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狱警日记 >

第65部分

狱警日记-第65部分

小说: 狱警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径褪悄阆备径闭饩屯缸判槲绷恕N颐墙玻衩彩巧钪械挠τ兄濉J巧钪械娜蠡汀C挥辛死衩部推钪械娜思使叵翟俗鹄矗突嵘鹋ぁN鞣饺思嬗当В毡救思婊ハ嗑瞎泄思媲氚病⑽屎颍际抢衩病9至艘膊恍校热纾透嗌锼档模礁鑫鞣饺嗽谝桓霭旃遥焯斓眉嘶孛妫悴荒苡当О嘶兀苑够乩从当б换兀喜匏乩丛儆当б换亍H毡救艘膊荒芫瞎呕亍V泄艘膊荒芮氚嘶匕病P槲崩锘褂星榭推某煞郑膊荒芄范C髅餮∧愕绷讼冉憔颓崦璧吹乜推幌戮褪牵安恍邪。一共畹迷赌亍5孟蛲久茄啊!闭馐粲谇椋鹑瞬换崴的闶裁础D阋枪至耍拖缘霉鹆耍拔宜愀鍪裁炊靼 N揖褪浅舸蠓嘁欢选D忝窃趺茨苎∥业毕冉兀空獠皇歉冉坪拍ê谀兀俊辈伲∮姓饷此祷暗穆穑吭偃缥颐窍路构萸肟统苑梗嘶姑簧献滥兀肟偷娜怂盗耍鞍パ剑膊恢朗屎喜皇屎夏奈缚冢夤葑佑Ω没故强梢缘摹!蹦愕酶辖舸钋唬昂茫茫〈聿涣耍】隙ù聿涣税。 逼涫担嘶姑簧献滥兀阍趺粗来聿涣四兀空馐抢衩病5悄隳芩嫡庋德穑俊安伲饷锤銎品构荻茏龀鍪裁床死茨兀课铱垂磺海 �
    不能把礼貌的外衣穿在虚伪的身上。这是强词夺理。狼披上羊皮还是狼。无论如何,虚伪就是一种不真实。有别原意的思想表达,超出能力的口头承诺,张扬过甚的敬意谢忱。但是,同样的虚伪行为往往又不可指责。医生对垂死者说不符合病情的话,艺术家在台上感谢完了张三与李四,再感谢王五和赵六,恨不得把凡是他认识的人,统统感谢一通。其实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帮上什么忙,可他或她也得这么说话。就不会受到指责,还会被说成懂事儿。这些人,内心是好的,他只是滥用礼数。就算是张艺谋——或者比张艺谋更牛逼的人,走上领奖台,他敢这么说话吗?“这奖,我早就该得了,这都是我一个人干出来的,跟别人没关系。谁也别跟我抢!谁抢我跟谁急!”大家放心,天底下没有这么二的家伙!
    生活告诉我们:人们讨厌虚伪,注意的不是事实,不是理性,而是刹那间的感觉。一个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家伙,不容易看出别人的虚伪,他可能认为自己就是要被人景仰的。你明明是过火地表扬他,他却认为你是肺腑之言。再有,通常的前倨后恭,这时的虚伪已经与礼数无关,关系到了人格、品格。再有,提拔之时,再三推让,叵测之心掩映在一派风雅之中,虚伪便峥嵘出世了。比如,中国历史上常上演的那种禅让的闹剧,经常是早已经准备好了,还一定要一让再让又三让,方才拿捏出一副难受的表情上台。还得说,“哎呀,我是多么不愿意干啊!大家这不是难为我吗?”我有一个老领导,后来在市里当了领导,很快就要退休了。我去看她,本来是担心她退休不习惯,她却说:“哎呀,我啊,我早就干够了,你真是不理解我啊。我早想退休了。”她就在那里瞪着眼睛胡说,我几个就瞪着眼睛听她胡说,跟真事儿似的。其实呢,她早已经改了好几回户口本了。硬在这个领导位置上多赖了三年。什么人嘛?
    还要说一种现象,或许古往今来,真诚太少,或者是虚伪太多的缘故?有时真诚也会被人认定是虚伪。比如说,刘秀想让严子陵做官,老严死活不同意,光武皇帝会错了意,认为老严虚伪,一再赠送,老严推辞了几回。实在推辞不了,便撒腿跑了。可见,老严真是实在人,没有玩虚的。可是后人也有评论严光的,说此人此举是沽名钓誉。唉!这真是好人难做啊!如果老严做官了,就会说人家是官儿迷;人家不当官,又说人家是沽名钓誉。其实,古今中外,有几个似老严这样的呢?你沽名钓誉一个试试?在做官这个问题上,当代多少人都是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啊!
    写到这里,赶紧声明:诸位千万别误会,我绝没有说今人不如古人的意思啊!
