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中华-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云生看了看张绍华的脸色,问了句:“李东海没把佛兰的家眷和其他人隔离开?”
李佳扁扁嘴:“女人撒泼起来,李东海会有办法?”
李东海穿越前是广西大华化工厂的技术工人,今年才24岁,本身就是个没什么经验的小伙子,这是他第一次参战,现在被佛兰夫人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甩过来,加上她那两个孩子哭得可怜,其他原总督府的管家杂役也在七嘴八舌求情,把他和几个手下头闹得都大了,也狠不下心来粗暴对待,只好央李佳来班救兵。
张绍华把清单的本子还给王云生,郑重地说:“王营长,在老李他们来到河内之前,你和周营长合作,先把城里的安民措施好好落实,尤其是那些法国平民……我去李营长那边看看。”
王云生是天津人,今年29岁,这几年一直在走南闯北做生意,是个见过世面跑过江湖的人,人很精明,也很讲义气,深愔人情世故,什么事到了他手里都会滴水不漏地处理得好好的,佛兰的事他也很清楚要害,当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张绍华和李佳走出总督府后门,何复生忙叫上青龙队里的陈勇,让陈勇把黑色奔驰车从车库里开出来,一起保护张绍华外出,他和陈勇暂时被任命为张绍华的贴身卫士。
萧庆云再三叮嘱现在外面兵荒马乱,必须提防从哪儿蹦个法国人出来刺杀绑架。别说张绍华了,其他中华村成员外出都要三五成群,不得单独外出,和后世美军在伊拉克一个架势,也不是胆小,而是非常时期非常手法,没必要作无谓牺牲,制造更多的混乱。
李佳一钻进车里,还没坐稳就说:“四门奔驰轿车!这胖子连飞机都有了,还舍不得弄辆500k开篷跑车来玩玩,真抠门!”
陈勇边开车边说:“开篷?开篷车有什么好,一开出去就吃尘吹风,这法国佬在这里开出去还得提防被人砸。”
李佳微笑着说:“大勇,你要是见到奔驰500k,保证你一见钟情,不会说开篷车有什么好之类的话。”
陈勇问:“你在美国见过?”他们一直以为张绍华李佳等人是从美国回来的华侨。
“是啊,我见过啊,它看起来像德国海军战舰,很帅很酷,还是160马力引擎!”李佳赞不绝口,还用手肘撞了撞一起坐在后座的张绍华说:“那简直是车中的经典绝唱!张帅,机会难得,你搞台来玩玩啊!”
她的意思是这种车是举世闻名的“梅赛得斯-奔驰”汽车公司(Mercedes-Benz)在1936年推出的新产品,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机械增压发动机的跑车,前后总共只生产了354辆,遗存下来的寥寥无几,到了现代简直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国宝级珍品,现在他们回到1936年了,似乎不该放过和这传说中的豪华跑车结缘的大好机会,因此才出言怂恿。
张绍华正看着在车窗外不断往身后倒退的街景,他看到街上那些五花八门的商铺会所招牌,招牌上中文、越文、法国交杂,煞是有趣;还看到部分专卖早餐的店铺照常开门营业,糯米粽子档挂满了大粽子,卖越北螺蛳粉的的摊档照样蒸汽冉冉,卖炒粉炒面的老板照样站在大锅前把锅铲翻飞,大汗淋漓……他正为此由衷感到高兴,忽然被李佳这么一撞,便随口说:“我看你需要的不是500k,你需要一台770k!希特勒也没你强悍……”
奔驰770k是奔驰公司特意为希特勒制作的防弹汽车,车身用4mm厚的钢板制成,挡风玻璃足足有50mm厚,轮胎是钢丝网状防弹车胎,连后排坐垫靠背都装有防弹钢板,地板也被加厚到4。5mm,整辆车重量超过5吨,它还配有一台排量为7655ml的V8发动机,可产生100kw的功率,是世界上第一辆防弹汽车。此车一共踩生产了17辆,大部分都毁于二战,到了现代仅存3辆,当然成为稀世珍品,张绍华曾经在资料上看过,对这台车印象深刻,500k对他来说不过是玩具而已,根本没注意看。
他这话立即引起李佳的慨叹,这丫头很唏嘘地说:“奔驰车确实是车中之王,霸主地位从来没变过,对比之下小日本的丰田本田给人家提鞋子都不配!……哈!我就特喜欢二战中的奔驰卡车L3000!造型一流,坚固耐用,把苏联美国英国出产的运输战车抛离几条街,根本不是同一水平……偶还大爱二战期间的将军们用的奔驰340啊,那简直是轿车吉普开篷跑车的混合体,太萌了,偶每次看到就春~心荡漾……”
她今天不知道是不是疲劳过度引起精神亢奋,忘记了何复生和陈勇不是穿越的,还在那里左一个“二战”,右一个“丰田本田”(本田汽车公司成立于1948年),“偶”啊,“萌”啊满嘴网络词汇,听得张绍华眼花缭乱,看到何复生和陈勇两人在偷偷交换怪异的目光,忙低声说:“嘿!你又想家了是吧?”
