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千宋(3k中文网提供) >

第210部分

千宋(3k中文网提供)-第210部分

小说: 千宋(3k中文网提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看得明白,在几个利益代表团中对自己夺权虽然表示反对,但是对行为本身表示欣赏,也就是说他们虽然不愿意欧阳当家,但是却是支持欧阳这样的夺权行为。但一些非利益集团就是对自己乱加指责。

    李纲感觉自己是其中最为失败的一个人群代表。吴敏发表了演说,要求把监国之权交给他。代表地主立场的中书门下侍郎白时中也宣布参加夺权。而李纲做为官僚的代表却只说了几句没有实质性的话,连他自己都失望。

    清议大夫作为一个最超脱的官职,念读了这几日清议的几种意见,第一种就是欧阳提出的,有兴趣和有能力的进行联合执政。联合执政就是欧阳和几个利益代表人合作推行政策。如果所推行政策被合作人反对,就进行朝议投票。由于利益团体的合作,合作的团体也可以得到利益,他们可以发出对自己有利的政治提议,在朝议时,各大利益将全力支持。也就说,欧阳提出的假设是所有议案都要通过朝议,合作和不合作不同的是,合作的团体能提出议案,不合作无权提出议案。合作的团体可以要求召开朝议,不合作团体没有这权利。相对的,不合作团体有权利提议召开朝议解散执政团体,合作团体无权提出,但可以在朝议中投票。

    看朝廷官员有近百人,有鲜明立场的有五十多人。还有四十人左右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虽然不知道,但是目前必须要投票,无论你清楚不清楚,你都得在各候选人中选一个。而李纲由于准备不充分,并且没有打算联合执政,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代表了谁,最后竟然只有欧阳、吴敏、白时中进行角逐。

    夺权结果,欧阳以大比分胜出

    ……

    赵玉慢慢翻阅东京发来的公文,欧阳代表的商业力量战胜了各大力量,当然这不是因为商业力量实力,只能说是欧阳本身具备很强的实力。欧阳邀请了白时中联合执政,王敏成为最大反对党。

    九公公道:“收到消息,吴敏正在和李纲秘密见面。谈论联合执政。”

    赵玉笑道:“欧阳都没定什么游戏规则。”

    “陛下,游戏规则已经定了啊。清议大夫、商议大夫整理出来的。”九公公拿出一份公文指道:“这边写,两个月后,才允许对执政人员能力提出怀疑,并且要求朝议。同意人数达到三成,就可以开设朝议,如果不信任执政人员能力占据多数,执政人员就下台,由原先反对党接任。都什么乱七八糟?”

    赵玉问:“你看见其中好处了吗?”

    九公公想想后摇头:“咱家没看出来。”

    “以欧阳为代表的商人和吴敏代表的年轻一代商人有些不同,欧阳代表是整体利益,吴敏是代表商人的个别利益。当就羌族这事来说,吴敏是不会因为个别商人利益,而对羌族用兵,因为这会失去很多反对对羌族动武的票。”赵玉道:“欧阳上去,做刽子手,帮朕除了羌族这祸害。如果将来有不良反应,欧阳下台,换个温和的人,比如李纲上去就可以。

    九公公倒吸口冷气:“听陛下的意思,不想再管了?”

    “不是不管,而是不管一些事。”赵玉道:“朕拥有发兵权,官员任命权,什么都不是朕说得算。但如同羌族这样的事,朕不想经手,还有对付遗留女真人,朕为了名声也不想经手。这样一来,朕只要看看公文,而完全可以不理会朝政。也不用被困死在深宫之中。而且还能广听民意。”

    九公公恍然:“陛下英明。”

    “那些都是边末,有什么英明?”赵玉问:“比如朕知道欧阳贪墨,或者以权谋私。朕不爱管这事,而文武百官谁愿意去管欧阳贪墨?这么下来,朝廷风气就坏了。但现在这么施行后,如果欧阳敢贪墨,必然被吴敏翻账,吴敏向朝臣们展示欧阳贪墨,这样一来,欧阳只能下台。朝臣只中不再是一团和气,大家都盯着对方的龌龊,这就是帝王权衡之术,才是真正的英明。”

    九公公考虑还一会问:“这样一来,会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不会兵权在朕之手。”赵玉道:“再者,他们对方都盯着对方,别说忤逆之举,就算是街上推倒一老者,也会被攻击其不敬老。”赵玉和欧阳商量,拒绝了欧阳提议的两派说法,而是把其割成四派。并且还秘密会见了白时中、王敏两人。表达了朝政改革的意图。当然,也少不了监督机构,清议大夫就是监督工具,因为第一清议大夫是无法收买的,第二,清议大夫没有利益之争。第三,清议大夫不参加任何派别。

