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警备团警卫纪实-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雄。1941年至1944年在延园造纸厂工作期间,共造纸52295刀,一个月用手捞纸402刀,创造了陕甘宁边区同行业的最高纪录,先后出席中央直属机关英模代表大会和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朱德总司令员亲笔为他题写了“造纸英雄”的奖状,延安《解放日报》以“完成一万刀——记的带头作用”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
1944年,为了保证部队用纸,上级要求延园造纸厂完成10000刀纸的生产任务。当时,造纸厂设备简陋,人手不多,生产能力低,基本上是靠手工操作。面对这一情况,大家都很着急。改造落后设备,暂时没有条件;向上级请求减任务,决不能开口。
时任中央警备团延园造纸厂队长的王国初
正在大家畏难之际,王国初首先想到的是:从人的潜在能力上想办法,从自己这个共产党员身上带头做起。他立即修订了自己的生产指标,提出全年生产纸1900刀,这个数字,相当于全厂生产任务的五分之一。为了落实生产任务,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他不怕苦累,天天一身浆水一身汗,每天只休息五六个小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第一个月就捞纸200刀,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好,创边区最高纪录,轰动了全厂,带动了群众。
在王国初的影响和带动下,延园造纸厂迅速掀起了“多捞纸、捞好纸”的竞赛热潮。
六月,尽管他旧病复发,经常吐血,但仍坚持生产。领导劝他休息,他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就让我继续干吧!”
七、八月份,由于河水浑浊,无法洗浆,他反复摸索,创造了用井水洗浆法,保证了雨季的正常生产。
这一年,延园造纸厂生产纸11274刀,超额完成了任务,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张思德来到安塞(1)
1944年开春,中央机关和枣园警卫人员,根据上级首长的指示,组织了一支小分队,到离延安西北方向三十多公里的安塞开荒种地。张思德在南泥湾开过荒,在黄土沟烧过炭,当他报名申请参加进山生产的小分队时,成了警卫班的首选成员。
陕北的安塞,是以古风独具的腰鼓而闻名于世,后来又因毛泽东主席为牺牲于此的普通警卫战士张思德,发表祭文《为人民服务》而让天下人所熟知!安塞县,古为边关要塞,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境内遍布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文化遗址。秦始皇、汉武帝在此修过长城,开直道北御匈奴;唐宋时由于战争的需要,在这里留下了不少堡寨、石窟。安塞县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彩陶、汉代画像、唐宋雕塑三个艺术高潮。明代以后,由于天灾人祸,生态破坏,形成了交通、文化的封闭。
在报名后的第二天,张思德就要进山执行任务了,班长让张思德在家休息一下,整理整理行装,把他要站的那班岗哨给免掉了。但张思德可不干了,他立马找到班长,说:“班长,我这一去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你还是安排我的岗哨吧,我要一直站到走的那一天!”张思德说着,深情地望着毛泽东主席那口窑洞灯光。他深深地爱着这个哨位,发自内心地喜爱着这日夜忙碌的灯火。
出发前,张思德不仅坚持站完警卫班的“最后一班岗”,而且还找了一些战友谈心。他还到枣园对面的侯家湾,同一些老战友告别。在这里他遇到了一年前调到机要科工作的陈耀,张思德像哥哥一样关切地对他说:“这次咱俩不能搭伴上山了,你要把上级交给的新任务完成好。”陈耀紧紧地握着老班长的手点头说:“嗯。”张思德又问:“这些日子,你的工作、学习怎么样?有啥子困难吗?”面对着老班长的关切,陈耀十分激动。
陈耀是山西省定襄人,祖传四代以打铁为生,家里贫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安身之地。1937年,他抗日参军,加入了自卫队。第二年陈耀西渡黄河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中央军委警卫营通讯班当战士。现在还健在的陈耀同志回忆起老班长的一些事情来,还历历在目。他记得,连队偶尔“打牙祭”吃一次肉,张思德也会把自己的那一份送给邻居的孩子吃。张思德比陈耀大6岁,像一位老大哥一样帮助陈耀,教他打草鞋,学文化,还教他用桦树皮和树枝写名字。陈耀的“耀”字特别难写,他就手把手耐心地教他几十遍。当时班里有12名战士,只有11床被子,陈耀和张思德同盖一床被子的日子就有3年。全班共用一个“三用盆”,既洗脸又洗脚,还盛饭菜,他们就用草木灰当“消毒剂”。
