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阴谋与仕途 >

第7部分

阴谋与仕途-第7部分

小说: 阴谋与仕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阎乐有了借口,于是派士卒到处乱找,闹得满城风雨,尽量制造紧张气氛。有了这种人人恐慌的气氛就好办了,阎乐率领千余士卒来到胡亥斋戒的望夷宫,二话不说就把负责保卫工作的卫令仆射绑了起来,而后装模作样地问道:〃有盗贼闯入宫中,你们为何不加以阻止?〃这个罪名可就大了,等同于通匪作乱,卫令仆射哪里肯承认这个指责,反驳道:〃望夷宫守卫众多,哪里有贼,更何况闯进宫了。〃阎乐不再多言,将卫令仆射一剑砍死,带着手下杀进了望夷宫。宫中守卫、近侍猝不及防,或走,或奋起抵抗,抵抗者终是寡不敌众,死了数十人。很快叛乱者就冲到了胡亥的宫室外,胡亥大惊,急呼左右近侍护驾。这些近侍此时自顾不暇,抛下胡亥仓皇逃窜,胡亥身边只剩下了一个近侍。这时胡亥已经知道是丞相赵高发动的政变,大为懊悔,埋怨那个近侍道:〃丞相一直存有异心,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以致弄到今天这种地步!〃这个近侍回答说:〃我正是因为不敢说,才能苟且偷生至今。若是我以前告诉你赵高有不轨之心,我早就被你杀了,又哪里会有今天?!〃

第一编  沙丘之变 第17节:身死国灭(2)

    说话之间,阎乐已率人来到胡亥面前,对胡亥说道:〃足下骄傲自大,滥杀无辜,荒淫无道,天下人已经都背叛了足下。足下还是早点替自己打算吧!〃胡亥道:〃我想见丞相一面,行吗?〃阎乐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不行!〃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在上面已经讲过了,胡亥自知不能幸免,无奈下自杀,年仅二十三岁。

    掩于草树间的二世墓

    赵高先发制人消弭了杀身之祸。目下当务之急就是皇位问题,《史记·李斯列传》记载了一种说法,赵高弑君后,召集百官,自佩玉玺,意欲自立为帝,结果百官都不肯跟随,上殿后,许多宫殿倾斜欲坏。赵高见状,自知上天不容自己篡位,而且群臣也不肯追随他,这才放弃了自立的打算,召来子婴,将玉玺交给了他。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赵高自佩玉玺想要进入大殿时,许多宫殿竟同时出现异象,这种事情太过匪夷所思了,已经超出了巧合的可能,只能归之于神意。这种记载有可能是司马迁为警示奸臣而伪造的历史,并不足取。

    望夷宫政变后,赵高已经牢牢控制了咸阳,他将群臣召来,以主宰者的口吻说:〃始皇一统天下,所以自称皇帝。如今关东六国复立,秦国疆域日渐缩减,称帝已经不合适了,还是像从前那样称秦王最好。〃训话完毕,赵高立子婴为秦王,胡亥仅以寻常百姓的身份葬于杜南(今西安西南)宜春苑中。

    赵高虽然没有称帝,不过胡亥死在他的手上,整个咸阳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无人敢于反抗,他终于体会到了做皇帝的滋味。子婴虽然是秦王,却受制于赵高,不得不听从赵高的指挥调度。赵高命令子婴先斋戒五日,而后祭拜祖先,最后才能受玉玺。

    子婴依言斋戒于宫中。不过赵高先后两次发动政变,公然弑君,残害大臣,给人们的印象实在太差了。子婴也对赵高放心不过,与他的两个儿子密谋道:〃赵高弑二世于望夷宫,恐大臣群起而攻之诛杀他,这才假意立我为王。我听说赵高已经与乱民盗贼私下达成协议,将消灭秦国宗室,而后在关中称王。如今让我斋戒祭拜祖先,乃是想在祖庙中借机杀我。如果我称病不行,赵高必然亲自来催我,等他来了之后你们就动手诛杀此贼。〃

    待到祭拜祖庙之日,子婴果然称病不往。赵高先后派了几拨人来请子婴,子婴都置之不理,耐心等待赵高自投罗网。赵高见子婴百般推托,很是不快,却也没有多想,于是亲自出马。来到子婴处,赵高趾高气扬责骂道:〃拜祭宗庙这等大事,大王为何不来?!〃他没有想到,迎接他的不是子婴低声下气的笑脸,而是闪着寒光的剑戟。赵高终日打雁,今日却叫雁啄了眼睛,这个搞阴谋的高手就这样死于他人的阴谋下,陪他送命的还有他的三族。李斯、赵高、胡亥三人联合发动了政变,尔后赵高、胡亥除掉了李斯,赵高弑杀了胡亥,子婴接着灭了赵高的三族,正是应了鲁迅先生曾说过一段话,〃中国历来是排着吃人的筵席,有吃的,有被吃的,被吃的也会吃人,正吃的也会被吃。〃

