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惊变 作者:徐磊、梅毅 >

第31部分

大唐惊变 作者:徐磊、梅毅-第31部分

小说: 大唐惊变 作者:徐磊、梅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给他土地而消失,只怕那样更会助长他谋反的动力,该谋反还是要谋反,而不想反也没理由要反、反了未必能成的人,给什么也不至于谋反,像郭子仪就是。不过在代宗眼里,郭子仪要想得到天下也不会太难,但郭子仪当然很忠心。不过李泌提出这个建议也当是有所指的,因为唐朝现在根本拿不出来足够的财物来赏赐有功的将士,所以只得赏官。为了不造成混乱,军队中以职务大小来相互统辖,而不看官爵高低,因为官封的确实太滥了,以至于服紫的人很多。为了避免更大的滥赏,李泌建议用封地来解决问题,只是这个办法也是“好”的有限呐。 

肃宗得知安西、北庭,以及拔汗那、大食的援兵分别到达了凉州、鄯州,便于一月十五日,前往保定。二月初十,又到达凤翔。 

肃宗到达凤翔十天,陇右、河西、安西等镇的援兵,还有西域派来的兵都赶到了,江淮的庸调也运到了洋川、汉中。肃宗从散关向成都的玄宗上表,信使络绎不绝。同时长安城中的百姓听说皇帝到达了凤翔,纷纷从叛军的统治下逃脱出来,奔向肃宗所在,人流日夜不绝,这才有了类似夹道欢迎的气氛,也不负大唐一百五十年的升平了,毕竟给百姓留下的印象还是美好的。既然援军已到达并且也休整得差不多了,李泌便请求按当初他为肃宗制定的战略来实施,派遣安西及西域胡兵向东北进军,从归州、檀州向南攻取范阳。肃宗一反常态,说:“现在大军已集,江淮输送的物品也已到达,军势正强,此时应该直捣叛军腹心,而你的计划则是向东北数千里,先攻取范阳,在现在来说,有点迂腐。”李泌回答道:“现在让大军直接攻取两京,当然能够收复,但是叛军还会东山再起,那时我们又要陷入困境,这并非长久之计。”肃宗问:“你说这些又有什么根据呢?”李泌说:“我们现在所依靠的是西北各镇的守兵以及西域各国的胡兵,他们能够耐寒但却怕热,如果借他们新来时的锐气以攻击叛军疲惫之师,肯定能够取胜。而两京则不同,现在已到了春天,等叛军收集残兵逃回老巢,那时关东天气就已经到了炎热之际,我们的大军必定会因受不了这种气候而想要西归,这样难以在那里久留。看到我们的大军撤退,叛军一定会卷土重来,因此我们与叛军怕会陷入无休止的的交战中。不如先向北方寒冷地区用兵,倾覆叛军的巢穴,使叛军无路可退,就可以一举彻底平息叛乱。”李泌想的很对,对于一个怕热的人来说,炎热确实难受,因此习惯了寒冷气候的士兵们多半是禁不住炎热的折磨,李泌想到了这一点,真的很是细心。但肃宗这一次没有听他的话,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意图:“我急于收复两京,迎接太上皇回来,不能按照你的策略行事了。” 

但不久,有一件事使得凤翔的肃宗惊骇了一下,就是王思礼的败退。当时,任关内节度使的王思礼屯军于武功,郭英乂在东原驻军,王难得则在西原。二月十九日,叛军将领安守忠等人率兵进攻武功,郭英乂与叛军交战不利,被箭射中了脸,只好败走。“见死不救”的王难得却也随之败退(王难得还是很难得的一员将军的,后来作战中受了重伤都没退下阵去,所以也不能因为这一次没救援郭英乂就否定他),王思礼也只好撤退到扶风。这样,叛军的游兵到达大和关一带,离凤翔就只有五十里,肃宗只好进行命人加强戒严。 不过唐朝也不是都处于劣势,李光弼、郭子仪那里就传来了捷报。此前,史思明和李光弼在太原相持了一个月,唐军虽然人少而且也基本上是乌合之众,但李光弼却硬是守了下来。此后,由于安禄山被杀,安庆绪命令史思明回守范阳,只留下蔡希德等人继续攻打太原。安庆绪让史思明回到范阳之后任命他为范阳节度使,这实际上是给自己找了一个麻烦,因为先前安禄山攻陷两京时,把两京的珍宝财物都运到了范阳,这样一来,史思明手握重兵,又拥有这些财物,变得骄横起来,不服安庆绪的调遣,安庆绪渐渐不能节制史思明。而史思明一走,蔡希德不是李光弼的对手,至二月,李光弼大败蔡希德,杀敌七万余人,蔡希德只好逃走,太原也暂时摆脱了困境。而郭子仪那边,他认为河东居于洛阳与长安之间,如果占据河东,则东可取洛阳,西可取长安,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当时叛军守卫河东之地的是大将崔乾佑,也是一个有实力的对手,不容忽视。一月二十八日,郭子仪暗中派人潜入河东,与陷那里的唐朝官员密谋,让他们在唐军来攻打的时候作为内应。然后郭子仪从洛交向河东进发,途中攻取了冯翊。二月十一日晚,河东司户参军韩旻等人果然在内接应唐军,杀死叛军近一千人,崔乾佑跳过城墙才得以逃脱。然后崔乾佑召集城北的叛军来攻城,并阻挡郭子仪的军队,被郭子仪击败。郭子仪率兵追击败退的崔乾佑,杀敌四千,俘虏五千。崔乾佑败退到安邑,安邑城门打开,不想人马进城进到一半的时候,安邑城门却突然被人关闭,然后守军发起袭击,将进入城中的叛军全部歼灭。幸而崔乾佑没有进城,而是等在城外,看到有变,便从白径岭逃走。这样,郭子仪平定了河东。紧接着,二月二十二日,郭子仪派他的儿子郭旰和李韶光、王祚率兵渡过黄河,攻下潼关,杀敌五百人。可惜的是,此时时机明显还不成熟,安庆绪派兵来援救潼关,又将郭旰杀的大败,李韶光和王祚都战死沙场,唐军死者达一万多人。于是仆固怀恩只好渡过渭水,退保河东。这次唐军急于攻下潼关,得不偿失。叛军获胜后,三月二十三日,派安守忠率骑兵两万进攻河东,被郭子仪击退。双方又回到攻守平衡中。 

