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450k]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

第30部分

[450k]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第30部分

小说: [450k]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杏山城中,人心慌『乱』,『乱』兵们四『乱』流窜,有一支千人的『乱』兵不听指挥,冲出了杏山城,眼看着他们正在荒野中狂奔,突然一声号炮,就见如狼似虎的清兵宛如从地下钻出来一般,突兀现身,『潮』水般的涌上来,又『潮』水般的退下去,清兵消失了,荒野中只留下一千多具无头的明军尸体。
这情景看得吴三桂和王朴两人牙齿发寒,这清兵,真的杏山城外设下了天罗地网,不论是大道还是小路,都埋伏了最精锐的清兵铁骑。而且依着皇太极的『性』格,这埋伏肯定还不至一道。
就算是埋伏再多,那也要死中求活,拼力一搏。
二十六日一大早,吴三桂和王朴组成联军,一声号炮,冲出城来。
平地上一片呐喊之声,清兵从埋伏处钻出来,上前拦截。吴三桂和王朴不敢恋战,且战且走,取路高桥方向,一路狂奔。
前边大道上,一人一骑。
清将多铎。
他是獾十四郎多尔衮的大哥,这没心没肺的东西,他亲娘让四大贝勒活活『逼』死,却不说报仇,反倒天天找明军的麻烦,真拿他没办法。
看着吴三桂和王朴拼了『性』命不要,向他疾冲过来,多铎满脸怪笑,一扬手,就听号炮突起,四下里清军的伏兵齐出,当场将吴三桂和王朴团团围住,这节骨眼上后面的清兵也追了上来,不由分说,轮起刀子照吴三桂的马屁股就砍。而多铎则发出一声尖啸,纵马直取吴三桂。
吴三桂狂叫一声,此人一旦急眼拼命,在战场上是无人可挡的,就连多铎也不敢轻捋其锋,只好让开一条路,专挑着没马的明军步兵『乱』砍一气。
可怜的明军,被砍得到处『乱』窜,却又如何跑得过清兵的战马?
吴三桂和王朴趁机杀出重围,前面,又是一道防线。
那就再奋力的拼冲。
毕竟是吴三桂和王朴武艺出众,一路冲击,沿途拦截的清兵都不敢招惹他们,生生的被他们连闯三道防线。
到了桑葛尔寨,从这里到大海,清兵一个挨着一个,排成了人墙,拦截任何活动的物体。这是皇太极设下最后一道防线了,是最坚固,也是最脆弱的防线。
说这道防线坚固,那是这人墙太过于密实,单崩的明军,根本不可能逃得过去。
说这道防线脆弱,是对于吴三桂和王朴来说,这道人墙就跟一个清兵没什么两样,一冲就破。
吴三桂和王朴冲撞而出,一口气逃回了宁远。
在宁远,另有祟祯的间谍埋伏,此人是宁前道石凤台。听说吴三桂和王朴冲出了重围,他急忙前来慰问,到了地方仔细一瞧,登时大怒。
石凤台返回办公室,偷偷的给祟祯皇帝打报告:陛下,这吴三桂太坏了,他差不多把全部的部队都给带回来了,这说明战事根本就不怎么激烈吗,明摆着他能够把洪承畴救回来,可他只顾自己逃命,这太不象话了。陛下,你得考虑考虑严惩吴三桂,此致,敬礼。
此时杏山城中,尚有明军几千人,轻易的被清兵摆平,杏山城失陷。
最后一个目标:锦州。
19。洪承畴是只导盲犬
短短三天,空前规模的会战结束,明军一败涂地,总计53783名明军被消灭,7440匹战马,66峰骆驼被清兵缴获,此外清兵还夺得甲胄9346副。而被海水淹死的明军尸体,更是不知泛几,海面上飘浮着密集的明军尸体,多如雁鹜。
朝廷震骇,立即开会。
会议上,群慷慨激昂,除曹变蛟、王廷臣之外,其余六镇总兵官都是丢弃了主帅洪承畴而私逃,只顾自己逃命,不管领导死活,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那就危险了。
群臣建议,杀杀杀杀杀杀,六个杀字,尽杀逃回来的六名总兵官。
祟祯做会议总结:大家的建议非常好,非常正确,大同总兵官王朴,立即推出斩首,宁远总兵官吴三桂,晋升为提督。
霎时间群臣大哗:凭什么呀陛下,吴三桂和王朴哥俩是一块逃命,凭什么只杀王朴,却提拨吴三桂啊?陛下,那吴三桂也要杀。
祟祯皇帝就一句话:杀了吴三桂,你替朕去守宁远?
