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中国历史上的帝王术-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一路步行跟随,总算找了艘船一起逃回来。
回到酸枣的联军驻地,曹操发现诸侯们和十几万大军天天饮酒聚会,根本就没有攻打董卓的意思,不禁更加愤怒。他向大家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诸军各自据守要塞,然后分兵向西攻入武关,寻找机会消灭董卓,但根本没有人理会。
又过了一段时间,袁绍与韩馥打算拥立幽州牧刘虞做皇帝,曹操坚决不答应。他对袁绍说,现在董卓挟持天子,引起人们公愤,义军之所以广受拥护,所到之处人人响应,正是因为站在了公理的一方。再说现在汉献帝还只是被劫持,还没有到被杀亡国的地步,大家没有理由改立新君。最后他对袁绍说,即使所有人都拥立新君,他自己也还要奉汉献帝为正统。
在这些合作接触的过程中,曹操与诸侯们的隔阂日渐加深。他觉得这些人没有雄才大略,很是瞧不起他们,而各路诸侯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不可能长期合作,最后分道扬镳。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在长安杀死董卓,随后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又杀死王允,迫使吕布出走,从此天下大乱。各州郡牧守们割据地盘,相互攻伐,一个属于英雄的乱世揭开了帷幕。
寻找一片立足之地
虽然乱世是属于英雄的时代,但想要在群雄蜂起的形势下获得一片立足之地并不容易。每路诸侯都拥有自己的优势,有的占据有利地形,有的兵强马壮,有的财力充足,有的出身名门,谁都在想方设法消灭别人,扩大自己的势力,这种竞争到了最后就变成了对领导者们综合素质的考验。
刚开始时,曹操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占领的地区也有限。但他富有远见卓识,善于把握机会,终于逐渐消灭了一个个势力,最后终于使中国北方成为自己的战略根据地。
同是在初平三年,青州的黄巾起义军攻进兖州,刺史刘岱被杀。鲍信把曹操迎来做了兖州牧,一起攻打黄巾军。在起初的战斗中,鲍信不幸战死,而曹军士兵刚来到兖州,对当地也有些生疏。为了扭转局面,曹操亲自巡视军队,明令赏罚,让军队风气为之一变。后来曹军连战连捷,一路追黄巾军直到济北,终于迫使他们投降。这年冬天,曹操的军队里接收了三十万归降的黄巾军,其中精锐的力量被编成一支部队,就是著名的青州兵。
三年以后,曹操遇上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当时汉献帝回到洛阳,但经过董卓之乱后,昔日繁华的国都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到处断垣残壁,荆棘丛生,大臣们衣食无着,根本无法维持生计。一些有识之士敏锐地看到了迎奉天子将会带来的好处,纷纷向自己所跟随的领袖提出了行动计划。
袁绍和曹操都听到了这种意见,但袁绍很不以为然,对部下的建议置之不理,而曹操听了谋士毛玠“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以后却迅速行动,于当年八月亲自到洛阳去见汉献帝。献帝正处在极其窘迫的境地,曹操很顺利地就把他接到了许昌,从此之后就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经常借献帝的中央权威向各方势力发号施令。
这为曹操在政治上赢得了优势,但操纵天子的行为却也常使他被人指斥为窃国奸贼。不过曹操本人并不在乎这些言论,许多年后,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道:“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当时的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如果不是因为曹操在名义上保证了献帝的权威,多少挽回和维持了一些秩序,东汉末年的中国将会是一种更加混乱的状况。
看到曹操迎奉献帝带来的好处后,袁绍这才后悔起来。他回忆起当年和曹操共同起兵时的往事,愤怒地说:“要不是因为我,他曹操早不知道已经死过几回了!”但不论他如何不情愿,曹操的力量终究是慢慢强大起来了。几年之间,曹操先后消灭了袁术、陶谦、吕布等势力,到了公元200年,他在北方已经成为仅次于袁绍的一支力量。一山难容二虎,这两位曾经交往多年的乱世豪杰终于要展开生死决战了。
官渡之战·统一北方
