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450k]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

第6部分

[450k]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第6部分

小说: [450k]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宗敏要是有这胆儿?还用得着等到今天吗?
怕老婆的男人,是有智慧的男人,才不会跟你硬打硬拼。
所以刘宗敏转到自己的队伍中,顿时勇气倍增:调弓弩手,给我『射』死这个黑大个。
几千名弓弩手跑步来到,对准周遇吉,飞蝗如雨,『射』个不停。
就见周遇吉挥起大刀,舞动出一团灿烂的银花,将那密集如雨点的箭矢纷纷磕飞。
这不凡的身手,看得流民军都如醉如痴,齐声鼓掌叫好。
刘宗敏也是看得兴致勃勃:再调集一批箭矢过来,有本事的人,就是喜欢表演,咱们要尽量满足人家的要求才对。
他要存心累死周遇吉。
周遇吉磕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飞箭,猛抬头,只见城里城外,都是呜嗷怪叫的流民军,官兵还活着的,就剩他一个人了。霎时间他心灰意冷,长叹一声,横刀就要自刎。
可是这时候他的力气已经用尽,城门边上扒满了等机会的流民军,眼看他要自刎,就听一声山崩地裂的喊声,数不清的人已经蜂拥而上,将周遇吉死死的压在地上。
周遇吉被俘。
被强扭到李自成身边,李自成龙心大慰,欣然道:周遇吉,朕最喜欢的就是你这种身负不世绝学的能人异士,听说你听风避箭法练得火候老道,已经登堂入室,不管有多少人拿箭『射』你,都『射』不到。朕有点不信,可否再『露』一下身手,容朕一观?
周遇吉冷笑:闯贼,睁大你的狗眼,尽管看着好了。
那就让朕看看吧。李自成道:来人,把周将军手脚捆了,吊到旗杆上,大家拿箭来『射』,让他给大家表演表演……
可怜一代名将,到此翻为刺猬——那周遇吉被吊到旗竿上,弓弩手们围着他团团『乱』『射』,饶是周遇吉有天大的本事,这时候也是无处可躲,生生的被万箭穿心,『射』得形同一只大号的刺猬。
周遇吉惨死,正暗示着李自成的人生哲学,他老兄就是用这种方式跟大家玩,先把你的手脚用道义绑住,你是正义君子,你不能胡来,而他自己呢?却是任何规矩也不遵守,不是这么一个恶搞法,又如何能够将大明天下搞得彻底崩塌?
搞定了周遇吉,李自成龙心大慰,曰:朕奉天帝之命,讨伐无道……咱们这就去北京城,登基吧。
19。妖魅京城白衣女
周遇吉惨死的当天,北京城里,突生怪事。
有一个衙役,负责在棋盘街一带值班守夜,那一天夜里初更时分,他正在街头巡示,忽然看到一个白衣白发的怪老人,惊得那衙役差点尖叫起来。
适才这街道上还空无一人,如何突然多出来一个白衣怪老人?
正自疑心不定,就见那老人已经飘至他的面前,沉声道:听着,老夫有要事相告,你万不可以吊儿郎当,不当回事。今夜子时的时候,将会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身穿缟衣素衫,由东而西,哭泣而过,你千万千万不要上前拦路询问,否则的话,必有大祸临头,当心啊,千万要当心。
当心?当什么心……衙役还想再问个清楚,忽然之间一阵疾风吹来,就见怪老人随风而化,无形无迹了。
衙役呆怔半晌,笑曰: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遂不理会。
于是衙役就耐心的在街上等着,终于等到了子时,果然就见一绝『色』女子,缟服素衣,自东而来,嘤嘤哭泣着向西边走去。
衙役急忙上前拦住:站住,大半夜的不许『乱』走,拿出你的暂住证!
白衣女子听了,抽身疾退,眨眼工夫就消失在黑暗之中。
衙役追了几步,看前面长街上光线昏涩,就又退了回来,过不一会儿,听见黑暗中嘤嘤哭声渐近,那女人又返了回来。
衙役再次上前阻拦:站住,没有暂住证不许『乱』走,跟我去衙门里接受调查……
那女人无奈,又哭泣着顺原路返回了。
就这样折腾了大半个晚上,白衣女子几次想通过,都被衙役成功的拦住了。
折腾到了五更天,眼看天就要亮了,衙役也玩得累了,不知不觉的站在墙角处睡着了。
这时候女人的嘤嘤哭声又起,渐远而近。就见那白衣女人,再次从黑暗中浮现出来。
衙役睡得喷香,呼噜呼噜打着鼾。
白衣女人飘了过来,飘到了衙役的面前,哭声突然变大,哇呜一声,惊得那衙役猛然睁开眼睛,发现神秘的白衣女人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一双可怕的眼睛正死死的盯着他,一时间吓得呆了。
就见那白衣女人放声嚎淘着,用阴惨惨的声音对衙役说道:你真他妈的闲极无聊,花了一晚上拦我的路,你可知道我是谁吗?
你是谁?衙役好奇的问道。
我乃丧门神是也!白衣女人大叫道:我奉了天帝之命,来此地降罚,你敢不要命了吗?连我都敢拦?
