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真·天下创世 >

第2部分

真·天下创世-第2部分

小说: 真·天下创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实现其定都北京的野心。1592年丰臣秀吉下令侵朝。明派军队援助朝鲜。 经五年战争后;形势逐渐对日军不利。1598年;丰臣秀吉病死;遗命从朝鲜撤军。 丰臣秀吉筑大坂城。其统治时期称为桃山时代。 丰臣秀吉死后;其家臣分裂为近江;尾张两派。一直韬光养晦的德川家康乘机联合尾张一派;在关原之战(1600年)中消灭西军;丰臣一系势力大衰。 
德川称雄日本并于1603年受封征夷大将军;开始了江户幕府统治。 为最终奠定德川家长久统治的基础;德川家康在自己死前两年内发动大坂冬和大坂夏之战。 大坂夏之战(1615年)中德川军攻陷大坂;丰臣秀吉之子丰臣秀赖自杀身死。忠于丰臣的家老武士几乎全部战死。显赫一时的丰臣家被消灭。 德川受封江户(现东京);其政权称江户幕府。 至此;日本最终统一。战国时代结束;进入江户幕府时代。
稻叶山城(岐阜)
    美浓稻叶山城(岐阜城)原称稻叶山城。
建仁元年(1201),二阶堂行政筑。应仁年间,美浓守护斋藤氏的居城。
永禄十年(1567),织田信长流放斋藤氏,将居城从小牧移至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城(取自周武王居岐山、平天下之意),开始“布武天下”。
信长移居安土城后,将岐阜城送给了长子信忠。本愿寺事变后,成为信长二子信孝的居城。不久,与柴田胜家联合对抗秀吉失败后,信孝自杀,池田胜入成为城代。小牧之战时,此城又成为秀吉的前线补给基地。
秀吉取得天下后,天正十八年(1590),将此城封给信长的嫡孙秀信。
关原之战时,岐阜城位于交战双方的最前线,在福岛正则和池田辉政的猛攻下落城。庆长六年(1601),受封此地的奥平氏另筑加纳城,此城废弃。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http://wt。xycq。/forum/uploads/post…22…1087378378。jpg
清州城(清须)
    尾张清洲城(清须)应永十二年(1426),尾张守护斯波义重筑。文明十年(1478),成为尾张守护所。
弘治元年,守护斯波义统被织田信友所杀,信长笼络义统之子义银,夺得清州城。
桶狭间之战时,信长就是从此城出兵,迈出了步武天下的重要一步。
不久,信长又在此与东海的德川家康结成“清州同盟”。
“本能寺兵变”后,秀吉等织田家重臣在此城召开“清州会议”,决定领土分配问题。
“清州会议”后,信长二子信雄得此城,开始大规模修筑。
此后,经福岛正则、松平忠吉、德川义直变换城主。
江户时期“一国一城”令时,曾遭到拆毁,后重建成。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http://wt。xycq。/forum/uploads/post…22…1087378401。jpg
关于日本人的姓氏
    在古代日本,一般百姓是没有姓氏的。公家、武士的姓氏往往是从地名演变而来。追溯这些姓氏,可以发现有些是同源的。皇族子孙中不能继承皇位的庶流(支流),就被任为京职或下放到地方;若累代皆为庶流,极可能就失去了公家身份而成为地方领主(再发展为武士集团)。其间可能即以所在地方名为姓氏;这一姓氏的庶流再分,也会出现另立门户的情况。足利氏源自清和源氏,祖上因继承下野国足利庄等地而改姓足利;吉良、今川、斯波、一色等,都是通过类似方法再从足利氏分出的支系大名。这些大势力后经过转封大都离开了原先的发迹地,而从大量较小的地方势力上还是能看到这种以地名为姓的情况,如祝映堑氖邮稀⑼磷舭惨粘堑陌惨帐稀⑸憬蛞恋こ堑囊恋な稀⒖ズ痈鹕匠堑母鹕绞稀⑾伦芙岢浅堑慕岢鞘希鹊取8莸孛男盏睦铀淙欢嗍⑸诹质贝郧埃焦贝院笕杂谐鱿帧=翊ㄊ险娣缪磐龉詈笠揽康麓铱刀ň佑诮反ǎ浯巫痈呔眉锤囊云反ㄎ铡!