    历代名帝都比历代名臣能干吗?显然是否定的,无论是哪个因素,皇帝的才学和见识都很难超越本朝所有的臣子。只不过,臣子们露头不露头罢了。赵玉就深知这点,知道自己的执政能力虽然比宋徽宗来得强,但是比起李纲实干、欧阳进取等等,确实有所不如。而且自己因为顾忌名声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反而没有下面人敢做。

    太上皇事件中,如果不是她执政,欧阳、吴敏谁执政都不会停战。白时中倒是会停战和谈,但也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军费的浪费必然要被欧阳他们弹劾反对。而宋徽宗一事中,赵玉身份反倒是最难处理的,她不停战不行,她停战理由充分,别人不敢说她浪费军费,导致她不想停也只能停的无奈。

    这是赵玉和欧阳对模式一个探索。欧阳虽然知道各种制度的先进,但是也觉未必就能适应中国的国情。赵玉会同意削弱一定皇家权利,和其没有子嗣有很大关系。虽然失去了一定的权利,但是皇帝就不再成为矛盾的焦点。皇帝是否是暴君,和是否被推翻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么一来,很有力杜绝农民起义对皇帝的针对性,让皇帝置身事外。但同时皇帝又把持了兵权、特赦权、官员任免权等足够影响朝廷决策的权利。虽然不直接参与管理政务,但却掌控着一切。

    赵玉回复公文,表示同意给予欧阳东京三万禁军的调动权,同时也顺应众议,给予欧阳监国之权。另外也写了几封信给反对党,鼓励他们抓欧阳的小辫子。

    ……

    朱达虽然不是什么名将,但不可否认还是比较优秀的将领,经历过很多的战斗。慕容默战斗经验很丰富,由于其原本是西北军道的人,所以对游牧民族在高山作战特点比较了解。

    欧阳在朝议上得到多数的信任票,支持对羌族开战后,就给予枢密院出兵权利,点朱达和慕容默为将,枢密院将负责这三万人的战略目的达成。至于怎么指挥军队,怎么打仗,欧阳倒是想干涉,但却被吴敏制止。吴敏认为打仗欧阳是外行,而且身处千里之外,指手画脚有纸上谈兵之嫌。欧阳接受了这个批评。

    朱达还没离京,清议大夫的朝议制度就摆到了所有人面前。把朝议形式用文字规定下来,执政人和反对派别之间的关系等等。文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大理寺和御史台将独立出来成为监督机构。比如有人抓了欧阳痛脚,可以上告大理寺,认为欧阳没资格再执政。而后大理寺就和御史台出面调查,一旦确认欧阳违反了朝议制度就可以强制让欧阳下台,如果欧阳是其他方面问题,御史台只能上报提议重新选举。

    朱达出发了,带领三万武装到牙齿的东京禁军。欧阳就是鹰派的代表,他对游牧民族还有边族喜欢采取分割同化的办法。欧阳不容许他们形成聚集区,拥有自己的语言。这点吴敏是赞成的,但李纲是反对的,而和欧阳一起执政的白时中对欧阳这样想法也持反对意见。不过因为政治需要,白时中支持欧阳,吴敏反对欧阳。吴敏和李纲都在等欧阳的政策出现大问题,最后把其拉下马来。比如朱达打败了,比如其他边族恐慌而起,都是能让欧阳下台的可能。

    李纲对权利**不大,但是却很反对欧阳对边族政策。为了改变这一切,他也只能夺回权利后改变政策。这和皇帝打交道不同,你有可能用道理或者是万言书去感动皇帝,扭转皇帝的政策。李纲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说服欧阳,因为欧阳采取的政策是其执政内部有统一认识的。如果欧阳乱来,欧阳很可能会被自己人轰下台来。

    这个制度不是说起就起的,这是赵玉已经打算很久的一个构想。不过原先代表人物中并没有欧阳就是。赵玉认为欧阳不是云游,就是被自己法办,几乎不可能去朝堂。欧阳本身对当官,特别是复杂局面的朝会是没有兴趣的,不过却被赵玉的改革计划吸引。

    '。。in。。in'

正文 第两百八十五章 政治和利益

    第两百八十五章政治和利益

    改革其实每朝每代都有,只不过动作大小区别而已。当从宰相这职位来说,也经过了各种风雨飘摇,到现在还没有把其真正权利确定下来。战国的宰相是军务和政务两手抓。秦朝时候觉宰相权利大,于是出了左右相来让他们互相制约……除了宰相,征兵或者募兵、按丁收税或者是按地收税等等问题各朝都不相同。王安石的变法遭遇很大抵触,最主要问题是他的改革是触犯地主们的利益,牺牲地方的权利和利益,富强朝廷。

    欧阳的政治改革则没有本质触犯士族们的利益,大家都有自己一个代表团体,有本事你就来抢位置。即使士族不上位,上位者也要考虑到士族们的意见。所以这场政治改革风波,并没有实质的触动任何一方的利益。比欧阳预想的要顺利得多。