众臣立即闭嘴。
这时候兵部尚书陈新甲越众而出:陛下,我看咱们这么着,斩王朴,让马科写检讨书,吴三桂及另外四名总兵官,提出严肃的口头批评,下不为例。还有,这次战役之所以失败,兵部职方郎中张若麒和主事马绍愉应负主要责任,如果不是这俩人上窜上跳,『逼』迫洪承畴立即开打,事情不会糟到这种程度。作为兵部尚书,我也有责任,我的责任是没有能够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关键的时刻动摇了,所以我也要提出严厉的自我批评。
祟祯皇帝欣然曰:陈爱卿勇于作自我批评,甚好,这蛮符合我朝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的。就这么着吧,把张若麒立即逮捕,判处死刑。至于马绍愉吗,朕的意思是,就让他办理离休手续吧。
然后祟祯皇帝宣布:下一个议题,立即组建洪承畴治丧委员会,朕亲自担任委员长。
这祟祯皇帝,又犯了精神恍忽,思绪不定的老『毛』病。
那洪承畴明明是在清兵战俘营活得好好的,每天有酒有菜,他可倒好,在这筹办起致丧委员会起来了。
京城朝官,全体去参加洪承畴的葬礼。
在清兵的战俘营中,范文程也正去探望俘虏洪承畴,他进屋的时候,看到洪承畴正光着两只脚,披散着头发,站在地上破口大骂:奴酋,你们想干啥?快点杀了我,有本事你就杀了我啊。
范文程道:先生消消气,坐下来咱们聊会儿天。
洪承畴:少来,我劝你趁早打消了对我劝降的念头。
范文程道:王八蛋才劝你投降,我就是怕你一个人孤独寂寞,陪你聊聊天吗。
洪承畴:跟你不熟,没什么可聊的。
范文程:聊聊就熟了吗,子曾经曰过,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说到底咱们都是兄弟啊,干吗发这么大火?
正说着,房梁上飘落一粒尘埃,飘来『荡』去,恰好落在洪承畴的衣服上。范文程见了,眨巴眨巴眼睛,就说:老洪,你不乐意聊天,那我就不给你添堵了,等有工夫再来陪你。
告辞出门,范文程匆匆去见皇太极,皇太极一见他就问:范先生,那洪承畴,会不会答应朕啊,朕是真心实意的想得到他啊。
范文程道:没问题,洪承畴肯定会归顺陛下的。
皇太极大喜:何以见得?
范文程道:我和他聊天,有灰尘落到他身上,他立即拂去,这表明他仍然爱惜自己,毕竟是学了一身的本事啊,活一辈子竟没个机会用一用,谁能甘心?所以他必然会投降。
皇太极大喜,就专诚赶往牢房,进去后见洪承畴穿着单衣,就脱下自己身上的貂皮大衣,替洪承畴披上,关切的问道:先生不冷吧?
霎时间洪承畴全身颤抖。
皇太极的话,可谓是一语双关,正敲击在他心理上的弱点上。
为祟祯那种人干活,你洪承畴不寒心吗?
