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时空之抗日-第3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幅囊括了中国内外矛盾以及抗战形势发展变化的战略地图,是由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情报专家绘制的,以供蒋介石做出战略决策。
不长的时间内,在精干侍卫的引导下,林BIAO进入了蒋介石的小书房。
“校长,毛主席非常愿意与校长见面,但他这段时间患伤风感冒,身体不适,又怕耽误国事,特地命我前来与校长洽谈。”林BIAO见面就很恭敬地说道。
蒋介石见到林BIAO还是像以前一样,尊称自己为“校长”,立刻十分高兴地站起来!
……
客气的寒暄一阵后,转入正题。林彪将国内形势、GCD对国G关系的看法和建议,娓娓道来,“……国G之间和则两利、分则两伤,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敌后战场的抗战局面一旦失败了,日寇必然会将战略重点转移到大后方,则整个大后方就会有沦陷的危险……”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开始皱起了眉头,不耐烦地频繁看手表。
“林将军!”蒋介石的高级贴身侍卫副官,礼貌地从中打断了林BIAO的战略分析,对林BIAO抱歉地说道:“请您原谅,委员长现在已经很累了,下午还有一个跟重要的活动要参加!所以请您改天另择时间再详谈相关细则。”
林BIAO一愣,随即马上明白过来,点点头后从公文包内拿出一份最新的《新华日报》和一大叠照片,礼貌地递给侍卫,说道:“校长,请您过目!华北的抗战局面虽然日趋艰难,但是日本侵略军,在我华北健儿的顽强打击下,而损失惨重!”
贴身侍卫副官接过那一叠照片之后,不小心手一滑,一幅幅生动的战场画面,“哗啦”一声跌落在蒋介石的办公桌上。
……
林BIAO离开之后,蒋介石并没有因为“疲倦”而离开,而是拿起那一张张照片仔细地看着、分析着。
从照片上来看,日军战车的损失情况非常严重,最少也有七十多辆战车被摧毁,这和日本华北方面军所公布的,“七、八辆战车”被毁的纪录相差极为悬殊!
“实际上日本战车联队主力被八路军所歼灭!傅宜S(作Y)实际上只不过是捡了人家一点渣滓而已!”蒋介石叹了一口气,对身后的屏风问道:“你来了多久了?”
“委员长,我才来!”何应钦从屏风后面走出来,手里拿着一份最新的《新华日报》。
“绥远的谍报机构,有没有带来当地八路军的情报?”蒋介石一边问话,一边看着照片上八路军趴在地上卧倒射击的姿势。
“灰腾格一战之后,驻扎在绥南的日本‘驻蒙军’主力开始纷纷撤离,但是绥远八路军的指挥部却并没有回到绥南,好象他们已经北上了!”何应钦想了想,又摇着头说道:“八路军在绥南苦心经营了五年,地道和地雷的防御设施异常坚固!如果是放在以前,即使是日军一个大队,也不敢深入绥南腹地进行偷袭!”
蒋介石又将那些日军战车被击毁的照片一一挑选了出来,指着那些熊熊燃烧的战车问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是日军配以一个战车联队进攻中央军的阵地,恐怕无论哪一支国军精锐,也无法取得这种成绩,甚至会因为没有反战车火力,而造成整个战线崩溃!
“据说是用狗背炸药的方法……”何应钦一边说一边描叙,一旁的侍卫副官忍不住抿嘴偷笑。
“根据情报显示,华北八路军远没有到灯枯油尽的地步!虽然用政治谈判来解决中G问题,替代全面军事破裂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毛泽D必然会趁机加价,这对于我方十分不利!”何应钦轻轻摇着头,又眯着眼睛分析道:“不过,时间却在我们这一边!
我们大可不必急于从根本上改善两党关系!随着时间拖得越长、冈村的军事打击力度加强,中G方面的困难必然也就越大,我方进行政治谈判的条件也就越雄厚!
一旦中G陷入更严重的困境,在一些关键的问题上,他们就会反过来求我们接受了!”
蒋介石将目光放在相片那些永久凝固的战火上,半天才说道:“就依敬之(何应钦的字),先拖一拖!”
#
此时的大后方,爱国将领傅作Y,在包头端掉日军战车基地的热潮还没有过去,《新华日报》又跟着连载刊登了绥远黑八路的战地相片!
那些炮火将夜空映成白昼的战场、日寇战车被摧毁的瞬间、八路军端着步枪冲锋,等战场特写,在饱受日军飞机轰炸的大后方,引起了更大的轰动!各界阶层除了纷纷发电报表示慰问和询问相关事宜以外,还给中G驻重庆办事处送来了大批捐款。
在此期间,又接连发生了两件大事。
其一就是GCD的周中将,拜访了刚到重庆没多久的德王,很快,寡居、政治失意、对GCD抱强烈敌视态度的德王,突然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国民党的民族和解政策一贯不成功),居然在其临时官邸内发表了“绥远声明”,号召西蒙古一带的部落,不分大小、贵贱、信仰都要奋起抗日。这其中,隐含有要求蒙古部落协助八路军抗日的意思!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日本南京派遣军总部正式承认,早前公布的战车师团战损有“误差”!但却又声称,以“大日本帝国”的军工生产力,可以毫不费力地武装十个战车师团!
