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千宋(3k中文网提供) >

第93部分

千宋(3k中文网提供)-第93部分

小说: 千宋(3k中文网提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将领问:“陛下,附近水源被宋军投毒,误喝此水士兵已经发病,传染百人之多。我军内缺医少药,只能是放一边等死,如果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攻城器何时到达?”李乾顺问。

    “七天之内。”

    “七天……”

    “报”一名传令兵手拿令牌进入大帐:“韩世忠亲率一万骑兵冲出重围,朝河西走廊逃窜。”

    “出来了?”李乾顺大惊,逃窜个屁,人家是突围。急忙问:“怎么出来的?”

    “是负责西北面一部三千人全部投敌,放开防守。”

    “西北部……西北部是往利氏,乃是我党项自己人,怎么会投敌?”李乾顺更惊,要说其他少数民族就算了,但是党项八部一向忠诚有加,怎么会投敌?

    “据说是往利氏部落酋长的女婿萧银回来劝说,好象还拿了五十万贯钱收买这五千人的往利氏。而今往利氏残兵部分进了天惶城,部分接了族内长者直出永兴军路。横山守军以为是正常调度,故没有阻拦。至于往利氏和宋朝还有没有其他协议,暂且不知。”

    PS:停更当日,月票有二十多张,这说明了什么呢?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剐来使

    “有钱了不起啊?五十万贯,联也有。”李乾顺怒,大怒。一千贯买一个人,好毒的手段,这毒计已经超过了宋军城前的布置。一千贯足够一个人在大宋衣食无忧生活一辈芋。如今西夏国内贫困交际,往利氏人先抱了宋朝大腿,而后在西夏寻个安身之地,又有钱花,王八蛋才不干。

    “另外……听说围困天惶军内有流言,但凡部落起义归顺宋朝官封一品,赐王,并且以一个族民一百贯的价钱购买。先前被俘虏和洗脑的质子军已经三两潜回部族军中进行游说。由于天惶县被人突围,而今天惶县围困士兵军心涣散。带兵王爷请陛下速速回军整顿军务,振我军之士气。”

    “宋朝怎会如此下作?”李乾顺这会是愤怒加恐慌。看宋朝这架势,似乎是扔钱不计贯,全部按万算。这仗还怎么打?从来就没听说汉人会如此大方。别说大方,以往的军功奖赏可是几国中最低的。这次一反常态,钱如同是草纸一般随意洒出。动则就是万贯。李乾顺相信,现在在天惶县大部分士兵不是仇恨苹叛者,而是嫉妒,为什么这好事没落到自己头上。

    一直在大帐中最后一排最后一位的麓名守全道:“陛下,不是宋朝下作,而是宋军中有人钱多到不知怎么花。”

    “谁?”

    “欧阳!”

    “那个百万买一妾的欧阳?”

    “是!现在是宋秦凤路监军。“党名守全道:“末将听说,他一张手信可以在阳平钱庄调集金钱超过万万贯。其人不求高官,生活也不奢靡。是真的钱多无处花。”

    李乾顺问:“他哪来那么多钱?”

    “据说他是辽国赌场大老板,月进万贯,又是阳平商会的股东,月进数万,亦是阳平钱庄的股东,去年年末就分红数十万贯。其阳平又被免赋税两年,所能贪污之税款年入百万。还有其是宋皇家报的掌柜。最来钱是卖火器,其中对辽武器交易一次就获利二十万贯,并且交好辽朝上下。辽国对我西夏态度急变,应当和此人有很大关系。”

    李乾顺冷哼一声:“怪不得有传言,伞国阿骨打舍得派出郡主刺杀他。”

    一名文官道:“据说本次攻西夏,亦是此人一力怂恿。陛下,而今四处兵丁无战心,还是派使和谈吧。据臣所知,宋皇帝得位不正,此次乃是正位之战。而今已经收到效果,应当会见好就收。

    “一屁股债啊,一屁股债。”欧阳看秦州阳平钱庄掌柜给自己的书信苦笑:“不知道皇帝能不能给报销。花了这么多钱,可别是赏黄金百两。黄金万两现在我都看不上。十万两才能补上亏空。”

    苏千哈哈一笑道:“大人,不过是小钱而已,又不收你利息。再说实在不行,就把你军厂股份卖一部分。现在有多少人都在打大人军厂的生意。就是我,我也在琢磨着能不能弄点。”

    “想都别想,我将来的养老钱就指望这块了。“欧阳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年军厂起步,我朝里面扔了多少钱,只见赔钱,不见进帐。”

    “所以我是极佩服大人。皇家报也是初期亏损的厉害,大人楞是坚持下来。”

    欧阳警惕道:“皇家报也不许打主意。实在不行我把衙门抵押给你们钱庄。”

    “我要衙门干什么。“苏千苦笑,拿来开工资再:“大人放心,钱庄有定制。对有固定收入的客户,一律是从贷。”

    欧阳问:“哪天我入狱了,你们会不会卖我老婆。”

    苏千脸色一正道:“大人,要是在下敢这么做,回头祖坟都被人挖了。而今阳平人有钱,但也记得大人恩义。再者大人钱花哪去.在下看得一清二楚。这边西夏战争,大人钱花出去众多,但是事后好事自己却不参伙,我看在眼里佩服之极。大人即使有个不测,留下孤寡,但丹要受半点委屈,阳平人死后也不敢见大人。”

    “刘将军。“苏千起身道:“二位大人慢聊,我还有点琐碎之事要处理,暂且告辞。”

    刘骑喝退左右后小声道:“使节真的来了。”

    “现在人呢?”