大明朝,让人变成狗。
大清朝,让狗变成人。
鲜明的对比啊,洪承畴不可能无动于衷。
泪如雨下,洪承畴乃降。
得到了洪承畴,皇太极乐得不知如何是好,立即召开了一个盛大的party,拉着洪承畴坐在一起,让贝勒们载歌载舞,献艺表演。众贝勒勃然大怒,曰:陛下,你有没有搞错?我们冲战于两军之前,无数次死中求活,可是陛下对我们却从来不假辞『色』,反而让我们作艺伎表演。这洪承畴不过是一个败军之将,不杀他就天大的恩德了,凭什么要优待他到了如此程度?
皇太极骂曰:你们晓个铲铲哟,你们提着自己的脑袋,于两军阵前冒死冲杀,图的啥呀?不就是想进入中原那花花世界吗?可是你们那怕有天大的本事,对中国的地形与文化不熟悉,一旦杀进去,就跟瞎子没什么两样。现在有了洪承畴,我们就如同瞎子获得了导盲犬,难道你们不应该好好的感谢人家吗?
一席话提醒梦中人,众贝勒心悦诚服,立即手挽手,在洪承畴面前跳起踢踏舞来。
20。不好意思,让陛下失望了
突出重围,吴三桂晋升为提督,这让他顿生惶恐之心。
祟祯这么厚待他,不唯是他已是大明在关东唯一的屏障,应该说,这与他17岁那年率20骑于数万清兵铁骑中救出父亲吴襄来有关,自古求忠臣于孝子门,祟祯皇帝真诚的希望,吴三桂最好不要让他失望。
于是吴三桂和另一名逃将白广恩合兵,凑足了四千人手,气势汹汹冲出宁远城,进驻塔山扎营。
派出两千人到高桥,观察敌情,眼见得清兵高度紧张,没有破绽可寻,吴三桂不敢轻动,怏怏而回。
不好意思,让陛下失望了。
这时候锦州城中,祖大寿日日夜夜,侧着耳朵听着城外的动静?洪承畴与皇太极的决战到底如何了?是输了,还是羸了?正在焦惶之际,突听城外喊声大振,人喊马嘶,杀声四起。祖大寿大喜,急忙带队出城,准备与明军胜利会师。
出了城门,就见远处一彪军疾卷过来,尘埃落定,现出济尔哈朗一张嘻皮笑脸:老祖,别来无恙呼?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松锦大战已经结束,明军统统被歼,你要不要过来参加庆祝舞会?
原来是清兵在玩祖大寿。
这个消息犹如当头惊雷,让祖大寿再也立脚不稳。
大凌河那惨厉的一幕,再次浮现到祖大寿的心头。
坚守。
红烧百姓,清炖士兵,人相食。
这样紧守下去,祖大寿迟早会疯掉的。
他毕竟是个正常人,没办法做到一辈子不干别的事,只是到处逮活人煮了吃。这已经突破了人的心理承受极限。
想来想去,祖大寿琢磨着:要不,咱们再坚持一段时间,等人肉吃光了,这辈子打死再也不吃人了。
继续坚守。
照旧是老套路,粮食吃光了,杀马,马吃光了,逮百姓下锅煮,老百姓都逃了,士兵们民主投票选举,相互吃掉对方。
吃了一段时间,大家都吃腻了人肉,于是开城投降。
清兵占领锦州,除了祖大寿的兵将部属,余者皆斩。计杀大明副将以下的军官17人,杀士兵8000人。
然后皇太极传旨:兹委任祖大寿为正黄旗总兵,钦此,谢恩。
圣旨一下,诸贝勒们又不乐意了:陛下,这祖大寿首鼠两端,三心二意,不可大用啊。
皇太极笑曰:你们晓个铲铲哟,能坚守者,读书明理之效,你们这帮人不读书,没文化,朕跟你们没共同语言。
然后皇太极传令:大家行动起来,统统写信给吴三桂,号招他『迷』途知返,朕想他想得太久,太久了。
劝降的书信如雪片般飞向孤城宁远,向吴三桂发出了真诚的呼唤。
1。贸易总比战争好
死守孤城,誓不言降。
吴三桂跟皇太极较起了劲。
这时候大明离休老干部马绍愉,悄然出关。
这个马绍愉,是和张若麒一道『逼』迫洪承畴进行决战,导致了松锦大战的罪魁祸手,张若麒因而被判处死刑,而马绍愉却办理了离休手续,享受正部级领导干部待遇,幸福的回家了。
实际上他根本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盛京。
和皇太极举行了亲切会唔。
马绍愉道:陛下,我家皇上说了,你得每年给我们大明进贡一千张貂皮,一千斤人参。
皇太极曰:小意思,小意思,那么你们明朝给俺们啥呀。
马绍愉道:为了加强两国友谊,大明每年给你们一万两黄金,一万两白银,陛下你说好不好呀。
好好好,皇太极连连点头:那两国的边界呢?朕建议就以塔山为界,你们家的祟祯应该没意见吧?