陈耀老人回忆说:“我们在延安时期,虽然生活特别艰苦,住的是土窑洞,睡的是‘弹簧床’(茅草床),但生活过得非常愉快。张思德教我打草鞋,想方设法用桦树皮写字、做饭筒,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让我终身难以忘记。”“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
陈耀老人还说:“我觉得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为人民服务精神永不过时!”“ 我们要永远继承和发扬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永远做发扬延安精神的典范,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没多久,小分队出发了,张思德和战友们身背生产工具,越延河,穿梢林,翻山谷,意气风发地来到安塞县石峡峪。不久,他们又住进了自己打在山沟中的窑洞里。
小分队和社会部联合组成生产农场。张思德被临时指定为农场生产队副队长,负责开荒生产。张思德拿出在南泥湾生产时的那股劲儿,披荆斩棘,烧荒翻土,哪里工作最苦最累,他就在哪里。
经过官兵们整整一个春天的奋战,大片的荒地开出来了,人迹罕至的山谷改变了面貌。眼看着谷子、糜子、玉米一天天长高长大了,石峡峪的山谷里,满山遍野都铺满了黄澄澄的谷穗、金灿灿的棒子,与开放在坡坎地头的红艳艳的山丹花,交相辉映,煞是好看。
这时已经是秋天了,中央决定在来年春天召开党的“七大”。为了保障“七大”的顺利召开,中央办公厅交给了农场一项新任务——为“七大”代表准备烤火取暖的木炭。
听到这个消息后,张思德第一个找到队长张恩良,要求参加烧炭队。张恩良对张思德说:“你烧过炭吗?”张思德果断地说:“烧过几次。”张恩良说:“那就由你负责带一个班,到石峡峪沟里烧炭怎么样?”张思德用他那浓浓的四川口音说:“要得!”
张恩良是社会部的工作人员,张思德向他汇报了自己最近一段时间的思想,检查了自己的工作,并建议农场要过好党组织生活。张思德想到就要到石峡峪烧木炭了,两人要有好一段时间不在一起了,于是向张队长征求意见:“张队长,你看我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的,你要给我指出来啊!”张队长十分肯定地说:“你干得很好!”这是张队长的真心话,打从进山和张思德相处半年来,张思德哪一件事不是做得很出色,哪一方面工作不是走在大家前头呢?张队长觉得这段时间里,他和张思德工作配合得十分默契,也是工作最顺手、心情最愉快的一段日子。张思德那种兢兢业业、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那种谦虚谨慎、扎扎实实,时时想着同志,处处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精神,实在令他感动。当张队长问张思德进山沟烧炭还有什么困难时,张思德却说:“请领导放心,我是共产党员,为人民的利益,就是有天大的困难,我也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就是拼老命,也要把炭烧好!”张思德说得是那样真挚与坚定。
在离石峡峪不远的庙河沟,一场新的战斗打响了。为了摸清情况,张思德当天就到附近的村子里,向老乡了解庙河沟各种树木的分布情况。村里的老人说,进沟五六里远,就有一片青冈林,这里大树多,大的树身有腰围那样粗,在那儿打炭窑合适。
第二天早晨,张思德和战友们就迎着朝阳向山沟出发了!这是一场不是战争却胜似战争的任务。他们和老乡们一起唱着信天游,来到了长满青冈林地带的山沟。张思德将进沟的人员分成两组,一组挖窑,一组伐木备料。
张思德在组织大家烧炭时,处处考虑到人民的利益,砍树时,他一再要求大家,不要见树就砍,只砍那些老树、枯树,不砍小树、壮树;还不要一片片地砍,而要有间隔地砍,这样有利于保护森林,也有利于保护水土。烧炭时,他要求做到,时间短、出炭多、炭质好。当地老乡一窑木炭一般要烧10天左右,为了抢时间多烧炭,张思德指挥大家压火后,窑孔中木炭尚未冷却时就出窑,把出一窑炭的周期压缩为一周左右。
一边烧炭,张思德还凭着自己的理解,边读边讲解毛主席的著作。特别是他一想到抗战即将胜利,革命就要进入新的里程,张思德和战友们就浑身是劲。那炭窑熊熊的火光,好像在向他们昭示着美好的未来。
每当炭烧好后,中央警备团的战士们就把木炭打成捆,每捆约二十五公斤。打捆时,先用青冈树叶把拢齐的木炭包好,然后用葛藤或榆树枝条捆紧。背炭时,一般每人一次背一捆,张思德一次背两捆。背到村子里待运的木炭,堆得像一座小山。中央警备团的领导给他们的任务是三万斤,可是张思德他们由于苦干加巧干,日夜突击,却烧了五万斤。上级首长得知他们超额完成了任务,都非常高兴,传令嘉奖连队,特别是表扬了带队的张思德。
张思德的死重于泰山(1)
1944年的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安塞石峡峪烧木炭时,因窑塌而不幸牺牲。张思德以年仅29岁的生命轨迹,实践了自己光辉的誓言:“为革命,为人民,要敢于献出自己的一切!”
