,如果占有欲受到威胁,他就会产生极大的愤怒。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中,婴儿也会产生深深的害怕和不安,在产生舒适感的同时也会产生恐惧感。他对他的父亲和兄弟姐妹怀有矛盾的情感:他爱他们,但在爱的同时,也对它们怀有一定的恐惧和仇恨。
如果现代心理学对小孩子的心理描述正确精准的话,那么当人们离开需要庇护的婴儿阶段,进入青少年和成人阶段后,我们又该如何去描述这种可怕的情结呢?很多人难以摆脱孩童时代所蒙受过的心理阴影,以至于在往后的人生途中一蹶不振。有多少人在这场人生的苦斗中困惑迷茫、自暴自弃、自我伤害!精神病患者的人数在增加,小孩子越来越专横无理,越来越多的人自相残杀。所有这些人都在世界中流浪迷茫。我们首先必须给人类不安的灵魂做出全新的、更真诚的描述,才有希望进一步探索这个复杂的精神领域。
只有现代心理学才能对人的心理世界有如此细致深刻的理解。只有在精神病学者的指导下,我们才能认真地注视人的内心世界,才能较为客观地描绘出人的心灵图像。我们要学会正视我们的缺陷和潜力,学会探索我们的失败、仇恨、恐慌的缘由。通过心理疗法,我们不再是自以为是的虚幻自我(或者是按照别人的意志去塑造自己),我们成为真正的自我,我们认识了自身。我们不再像小孩子那样幼稚,去追求镜月水花般的事物。精神疗法引导着我们沿着正确的道路成长,并使我们了解自己,从而能够坦然地接受失望、挫折、拒绝甚至死亡。
正文 第一章 从内心深处解读人生哲学(5)
更新时间:2010…4…15 9:26:03 本章字数:1596
心灵宁静的两种调剂
引导人们努力地去实现一种美好的生活,这是宗教的明确目标。这种目标的正当性是毋庸置疑的。问题在于,应该怎样去创造这种美好生活,也就是说,怎样才能控制住人的不良情绪和浮躁的心灵,并发扬人性中最美好、最积极的因素。那么,如果宗教能运用传统方法来达到这种目标,人们为什么还需要现代心理学?反言之,如果心理学是绝对必要的,宗教又占有何种地位呢?一些思想偏激的人警告说,要创造一种美好的生活,宗教和心理学的是根本对立的。他们常常会说,要想彻底拯救人类的心灵,必须在心理学和宗教之间做出唯一的选择,不能二者皆选。
确实,这两种方法都能给人以心理安慰和精神解脱,对此采取只择其一的态度,我们认为这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现在,人们对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越来越贫乏,这种敌对态度的产生便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狭隘的观念之中。对支持正统基督教观点的人来说,宗教代表着人间对真理和理想的最高祈求,如果降低宗教的地位,他们是坚决反对的。他们害怕那样做会玷污了神圣的上帝。在他们看来,宗教绝对是与科学、哲学、艺术不相关的。上帝以一种永恒不变的方式向人间宣扬真理,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没有必要对其永恒的启示加以补充。
很多科学家将他们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实验室,从而抵制了宗教真理的影响。不过,持有这样观点的科学家越来越少了。在他们看来,上帝只是人们虚构出来的,宗教是一种迷信的体系。人只不过是一种动物,灵魂则是虚构之物,不朽也只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人们即使没有偶像崇拜、没有卑微感或者到的目标,也同样会过得很好。
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处于微妙日常生活中的两个极端,几乎水火不相容。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相互敌视,相互攻击。但站在这两种极端观点之间的却是日常生活中的芸芸众生,他们努力着,挣扎着,呼叫着,抗拒着最常见的恐惧和弥漫在四周的不安定感。如果带给他们一些心灵的安慰,他们一定会感恩戴德。他们困惑、迷茫、无助,在这个喧嚣的尘世中,他们努力地寻求着救助人心的真理。此时,宗教和精神分析学相联系,便会给人类的自救带来最大的希望。
这种联合不是勉强的合并,也非肤浅的拼凑。它是世上的一个新生事物,是关于人类灵魂的古老看法与最新发现的完美结合。让人惊奇的是,现代动机心理学的新发现印证了许多古老的宗教信念。比如说,预言式的宗教总在强调,人性具有普遍性,人与人在本质上是同一的。现代心理学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告诉人们,在人性的最根本问题上,确实不存在什么特殊性。心理学家宣称,人性有其脆弱的一面,也有其坚强的一面,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本能、动机、需求和欲望是相似的。只不过人们的恐惧和忧虑感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而已,如果剥掉其面具,就会发现,人们恐惧和忧虑的对象是相同的:害怕孤独、被抛弃、软弱、暴怒、疾病和死亡。人们在精神上的需求也是相同的——由于人类是群居动物,只有联合在一起才能生存和发展,他们渴望组成一个社会,这更多都是出于精神上的需求而非肉体上的满足。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爱,得到别人的肯定和理解。他们需要安定感、归宿感,渴望与外在的、更广阔的世界融合在一起,与那种外在的、远远超越自身的力量——上帝融合在一起。只有在这种融合中,人类才能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纵观历代的宗教信仰,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强调宽容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动机心理学的新发现对这个观点是个补充。动机心理学认为,我们不仅仅要做到对别人宽容,也要对自己宽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当生活不能尽善尽美之时,我们不必苦苦地折磨自己,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是由成功和失败交织而成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心理学实验表明: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己,对人的个性及其缺点都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如此才能保持我们心灵的宁静。