    本书泡书吧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狱警日记(连载)(152)
    有钱能使鬼推磨……古时就有的一句话。中国首个被判死刑的亿万富翁(转)
    辽宁地方法院一纸尚未生效的死刑判决,让北京建昊集团董事长袁宝璟一脚踏在了阴阳界上。他是中国第一个被判死刑的亿万富豪。
    这名曾经以捐助全中国级别最高、影响最大的奖学金而闻名的企业家的生死,牵动其亲友的心,也牵动着无数旁观者的目光。
    2005年1月13日下午5点半,北京某知名外企的员工刘伟(化名)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打开一家新闻网站。下班前通过网络浏览一下当天的新闻,是刘伟几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
    点开网页不到一分钟,刘伟拿着鼠标的右手突然停止了游移。在网页的突出位置,《北京亿万富翁袁宝璟雇凶杀人一审被判死刑》的新闻标题,牢牢地吸引了刘伟的视线。
    这则消息称,当天上午,辽宁省辽阳市中级法院认定了检察机关的相关指控,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被告人袁宝璟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公诉机关指控,袁因不满被害人汪某的威胁,指使他人开枪杀死汪。
    在大学时代曾经获得过中国“五四奖学金”的刘伟,不仅对袁宝璟的名字非常熟悉,甚至对数年前袁为自己颁奖后手握着手的勉励记忆犹新。“把这个奖颁给你,不仅是表彰你优秀的学业,更是表彰你高尚的品格,希望你以后继续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人。”
    铿锵之声犹在,可这位因为捐资1000万元设立“五四奖学金”和“建昊奖学金”而被无数大学生敬仰的亿万富豪,如今却沦为死囚。尽管此前袁因“买凶杀人”被捕的消息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但这一判决结果还是让刘伟唏嘘不已。
    几无悬念的案情
    一个几无悬念的事实是,被害人汪兴的死,和袁氏兄弟难脱干系。
    时间倒转至2003年10月4日。
    这天晚上23时许,辽宁省辽阳市某小区忽然传来“砰砰”两声沉闷的响声。人们循声发现,居住在院内的汪兴身中两枪倒在了一楼的电子门外,警察现场勘查后初步推断,汪系被他人用双筒猎枪杀死。
    事实上,汪早在2001年11月就曾被人刺杀过,当时,大难不死的汪虽然挨了7刀,却因抢救及时而保住了一条命。鉴于被害人汪兴曾任辽阳市刑警大队专案中队长的特殊身份和案情的恶劣程度,辽宁省公安厅和辽阳市公安局在案发后迅速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了“104”专案组。省厅副厅长梁尚学亲赴辽阳,辽阳市公安局长白国曾则担任专案组长,并誓言“案件不破,决不收兵”。
    一个多月之后,专案组根据对汪兴的社会关系排查结果,确定了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并于2003年11月23日和24日分别在广西和北京将嫌犯抓获。当北京媒体首次报道有关信息后,人们才惊讶地得悉,该案竟是京城著名富豪袁宝璟指使他人所为。
    提到袁宝璟的名字,不仅辽阳当地人非常熟悉,即便是在全中国,也有不少人知道。因为,袁作为亿万富豪,曾于1996年捐助1000万元设立了“五四奖学金”和“建昊奖学金”,迄今为止,这是面向全中国大学生的最高级别的奖学金。
    根据警方透露的信息和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被害人汪兴的死和自己曾经的违法行为不无关系。
    1996年秋,已经拥有30多亿资产的袁宝璟在四川成都炒期货失利,损失9000余万元。袁怀疑造成损失的原因是刘某与证券交易所修改了规则。
    与袁宝璟相熟的汪兴提出,可以安排人将刘某打一顿。辽阳中院经审理认定,汪的这一提议得到了袁的认可。不久,袁拿出16万元钱,让自己的哥哥袁宝琦交给汪兴。1997年2月1日晚9时许,受袁宝璟等人指使的李海洋持枪来到四川省广汉市,向刘某近距离连开两枪,不过,刘某并未被击中。李海洋等逃离现场。
    人未杀死,了解内幕的汪兴却借机缠上了袁宝璟,1997年以来,汪多次向袁宝璟借钱未果,便开始打电话给袁宝璟,威胁说要举报其违法犯罪事实。直到2001年初,袁宝璟将汪兴的威胁告诉了袁宝琦,后者提出杀人,袁宝璟表示同意,并提供了30万元资金。
    袁宝琦将杀人的事交给堂兄弟袁宝福,袁宝福又向另一位堂兄弟袁宝森提出此事,后者主动提出由自己去做。2001年11月15日,袁宝森在汪兴家附近刺了汪数刀,大难不死的汪兴被法医鉴定为重伤。
    此后,汪兴继续威胁、恐吓袁宝璟,袁再次向袁宝琦提及此事,并说“不行就办了他”。在袁宝琦的操办下,袁宝福与袁宝森密谋跟踪汪的行踪,终于将汪杀死在其家楼下。
    为了获取案件的关键证据,警方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到当地一条河中打捞作案用的猎枪。在想方设法坚持打捞两个多月之后,警方才最终从厚厚的冰层下找到了被杀手丢弃的枪支。