李佳瞄了张绍华一眼,趁机很正经地透露了个秘密给他听:“我当然想家了,欧大姐她们比我更想!前阵子听她和女儿侄子商量着要在明年春天过美国,还整天拉着唐嫣嘀咕,劝他们夫妻也把孩子一起送过去。”
她说的是穿越者之一欧清萍,也就是开始最大意见的那位大姐,她看着中日大战爆发的日子越来越近,心里就越来越不安,想着二战的战火将在欧洲亚洲甚至非洲燃烧,唯独美国本土没有卷入硝烟里,而且还趁机发了战争财,这才打算把孩子们送到美国去。李佳注意到她和几个女人经常在密谋此事,觉得还是和张绍华说说,让他心里先打个底——团队里有人生了离心,虽然是为了孩子们着想,但毕竟是负面情绪,最好趁早解决,免得日后生出没必要的麻烦来。
张绍华眉间慢慢皱出个“川”字,把孩子们送离战火也许是个很好的选择?毕竟带着这些妇孺参战顾虑多多……他本来想着等越北局势稳定下来,就把整个团体迁移到河内来,同时兴办学校,弘扬中华文化……但是,欧清萍的计划或者也很不错?可以选一批资质好的孩子一起派过去,有目的地让他们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对将来的建设肯定有益无害……
思索中,车子穿过市区来到城市边缘了,很快在原法国殖民政府的华庐监狱前停下。李东海带领二营的战士们在此看守俘虏,以前这里关押的大多数是“政治犯”,也就是和抵抗组织有关,或者言论反法的越南人,李东海等人来到这里后很快就把90%的囚犯放走,只留下小部分据查确实是作奸犯科的歹徒,腾出地方来安置这1千多名战俘。
张绍华才下车,李佳就抿着唇笑眯~眯地说:“张帅,你可要有心理准备哈!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话您听过吧?”
张绍华淡淡地看她一眼,心想你懂什么?我留着佛兰的命当然大有用场,你要是给我把丫给打死了,我才头痛呢!不过咱一个大男人也懒得和一个小姑娘计较。
他没说话,抬头打量这座被后世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战俘讽刺地称为“河内希尔顿”的河内华庐监狱(Hoa~Lo~Prison)。
华庐监狱由法国人于1886年至1901年建于河内,一眼看过去占地面积相当大,外面高墙围得密不透风,墙头上还有带刺的铁丝缠绕盘踞,隐约可见到里面有绿树婆娑,有几排两层的楼房,一个个小窗户都黑沉沉阴森森的,不知道都有着些什么故事。
华庐监狱的大铁门两边的石墙上镶嵌着块大铜牌,上面刻着Hoa~Lo~Prison几个大字,铜牌反射着阳光,金灿灿的很是刺眼。
张绍华被“华庐”这两个字搞得很窝火,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大步走过去和正忙着向他行礼的哨兵说:“他娘的,叫人把这牌子给我撬下来!”
“嘻嘻!赶快去订做一个新的,叫‘法庐’也好,‘日庐’也好,反正就是别让咱张帅再看到这招牌!”李佳笑嘻嘻地在后面插嘴,她今晨跟着李东海来到这里时就第一时间和李东海说了,说了张团长看到肯定要发火。李东海当时还说,这又不是中文,咱张团长才没那么抠字眼呢,等以后有空再换也不迟。
其中一名哨兵连忙大声答应了,小跑着去叫人。
何复生和陈勇也在后面小声议论:“法国佬神经病,Hoa在越南文法文里都是华的意思,妈的,在这里搞个华庐,是不是在yy要把咱中国人都关进去?”
另外两名哨兵立即打开那扇侧门,让张绍华等人进去,其中一个说着要打电话叫李营长出来迎接,张绍华抬手制止:“不必了,李佳知道路。”
说完,他也不等李佳带路,自己绷着脸径直往里面走,李佳等三人忙一阵风似的在后面紧紧跟上。
*************************************
(希望喜欢这个故事的书友多多支持哈!炎炎夏日,愿《血色中华》能陪伴您度过一个愉快的夏季!欢迎随时多提意见,更欢迎多投票支持,谢谢!)
