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

第54部分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第54部分

小说: 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带,西线总司令部已于1943 年晚就作过粗略勘察。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早在7 月初就向约德尔提出过要在广大地城及时将部队撤到西方壁垒的强大防御区域的建议。但除了其中构筑阵地的建议外,其余都没有被采纳。希特勒委任他特别信任的基钦格尔航空兵上将为阵地建筑的特派员,同时还任命他为驻法司令官,接替不幸遇难的海因里希·冯·施蒂尔普纳格尔将军的职务。
在此期间,约德尔的指挥参谋部里,人们仍有一种紧迫感。他们觉得,从希特勒那里争取到的措施,在许多时候和许多地方都显得“太少了”和“太晚了”。7 月28 日,美国向诺曼底西部发起了进攻,指挥参谋部的人们以此为契机,再次提起月初时就曾提出过的建议。他们提交了一份题为“对在敌军实施突破情况下作战指挥的几点考虑”的备忘录,但要改变希特勒顽固至极的思想是极端困难的。在这件事情上,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与西线总司令冯·克卢格元帅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由于和平时期形成的工作关系,在这段时间里他有一个习惯,即每天清早都亲自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通话,详细描述当前的态势。他自然也只能得到对方对自己观点和建议的可靠的支持,并不奢望立即得到答复。因为在这个时候,除非有最紧急的事情,才能在11 点前找到希特勒和同他在一起的约德尔。而在作出决定前,还要经过无休止的议论,所以不到下午是无法作出任何决定的。德国领率构的办事拖沓和事必躬亲,在这件事上暴露的再彻底不过了。
直到7 月30 日21 时,大本营才获悉,争夺法国阿夫朗什狭长地带的战斗已经打响,这是阻止美军向法国深远纵深实施突破的最后一道防线。此时,约德尔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向希特勒提出了他的指挥参谋部经过“考虑”拟制的、并谨慎地将从法国撤退的字眼称之为“可能从海岸线退却”的命令草稿——他们为从法国撤退选用了一个谨慎的字眼。象往常一样,希特勒接过草稿,并没有认真地看一看,然而其后果也将如同往常一样,不堪设想。
直到第二天下午即7 月31 日,形势讨论会之后,约德尔才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元首对可能在法国撤退命令,采取了积极的态度。现在可以证明,他认为发布这个命令是有必要的。16 时15 分,与布卢门特里特(西线总参谋部参谋长)通话,含蓄地通知等待这个命令,但要从现在起做些必要的内部准备工作,并开始考虑些问题。。”自约德尔提交这个命令草稿后,又延宕了整整48 小时,而与此同时,美军在阿弗朗什的突破已大功告成。仅从大本营收到的情报中还不能对此作出准确无误的判断,阿弗朗什狭长地带是否已落入美军之手。因此。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认为第二天动身飞往诺曼底视察之前,有必要仔细熟悉一下最高统帅的下一步计划。截止目前,只有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的联络官曾在前线作过短时间逗留,瓦利蒙特曾多次请求,亲自了解一下西线的情况,但每次都遭到约德尔的拒绝。起初,约德尔以希特勒已与西线两位总司令进行过两次谈话为由,尔后又以冯·克卢格元帅对最高统帅的指挥意图了如指掌为借口,阻止瓦利蒙特去西线。后来,当西线不断恶化的局势使约德尔种种理论不攻自破时,7 月20 日的事件又一次阻碍了瓦利蒙特的西行计划。此次西行,医生不允许他乘坐飞机,因为爆炸后使他的大脑和耳朵留下了后遣症。最后,这一障碍也终于被克服了,限定飞机必须在1000 公尺以下飞行。
7 月31 日下午,瓦利蒙特在向约德尔告辞时所提出的问题,都未能得到明确答复。但是他坚持认为,作为大本营的使者,在任何场合下都有权对西线总司令部发表意见,并回答他们的问题。由于他的一再坚持,7 月31 日深夜,希特勒亲自接见他,并向他作口头指示,这在5 年战争中从未有的事情。象往常一样,希特勒很快接过话题,对整个前线形势作了大而化之的判断。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氏认为,他的这番侮阔天空的议论没有一点新意,只不过是为了使他在与四线军官会面时,措辞更加“规范化”罢了,在谈到诺曼底态势的时候,希特勒对那里危在旦夕的局面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坚持他那条数月来无法贯彻的方针:“必须。。将敌人紧紧包围在沿海一带。。使其付出巨大代价,把他们拖得精疲力尽,最后将其彻底歼灭。”至于在西线作战地域纵深应预先采取哪些措施,那就是国防军统帅部的事了。