    祸国奸臣虽然死了,大秦帝国也到了四面楚歌、山穷水尽的地步,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后,刘邦率军进至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南),派人说降子婴。子婴以绳系颈,白马素车,手捧传国玉玺,跪于道旁请降。曾经煊赫一时、强大无比的大秦王朝就此覆灭。

    五年后,大汉帝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帝国时期。

    说明:

    1.秦和赵源出于嬴姓同一女祖先女修,出于同一男祖先蜚廉。《史记·赵世家》中即记载:〃赵氏之先,与秦共祖〃,因此秦国和赵国王室其实同为嬴姓赵氏。前秦男子〃称氏不称姓〃,并且称氏时要放在名字之前,所以秦王政应该叫做赵政(见《史记·秦始皇本纪》),而不是通常所说的赢政。

    2.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为元旦(见《史记·历书》)。到西汉武帝时,司马迁等人重新制定历法,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从此历代不改。所以《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记载的,例如始皇三十七年十月,指的是始皇三十七年的第一个月份,而不是第十个月份。

第二编  诛吕之役 第18节:老夫少妻(1)

    第二编诛吕之役

    汉高祖刘邦在继承秦的郡县制时,犹豫不决,进两步退一步,在郡县制和封建制之间采取折中主义。他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部分恢复了封建制,封建了大批异姓诸侯王、同姓诸侯王——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孝惠、高后之时,海内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无为,故惠帝拱己,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汉书》

    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

    后人对韩信的评价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

    1。老夫少妻

    公元前202年,大汉帝国正式建立。仅仅二十二年后,帝国就爆发了一场政变,牵涉其中的是当时政坛上的三大势力:刘氏集团、吕氏集团和功臣集团。政变结束后,吕氏集团从政坛上彻底消失。从时间上看,诛吕之役不过一天的时间,但这场政变的起源和酝酿却非一朝一夕。要理解这场诛吕之役,就要从刘邦和吕雉的姻缘谈起。

    自从母系氏族社会转化到父系氏族社会后,除了不能生育孩子,男人在所有的领域都开始占据领导统治地位。能不能生孩子,这是由生理决定的,强求不得。不过,男人对这件事却一直耿耿于怀,想法设法要将这个最后的特权也抢过来。

    读者看到这里不要觉得荒唐可笑,这种事是真实存在的。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办法还真的被男人们想出来了。这个办法就是产翁制。具体情况如下:妻子生下子女后便立即起身,将所生子女交给丈夫,由丈夫卧床坐月子,妇女则劳作如常,伺候丈夫休息,亲戚朋友也都齐来向丈夫贺喜。通过这种形式,男人将生育的权力从女人那里夺了过来,从而实现了对妇女的完全控制。中国古代南方的僚族和越族以及云南地区都存在过产翁制,世界其他很多地方,例如美洲亚马逊河和俄利诺科河流域的印第安人地区、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巴斯克人地区和印度南部地区,都有产翁制的习俗。

    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曾经记载过〃鲧腹禹〃的故事。鲧治水不成,便从天帝那里盗取了神奇的息壤。天帝发觉后大为恼怒,派火神祝融杀鲧于羽郊。鲧死三年不腐,以〃吴刀〃剖之,则禹生焉。也就是说,禹是鲧亲身生的。这种传说因与常理不符,有的学者便据此推测说,鲧其实是个女人。

    这真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啊。就像有人用了种种〃证据〃牵强附会地证明曹操是个女人一样,认为鲧是个女人可就是开玩笑了。其实这个故事反映的是鲧通过产翁制将生育权归于自己,问题于是豁然而解。

    吕后与刘邦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渗透着这种男权至上传统的浓厚影子。

    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是泗水亭长。按照秦代制度;十里设一亭;十亭设一乡,亭长类似于后来的保甲长、村长。刘邦虽然大小也是个干部,但俸禄低微,需要时常回家做活。这很像从前的农村民办教师,工资微薄,不得不在给学生上完课后就到地里去干活。《史记》里明确记载了刘邦的这种状况:〃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雉嫁给刘邦后,就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跟着在地里劳作。

    有一次,吕雉带着一子(惠帝刘盈)一女(鲁元公主)两个孩子正在地里忙呢,来了个老头找水喝,这时的吕雉还不像后来我们看到的吕太后那样毫无人性,还是蛮和善的一个女子。她不但给了老头水喝,还给了他一些东西吃。老头吃完喝完后,觉得很是过意不去,就跟吕雉说:〃承蒙款待,我就给你相相面吧。夫人您可是一副贵人相啊。〃吕雉高兴得很,将两个孩子拉了过来,说:〃老先生您再帮着看看这两个孩子。〃老头一瞅小男孩,说了一句需要我们大加注意的话:〃夫人你的福气都是从这个小男孩而来的呀。〃等看到小女孩时,也说是富贵相。老头刚走不久,刘邦就来了,吕后就跟刘邦说起了这事,刘邦一听,喜上眉梢,赶紧问道:〃那个老头走了多长时间了?〃吕雉回答说:〃刚走不久。〃刘邦拔脚就追。追上老头后,刘邦说明来意,老头瞅了瞅他,说道:〃刚才那位夫人以及她的两个孩子的福气跟你像得很,你的面相可是贵不可言啊。〃刘邦喜滋滋地说:〃如果将来我真的富贵了,一定重重酬谢你。〃