第四十一章 监狱风云
穿过阴沉的入口处办事大楼,沿着林荫道一路走过去,可见华庐监狱大致分成两大部份:北边是几排两层高的砖石楼,楼上铁窗森森,地下那层尤其给人铜墙铁壁的感觉。楼和楼之间还有几行平房,看起来应该像是食堂、仓库、悠闲室、肯定还有就是提审室、刑房之类的。
监狱的范围内种了不少叶子像麦粒般大小的影树,张绍华还记得,这种树树冠宽阔,叶形如鸟羽,远远看起来很像弯弯的凤凰羽毛,因此在两广一带也叫凤凰树,此时正值初夏,散开如华盖的树上开满了一串串红艳艳的凤凰花,在绿叶的映衬下就如烈烈燃烧的野火,充满了生命力。
南边有几个用铁网围着的活动场所,隐约可看到些篮球架在阳光下寂寞地愣在那儿,也不知道是犯人防风时用的,还是狱卒们的福利。
迎面而来的凉风把影树上的叶子抖得徐徐洒落,象柔和的细雨投进张绍华李佳等人怀里,带来一襟浅黄翠绿的温情,让人无法把这里和监狱联想起来……
“你们看,断头台!”李佳遥遥一指第一栋监狱楼房前面的空地,大家顺着她的指向望过去,见到一个三米多高的“门”字形木架,架子上吊着一把呈梯形的利刀,斜向的刀刃寒光闪闪,让人望而生畏。
木架下还有张钉死在地上窄窄的刑床,刑床两边很明显有些用来固定犯人身体的铁链皮扣,刀口下还有两扇可开合的木板,拼起来就是个圆形,该木板腥黑发亮,透着一股浸透了鲜血的阴冷,一看就令人想起行刑时恐怖的场面,不寒而栗。
何复生面上乌云密布,他家里遭逢巨变,亲人都死在牢狱里,这里的氛围很自然让他想起在锦州的一切。
华庐监狱范围内到处都可以看到二营的战士们在巡逻站岗,这时,李东海带着两名士兵匆匆忙忙从第二栋楼门里走出来,远远就冲着张绍华抬手行礼,那副心急火燎的样子形于色露于脸。
张绍华立即迈开大步走过去,很快就听到一阵阵乱哄哄的声浪传来,不用分辨都知道是法军俘虏们在闹闹嚷嚷,二营的战士们在大声呵斥,彼此语言不通,那几个翻译顾此失彼,简直是一团混乱。
见面礼后,李东海摘下帽子边猛擦汗,边低声把情况交待了一遍,张绍华点点头说:“走,我们过去看看。”
才踏进第二栋监牢的大门,一股汗臊味扑鼻而来,最先撞进耳膜的是两个孩子尖锐的哭声,和一个女人在歇斯底里的怒叫声,其他人的吵闹声反倒成了衬托。
张绍华也不用李东海带路了,顺着哭闹声直接来到那间关押着总督府人员的大房间里门前,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直接走进去,但他停住了脚步,在门外低声和李佳、李东海吩咐了几句,李佳会意地点点头,很快向外面走去。
李东海也忙跑去资料室取了一大叠东西过来。
然后张绍华才一手推开大门,走了进去。
这里应该是个会议室,十多个战士荷枪实弹看守着九个大人两个小孩,那如临大敌的款儿让陈勇何复生等人暗暗摇头。
佛兰夫人正在冲着翻译大发雷霆,一个女佣在哄孩子,管家卫兵杂役们本来在帮腔,忽然看到个一身黑衣,眉宇间不怒自威的亚裔男子稳步走进大门,不约而同地静了下来。福兰夫人本来背对着门口,看到那翻译冲着谁躬身打招呼,立即霍然转身,和张绍华打了个照面。
“夫人,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和我说。”张绍华和声细语地开口,客气里带着种无声的压力,硬是把佛兰夫人镇在那里,竟为自己在这个东方男人跟前失态而羞耻,忙低头用手帕擦干净了眼泪鼻涕,才抬起头正视着张绍华强忍抽泣说:“你就是他们的上司?”也就是这些造反的土匪头子了?
张绍华微微颔首,佛兰夫人颇为诧异地上下打量着他,完全没有了方才的彪悍,其他人也默默看着他,会议室里出现瞬间不寻常的寂静。
他身后的李东海看到团长一进来,也没说什么,一句话就令这个浑身是刺的女人静下来,真是神奇!
李东海还不懂得英气内敛的威力有时候比形于色的霸气更有效!
“总督伤势严重,我必须和孩子们到医院,你们,必须保证总督的生命安全!”佛兰夫人很快恢复了颐指气使的总督夫人派头,第一百零一次提出她的要求,张绍华还没表态,她就指了指角落里蹲着的卫兵杂役等人,大声说:“我们,不是罪犯,凭什么把我们关进监狱里?!”
“对!对!我们不是罪犯!你们没有权把我们关押!”那几个总督府杂役纷纷大声抗议:“你们这样做违反国际公约!”
那法籍女佣一边给佛兰的小女儿擦眼泪一边说:“先生,请问孩子们犯了什么罪?请问我一个保姆又有什么过错?”
其中一名卫兵猛地站起来扯开嗓子干吼:“反对!反对虐待儿童!反对虐待战俘!”在旁边看守的士兵立即举起枪对准他,低喝:“蹲下!”
这声音传到隔壁附近的战俘牢房里,立即再次掀起和应的热潮,战