四月,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并让他赶赴凤翔。四月十三日,叛军大将李归仁,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在三原北面截击郭子仪。郭子仪则派出部将仆固怀恩、王仲升、浑释之、李若幽埋伏在白渠留连边桥。此战唐军几乎全歼叛军,李归仁因为会游泳才游水逃脱。此后,郭子仪和王思礼在西渭桥胜利会师,两人一起进军驻扎在潏水西岸。安守忠和李归仁则驻扎在长安西面的清渠,两军相持了七日,互无进攻。五月初六,安守忠开始撤退,郭子仪率全军追击,不想这是叛军一计。叛军的九千精锐骑兵排成长蛇阵,唐军便从中间进击,对付长蛇阵基本上就是如此。但这正中叛军下怀,他们忽然变首尾为两军,共同夹击被包在中间的唐军,于是唐军大败,判官韩液与监军孙知古都被俘获,军需物资也全部丢弃。郭子仪只好退保武功。名将郭子仪,确实不该犯下这样的错误,于是他赴朝自请贬官,五月十七日,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左仆射。左右仆射是尚书省的高级官员,本来该是宰相,但中宗以后,若没有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话,便不是宰相,只能处理尚书省内的一般事务。所以肃宗确实是贬了一下郭子仪,但又不敢大贬,只是让他在高官的位置上来回晃荡而已。 

此后几个月虽然没什么大事,但唐军有一个收获。八月二十六日,崔光远在骆谷击败了叛军。叛军在武功的军队得知后,逃回了长安,在禁苑北面与唐军相遇,虽然唐军战败,但从此叛军便不再占据武功。 

忽然想起来,此后不久,有一位命不好的将军,虽然也被收入唐书中的忠臣传,但唐朝官方似乎并不认为他是忠烈之士,原因就是他是被“生执贼庭”。叛军多次进攻上党,都被节度使程千里打败。而后在太原败给李光弼的蔡希德也来围攻上党。九月初二,蔡希德再次挑战,程千里率一百骑兵突然杀出,想要活捉蔡希德,不料此时叛军救兵赶到,程千里只好收兵退回城中,可人如果要倒霉的话真是喝口凉水都塞牙,上党城门的过桥居然坏了,程千里一下子跌进了城壕之中,反而被蔡希德俘虏。程千里仰天大叹倒霉,对随从的士兵说:“我被叛军俘虏,这简直就是天意(言外之意,怎么就我掉了进来呢?)。你们回到城中转告各位将领,让他们坚守上党,宁可失去将帅,也不能失去城池。”有了程千里这句话,上党城果然坚守,所以蔡希德一看攻克不了也便作罢。他把程千里送到了洛阳,不知程千里是否表示过要投降(和同样被活着送到洛阳的许远的差别大概就是在这里),反正安庆绪任命程千里为特进,据说和哥舒翰等人囚禁在一起。最后,程千里和许远一起被严庄杀害。 

二、收复两京 

现在,我们甩开一些琐事——像什么一个会用炮火却杀了人的王庆荣该不该被处死,史书上花了大量笔墨来写贾至是怎么看的,然后房琯等人又是怎么看的,最后,肃宗谁的话都没听,还是赦免了杀人犯。这种事情不重要,就不多说了。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相持,肃宗终于决定要攻打长安了。此前郭子仪虽然败了一次,但肃宗平叛还是需要他的。八月二十三日,肃宗犒劳诸将,算是壮行,席间肃宗对郭子仪说:“事情成功与否,在此一举!”郭子仪回答说:“这一次如果不能战胜,我一定以死相报!” 