这次谈话只涉及到这些问题。接着,在第二天晚上的谈话中,还谈到了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内组建“小型作战参谋部”,以取代西线总司令部内的“小型作战参谋部”。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参谋部内又有参谋部的局面,而两者所担负的任务又是一样的。
如果人们能够理智地观察问题,就会确信西线总司令8 月1 日的报告,即敌人正突入法国的广阔地域。尽管形势极端危急,在“中午形势讨论会”上,希特勒仍指示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请告诉冯·克卢格元帅,让他的两只眼睛向前看,盯住敌人,而不要总向后瞥“看来,这话肯定是对着冯·克卢格的报告的。他在报告中建议,只有“彻底从其他防线撤退”尚能阻止敌人突贯。希特勒的这一番话只能给德国领率机构,首先是希特勒自己打了一剂强心针,使他们坚信诺曼底的战争照此打下去,仍能坚持到某个时候。
当天下午早些时候,瓦利蒙特飞离东普鲁士,陪同他前往的只有他的传令宫,预备役上尉海因里希,冯·佩尔庞舍尔伯爵,他不仅人品出众,而且具有较高的军事素质。几小时后,约德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17 时,元首让我看了卡尔腾布龙纳写的关于霍法克尔中尉根据与克(卢格)、隆(美尔)的报告。(大意是说他们是7 日20 日事件的知情者)。
元首在挑选新的西线总司令。隆(美尔)康复后受到询问,然后被解职,但没有逮捕。
元首询问我对瓦(利蒙特?)的看法。。
元首对派瓦利(蒙特)去西线顾虑重重。我要求亲自前往,元首不愿意这样做。由于我提出异议,他决定不召回瓦(利蒙特),让他继续在前线巡视。晚上,我又与元首在泰根塞进行了谈话。
由于作者不了解这些内情,因此当他在慕尼黑机场刚一降落,就被叫去接约德尔的电话,使作者大感诧异。在电话电,约德尔要求他在与西线高级军官的接触中,要注意“探听有关7 月20 日事件的情报。”这对作者来说,不但难以理解,而且也与他的职务和任务不相符。直到1945 年5 月,约德尔和瓦利蒙特在监狱里再见时,约德尔笑着,但仍带威胁的口吻说,希特勒于当天下午,就要求立即召回瓦利蒙特,并补充说:“瓦利蒙特飞往西线,是想与克卢格商量如何再次陪害我。”约德尔解释说,尽管他的副手以前与陆军总参谋部关系密切,而陆军总参谋部又对这次“阴谋”负有主要责任,但这不能构成怀疑他的理由。但同时他保证尽可能监视瓦利蒙特在旅途中的行踪。经他这么一说,9 个月的疑团——在瓦利蒙特在西线逗留期间,为什么约德尔一反常态,经常在电话里催他返回大本营——才终于解开了。
从突破阿弗朗什到诺曼底战斗的结束
当瓦利蒙特在最紧要的关头来到诺曼底时,恰遇个人的一个巧合:瓦利蒙特于8 月2 日清晨到达施特拉斯堡,当他由飞机改乘汽车时,他突然意识到,30 年前的此时此地,他作为炮兵少尉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他年仅19,这里便是他服役的第一所军营所在地。
下午,当瓦利蒙特在巴黎的圣·日耳曼与西线总司令会面,以及晚上在拉罗什吉永与克卢格及其司令部人员会面时,当时的态势和企图都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然而,8 月3 日早晨,当西线总司令请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于7 点钟去见他时,情况突变:按照刚刚收到的大本营的命令,西线总司令应以强大兵力,以阿弗朗什东部地域,发动一次反突击,再次将海岸线连接起来,在诺曼底顶端重建一道封锁线。
对此,瓦利蒙特只能解释说,在他出发之前,没有接到任何新的指示,没有任何人对他暗示过这个计划;也可能这是参谋部为西线纵深地区的战斗所做的准备工作。象克卢格元帅在贝希特斯加登所知道的那种攻式防御的可能性,自7 月底已不复存在了。不用说,这肯定是希特勒在没有作任何事先调查,指挥参谋部没有作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临时作出的决定,而且根据各种迹象来看,是前一天晚上刚刚作出的。“狼穴”的人们惟也不愿意铤而走险去阻止这道命令的下达,而瓦利蒙特立刻被这一反突击带来的希望所吸引。但是,他只希望利用这次反突击,将敌人的突破口暂时封团,从而至少使撤退成为现实。克卢格认为,这与他本人的想法十分接近。为了便于给下级指挥宫下达命令,在瓦利蒙特还在场的时候,西线总司令便立即与下级指挥官通话,为拟制命令搜集详细资料。
当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在前线渡过了漫长的一天,回到拉罗什吉永的时候,B 集团军的第一道反突击命令已经发出。各方面都似乎认为成功在望,怀疑和持有异议的人数不多。
