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灭亡-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月16日,柏林战役打响了。苏军的作战方案非常简单———从非常宽阔的正面上发起进攻,包围并歼灭德军。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将从位于奥得河西岸的屈斯特林桥头堡出发,直接向柏林进军。科涅夫将率领乌克兰第1方面军渡过尼斯河,进攻柏林的西南部。与此同时,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进攻斯德丁地区,牵制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使其无法向柏林城内的被困部队实施增援。这项计划让科涅夫大为恼火。当时,科涅夫与朱可夫之间的竞争十分紧张。从表面上看,斯大林将主攻柏林的任务交给自己的副最高统帅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科涅夫仍然为自己未能得到攻克柏林的主要机会而耿耿于怀。这种由个人主义引发的矛盾对于后来的战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斯大林在激励他的两位重要下属夺取德国首都时,非常巧妙地利用了这种矛盾,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4月16日凌晨3时,朱可夫的部队开始向泽洛高地发起进攻。在大规模空袭的伴随下,苏军首先向德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中,这种猛烈的火力曾迫使敌人放弃抵抗,但在本次战役中却未能产生这样的效果。主要原因是苏军在对待德国平民的问题上“名声”不佳,激发了德国人保家卫国的斗志。朱可夫的部队在当天没有取得突破,而科涅夫的部队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第二天的战斗中,科涅夫的部队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战果。斯大林开始向朱可夫施加压力,他告诉朱可夫,如果他的部队再拿不下泽洛高地,他将把主攻柏林的任务交给乌克兰第1方面军。
这个“威胁”的确对朱可夫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他根本无法忍受将最后的胜利果实拱手让给别人。他开始鼓励甚至明确警告他的下属:如果仍然不能取得突破,他们将被解职、剥夺特殊待遇或在下一次进攻中被派往第一梯队。4月18日,虽然朱可夫的部队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却对德军阵地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4月21日,朱可夫的第3和第5突击集团军进入柏林郊区,随后向市中心开进。4月22日晚,科涅夫的部队到达泰德罗运河,开始向朱可夫部队的前进方向推进。4月24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在哈弗尔运河会合,包围了柏林。随后,苏军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巷战,使用坦克和火炮逐个突破德军阵地。德军节节败退,防御阵地不断收缩。
截至4月27日,德军控制区只剩下一个长约10英里、宽不到3英里的狭长地带。4月28日,德军环形防线崩溃,大规模的抵抗行动结束,只剩下一些零星的小规模遭遇战。两天后,希特勒自杀。第三帝国国会大厦也于当天被苏军攻占。当时,仍然有许多德军躲在地下室里,企图继续顽抗下去。5月2日,柏林全城投降。随后,苏军又进行了数日的扫尾行动。
第10章 第三帝国灭亡(5)
在苏军开进柏林城内的同时,城市周边的战斗仍在继续。在西线战场,盟军发动了最后一战,迅速瓦解了德军的抵抗。在第21集团军群战区,英军于4月27日攻克不来梅;5月2日,他们又攻占了吕贝克和汉堡。4月19日,美国第12集团军群攻占哈雷和莱比锡;3天后,又攻占了德绍。4月24日,美国第1集团军群到达位于穆德河附近的停止进攻线。没有参加柏林战役的苏军已经开始向他们的西方盟军开进,最终于4月25日在易北河附近与他们实现了第一次会师。
美国第3集团军也于当天渡过了多瑙河,攻占了雷根斯堡。随后,巴顿率部进入奥地利,并于5月5日攻占了林茨。在他的右方,美国第7集团军经过5天的血战,最终于4月20日攻克了纽伦堡,随后与法国第1集团军一起渡过了多瑙河。他们最终击垮了德军G集团军群的抵抗,为法军向瑞士边界进军扫平了道路。这时,希特勒自杀的消息传出,战争临近结束。5月4日,德军几乎全部停止抵抗。在位于吕内堡灌木林的蒙哥马利的司令部,德军代表同意德军在荷兰、丹麦和德国北部的部队全部无条件投降。第二天,德国特使到达艾森豪威尔的司令部,协商德国无条件投降事宜。他们试图再次拖延投降的时间,但是遭到了拒绝。5月7日2时40分,德国代表在投降书上签了字。片刻之后,艾森豪威尔就向伦敦和华盛顿发了一份电报:
当地时间1945年5月7日2时41分,盟军光荣地完成了使命。艾森豪威尔。
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艾森豪威尔和他的一些代表们还有一项使命需要履行。5月8日临晨,在柏林苏军占领区举行的签字仪式上,德国代表和战胜国的代表们共同签署了一份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最后议定书。
欧洲战争结束。希特勒的“千年帝国”仅仅持续了12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