    谁都得利,那到底谁做出了牺牲呢?很多人认为是赵玉代表的皇帝。但事实上赵玉并没有损失权利。主要权利还在她手上。至于琐事,赵玉也不是一个喜欢听唠叨小事的人。这政策还保证了将来的皇帝会脱离矛盾的焦点。如果非说赵玉有牺牲,就是牺牲了不大不小政务的裁决权。

    这点权利对皇帝来说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对大臣们来说,就是非常关注的。他们关注这些事,甚至超过了对边疆的关注。以前这些事都是熟悉业务的臣子上公文,皇帝看谁有道理就按谁道理拍板。现在反过来,皇帝不管了,大家一起讨论。比如欧阳提出的,增加大米零售价格,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就受到了所有人广泛的认同。但欧阳提出的修改茶叶法,就有很多人有不同意见,欧阳的理由无法说服他们,反对人氏也举出修改茶叶法后负面的影响。

    ……

    在太学的清议厅成为东京变化最大的地方。不仅有太学生还有官员在这里阐述自己对事情的观点。比如有人提议,增加税收,多收入者多交税,原因是有钱人的钱太多。也有人提议减少外流而来白银和黄金的税收,刺激大家海外淘金。还有什么下放卖盐权到州里各种提议。

    而让大家跌破眼镜的是,欧阳上任不到半个月,迫于压力,引咎辞去监国身份。原因就是吏部一份表章。上面历数了吏部这些年来给欧阳开的‘罚单’。主要就是不结婚不生小鬼两大罪名。还有是宗泽很多年前对阳平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指出欧阳存在贪污的嫌疑。另外一份几年前御史台公文指出,欧阳私生活非常不的检点。李纲拿了这几样东西要求欧阳解释,并且说欧阳虽然是大宋栋梁,但是生活方面劣迹斑斑。这样人不能担任监国。

    赵玉收到这个消息笑了小半个时辰,而后很得意对九公公道:“原来他干这些破事,朕不想计较,别人不爱计较。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屁股没擦干净,就只能下台。”

    欧阳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本来嘛,找ji女,不结婚生小孩,都是欧阳自己的私事。欧阳对赵玉也从不避讳。毕竟赵玉是看你能力怎样,不是看你能找几只母猪,生几窝小猪。但李纲拿到朝会上一说,欧阳这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克林顿就不能有婚外情。

    其他什么国防部长、外交部长等等国家大员肯定也搞点七八五六的,但人家不是老大,不用上台面。欧阳本来不上台面,大家也不会对欧阳这些私生活说话。但既然你当监国,那道德水准必须得过得去。

    欧阳在和白时中商量好久后,宣布引咎辞职,不过推荐白时中继续担任监国。表决将在三天后进行。不过,这么一来大家也明白了,这个监国不仅是权利比较大的人,而且还是最容易被攻击的人。欧阳这个决定一出来,获得了朝臣们的支持,也获得了一直关注朝局东京人的支持。

    “你真的仁义无双?”太虚子一脸不信道:“不过老道就不明白了,你那点破事,不至于让你丢了监国的位置吧?”

    “你没干过,你不会知道那有多丢人。”欧阳感觉脸还是热的:“你知道你的李纲怎么说我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说我父亲早丧,母亲改嫁,但我却游戏人间,和ji女风花雪月,是为大不孝。身为朝廷官员,但却散漫自由,到处游荡,一年难得几次办公时间,这样的工作态度,怎么可以把监国的责任放在我身上?恩?不对哦”

    太虚子问:“怎么不对?”

    欧阳皱眉头思考好一会道:“李纲不是这么刻薄的人,更不象是翻我陈年旧帐这么无耻的人。”

    “在你们几个人之中,你是把柄最多的一个。其他人最少表面上还是道貌岸然。身世清白,李纲,官员之后,进士。有老婆有孩子,忠诚君王等等。欧阳,状元,没老婆没孩子,很有可能有龙阳之好。曾经因假传圣旨下狱,担任知县多年来,不理政务,常年混迹在ji院之中……”

    欧阳恍然:“合着那弹劾我的表章出自你的手。”

    “别怪我,要怪就怪你对羌族的政策让我家大人很担忧。你单纯的杀戮会引发边疆的不满。但你小子又在监国,权利最大,皇帝也不管,所以呢,只能把你拉下马来。”太虚子道:“这点我是比较赞成我家大人的。但是我也赞成你的出兵。你的黑脸已经唱完,当然是白脸上台了。”

    “你以为白时中就是白脸?”欧阳问。

    太虚子嘿嘿一笑道:“吴敏和我家大人都决定一起支持白时中,把你完全赶下台来。白时中可对你强硬态度多有不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