随后,日军为了避免在国际上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引起轴心国和同盟国的一片嘲笑,不敢再隐瞒灰腾格惨败的损失,“公开公正”地公布了该旅团主力被歼灭的消息!
只是这其中,日本《朝日新闻》的态度,很让人耐人寻味!
“……帝国关东军在‘新京(长春)’、‘北支那’方面军在北平,为战死的‘皇军’,举行了盛大的‘招魂’仪式!
‘北支那’方面军在蒙疆地域接连遭到惨败、致使‘驻蒙军’丧失了在绥远的主动权!但‘皇国’所遭受的耻辱极不寻常,似乎与苏蒙在背后暗中撑腰有关系!
为了应对边疆局势的骤变,‘皇军’被迫暂时放弃绥南、将战略重心转移至蒙疆北方边境地带!”
第三卷 风起云涌 第二百五十二章 “觉醒同盟”
李兰既然决心要北伐,那首先要做的事情,便与孔明当年一般,使人去洛阳张贴司马懿的反魏檄文。张绍虽然全家死绝,但张霖却仍旧住在宫中,叶枫自然是不能与她再续前缘,且又感于李兰不杀之恩,便主动请缨,只身前往洛阳行事。他为人机警,身手又颇为不弱,李兰自然无拒绝的道理,于是口述檄文内容:“镇南大将军领南阳太守司马懿,谨以信义布告天下:昔太祖武皇帝创立基业,本欲立陈思王子建为社稷主;不幸奸谗交集,岁久潜龙。皇孙曹睿,素无德行,妄自居尊,有负太祖之遗意。今吾应天顺人,克日兴师,以慰万民之望。告示到日,各宜归命新君。如不顺者,当灭九族!先此告闻,想宜知悉。”使叶枫记下,在洛阳城内外张贴。
连续两日,洛阳已经鸡犬不宁,禁军四处搜查,奈何叶枫身怀绝技,都是半夜逾墙张贴,普通军士哪里发现的了?前两天主要是在城内张贴,结果禁军看管越来越严,叶枫为安全起见就准备在城外附近再张贴两日,便可完成使命,回转益州。张老汉的茶馆就在官道旁边,自然是张贴檄文理想的地方,所以叶枫就在他的门上贴了一张。不料夏侯懋被皇帝限时破案,只好调集所有人手,扩大搜查的范围,也正好有禁军迟叶枫一步,来到茶馆,见到门上的檄文,自然将张老汉认作反贼一党,准备抓去领赏银。
这两日因为他的行为,而被禁军搞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大有人在,在洛阳城内,叶枫有心想管,也不敢贸然动手。此处却是在城外,又时辰很早,禁军人数也不多,看到张老汉无辜受到牵连,叶枫正准备出手相救,却不想被陈晟抢了先。看到陈晟一人独退那些平日飞扬跋扈的羽林禁军,叶枫便猜知他不是一般身份,且又有英雄气概,于公于私都有心结识。所以当听到陈晟的叹息,叶枫还以为是张老汉伤势无救,便抢上前去,施法营救。
张老汉只是受了些惊吓,本身并没有受伤,所以在叶枫的推拿下,很快便醒转过来。睁开眼睛看见自己并没有被关押在大狱里面,便猜想是面前的两人相救,急忙趴在地上磕头谢恩。陈晟却知道自己是救了他,还是害了他,眼下还不能说,夏侯懋受此羞辱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日后报复起来,张老汉难免受累。于是将其搀扶起来,道:“此地不能多留,老丈还是赶快离开,另谋去处。”
张老汉一听也明白过来,得罪了禁军如何还能在洛阳待得下去?可是自己孤身一人,又能去何处,只得道:“小老儿世上并无亲人,不知道该去何处?”说着,老泪又顺着眼角流将下来。话虽如此,但总不能留在此地等死,陈晟便想取些钱币,让他另外找地方谋生,不想伸手摸了几下,却并没有带财物在身上。倒是叶枫在旁边看到陈晟动作,明白他的意思,忙着在怀中拿出些盘缠,塞到张老汉手中,道:“那些禁军随时会再回来,老丈还是快些去吧。”张老汉有了钱物,自然也不愿意再留下等死,便千恩万谢地再磕了几个头,匆匆离去。
看到张老汉的背影消失在清晨的薄雾之中,陈晟又不禁轻叹一声,自己枉食朝廷俸禄,却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而无能为力。叶枫听他叹息,不解其意,乃笑道:“将军莫非担心得罪权贵,不能在洛阳立足么?”便有心想拉陈晟前往益州,他奉命前往洛阳,虽然是为了离间司马与曹魏的关系,但是遇到人才,自然也想着收揽去李兰麾下。陈晟哪里知道叶枫心中想了这么多,只是微微摇头,道:“我个人富贵生死早不放在心上,只是觉得天下分崩,不仅战乱死人,即便是任何一方略施奸计,也能致使无数无辜百姓受累。真不知道何时才是个头。”