瓦利蒙特乘车在前线做了巡视,到处能看到各级指挥官都急切地期待着这次反突击的胜利。在巴黎,他参加了克卢格与海军和空军指挥官的会商会,要海、空军竭尽全力来支持这项反突击计划,他还单独与空军第3 航空队司令部和驻法军事司令官进行了会谈,最后他还拜访了在巴黎郊区养病的降美尔。在8 月7 日充满希望的莫尔坦地域反突击尚未打响之前,8 月6 日下午,瓦利蒙特被约德尔召回东普鲁士。
他返回大本营以后获悉,这次进攻初战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在盟军的“地毯式轰炸”下夭折了。此外,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还得知,在进攻发起的前一天晚上,希特勒与西线总司令只在进攻时间上发生了意见分歧。然而,这并未改变克卢格的立场和观点。
在这种情况下,8 月8 日下午早些时候,瓦利蒙特来到昏暗的地下室向希特勒汇报西线一行,当时只有约德尔在场。希特勒一言不发仅作欢迎,然后默默地听取瓦利蒙特讲述诺曼底地域战斗和机动的艰难状况。他讲述了敌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以及为取得反突击的胜利,各方的全力协助。他还概括地叙述了西线军官们对7 月20 日事件的反应和他的观察。他反映许多高级军官对“帝国领导人”莱的讲话表示愤概,斥责他在讲话中提出的这次谋杀是“集体犯罪”,特别是对提到有贵族称号的军官更为反感。听到这些,希特勒仍然沉默不语。直到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谈到这次反突击的失败,无论如何不能简单归于“准备不充分”时,希特勒才用他那特有的刺耳声音发表了唯一的一句评论:“这次进攻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冯·克卢格元帅不愿意让它成功。”作者被允许离去;约德尔将军一言不发,只是在他的日已中写道:
“16 时30 分瓦利蒙特汇报。”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副参谋长回来以后还得知,6 日下午,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手下的陆军参谋部参谋长布勒将军,作为大本营的使者又被派到冯·克卢格那里去了。布勒将军的职务与军队指挥毫不相干。派他到那里去,只是为了在最后时刻敦促冯·克卢格进攻。他还了解到,8 月17 日下午,进攻在莫尔坦取得初战胜利之后,希特勒又命令部队到达阿弗朗什海岸后,随即开始收复盟军占领的全部阵地!
国防军最高司令恪守这个完全不现实的目标,并接连不断地发布了一系列令人迷惑不解的命令。而这些命令又远远然后于战事的迅速发展。直到8月19 日,诺曼底的陆军全部被包围在法莱斯附近的盆地中,并遭致命打击以后,这种无的放矢的指挥才告终结。如果象国防军指挥参谋部战时日志中所记载的那样,被合围的部队“有一大半”能突围出来,是“此次战局的最伟大的军事行动之一”,那么,这无比如何也不能减轻最高统帅由于死抱住不现实的目标不放,致使大批军队被歼,被俘的责任,同时也不能拿所谓崇高的战略目标来为这种牺牲作辩解。希特勒不久前作出的决定也丝毫未能改变失败的命运。他决定一方面从海峡沿岸抽调6 个半师的兵力,派往诺曼底——太晚了!另一方面,将第一批4 个大队的喷气武战斗机立即增援西线——这又太早了!更有甚者,空军想在8 天之后,用多于此3 倍的飞机,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冯·克卢格元帅已于8 月17 日被解职。希特勒除了怀疑他是7 月20 日谋杀事件的知情人以外,希特勒还认为他与敌军接触,是怀有投降目的。在8 月15 日的形势讨论会上,希特勒出人意料地表示了对很久没有在大本营露面的冯·克卢格的精疑。
他在之后不久对两位年轻将军作指示时,也提到了克卢格和隆美尔是7月20 日事件的知情人。这次谈话是在大本营的“狼穴”里任命西线司令宫时提及的,在场的只有凯特尔。
第46 号速记稿片断
1944 年8 月31 日,元首与韦斯特法尔中将和克雷布斯中将在“狼穴”里的谈话。
元首:您们知道吗,克卢格元帅已经自杀了。有人说假如他不自杀,也会很快被抓起来的,这种说法是值得怀疑的。他把参谋军官们都打发走了,但事情也并没有成功。当时,英美的侦察队正向前推进,根据情况来判断,那时他与敌人还没有建立联系。他把自己的儿子也派到合围圈里。英国人报道说,他们与一位德国将军有联系,充当联络人的那位军官已被逮捕。据说,由于他装病已从英国战俘营中出来了。但是由于另外的原因,他又被抓起来了。这个人是受了一些想改变历史命运的人的支使,他们想向英国人投降,尔后和英国人一起对付俄国人。这完全是白日作梦。他们是拱手交出德国在东部的领土,这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