虽然此时的中国北方是袁曹两大势力并立,但袁绍的实力要远远强于曹操,他占据了幽、并、青、冀四州地界,而曹操拥有的只有豫、兖二州。官渡之战开始时,袁绍统帅十万大军,战马万匹,而曹操只有两万兵力。当时徐州还有刘备的势力,他和袁绍联合,对曹操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避免两面受敌,曹操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先向东攻打徐州,消灭了刘备部,然后才转而进军官渡。
在攻打刘备之前,许多人都担心袁绍会趁曹军后方空虚之机来攻打许都,但曹操很熟悉袁绍的个性,知道这个人优柔寡断,很不善于决策行动,于是趁刘备在徐州立足尚未稳之机迅速突破,迫使其远走投奔袁绍。
官渡之战开始时,袁绍首先派大将颜良包围了白马。曹操采取谋士荀彧的计策,做出要袭击敌后的架势,将袁绍军调开后,自己率军出击白马,杀死颜良。等到袁绍闻讯追来时,曹操又沿途放置辎重,吸引袁绍军抢夺,趁着他们阵型混乱的机会突然冲出来,又杀死了另一名袁军大将文丑。
颜良和文丑先后被杀,让袁绍军震动不小。这一战后曹军屯驻官渡,与袁军进入相持阶段。到了八月,袁绍军逼近官渡,军营连结数十里,给曹军造成很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曹操采取防御战术,但由于粮食储备不足,处境越来越艰难。曹操也曾经想要退兵,但受到荀彧劝阻,决定还是留下来寻找新的战机。
到了十月,这个机会终于来了。袁绍军大将淳于琼押送大量粮草,囤积在袁军大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谋士沮授劝袁绍增加乌巢的守备兵力,另一名谋士许攸也劝袁绍趁曹军后方空虚之时攻打许昌,但袁绍都不听从。许攸失望之余去投奔曹操,向他说明乌巢守备空虚的情况,曹操立即决定亲自率领五千精兵连夜前去偷袭,同时命令曹洪和荀彧坚守大营。
曹操率军到达乌巢以后四面放火。袁军看守粮草的大将淳于琼是个爱喝酒的人,他当晚喝得醉醺醺的,根本没料到曹操会来这一手,只好仓皇抵抗。袁绍接到乌巢粮草被烧的消息,觉得曹操一定带了不少人马去乌巢,大营的兵力一定不足,因而只派了很少的援军去帮助淳于琼,而错误地命令全军攻打曹军的阵地。结果曹军根本不去防备援军,集中力量攻打淳于琼,淳于琼抵挡不住,死在乱军之中。而这时曹军大营拼死抵抗,袁绍大军进攻迟迟不能得手,而乌巢失守的消息却很快传来,在这决战的关键时刻,袁军的士兵顿时失去了斗志,开始四散溃逃。曹操抓住时机迅速指挥军队转入反攻,袁军兵败如山倒,被杀的有七万多人,其余大多被俘虏或逃散,袁绍最后只带了七百多骑兵逃回河北老家。
官渡之战,曹操的兵力不过一万多人,粮草匮乏,却在绝境中坚守不退,主动创造战机,战胜了比自己强大十倍的袁绍,显示出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当时曹操的处境非常紧张,他手下有不少人都在和袁绍秘密商谈投降,曹操战胜袁绍后,来往的书信都被缴获。将领们要求把那些人都抓起来,曹操却说:“当时连我尚且不能自保,又何况这些人呢!”命人将书信一把火烧掉了。
官渡之战后,河北的局势已经基本被曹操控制,袁绍的两个儿子袁尚、袁谭都是没有什么抱负的人,远远不能和他们的父亲相比,他们没有能力抵挡曹操,相互又发生了内讧,袁谭被杀,袁尚逃往辽东。
整个华北地区虽然已经被平定了,但是曹操却还没有彻底放心。当时中国的东北生活着一个强大的少数民族——乌桓,他们的首领蹋顿野心勃勃,收留了袁尚等人,不断地骚扰边境,杀掠人民。曹操为了解除边患,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决心带领精锐部队跨越塞北,进攻乌桓。曹操出兵的时间在五月份,那时快到夏季,雨水很多,道路泥泞,无法行走。曹操听从当地人田畴的建议,绕道走荒无人烟的小路,从今天河北的喜峰口长城一带翻过山岭,直指乌桓的老巢柳城。蹋顿根本没想到曹操的军队来得这么快,只得和袁尚等人调集军队来迎战。蹋顿的士兵虽然多,但训练很差,事先完全没有准备;而曹操的军队都是精锐,经历过和袁绍的大战,这次跋涉万里,深入敌境,更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那些平时以剽掠为生的乌合之众又怎么会是他们的对手。曹操把军队布置在山上,乘蹋顿还没有把阵型整顿好,派大将张辽带着骑兵直冲而下,喊声震天,蹋顿猝不及防,队伍一下子被冲得七零八落,他自己也死于乱军之中。乌桓的二十多万民众都愿意归降曹操。袁尚等人见大势已去,连夜继续逃亡,投奔割据辽东的公孙康等人。曹操手下的将领都建议追击,但曹操不同意,他说:“如果我紧追不舍,公孙康就会和袁尚他们联合起来抵抗我;如果我放弃追击,日子一长,公孙康就会不信任袁尚而把他杀了。”下令班师。果然没过多久,辽东就派人送来了袁尚等人的头颅,诸将不得不佩服曹操过人的见识。