衙役道:就算你是丧门神,那也要办理暂住证的……
我呸!白衣女人狠狠的唾了衙役一口,放声大哭着,扬长而去。
衙役好生没趣,临天明下班,回到捕房,一头栽倒在地上,竟尔是化成了一具僵尸。别的衙役被吓呆了,惊问:出什么事了?
这时候,已经化为僵尸的衙役,却突然开了口,那声音不阴不阳,充满了阴森森的鬼气,把昨天夜里的怪事说了一遍,语毕,僵尸再次栽倒,化为一滩腥臭的脓水,那脓水腥臭不堪,熏人作呕,惊得众人发出连声惨叫,不由得掩鼻而逃。
这桩事,虽然奇怪,但却称不上最怪。
山东曲阜,孔子庙的泥像,无缘无故的突然流下泪来。
黄梅县天降石雨,打伤人蓄无数。
黄梅县孔龙镇的地藏王菩萨像,不仅是流下了泪,还嚎淘大哭。
陕西风翔,数万只奇怪的鸟儿布地列阵,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大校场。
最可怕的是河南符祥县,飞蝗蔽日,密密麻麻,连城门都被蝗虫硬生生的堵死,不得不拿大炮轰击,这才打开一条通道。可是蝗虫刚刚飞上天,就见城外黑压压密麻麻,小猪般大小的巨型老鼠无计其数,兴冲冲的奔着县城涌了进来,见人就咬,逮物就啃,居民惊骇之极,奔走争避,跑得慢的,都被巨鼠们逮住,啃得光秃秃只剩下一具骨架。
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黄州城头的四门,突然出现了四个一模一样的白衣女人,一样的望着城门放声嚎淘,嚎淘声中,四个女人皆化青烟而去。
至于发生在南京大明孝陵陵园的怪事,就连祟祯皇帝都被吓到了。
20。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却说祟祯皇帝接报宁武关被打破,周遇吉被杀的消息之后,就急急传令,命各路兵马,速速入京勤王。
此时距离京师最近的,是刘泽清部,所以按理来说,理应是刘泽清最先抵达京师才对。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檄令发出,未及三五日,就收到了刘泽清部的来电:
启奏陛下,臣近日身体不适,正居家调养,待臣恢复健康,一定奉诏入京,钦此,谢恩。
祟祯看了刘泽清的回报,差一点没当场疯掉。
祟祯之所以没有疯,那是因为由唐通所率领的另一部人马,接到圣旨之后,立即马不停蹄的赶来了。这节骨眼上来这么一支人马,祟祯心里的压力顿减,立即赐宴,慰劳唐通。
吃御菜,喝御酒,唐通倍感荣幸,由不住胸中豪气勃发,曰:陛下你就放心吧,谅一区区李自成,虽有百万之众,何所惧哉?等我为陛下摘下他的脑袋,陛下你就情好吧!
祟祯大悦:唐将军果然是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啊,来人啊,赏唐将军四千……四百……四十两银子。
唐通傻眼了,呆呆的看着祟祯,原来这忠君爱国之心,只值四十两银子?
这未免也太便宜了吧?
当下唐通强忍着气,道:陛下,臣谢主隆恩,可是臣的士兵们,也希望能够淋浴到浩『荡』皇恩。
士兵……祟祯一狠心,我出血本,我不过了我还不行吗?来人,唐通所部士兵,每人赏……五钱银子。
完了,每个士兵的一条命,才卖到五钱银子,实在是有点太低了。
就连祟祯自己也知道,这个价码,确实有点低得不象话。
实际上也不是祟祯没钱,在他的私人的库府里,金银无以计数,超过三千五百万两。但是他舍不得拿出来,赚点钱多难啊,这年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赏这么一点银子,明摆着是逗唐通玩,也知道唐通心里必然会有想法,于是祟祯就考虑,要不给唐通派个政治委员吧,就派个太监过去,看着唐通点,也好让他安心的替朕工作。
实际上正是祟祯这个『性』格,处处跟别人过不去,存心找所有人的麻烦,这才弄得大明天下分崩离析。但江山易改,祟祯皇帝一辈子也没个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给别人添堵,这谁也拿他没办法。
新任命的太监去唐通部报到,很快就回来了,还拿回了康通的一书上奏:
启奏陛下,臣不陪你玩了,拜拜。
唐通悲愤之下,拉起队伍走人了。
都到了这节骨眼上了,祟祯还迫得勤王军马背叛而走,可见这个人是多么的难相处,大明王朝摊上这么一个怪皇帝,也是活该。
唐通跑掉了,祟祯皇帝正坐在那里流泪,这时候又有奏报上来:
南京大明孝陵陵园之内,这段时间每至深夜,都有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嚎之声突兀响起,那声音好不凄惨,好不碜人,直传出数十里地,听得人无不是『毛』骨悚然,负责守护陵园的士兵们被这哭声吓得魂飞胆破,一个个都腿脚麻软,逃之夭夭了。
这是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地下哭。
朱元璋哭个啥劲呢?