这一天早上,下起毛毛细雨,地面湿漉漉的。张思德按平时的分工,分成三组进山继续挖窑。
分工的时候,出现了令人激动的一幕。首先是张思德主动把自己派到最远一处的山场挖炭窑。没想到白满仓、朱旭明等几个人都争着要和张思德一起去。并不是因为当时张思德是副队长,而是因为他们几个人都是警卫班的,互相之间感情很深,都愿意和老班长张思德一起干活。白满仓把手高高地举起来,争着要和张思德一起去。朱旭明(朱旭明离休前任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局党校副校长,现任天津市精神研究会副会长)不甘示弱,说:“我也去!”于是,张思德和白满仓、朱旭明、李喜文为一组。他们越过石峡峪的庙河沟,翻过一个山脊梁,来到了洞子沟底部东边的山坡上。这里的一座炭窑,是他们前几天才挖的,今天的主要工作是继续往里深挖修整。大家干得很开心,窑洞越挖越深了,挖到里面,人只能低着头,猫着腰,十分吃力。张思德钻在里面挖一孔小窑洞,白满仓在外窑洞的洞口,一边接土一边清土。窑洞里一下子容不下三个人,朱旭明、李喜文等人就在离窑洞十多米的树林里砍树,为烧这窑炭备料。他们砍得大汗淋漓,只等张思德他们挖好窑就可以及时进料。
白满仓和张思德两人一里一外,互相配合,继续往深处挖洞。此时,张思德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小白从洞口射进去的光亮中看到,他背上的衣服已经湿了一大片。这时,小白在洞口喊:“队长,咱俩换一换,让我进去干会儿吧!”没多久,从窑洞里传出张思德瓮声瓮气的声音:“不用了。”小白知道,张思德就是这么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总是把重活、难活和危险活留给自己,劝也没用。
这时,天更加阴暗,雨仍在下着。一阵风过后,毛毛细雨变成了淅淅沥沥的雨点。张思德听见雨下大了,赶紧从窑洞里钻出来,拿过放在窑洞边的一条麻袋,披在小白的身上,说:“当心,别着凉。”小白说:“天凉,你也披一条吧!”张思德说:“我身上热着呢。”说着,他拿上两条麻袋向炭窑对面的山坡走去,给在那儿伐木的战友送去。小李、小朱等几个战士,见张思德送来了“雨具”,都很感动。
1944年,张思德(左)在炭窑中挖炭小朱实在看不过去,于是对张思德说:“你看,你都成了落汤鸡了,你也披上一条吧。”张思德说:“我等会儿就钻窑洞里了,那里面暖和。你们在外面干活,又是风又是雨的,那才冷呢。”说着,就把那两条麻袋扔了过去。张思德回到窑洞,见小白已经钻进里头挖起来了,他冲着里头大声喊道:“小白,你出来吧,越往里越难挖,还是让我来吧。”小白说:“你太累了,先歇会儿,还是让我干一会儿吧!”张思德说:“不累,听我的!”张思德又不由分说地钻了进去,把小白拽了出来,却将自己换到里头。他在掌上吐了一口唾沫,操起小镢头,弯着腰,蹲到只有半人高的小窑里,在窑壁上刨了起来。小白则在洞口清土,用铁锨一锨一锨地将土扔到窑外,
而窑外,雨还在下个不停。雨珠滴滴答答地在窑顶上敲打着。张思德和小白,一个在窑内,一个在洞口,紧张而有秩序地干着活,不时地交谈着。后来,雨渐渐停了下来,快到中午时分,眼看一眼炭窑就要挖成了。为了保证质量,张思德又在炭窑里的小窑洞里,盘着腿,弯着腰,用小镢头细细地修整窑壁,见哪儿凸出,哪儿凹进,就一点一点地刨平修光,一丝不苟的。就在张思德修整右边的窑壁时,突然,窑顶上“啪啪啪”地掉下几片碎土。
“不好,有危险!”张思德发现情况异常,随即大喊一声,小白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刚要转身,张思德眼疾手快,一把将小白推向洞口。可就在这时,只听见“轰隆”一声,由于顶坡经雨水久淋,土质泛潮,发软松散,两米多厚的窑顶塌了下来!
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小白在窑口被压住半截身子,张思德的整个身子被塌下来的窑土给埋在了里边。被土埋住半截身子的小白,大声呼喊:“救命啊!救命啊!”
正在附近砍树的朱旭明,突然听到窑洞方向传来带着哭声的喊叫!“不好,出事了!”朱旭明扔下锯,飞跑过去,只见小白已经被土埋到脖子。他一边竭力把自己从土里往外挣脱,一边大声地呼喊着。朱旭明来到跟前时,见小白张着嘴,焦急地喘着粗气,脸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