    “章栏扣下了。”

    “刚报了身份就拿下,周边都是我的人。”

    “恩,萧银已经带人反了,韩将军一部已经朝河西走廊而去。最多月余,可取兴庆府。”欧阳问:“那使节能收买吗?”

    “使节不能,使节带来的那个副手好象能。”

    “恩,那就按计划行事。“欧阳道:“左右我们也没损失,不就是钱吗?”

    副使节带回了欧阳身边的王五。王五此人胆色不足,又是帐房出身,这事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副使节报告:i陛下,按照宋军异说,他们派联络使节到我军中,并带来谈判细节。”

    李乾顺脸色一变问:“正使吴巴达呢副使擦把汗道:“吴大人叛了!”

    靠!去一个没一个,这吴巴达可是除了宗室最值得信任的官员。李乾顺急问:“怎么叛的?”

    “宋军有榜文,但凡西夏投诚的二品官,奖赏两千贯。吴大人说过一旦西夏和宋和好,他就没有机今有钱就是好啊,想买什么买什么。李乾顺险些内出血,这家伙可是自己身边人,各地兵力特别是京城部署一清二楚。李乾顺顺了两口气后道:“宣宋使!”不能纠结这些事上,耽误了正事。

    王五进帐,半礼道:“大宋丞旨使王五参见陛下。”

    “免,你们宋军想怎么谈?”

    “我家大人欧阳是宋皇上亲点和谈钦差,他提出几个建议。第一,谈判两军暂时停战,如果陛下同意,我大宋立刻派出信使让韩将军部按兵不动。”

    李乾顺点头:“准!”这是好事,韩世忠一万五千骑兵一直是他这几天下来的阴霾。

    “第二,请陛下拧定谈判地点,欧大人意思是把和谈点设立在距离拢县十里一个废弃的小村中。”

    这村子是两军的中心点,李乾顺再点头:“准!”

    “第三,谈判人员,我大宋将派遣钦差欧阳欧大人到场,欧大人希望陛下能派出说话算数之人。”

    “我方派遣宗室,李仁忠、李仁礼前去会谈。”

    王五知道,这两人通宵蕃、汉文。又擅长诗文,很得致力儒家学说的李乾顺喜欢,一个被封为濮王,一个为舒王。并且还有实在差遣。按理来说,这两人个是没问题,可惜这两个人是当不了西夏的家。欧阳事先有交代,所以王五也不追问再道:“第四,两边只得配备两名随从,不带武器。”

    其实李乾顺也很无奈,在欧阳的砸钱攻势之下,真正能放心就是本族宗室成员。李乾顺对第四点同意:“准!”

    “第五,谈判时间定在三天后辰时。”

    “三天后?”李乾顺反问。这多拖一天就是耗一分国力。最好就是下午开始谈,马上谈。

    王五心中一笑,脸上略为惊讶问:“陛下很着急吗?如果陛下着急,微臣可以回去通报大人,改在明天辰时。”

    “就三天后。”这是谈判,不能弱了气势。

    刘锚在一间阴森屋中看一张纸,他的不远处是血肉模糊的西夏使节吴巴达。刘骑把纸扔在一边道:“你说这些根本没用。直接说吧,我需要西夏兴庆府的情报。比如现在驻军多少驻军方位,官员名单、私奴武装能力、官员性格、当地有影响的人物等等,你懂我意思?”

    吴巴达咬牙道:“你们是借派遣和使通知韩世忠之时,递上这份情报吧?你们根本就不想和谈是不是?”

    “我看你根本就不想招。”刘骑吩咐:“来人,上剐刑,每一钱肉保证割足十刀以上。”

    “畜生,亏你等还是礼仪之邦,两军交战,不伤来使,你们不知道吗?”