    本书泡书吧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狱警日记(连载)(153)
    现年38岁的袁宝璟生于辽阳一个贫穷家庭,和很多企业家的经历一样,这位在当地一度不太出名却红遍京城的亿万富翁,也曾饱尝贫穷,并且经历过白手起家的艰辛奋斗。
    在兄妹五人中排行老三的袁宝璟至今还记得,因为穷,他在8岁时就被送到乡下亲戚家,一边干活一边念书。早日摆脱困苦的生活,从那时起就成了袁宝璟最大的梦想。
    1985年,经过两次补习的袁宝璟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那时的他,也许压根没想到,20年后,法律科班出身的他竟然被以故意杀人罪判了死刑。
    袁宝璟的一位同学回忆,在大学期间,年轻的袁就有了“投资”意识,他先是帮教授抄书稿,以每万字2元的价格挣来一点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一辆旧三轮车,为京城大小胡同的杂货店送货,由此赚得更多的钱。
    在经历了苦行僧般4年的大学生活后,袁宝璟再次显示出他的韧劲和能力。那时候,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不如现在这样需要极力自荐,但袁宝璟偏偏善于推销自己。毕业前夕,他背起一只大书包,从长安街上的建国门开始,看准一家家大公司和银行,主动送上“自我推荐表”,中国建设银行最终接纳了这位坚韧不拔的年轻人。
    但仅仅3年之后,袁宝璟所固有的开拓和冒险精神再次得到了体现。1992年,他辞去当时在人们看来还是金饭碗的银行工作当了“农民”。袁在北京郊区怀柔县注册成立了建昊实业发展公司,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营项目。
    袁宝璟将仅有的20万元启动资金的一半买下了优质“黑小麦”专利,再用5万元向农民租了300亩地,剩下的钱用于支付化肥、农药钱和管理、劳务费用。在农地里,袁宝璟根本不像个老板,除草、种地,样样都干。半年之后,黑小麦成熟了,袁通过卖麦种掘到了第一桶金——200多万元。
    袁宝璟并没有满足于小富即安,此后,他开始涉足利润和风险都非常大的股票、债券业。特定的历史和经济环境,加上天生的冒险精神,使袁宝璟的资金游戏越玩越大,不到2年,袁宝璟全面开花,一口气吞下60多家大型企业,建昊集团由此走高。至此,袁宝璟拥有了37亿元资产,成为名副其实的“收购大王”。一时间,诸如“商业奇才”、“北京的李嘉诚”等称号,让这位后来成为中国首位“世界青年创业者大奖”得主的年轻企业家无比光彩。
    尽管袁宝璟那时已是京城的著名富翁,但比起袁本身的名气来,其所捐助的一项奖学金可能更加闻名。1996年,袁慷慨解囊1000万元人民币,和团中央联合发起了一项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的奖学金。
    和众多富人在行善后喜欢留下自己名字的做法不同的是,袁宝璟并没有因为自己捐出巨资而借机扬名。经过慎重考虑,袁宝璟仅仅是将自己所在的单位——北京建昊集团——的名字冠于奖学金之上,因此,这项后来成为全中国数百万大学生梦寐以求的最高级别奖学金,就名为“建昊奖学金”。
    这项奖学金的级别之高和影响之大,可以从评奖和颁奖的一些细节看出。每年,全国数百万大学生中只有数十人最终能获得这项奖励,而在颁奖时,总是有一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或者全国政协副主席亲自到场,团中央的书记自然也要参加。有统计数据说,8年以来,建昊奖学金已经发给了900多名学生,这些人在后来的实践中证明是非常优秀的。“这项奖学金的级别之高,影响之大,已经使其成为中国大学生的一项巨大政治荣誉”,北京某高校一位负责学生工作的人士说。但自从袁宝璟出了事,大家都觉得很没面子,因为曾经常常鼓励学生好好做人的袁宝璟最终还是出了大事。
    “也许正是觉得自己背景深,袁宝璟慢慢走上了雇凶杀人的道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京城知名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对于富人们而言,袁宝璟事件的最大教育意义在于,不管你有多少钱,犯法的事情还是别干为妙。发了财,不能得意忘形。”
    有消息说,针对袁宝璟案,辽宁省高级法院己经请示最高法院,本案有可能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当地法院已对袁宝璟、袁宝琦、袁宝森、袁宝福等四人作出一审判决,其中前三人被判处死刑,袁宝福则被判处死缓。
    有关人士介绍说,在长达11小时的庭审过程中,控辩双方出现了激烈的交锋,袁宝璟当庭提出,自己的口供,都是办案人员刑讯逼供的结果。
    袁宝璟说,警方将他反铐在一个铁凳子上审讯,在拘留所的5天5夜里,警察两人一组换班不分日夜地对他进行审讯。在他极其困倦的时候,警察会把他一巴掌扇醒。审讯当中,警察要求他必须按照警察的意思供述,否则,就用矿泉水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