大量的是因过继而改姓。有的家族在绝嗣时只得将养子或女婿(婿养子)改姓纳入本家以存家脉。弘治年间(1555~1558),飞驒国司姊小路家无后,即由飞驒国内的豪族三木良赖(姊小路良赖)继嗣;而上杉谦信不近女色,继嗣的只有养子。然而,战国乱世,过继更多地带上了谋略与外交的色彩。游戏中,不少大家族的“一门”存在着异姓,除少数为同族的庶流(一般出现于历史悠久的名门望族中,如大友家的立花、户次、高桥,今川家的堀越、小鹿、濑名,南部家的北、九户、石川)外,其余像毛利家的吉川、小早川、穗井田、天野,三好家的安宅、十河,长宗我部家的吉良、香宗我部,织田家的北畠、神户,武田家的一条、仁科、葛山、松尾,伊达家的亘理、留守,都是以非嫡长子过继一些弱小家族的结果。这实质是一种和平兼并的手段,那些弱小家族大都并非绝嗣,但不得不将家督之位让给养子。两国同盟时较弱的一国还会将自己的亲子送去作养子,实质上类似于人质。例如上杉家的上杉景虎(北条氏秀)、上条政繁(畠山政繁)。有时候,亲族之间也互相过继养子。其中最有名的是三好家的养子关系,三好长庆的嫡子义兴二十二岁就去世了,即由四弟十河一存之子重存(三好义继)过继,又把二弟三好义贤之子给十河一存作了养子(十河存保);小早川秀包是毛利元就七十一岁时得的末子,与元就的三子小早川隆景虽为兄弟,年龄相差三十四岁之多,于是就作了隆景的养子。 
养子关系也可以解除。宇都宫广纲与结城、佐竹两家同盟,就将次子(结城朝胜)送给结城晴朝作养子,可是结城晴朝没有其它子嗣,丰臣秀吉想让德川家康的次子秀康入嗣结城家,最后又硬行将结城朝胜退回了本家。结城秀康则因反复入嗣,先后有德川、羽柴、结城、松平四个姓。 
另有一些少见的改姓情况。松平氏据传为出自新田氏的德川(得川)义季的后裔,所以家康恢复了旧姓德川,也许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但除家康的嫡流以及第九子义直、第十子赖宣、第十一子赖房三家(即后来江户时代的“御三家”)可用德川姓外,其余仍姓松平氏。至于木下藤吉郎改姓羽柴、丰臣的经历则更已为玩家所熟知。丰臣、德川政权还分别以羽柴、丰臣和松平姓赐予亲信或有力大名。丰臣秀吉统治时期得到赐姓的有五大老及细川忠兴、筒井定次、丹羽长重、堀秀政、长谷川秀一、蒲生氏乡、池田辉政、稻叶贞通、稻叶典通、蜂屋赖隆、佐佐成政、里见义康、京极高次、长宗我部元亲、岛津义弘、立花宗茂、福岛正则、小早川秀秋等数十人,然而关原会战之后,随着德川家康的霸权确立和西军方诸大名被减知转封甚至除封,这些赐姓大都被废止了。赐姓的一个特例是龙造寺四天王之一的百武贤兼,因武勇力敌百人而被龙造寺隆信赐予“百武”之姓。 
僧侣是舍弃了俗姓的人,在游戏中往往被冠以寺号,如本愿寺、安国寺、曼殊院等,不能视之为姓氏。但公家常以菩提寺(作为一族永久的墓所而建的寺庙)的寺号为姓(西园寺、劝修寺等),寺院领地内的住人也会以所在寺号为姓(乐岩寺、大宝寺等),同样与寺庙有关,却都是货真价实的姓氏。总之,僧侣和商人的情况比较特殊,名称前加缀的可以是道号(太原雪斋)、商号(茶屋四郎次郎)、地名(山上宗二)等,不一而足;其中有的世代沿用,已经相当于姓氏了。
名古屋
    名古屋城又称金鯱城、逢左城。在今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中区。此城属于平城,其最大的特徽是天守阁顶2边各有一只金鯱。2金鯱雌雄各一只,各高约2米6,重约1200公斤,并混铸一定量的黄金,显得互相对应,金光闪闪。 
——古时战国,本无此城,它的前身就是那古野城,室町时代足利家族赐斯波家尾张为其领地。1467年,日本暴发应仁之乱,斯波氏势力迅速衰败。最初今川氏为了制霸尾张,在侵入尾张领地后,建一小城(柳丸)作为尾张进攻立足点,一门众今川氏丰为其城主。1532年,胜幡城主织田信秀帅军夺取此城,后来信秀把此城赐予了长子织田信长,取名“那古野”。一直以来,信长都以那古野城作为居城,直到1553年移居清州城。随着信长霸业逐步完成,那古野城也退出历史使命,慢慢地被废弃了。1600年关原合战以德川家康全面胜利告终,为备战大坂,德川四男松平忠吉入主清州城。1607年忠吉死去,九男义直成为尾张领主。由于清州城地势低而狭小,易遭受水攻,不能作为一个万全的军事要塞,所以新筑居城迫在眉睫。为此德川家康亲自来到尾张国考察,决定在那古野城废址偏西,建筑新城。新城由藤堂高虎、小堀远州与力设计,于1610年开始动工兴建。由于日本当时德川氏虽然握有天下大权,然太阁之子丰臣秀赖尚存。所以为了试探地方大名的忠心,德川家康命令西国加藤清正、福岛正则、池田辉政、黑田长政、浅野幸长等近20位大名帮助幕府修建新城。地方大名们不敢怠慢,纷纷出资、出工修建新城。由于参加修建的人数众多,财力也得到保障,新城进展很顺利,于1614年完成,正式命名:名古屋城。 
名古屋城巨大而且坚固,分正门、庭院、天守等。我找了一副图,很详细。大家自己看看就明白了,我就不必多讲了。 