    刘铸笑下:“仁义道德谈了几千年,越谈越吃亏,而今本将要换换谈法,为将者心不狠手不毒,如何为将。仁者无敌,你还是死后去找孔圣人聊吧。我如果是你,就实在拿了这一千贯到宋朝里做个富翁,免得这般遭罪还不落好。”

    刘锚出门,欧阳正靠在屋子外晒太阳,欧阳一见刘骑脸色就笑着安慰:“哪那么容易,这个可是重臣,又被儒家洗脑,总要有点耐性。

    当然如果他不是嚷嚷自己乃是西夏的军机重臣,也不至于受这样的罪。”

    刘锚道:“我还一直以为大人不赞成用大刑。”

    “对百姓能不用就不用,但对他用大刑就等于救我宋军百多将士。再说平时高官厚禄养着,总是要有点代价的。”欧阳道:“这个李乾顺也真是的,礼仪之邦,不代表所有人都愿意讲道理。再说按照大宋律法,没有禁止对他国使节上大刑的说法。至于什么不伤来使,也没有明文规定。”

    “怪就怪他太有价值。”刘骑性子是宋将中的异类,他为追求胜利可以不择任何手段。他不惧骂名,不惧得失,甚至都不在乎自己的性命。刘骑吩咐:“你们听着,没我和欧大人的手令,即使天兵天将来了,也不得入内。”

    “是!”一干亲兵同声喝道。

    “大人,小酌两杯?”

    “好,我们也计较计较和西夏人谈判。”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差距

    第一百三十九章 差距

    夜晚城墙喝酒,清风徐徐。刘锜叹道:“这等异族就是欺我中原礼仪之邦。中原强如唐时,就万国来朝。中原弱时晋时,就五胡乱华。”

    欧阳笑道:“我就是个商人,就懂得在手中筹码最多时候,千万要把对手赢个底朝天,不能给对手喘息反击的机会。”

    “报”一名亲兵上城墙道:“皇上谴张邦昌张大人来劳军。”

    “劳军?”刘锜疑惑道:“三王爷不是刚劳军完吗?怎么又来一个劳军的?”

    “去看看”

    张邦昌正由李汉李纲还有曾布接待在南城乐营中饮酒。曾布是枢密院的,李纲是后勤一定要配备的监察御史,而李汉是监军,刘锜是城内主将,本来就是这么个接待规格,但由于此战有两个监军,所以比以往多了一人参加接风酒。

    张邦昌酒过几巡就说明了本次劳军的意图:“皇上让我问问,西夏和谈使者派了吗?”

    欧阳摇头:“至今没有。”

    张邦昌道:“皇上意思是派个人过去问问。”

    欧阳呵呵一笑:“张大人,这谈判就象是做生意,人家没说话,我们先急着和人家接洽,似乎不好谈。再说我大宋而今打的都是胜战。韩将军而今直袭西夏都城兴庆府。他们都不急,我们急什么?”

    李纲官品和张邦昌相同,很直接道:“皇上圣明,这前方进展顺利,前方将官皆言无半点和谈之需要,为何朝中如此紧张?十年前对西夏开战,是因为某些人想捞军功。十年后对西夏和谈,是因为有些人不想见别人得了军功。张大人,朝内大臣是这个意思吧?”

    张邦昌微笑道:“李大人何出此言?”

    李纲道:“韩将军直取兴庆府,此功若成,乃是宋自开国以来第一奇功。恐怕封个王不会是难事吧?有人不希望武在文上,而有些人有胜有败的当了十几年的监军,没有大胜就封王,相比之下脸上挂不住。”

    李纲说的这有人,代指的大家都明白。一个自然是蔡京,还一个就是河北西路监军童贯。李汉打哈哈道:“李大人喝多了,来人,扶大人下去歇息。”

    “我自己会走。”李纲晃悠起来道:“酒后才能吐真言。”

    刘锜挥手让人快点扶下去,而后抱拳道:“张大人,目前真的没有西夏使节来访。至于派人过去……末将感觉非常不妥。世间哪有胜战先求和的,此事末将亲自上表和陛下说明。我宋军威武,定然不会先派出和使。”

    “恩”张邦昌承认刘锜讲的非常有道理,只不过朝廷有人急了,才会想出自己这边派使过去这样扯淡的点子。张邦昌道:“不用将军上表,此事我回东京后自然会说明。确实没有如此派使的说法。近日西夏军可有行动?”

    “敌主力由其皇帝李乾顺带领带五十里外安营。先头部队是西夏的卫戍部队,距离我们三十里。目前敌攻城器械还未到位,暂时还不会发起进攻。”

    “我军士气怎么样?”

    “士气高涨,皆欲求与敌一战。”

    ……

    这场酒宴喝下来张邦昌还是很满意的,而几乎就在同时,吴巴达熬不住酷刑,终于屈服。按照CIA研究,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套弄不出情报是方法不对。任何人在酷刑之下都会屈服,唯一不同就是屈服的时间长短。

    第二天凌晨,一名校尉带了情报出城,行了十里地就被西夏军队拦截了下来。校尉递上了欧阳亲笔的书信,西夏将军一看,上面内容是:承陛下旨意,命令韩世忠部就地休整,期间不得对任何目标进行攻击。

    校尉被请到了李乾顺帐内,李乾顺询问了几句后非常满意宋军的和谈态度,于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