叶枫听到“略施奸计”几个字,心中稍感吃惊,一时竟不知如何接口回答。而陈晟不见叶枫回答,才恍然觉得自己失言,两人不过初此见面,怎好谈及这等大事?于是笑道:“陈某唐突失言,还望叶兄莫怪。”叶枫也才回过神来,急忙谦让不已,复请陈晟坐下,道:“将军忧国忧民,胸襟器量实在令人感佩。只是适才将军所言‘奸计’二字,不知是指何事?”陈晟见叶枫仗义疏财,心中也有几分喜欢,只是说到这些事情,又明对方底细,难免有些保留,乃道:“陈某有感而发,并无所指。”
叶枫自然知道陈晟没有说实话,也不追问,乃道:“适才见将军高义,在下心中十分敬佩,愿与将军结为兄弟,不知将军是否嫌弃?”陈晟也是爽直之人,见叶枫能救治张老汉,又赠送盘缠,也算是条汉子,忽又想起分散多年的那几位兄弟,遂点头道:“某也有此意。”于是二人就在店外空地之上,撮土为香,对天起誓,结成兄弟。叶枫年幼,又向着陈晟三拜,口称“大哥”。
陈晟大喜,扶起叶枫,又回转店中。坐定之后,叶枫乃以言语挑之,道:“这几日城中传闻,司马懿以举兵反叛,广发檄文,欲拥立陈思王。莫非禁军近日四处戒严,便是为的此事?”这几日洛阳城已经是满城风雨,叶枫知道此事,陈晟也不疑有他,乃低声道:“贤弟既然知道,便不要乱言,以免惹祸上身。”叶枫急忙称谢,又问道:“兄长方才所言‘奸计’,莫非就是指司马懿?”
陈晟此刻便不隐瞒,摇头道:“贤弟以为此檄文真是司马所为?依愚兄看来,必是蜀吴二国奸细所为。”叶枫听到此处,更是大惊失色,不想曹魏当真有能人,看破李兰之计。陈晟不曾发觉叶枫脸色有异,又道:“司马此刻反叛,并非时机。多是蜀吴而国欲侵我疆土,乃使此离间之计,而欲得渔翁之利。”叶枫听到此处,更是不能犹豫,右手便摸向怀中利刃,默念道:大哥,小弟对不住了。
第三卷 风起云涌 第二百五十三章 第一次接触
陈纳德给史迪威写了一份精心编制的报告。
全文如下:“……必须得到一百架新式的P…51战斗机和30架B…25轰炸机。以便完成歼灭中国战区范围内的全部日本空军、破坏日军在华军事及辅助设施、破坏日本在华及沿海运输线、摧毁日空军在华所有集结地、直接打击日本后方兵站和生产设施……”
但是,史迪威对这项计划毫无兴趣,因为空军主力,必须用来保卫印缅战场!
几天后,史迪威答复陈纳德,“……特遣队的任务是保护印度至昆明的驼峰航线,只有完成这个任务才允许进行其他战斗。……”
这个答复令陈纳德与幕后老板蒋介石都气愤不已。史迪威和蒋介石的矛盾激化!
#
延安。
美国在华的战略服务局,派出的军事观察组顺利到达。因为“百团第二”以及绥远大捷的关系,使得美国人整整提前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与GCD进行实质上的接触!
在这种困难的时期、急需被外界了解中G方面,给予了美国驻华军事观察组极大的重视,并且派出了军委秘书长杨尚K为代表的高规格招待组(曾经担任北方局书记)。
安杜鲁依旧是那样一幅吊儿郎当的样子,左看看、又瞧瞧,享受着当初没有在绥远享受到的高级礼遇。
“上校,听说您这次差点就无法到达?”杨尚K笑着说道。
“是这样的!”安杜鲁耸了耸肩膀,用流利的中国话回答道:“国民党战区的大兵太凶、而且当官的又喜欢推脱责任!”
在离开的国民党防线的时候,美国军官一行十余人,大约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没有军队保护。如果这个时候突然冒出一支土匪武装,恐怕安杜鲁等人就完了!
“冒昧地问一声,您来我们延安,是不是得到了贵国政府的授权?”杨尚K突然提出了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噢!让您失望了!”安杜鲁抱歉地笑了笑,说道:“美利坚暂时还没有和延安打交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