郭子仪认为回纥兵精,而且能征惯战,就劝肃宗多借回纥兵来平叛。回纥怀仁可汗果然应允,派他的儿子叶护和手下将军帝德,率领精兵四千余人来到凤翔。肃宗接见了叶护,设宴款待,“宴劳赐赉,惟其所欲”。九月十二日,元帅广平王李俶终于出兵了,他亲自率领朔方等各镇的征兵以及回纥、西域各国兵共十五万,号称二十万,从凤翔出发。广平见到了回纥叶护,与他约为兄弟,叶护也十分高兴,称李俶为大哥。回纥军队到达扶风后,郭子仪留下他们宴请三天。叶护则说:“国家正在危难之中,我们远来援助,还没打仗,怎能现在就大吃大喝!”回纥人倒也热情,宴会过后立即出发。唐朝每天向回纥军供给羊二百头,牛二十头,米四十斛,给的东西实在不少啊。而且,回纥之所以这么热情,是有条件的。肃宗急于收回长安,和回纥约好:“收复京城之日,土地与男子归唐朝所有,金帛与女人都归回纥。”这个约定有点让人郁闷,肃宗似乎是不择手段、不计一切后果。不过,先这么约着,到时执行不执行,另说。 

九月二十五日,各路大军同时出发,两天后便到达了长安城西。“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是诗人王维的诗《过香积寺》,现在,原本深山之处幽静安详的香积寺,已成为大军列阵之处。广平和郭子仪大军在香积寺北面的沣水东岸阵列,以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叛军的十万人马则在北面列阵。叛将李归仁出阵挑战,看来情形是处于“下风”,怀疑他们仍是用诈败之计。于是唐军追击,逼近到叛军阵中,叛军忽然一齐进发,唐军只好退却,此时追与退的角色调换了一下,叛军乘机突进,唐军阵内顿时大乱,叛军争着抢夺物资。这时李嗣业说:“今天如果不拼死抵抗,我军就会彻底灭亡。”于是像许褚一样,袒露着上身,手执大刀,立于阵前,大声呼喊,奋勇杀敌,接连杀死数十人,才稳住了唐军的阵脚。然后李嗣业率领前军,每人手里拿着一把长刀,排成横队,像一道人墙一样向前推进,李嗣业自己身先士卒,奋勇冲杀;李嗣业的裨将王难得,被箭射中了眼眉,他嫌垂下来的眼皮挡眼,就自己把箭头拔掉了,然后肉皮也被扯掉,满脸是血,即使如此,仍然毫不退缩。叛军又被杀得纷纷后退,唐军再次获得优势。这时唐军终于侦察出叛军在阵地的东面埋伏了一支精兵,想要从后面袭击自己,因此仆固怀恩带领回纥军队去袭击这支伏兵,把他们全部消灭。叛军几次作战,均靠伏兵取胜,而今伏兵被消灭,士气顿时大落。李嗣业率部与回纥军绕道至叛军阵后,与唐军大军主力前后夹击,从午时杀至酉时,共杀敌六万余人,很多人都填到了沟壑里。此战叛军大败,残兵逃回长安。 

之后,仆固怀恩提出追击叛军的建议,对广平王说:“叛军必将弃城而逃,请让我带二百骑兵去追击他们,捉住安守忠、李归仁这些人。”广平则说:“将军作战已经很辛苦了,不如暂且休息,等到明天再作计议。”仆固怀恩说:“李归仁和安守忠都是叛军中骁勇善战的大将,现在一下子被我们打败,这是天赐良机啊,怎能放虎归山呢?如果他们重整军队,再来与我们作战,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而且‘兵贵神速’,为什么要等到明天再去追!”可是广平王李俶怕有闪失,坚决不答应,就让仆固怀恩回营歇息。仆固怀恩坚请不已,来来回回,一晚上向广平说了四五回,谁也没睡好。天亮时,侦察人员回来了,报告说叛军安守忠、李归仁、张通儒和田乾真等都已经逃跑了。广平就这么让机会从手边溜过,比朱自清《匆匆》里时间滑过的还要无奈。 

但不管怎么说,唐军获胜了。九月二十八日,唐朝大军进入长安,终于将首都夺了回来。 

既然长安夺回来了,叶护要求按当初的约定办事。幸好广平这点上还是很明智的,没有放纵他们,就跟叶护推脱,说现在刚得到长安,一旦大肆抢掠,那么洛阳的人就会担心遭到同样的命运,如果他们为叛军死守,我们就难以再攻取了,等到洛阳时再说吧。叶护听后,觉得倒也有理,洛阳号称东京,比长安差不到哪去,也罢,洛阳就洛阳。然后他“惊跃下马答拜,跪捧王足”,也许这是回纥的一种礼节,不过我们暂且认作是对广平的尊敬吧。叶护请求让他率军立刻前往洛阳——立刻去洛阳,干什么呢?叶护没往下说,其实潜台词就是:立刻让我去洛阳,把他们干掉,然后让我们大大抢掠一番。广平倒也不反对,反正那也是将来的事,不过同一个条件能让他们跟着再去打洛阳,也算不错了。于是让仆固怀恩带领回纥和西域的军队从长安城南经过,驻扎在浐水东岸待命。 

唐军得胜,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