朱元璋哭,那是因为祟祯皇帝这兄弟实在是太差劲,他的本事不是没有,能力也不是不行,但就是做人处世的『性』格,太过于变态,史书上说他猜忌心重,好端端的,他猜忌个什么?
他就是有着一种明显的反社会人格,不管碰到谁,潜意识中就会有意无意的要把对方推进火坑里,文臣被他推来推去,没得法子,可这时候的武将就不跟祟祯客气了。
悲伤之下,祟祯默默的擦干眼泪,传吴襄进见。
吴襄来了,祟祯劈头就问:吴老头,如果把你儿子从山海关调回来,能不能对付得了李自成?
吴襄笑曰:陛下别逗了,量李自成不过是一伙不成气候的草寇,如何是我儿子的对手?只要我儿来到,那李自成定然是灰飞烟灭。
祟祯顿时精神一顿:传令下去,山海关咱们不要了,就留给清兵好了,调三关总兵吴三桂入京勤王!
第二章:野猪的辉煌时代
1。罪犯的天堂
那吴三桂究竟是何等人物?
祟祯皇帝何以会相信他就能够对付得了李自成?
还有,这吴襄吴老头,口气如此之大,声称能以三千精兵击破李自成百万雄师,这话是不是有点吹牛?
这个事,真要是说起来,那可就是耐人寻味了。
说起这吴家父子,在历史上也是疑窦重重,吴家人原系安徽徽州人氏,却不明缘故的举家搬迁,搬到了江苏的高邮州,再后来吴家人不解何故,竟尔举家迁到了东北塞外。
在当时,只有三种人,才会有资格去塞外的。
这第一种人,是涉及到杀人放火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因为东北地处蛮荒,生活艰苦,把罪犯们流放到塞外,就等于拿这苦寒之地当个天然的大监狱,对于犯人们的劳动改造,极有益处。
这第二种人,同样是犯下滔天罪行的刑事犯罪分子。但与第一种人的区别就是,第一种人是官方押送来的,而第二种人却是自己跑过来的,如果他们不快点跑到东北深山老林里躲起来,被官府逮到,免不了要咔嚓一刀。
这第三种人,是未来的刑事犯罪份子,清一『色』犯罪界的知名人士,但却从未失过风。
既然没有失风,为何要跑到这种地方呢?
这是因为,这第三种人最是大手笔,他们大多是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士,就象水浒传中的托塔天王晁盖,往往在地方上还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可是说不定哪一天,被他们逮到一个机会,突然干上一票,抢上个百八十万两银子,然后找个地方一躲。宋朝的时候大家是上梁山,可是到了明朝,大家就转移到了东北。
那么吴家人,究竟是哪一种呢?
最大的可能,吴家人是第三种人。
那么,吴家的老祖宗,都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劫案呢?
没人晓得这些事,到了人们知道这世界上还有一家姓吴的时候,吴襄已经娶了老婆,并一口气生下了两个儿子。
老大叫吴三凤,老二叫吴三桂。
吴三凤是个实在人,天天跟在爹后面,打小最听爹的话,只是二儿子吴三桂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怪异。
这孩子自打生下来开始,就哇呜哇呜的哭,而且一哭就没完了没了,从天黑哭到天亮,再从天亮哭到天黑,日夜不停的嚎个没完没了。
当时吴襄就火了:这他妈的叫什么孩子?没黑没白的吱吱歪歪,还让不让人安生了,老子他妈的宰了他。
盛怒之下,吴襄呛啷啷一声,拨出了钢刀,正要砍下,却忽觉耳根子一阵清静,原来是吴三桂的哭声已经止息了。
不唯是哭声止息了,而且吴三桂眼瞅着父亲手中的钢刀,手舞足蹈,发出了咯咯的笑声。
哼,算你聪明了,这就对了吗。吴襄悻悻的把刀收起来。
却不料钢刀收起,那破孩子就跟死了亲爹一样,再度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嚎哭之声,气得吴襄再次拨出了刀。
吴三桂却又不哭了,只是望着雪亮的刀刃,咯咯乐个不停。
连续这么折腾几次,吴襄终于醒过神来了,感情这破孩子最爱听刀枪之声,听到刀枪之声就乐,听不到就嚎个不停。那就这么办,让人把这破孩子抱到演校场上去,让他听着士兵『操』练。
就这么着,眨眼工夫,吴三桂就在军队的演校场上,听着士兵的粗野的打斗声,足足听了八年整。
八年了,别提他了。
不行,这事非要提不可。
因为八年之后,吴三桂突然失踪了。
在当时的关东,社会关系比较单纯,满大街的行人,清一『色』的杀人犯,偶尔有几个另类的,也多是杀人在逃犯,在这种地方丢个孩子,那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丢孩子那才叫怪事。
丢了就丢了吧,大不了咱们再接着生。吴襄想。
眨眼工夫,吴三桂就已经丢失一年了,吴襄每天不停的打熬筋骨,琢磨着能够一刀一枪,搏个荫妻封子,也没个时间和老婆『乱』搞。这天他打熬过筋骨,正要回房,突见已经失踪的吴三桂的房间里,有灯光透『射』出来。吴襄心里诧异,走过去向门里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2。家有怪人初长成
只见房间里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