在班师的时候,曹操经过面临渤海湾的碣石山,想到经过多年的征战,整个北方终于完全平定,不由得感慨万千,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篇《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建安十三年,曹操恢复了东汉久已不行的丞相制度,自己担任丞相,掌握了全部的军政大权。他还在邺城大兴土木,修建了著名的铜雀台。官渡之战后的七八年时间,是曹操事业上的巅峰时期。这个时期,南方尚有荆州的刘表、刘备,江东的孙权,四川的刘璋这几股割据势力。他雄心勃勃,要打过长江,完成统一中国的宏愿。可是谁又能想到,仅仅半年以后,他就和袁绍一样,被弱小的对手击败,而使宏愿成为泡影。
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大起马步三军,开始为统一中国而南征。南征的第一个对象是荆州的刘表。刘表在南方所有这些军阀中,兵马最多,势力最强,但刘表自己却是个老弱的文人,在乱世中无心进取,只想保住自己的地盘。他听到曹操大军离开许都的消息以后,就一病不起,八月中就死了。他的两个儿子,长子多病,次子年幼,最后由他妻子蔡氏主持局面,立幼子为主,带着荆州的七万多士兵向曹操投降。曹操的军士都是北方人,刚到南方,不习惯在船上作战,这次整个荆州不战而降,一下子得到这么多战船水手,令曹操大喜过望,就命令降将蔡瑁、张允等人训练水军。
曹操的另一个老对手刘备,本来寄居在属于刘表势力范围的新野县。曹操大军南下,刘备仓皇撤退,在当阳县长坂坡附近被曹军的骑兵追上,打得溃不成军,除了关羽的水军还算完整外,身边只有几千人跟着他逃跑。他本来打算向南一直逃到荆州南部,进入广东,但这时候,东吴政权已经知道曹操大军的兵锋要指向江南,急忙派谋士鲁肃来找刘备,劝说他联合起来一道抵抗曹操。半路上刘备遇到了鲁肃,听从了他的建议,派诸葛亮前往东吴一起参加军事会议。
当时,曹操已经占领了长江中游,顺流而下就可以到达东吴,兵力有三十多万,战船、粮草都很充足;而孙刘联军一共才五六万人,强弱对比十分悬殊。但曹操的士兵大多是北方人,没有经过水战的训练,上船以后容易晕船,站都站不稳,怎么能打仗呢。士兵们千里迢迢从中原开赴江南,为追击刘备的军队,骑兵一天要赶几百里路,已经精疲力尽。投降的刘表旧部士卒,又大多不愿意为曹操卖命。而且秋冬之际已经来临,士兵缺少棉衣,瘟疫流行,非战斗减员大大增加。因此数量虽多,却远不如孙刘联军来得精悍。但是曹操当时却满以为自己人多势众,即将大功告成,所以并不在意对手的举动,有时候还坐船在大江上饮酒赋诗,等待对岸陆续来投降的人。
但是他的对手却远比他想象的高明。两军刚刚在湖北赤壁山附近交锋了一下,曹操就吃了亏,不得不放弃到南岸扎营的计划,退到乌林的江北。这时东吴的统帅周瑜设反间计,使曹操怀疑蔡瑁等荆州降将要做内应,而把他们误杀。周瑜又命部将黄盖假装投降,带着小船装满引火之物,乘起东南风之时,接近曹军水寨放火,曹操的战船躲避不灵,被烧掉很多,大火又蔓延到岸上,乌林附近的北岸营寨大片起火。周瑜催动大军趁机发动进攻。曹操从华容道逃回江陵,他看到自己的精锐主力已经被击溃,知道再打下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不得不下令烧掉所有战船和营寨,全军撤回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一战后,曹操认识到自己的实力还远不足以平定南方,而刘备和孙权也松了口气,各自开始扩大地盘,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从这时开始才算大致定型。曹操回到邺城后,采取了很多措施恢复元气,发展生产,发布《求贤令》,规定“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方针,招揽了很多士人在自己周围,北方的局面才稳定下来。然而这时,关中却传来了马超、韩遂起兵造反的消息。
关中之战
马超、韩遂等人为什么会造反呢?原来,在这之前,建安十五年,曹操为消灭盘踞在汉中一带的军阀张鲁的势力,曾派钟繇、夏侯渊等率军经过关中,引起了马超、韩遂等怀疑,担心这样的命运不久以后也会落到自己的身上,所以索性先下手为强,派兵占据潼关,与曹操为敌。关中位于中原的背后,如果关中不平定,则曹操统治的中心地带将永无宁日。于是他决定亲自率领大军讨伐马超、韩遂。
马超把大部分军队都驻扎在潼关,以为这样就可以扼制住曹军前进的要道,但是曹操却命令大将徐晃悄悄北上,绕开潼关,从蒲坂津渡过黄河,建立营垒。而马超的大军却因为曹操大军的正面压力,无法分兵击退徐晃的过河之军。曹操见徐晃得手,迅速率大军北上,随后过河,顺利进入了关中平原,与马超军队夹渭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