——为了进一步发展,德川命令原战国织田时代清州城百姓迁移名古屋城,在新城下重建城下町。在德川一国一城的作用下,名古屋城可谓当时少数繁荣的城池。1615年又新增建了本丸御殿,并请京都二条城官家代表画院为其装饰内室门、窗、屏风,尽显高贵、奢侈。后来当初义直居住、办理政务的场所也被改建,改建成幕府将军的宿舍,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就曾经住宿于此。德川幕府250年来,德川御三家の笔头尾张领主都以名古屋城为居城而感到自豪。 
——1930年,当时日本明确指定了名古屋城天守、本丸御殿、门、橹具为国宝。 
1945年,太平洋战争中,名古屋受到空袭。城池某些部分遭到损坏。1959年日本重新修建了名古屋,特别是天守。这样,日本历史名城“名古屋”基本恢复了原貌。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http://wt。xycq。/forum/uploads/post…22…1087378349。jpg
冈崎
三河冈崎城別名撫養城
所在地德島縣鳴門市撫養町岡崎
築城年代永祿年間
築城者小笠原氏
城郭樣式平山城
阿波岡崎城的歷史:
傳說中岡崎城的創建時間,是在室町時代的大永年間(1521~28),當蜂須賀氏入封後,岡崎城成為阿波九城之一,用來鎮守阿波北枺粠В瑧c長九年(1604)益田豊正成為岡崎城主,之後到了慶長十四年時,岡崎城變為飛彈守正長的居城,元和元年(1615)在一國一城令的限制下,岡崎城被廢城。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http://wt。xycq。/forum/uploads/post…22…1087378246。jpg
骏府
    骏府馆今川范氏(1316…1365)修建。
◎第四代家督今川范政(1364…1433),将居城从花仓迁到了骏府。
◎今川义元在这里称霸东海,成为东海的霸者。
◎“桶狭间一役”之后,义元之子氏真继任家督,成为骏府城主。
◎永禄十一年(1568),武田信玄连结家康两路进攻骏河、远江。氏真在武田军攻击骏府之前,逃离居城前往远江挂川城朝比奈泰朝处,不久骏府失陷。武田信玄在这里建立武田家第一支水军。
◎武田家衰落后,德川家康夺得此城。
◎丰臣秀吉得到天下以后把德川转封到关东后,天正十八(1590)年封中村一氏(?~1600)骏河十七万五千石,居骏府城。其子中村一忠(1590~1609)在关原会战中属东军,战后被加增转封于伯耆米子。德川才重新支配此城。 
◎1615年,灭了丰臣家的家康在此隐居,次年没于此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骏河骏府馆
关于日本茶道
    茶,在中国品茶首先出现于佛教的寺院內,而品茶的普及恐怕最早可追朔到后汉时期。 
1、公元一世纪,中国发明了蒸制茶叶的方法。奈良初期(729年以前),日本派往唐朝的遣唐僧将绿茶的茶种带回日本,植于肥前平户、筑前背振山,同时把唐代寺院盛行的“供茶”和“施茶”方法也带回日本。中国的饮茶习惯传到日本后,日本室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来吸收的,但尽管如此,最初的品茶还只限于寺院内,并未推广到民间。 
2、唐代陆羽著《茶经》之后,日本的品茶便由寺院走向民间,出现了文人茶。其中尤为流行的是“团茶”。“团茶” 的制作方法并不难,只要把茶叶搞干,用茶臼捣成粉末,放一点水揉成球状,干燥后储存备用。 
3、平安中期(九世纪未),日本废除了遣唐使,“团茶”也因之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宋代盛行的“抹茶”。“抹茶”的制作方法是把精制的茶叶用茶臼把捣成粉末状,喝的時候往茶粉內注入水,用茶筅(竹刷)搅均后饮用,既有营养,也具品味。 
镰仓初期(公元十三世纪),名僧荣西大师二次前往中国,回日本后就开辟了茶园,并作了《饮茶养生记》,极力宣扬饮茶对延年益寿的帮助作用,推动了“抹茶”的普及。 
4、宋代开创了“门茶”。“门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的。“门茶”会的茶室一般为二层建筑,当时称作“茶亭”。客人先在楼下“客殿”等候,待到茶亭主人邀請,再到二楼“台阁”门茶。“台阁”四面有窗,可眺望户外景色。室內的屏风上挂着名家的书画,屏风前的桌上铺着织锦,上面放着香炉、花瓶和烛台。西厢房內放置一对饰柜,里面堆满奢华的奖品,胜者即可成为奖品的主人。 
“门茶”采用“四种十服”方法,参賽者每人饮十服四种抹茶,然后说出茶的“本非”和“水品”,按得分多少決定胜负。茶的“本非”意即本地茶叶和非本地茶叶,“水品”是指冲茶所用水的水质,亦即水的出处。 
5、从南北朝(公元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纪中叶),“门茶”的方法及茶亭几乎完全模仿中国。可是,室町中期以后,中式茶亭遭废除,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