马绍愉:肯定没意见,只要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就什么意见也不会有。
皇太极又说:还有边贸呢,就在连山弄一经济开发区吧,这你们能接受吧?
马绍愉道:陛下,贸易总比战争好吧?
嗯哪,非常的嗯哪。皇太极大吼:拿酒来,咱们这旯旮都是东北人,喝的少了俺不干,你老马敢不喝,就是瞧不起我。
此后一连多日,马绍愉在盛京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刚刚爬起来,又被灌趴下,如此一连多日,最后趁人不备,幸福的溜走了。
皇太极笑曰:这个老马,让喝就喝,可真实在。
马绍愉顺利完成了明清两国的和谈任务,回到北京,向兵部尚书陈新甲作了汇报,呈上工作报告。
陈新甲翻阅着这份和谈记录,看着看着,突然腹内一阵轰鸣,跳起来冲向洗手间。
便密,没大半天的时间他是出不来的。
这时候他的书僮溜溜挞挞进来了,拿起来马绍愉的报告一看:嗯,今天的参考消息,内容比较新颖耶。
立即抄写一遍,以塘报的形式传达下去,注意传达到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不要泄密。
众大臣接到这份报告,擦了擦老花眼,再擦一遍,真的没有看错,这是大明王朝向原始部落奴酋求和的书面报告。
众大臣悲愤无比,齐声吼叫起来:
汉『奸』!
卖国!
立即上朝,将陈新甲围在当中,数不清的手指戮着老陈的鼻尖:你这个大汉『奸』,卖国贼,竟然敢出卖国家利益,和原始人和谈,打死你个狗日的。
陈新甲大怒:我说你们有没有脑子,现在大明有能力同时在两个战场作战吗?再者说了,这也是皇上的意思。
不可能,皇上不可能卖国,众大臣气势汹汹:把皇帝叫出来问一问。
听到外边的群臣怒吼声,祟祯探头探脑的不敢出来:啥玩意儿?卖国?和谈?我不知道这事啊?我是皇上啊,怎么会卖国呢?这一定是陈新甲搞的鬼。
陈新甲登时傻眼了:我『操』陛下,你太他妈的缺德了,明明是你下的旨意,临了全都推到我的头上来了。
陈新甲斩首。
和谈就这么不算数了。
2。女性生理结构权威专家
听说上次的和谈不作数了,皇太极很是郁闷:明朝咋这样呢,说了不算,算了不说,这也太不象话了吧?
生气了。
皇太极把七兄阿巴泰叫了过来:老阿啊,你看这个大明,欺负朕啊,把朕给欺负得,好惨好惨啊。
阿巴泰拍着胸脯大叫:陛下休要担惊,少要害怕,等我发起一次小规模的自卫还击战,向祟祯那厮讨个说法,我要问问他凭什么就这么欺负陛下,破坏和平。
毁关而入,直捣衮州。
此后阿巴泰就在山东,河北一带到处闲逛,溜溜挞挞。开始时祟祯还假装不知道,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就传旨:
宁远总兵吴三桂,山海关总兵马科回援京师。
吴三桂,马科双双回师,与山东总兵刘泽清会师,由大学士周延儒督师,于怀柔县北吹响集结号,向阿巴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