正文 第一章 从内心深处解读人生哲学(6)
更新时间:2010…4…15 9:26:05 本章字数:1033
宗教观点总在强调人的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这种自由意志是人能够承担责任的核心所在。现代心理学表明,许多人总是被内心的冲突弄得身心疲惫,性格扭曲,情感僵化。他们难以操控自己,不能自由作出决定,选择自己的价值标准。这些无法自觉的人像钟摆一样徘徊在两个极端之间,具有这种人格的人是难以承担起伦理责任的。只有揭开了这种人格的内在心理原因,他们才能具有真正的自由意志。只有在那时,他们才会形成统一的人格;也只有在那时,他们才能独立地做出自己的决定,并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
宗教教义总是在告诫人们,过度的自负和不诚实会带来危害,玩世不恭和绝望会逐渐地侵蚀人们的心灵。宗教要求我们在情感上合行动上保持内心的和谐。如今,动机心理学的细致探讨证实了这些观点。借此,人们也知道了避开那些诸如沮丧、傲慢、虚伪等情感缺陷的必要性。
宗教学说坚信,世界上充满了神奇的力量,它们推动了世间万物的生长变化;在人们的内心中潜藏着尚未开发出来巨大创造力。现代心理学的结论也印证了这些宗教信条,并作出了更加清晰的阐述,这要求人们不断成熟并完善其性格;它更进一步地向人们表明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生命,生命将会变得更加的壮丽辉煌,丰富多彩,上帝救助人心的力量又该是何等的神奇!这种救助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当代科学家、心理学家以及临床医学家们积极努力的结果。
宗教不仅仅强调上帝的唯一性,也强调个人内心的统一和完整。在这一点上,心理治疗接近宗教的看法。作为心理分析法的创始人,弗洛伊德也有着神学上的目标,尽管他本人可能会忽视掉这一点。人的样子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创造出来的,而上帝只有一个。这就意味着,如果人的内心存在着冲突,人格上存在着分裂,那么这就如同是在亵渎上帝的神圣形象。实际上,心理学家们和宗教人士们做着相同的工作,他们都在努力使人的情感和心理实现统一,这样就能够像上帝一样成为完整和谐的统一体。
宗教和心理学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是互补有无的关系。在支撑人类意志,安慰人类情绪上,往往是一方未能凑效的,另一方则往往能够做到。心理学让人摆脱了痛苦和困惑,但并不存在心理学取代宗教的危险,宗教也不可能阻碍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受着生活压力折磨的人们需要宗教和心理学。上帝的启示和心理学所揭示的新发现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这是不可置否的。只有在宗教和心理学的双重作用下,人类才能重新塑造心灵的宁静。
正文 第三章 首先要学会正确地爱自己(1)
更新时间:2010…4…15 9:26:06 本章字数:1313
第三章首先要学会正确地爱自己
我们常常被教导着:“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如果将这句话做出这样的解释也许更恰当:“首先应该学会正确地爱自己,这样才会爱你的邻人。”
每个人都对他人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宗教对这一点有着极为精辟的、深刻的认识。但是,当论及人们对自己的责任,宗教的看法却显得极为地幼稚。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宗教总在引导人们:人们如何对待他人,如何与他人相处。这是应该加以引导的,但人天生就应该知道如何对待自己。这是宗教和伦理学极为荒谬的部分。
事实上,人们应该懂得,残忍无情地对待他人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同样的道理,自暴自弃的悲剧性做法,也同样是极其不道德的行为。
爱与恨,通常看来似乎是针对他人,但很多时候也是针对自己。我们队自己的态度与对别人的态度对比起来,其复杂程度常常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现代心理学的重大发现。我们常常被教导:“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如果将这句话做出这样的解释也许更恰当:“首先应该学会正确地爱自己,这样才会爱你的邻人。”
爱自己并不是一种自私
有一位上流上会的贵妇人给一个著名的社会工作者写信,说是她想加入到社工义务中,一道救助纽约的贫困孩子。这位贵妇人在信中占了很大的篇幅来谈自己身上的许多不足之处,最后她说,也许只有热情洋溢地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才可以弥补自己的过失。读完了她的来信,那位社会工作者给她作了一个简单的答复:“你的缺点也不同寻常,甚至显得伟大。你可以自由地去看望和慰问这些孩子们,不过考虑你自身的情绪也许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利的影响。我建议你首先要学会更爱你自己,免得你的关心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听到这种观点之后,道德学家和宗教领域的许多权威专家也许会勃然大怒:“要人们去更加爱自己?这是在宣扬极端自私的道德观念,这是非常危险的。人们对自己已经爱得够多的了,英国告诉他们,爱自己是邪恶的,应该加以克制。人们应该忘记自我,无私奉献。”
对利己行为加以谴责,同时高度宣扬无私奉献,这是宗教的传统态度。诚然,宗教提出的到的目标是非常宝贵的,但它对人类本性的理解却存在着偏见。我们天生就会爱自己吗?事实上并非如此。人类也许想对自己好一点,但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却容易误入歧途,变得非常地不理智。我们队自己的态度与对他人的态度相比,常常更苛刻,更狂热,更具有报复性。自杀、自残、酗酒、吸毒、性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