    当然这件事情真假难辨,我们可以从中提出很多疑问来,例如这个老头是否是因为吃了人家的饭,喝了人家的水,觉得很不好意思,就跟吕雉和刘邦随便编了些好话让吕雉和刘邦高兴?又比如,中国的相面术是根据人的五官、气色、骨骼、纹理,通过占课引出五行相生相克,从而作出断语,是相当古老的一种预测方法。通常来说,从一个人的面部表情等可以大体看出这个人的气质和性格,而气质和性格自然会影响他(她)的举动,而后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行为的后果,但是将人的生理特征与行事结果直接联系起来,将之绝对化和滥用,也就是说面相直接决定命运这种说法,就令人难以尽信了。所以,老头相面这件事有可能是民间传说,司马迁经筛选后便收入了《史记》,可信度不高。

第二编  诛吕之役 第19节:老夫少妻(2)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们要强调的重点,重点是按照老头的说法,吕雉本身是没有什么〃福气〃的,全是因为他和刘邦结婚生了个男孩,也就是后来的惠帝,吕雉这才母以子贵,而刘邦的面相更是贵不可言,所以归根结底吕雉的〃福气〃源于刘邦。也就是说,吕雉后来的尊贵以及为所欲为,全都是因为嫁给了刘邦,如同月亮和太阳的关系一般。这点相当重要,诛吕之役的借口和依据便是刘邦驾崩前所立的白马之盟,可以说是男权至上的社会观念扑杀了吕太后掌权的残余。刘邦生前,吕雉需要借助刘邦的权威行事。刘邦死后,他的阴影仍然笼罩着吕雉。

    所以,我们要从介绍刘邦开始。刘邦是沛县人,字季,刘邦这个名字是他发迹之后自己取的。不过按照惯例和叙述方便,我们就前后统一,叫他为刘邦吧。刘邦排行老三,他有两个哥哥刘伯和刘仲。可能是刘邦的父母觉得生了就邦之后就不会再生了吧,就按照兄弟三人排行伯(孟)、仲、季的顺序将刘邦命名为刘季,实际上刘邦还有一个弟弟刘交,所以真正的刘老四是刘交,而不是叫刘季的刘邦。

    刘家不过是一家普通人家。刘邦的父亲叫做刘太公,母亲叫刘媪,通俗的称呼就是刘大叔和刘大妈,从这个称呼上就可以看出刘家绝非显赫门第。而且我们可以断定,刘家不是什么上古名人之后,否则《史记》和《汉书》不会不给刘邦大力地记上一笔。

    当然,按照惯例,每当历史上的著名君主和著名人物怀孕或出生时,往往会出现诸如红光、香气之类的现象来助兴,我们的高祖皇帝出身虽然平凡,异状还是有的。按《史记》的说法,刘邦的〃真正〃来历非同小可。有一次刘大妈在野外睡着了,结果在梦中和一个神人亲热了一回(当然,也有可能是神人用强还是刘大妈用强),当是时〃雷电晦冥〃,气氛〃浪漫〃。刘大叔在家突然心神不定,便出来寻妻,后来就看见一条蛟龙正趴在他老婆身上。一场怪梦,一次雷电,一条蛟龙,刘邦就这样诞生了。

    〃神人之后〃或者〃龙之子〃刘邦

    这种蒙小孩和弱智的话当然会引起很多人怀疑,后来人们都说刘邦其实是个私生子,所以刘邦真正姓什么很难说,这个谜团可能随刘大妈的去世而成为永久的谜了,一般来说,刘邦还是姓刘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据说现在有相当多的人声称自己是刘邦的后代,也不知道有没有人去考察一下自己到底应该姓什么。

    连朱元璋那样的丑八怪都可以被描绘成〃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刘邦更是相貌奇特,〃龙准而龙颜,美须髯〃。尤为奇特的是他的左边大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这种或许是皮肤病的黑痣比〃101斑点狗〃和〃102斑点狗〃尚有不如,却被人刻意附会为是上承天命的标志。如果不是说这话的人是傻子,那么就是说这话的人想把听这话的人当成傻子。刘邦虽然长相奇怪,并且〃仁而爱人,喜施〃的优点,却是个典型的〃无赖〃。注意,这里说的无赖与我们现在说的无赖不是同一个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